
中华谚语(第六卷)
¥0.99
谚语在语言文学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哲理丰富,质朴明快,以含蓄隽永的艺术语言向人们揭示真理、传授经验,使人们从中获得智慧、受到启迪。千百年来,谚语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成为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

中国现代经典作品赏析
¥3.96
本套书系内容全面具体,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系统性,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世界文学的良好读物,也是广大图书馆珍藏的良好版本。

曾国藩全书(第七卷)
¥0.99
《曾国藩全书》讲述了曾国藩,晚清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不容抹杀的一笔。

曾国藩全书(第十卷)
¥0.99
曾国藩挺经新解(下)·卷十一·久战“久战”法(上篇)“久战”法(中篇)“久战”法(下篇)·卷十二·廪实...

曾国藩全书(第五卷)
¥0.99
曾国藩跪禀祖父大人万福金安:六月十五日接家中第九号信,系四月初三日四弟在县城发者。知祖父身体康强,服刘三爷之药,旧恙已经痊愈,曾等不胜欣喜。前五月底,曾发第五号信,言大考蒙恩记名赏缎事,想家中已收到。

曾国藩全书(第九卷)
¥9.96
《曾国藩全书》讲述了曾国藩,晚清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不容抹杀的一笔。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0.99
《曾国藩全书》讲述了曾国藩,晚清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不容抹杀的一笔。

曾国藩全书(第八卷)
¥0.99
《曾国藩全书》讲述了曾国藩,晚清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曾国藩以一介儒生、无权的在籍侍郎,昂然崛起于湘楚之间,在近代中国发展史上写下不容抹杀的一笔。

中华典故(第七卷)
¥0.99
“八面威风”形容威势很盛,威风十足。此典出自明代董彀《碧里杂存》卷上:“厥明发舟,老叟举棹口中打号子曰:‘圣天子六龙护驾,大将军八面威风。’

中华典故(第十卷)
¥9.96
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人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中华典故(第八卷)
¥0.99
“按图索骥”比喻读书死,死读书。此典出自杨慎《艺林伐山》卷七:“伯乐《相马经》有‘隆颡蚨日,蹄如累曲’之语,其子执《马经》以求马,出见大蟾蜍,谓其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但蹄不如累曲尔’。伯乐知其子之愚,但转怒为笑曰:‘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所谓‘按图索骥’也。”

中华典故(第九卷)
¥0.99
“白头如新”的意思是,相识多年,直到头发白了,还和初识那样不了解。形容交情浅。

中华典故(第二卷)
¥0.99
《中华典故》的来源大致有三个:,来源于民间故事、传说、民间习俗、神话、历史上的事件,或是某个地名等。如传说古时候有个叫嫦娥的女人偷吃了长生不老的药,但她吃的多了点,就不由自主地飞到月亮上去了。这就是典故“嫦娥奔月”的由来;第二,来源于一些历史书上或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人物。如古代有个叫谢灵运的诗人,说世界上所有人的才华加起来要有十斗的话,曹植一个人就占了八斗。他自己一斗,天下人共分一斗。后来人们就称才华超出普通人很多的人为“才高八斗”;第三,来源于佛经、圣经等宗教书上的故事、人物、礼仪等。如“天女散花”这个典故来源于佛经,后来常用来形容下雪、落花地的情形。“替罪羊”这个典故来源于圣经,喻指为代替别人承担过错的人。

中华典故(第三卷)
¥0.99
“白面书生”的意思是少年文士,含有年轻见识少的意思。

中华典故(第六卷)
¥0.99
文章写得多的人,被称为“八斗之才”。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曾经说过:“天下才能总共只有一石(十斗),曹子建(曹植)一个人独占了八斗,我得一斗,天下的其他文人共分一斗。”

中华典故(第五卷)
¥0.99
我国的书法,有一种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字体叫草书。草书始于汉代,当时通行的是草隶,即草率的隶书。后来慢慢发展成为“章草”。到汉末,相传有一个叫张芝的书法家去除了“章草”中保留的隶书等划形迹,上下字之间的笔势往往牵连相通,偏旁相互假借,成为“今草”,即一般所称的草书。

中华典故(第四卷)
¥0.99
猎人们熟悉了大雁的这一套方法,于是在捕获大雁的时候,就先举火照耀。这时放哨的大雁看见了火光,立刻叫起来,猎人便很快把火灭掉。群雁被叫声惊起,环顾四周,发现毫无动静,于是又睡了。这样折腾了好几次,群雁以为雁哨故意欺骗它们,就都去啄它。

中华谚语(第五卷)
¥0.99
隋帝辟地二百里为西苑,诏天下进花卉,易州进二十箱牡丹,有赤页红、革呈红、飞来红、袁家红、醉颜红、云红、天外红、颤风娇等。

文化宝库的故事
¥5.00
文化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也是我们人类高度进化的象征。文化的发展也是随着人类的前进而逐步形成的,但历史上留下的许多文化现象却大大超越了人们的意料,是什么力量催生了那些灿烂的文化现象呢?破译这些文化谜团,就能创造更加丰富的文化成果。

庙会与赶集
¥0.99
庙会是汉族民间宗教以及岁时风俗,它是以寺庙为依托,在特定时间举行的酬神、娱神、求神、娱乐、游冶、集市等活动的群众集会。它也成为乡村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乡村社会变迁的标志,是农村人们进行物质、精神文化的交流之地。

民族的盛典
¥2.00
泼水节是傣族和德昂族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参加人数多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