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越国之殇:广州南越王墓发掘记
越国之殇:广州南越王墓发掘记
岳南
¥57.99
秦汉鼎革之际,在岭南地区曾有过一个历时近百年的地方政权——南越国。直到汉武帝继位后,南越国才彻底归大汉版图。那么,南越国是如何建立的?它与中原政权发生过哪些恩怨纠葛?五世南越王的陵墓又藏于何处?这些萦绕在后世很多人心头的疑问,在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答案。 本书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广州象岗山发现、发掘南越国第二代王赵胡(眜)陵墓,以及通过出土文物分析推断墓主信息的曲折经过。随着作者视角的切换,我们还能看到秦汉之际中原楚汉争霸、岭南南越国威震边陲那风起云涌、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
49元5本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
复活的军团: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记
岳南
¥57.99
关中平原,骊山脚下,巍峨的秦始皇陵已沉睡两千多年。直到1974年3月,附近村民在井时出一堆“瓦爷”,几处兵马俑坑重见天日,才拉了秦始皇陵发掘考古的序幕。 本书全景展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被发现、发掘的详细过程,后世对兵马俑的保护情况和国宝出土后各方的恩怨纠葛。此外,作者还通过对兵马俑等文物背景的分析,再现了秦始皇及其臣僚妃嫔的跌宕命运,探讨了大秦帝国的荣辱兴衰和秦始皇一生的是非功过。
49元5本 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
风雪定陵:明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
岳南、杨仕
¥57.99
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在位近50年,却有20多年不上朝,导致祖宗200多年的基业,一步步滑向深渊,这就是明朝的万历皇帝。万历为何荒怠朝政?他在位期间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这种种问题的答案,随着1956年明定陵的石门洞,平添了许多文物的明证。 本书是一部全景展现明定陵发掘过程的纪实文学,作者以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考古人员定陵地下玄宫的曲折经过、墓中棺椁和尸骨情况、随葬文物的各种细节。同时还穿插讲述了万历皇帝在位期间,他与朝野上下、后宫诸妃之间的诸多纷争。随着历史故事与考古发掘场景的切换,我们得以见证大明王朝的跌宕历史和新中国考古的艰难探索。
49元5本 绝代兵圣:银雀山《孙子兵法》破译记
绝代兵圣:银雀山《孙子兵法》破译记
岳南
¥57.99
孙武、孙膑是否同一个人?《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是什么关系?这些争议千年的学术悬案,随着1972年山东临沂一座汉代古墓的发现,而冰消雪释。这座古墓,就是出土了《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竹简的银雀山汉墓。 本书用纪实文学的手法,讲述了银雀山汉墓的发现、发掘过程, 并对众多学者通过研究考证出土竹简从而澄清“孙武、孙膑并非一人”的全过程,行了忠实记录。在此之余,本书还对姜子牙、管仲、伍子胥、孙武、孙膑等一批兵家人物的形象,行了生动再现。
49元5本 酋长如何掌权:史前政治经济学
酋长如何掌权:史前政治经济学
蒂莫西·厄尔
¥46.80
人类社会最初的权力来源何处?是社会关系、经济、军事还是意识形态?其中哪一项起了最根本的作用?早期的区域性组织是如何得以建立,并被潜在的精英所统治的?作者蒂莫西·厄尔以其长期工作的丹麦、夏威夷、安第斯三大区域的史前考古材料为基础、详细讨论了在早期社会权力起源过程中,酋长如何获得权力 ,以及这些不同的权力来源对相应的社会化策略产生的可能影响。本书是理论与案例的强有力综合,为读者理解权力的形成与维持机制、国家起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梁涛
¥59.40
《出土文献与早期儒学》将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结合,对先秦儒学做了新的探讨和研究,既利用新出土文献考察了《论语》《大学》《中庸》等儒学经典的成书问题,也对慎独、“亲亲相隐”等热点问题做了新的解读,对马王堆帛书、郭店简、上博简、清华简中的一些重要儒学文献做了分析、考察,对其中涉及的天人之分、禅让、中道、心性论等问题做了不同于流行观点的解读,又持之有据,言之有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以出土文献为根据,本书提出中国古代政治哲学的母题并非传统所认为的民本,而是“民主”——“天惟时求民主”,认为民本说是从“民主”说中分化出来的,这样就比较好地解释了民本与君本的关系。对学界关注的二重证据法,本书提出应在继承王国维“素地说”与顾颉刚“层累说”的基础上,将二重证据法发展为疑古、释古两派都能接受的研究方法,并提出“原型—意义流变说”作为这种结合的尝试。
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赵丰
¥118.40
本书以2020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主题展览“众望同归: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为切,由丝路考古与历史领域的知名学者赵丰、荣新江、杭侃等讲述丝绸之路的由来和发现历程。作为一份世界遗产,丝绸之路的起始时间从张骞次出使西域的公元前138年算起,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从学术上正式提出“丝绸之路”的概念,再到201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丝绸之路成为全世界共认的文化遗产,已经走过了2252年。全书据此分为三部分,从历史事实存在的中西交流之路、李希霍芬时代提出的丝绸之路、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三个角度讲述丝绸之路的发现史和学术史。
此处葬曹操
此处葬曹操
唐际根
¥79.99
关于曹操墓,民间一直都有“七十二疑冢”的传言。2006年意外发现的一方两晋时期的墓志透露了曹操墓的方位。因墓葬被盗掘,考古队启抢救发掘。本书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曹操墓惊心动魄的发掘故事,通过文献和考古资料对证认定墓主人身份,根据一系列关键证据对公众的质疑逐一行科学回应,再结合科技与人文的方法,以全新的研究成果还原一个真实的曹操和他的时代。
写本学研究(第二辑)
写本学研究(第二辑)
夫俊琏
¥78.40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5—11世纪中国文学写本整理、编年与综合研究”成果之一。写本是与刻本相对的文献载体。与刻本文献的程式化、批量化和规范化不同,写本的个性化特征较为突出。大致在北宋以前,文化传播的载体主要是写本,宋代以后,刻本成为书籍的主要形式,而写本仍在很大范围内作为辅助形式存在,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等书也用写本的形式保存,民间文书更是大量以写本形式流传保存。20世纪以来,随着战国到汉晋简帛文献、敦煌写本和吐鲁番文书等的发现,大量宋以前的写本重现于世,在此基础上,写本学应运而生。近年来,受书志学、考古学方法的影响,我国写本学研究的面貌有了较大变化,一批学者从写本整体手,发现了诸多学术新问题,写本学研究逐渐发展起来。本辑刊则是国内家以“写本学”为名的学术集刊。
49元5本 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
南朝气韵:六朝石刻碑帖讲演录
南京大学博物馆编 程章灿 张学锋 童岭解说
¥49.00
本书收录南朝陵墓石刻中仍存文字的拓片,主要涉及萧梁王侯墓前的石刻遗存,反映了南朝特有的时代风貌与神韵;同时收录汉代至唐代重要的碑拓,如汉代《校官碑》、三国吴《天 发神谶碑》、南朝《爨宝子碑》《爨龙颜碑》《瘗鹤铭》、唐代《明征君碑》等,反映了石刻文献与书法艺术发展的连续性,彰显出南朝“继汉唐”的历史地位。南京大学程章灿、 张学锋、童岭三位教授并结合自身研究专长,从古代文学、考古学、历史学等领域切,对石刻拓片背后的历史故事、政治生态、社会文化土壤等深层因素予以发掘和重现,使读者可 以深了解六朝历史,感受六朝文化。
元代北方金石碑刻集成 内蒙古、东北卷 鄂尔多斯蒙古源流博物馆藏专辑(全二册)(试读本)
元代北方金石碑刻集成 内蒙古、东北卷 鄂尔多斯蒙古源流博物馆藏专辑(全二册)(试读本)
李治安,王晓欣总主编 魏坚本专辑主编
免费
元代北方地区,包括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市),大多是蒙古主中原后施行统治较早的地区,也是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政治、军事等重心所在。展元代北方地区金石碑刻遗存资料的抢救、发掘和整理工作,有益于元代文史研究,便于把元代多元文化更全面地展现出来,为传承与弘扬中华文明尽绵薄之力。 《元代北方金石碑刻集成》着力于金石碑刻遗存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实景照片、拓片图版、录文、考校皆备。《鄂尔多斯蒙古源流博物馆藏专辑》甄选有明确元代纪年的九十二件(组)石刻,其中年代早者为至元二年(1265)的圆雕石瑞兽,年代晚者为至正二十三年(1363)的康里氏铁著家族墓志铭,年代跨度近百年,基本覆盖了有元一代。这批石刻原立石地主要为今山东、河北、河南北部与山西东部等地,石刻铭文均属首次公布,是研究元代社会阶层和地方历史与宗族文化的珍贵资料。
49元5本 我祖上的怪亲戚:灭绝与进化的动物图鉴
我祖上的怪亲戚:灭绝与进化的动物图鉴
[日]川崎悟司
¥52.80
陆地行走的鲸,没有壳的龟,四只翅膀的恐龙,嘴里有锯的鲨鱼,高挑苗条的企鹅……这些古生物确实曾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你可能很难通过化石想象它们奇怪的相貌,但在这本书中,它们以逼真生动的复原形象登场,与现生动物一起演绎了灭绝与化的生命传奇。 长颈鹿、鲸、猫和大象等哺乳动物有怎样的“家族兴衰史”?恐龙与鸟类之间存在什么“血脉传承”?鱼类、两栖类和爬行动物又如何在水陆之间做出“重要抉择”?当你了解过这些历史再去参观博物馆,一定会加倍获得知识和乐趣,欢迎你由此光怪陆离的古生物世界!
毓藏:百年名校教育文物考略
毓藏:百年名校教育文物考略
姜国富
¥76.80
吉林毓文中学始建于1917年,目前收藏了500多件教育文物,门类全、范围广,包括瓷器、铜器、木器、珐琅器、丝织品、玻璃器、武器、古籍善本、老照片、印章、玉器、刺绣、徽章、雕塑、动物标本、古乐器等16个品类。本书对毓文中学所藏的这500多件教育文物行了分类、概括和初步考证,并详细介绍了教育文物的收藏时限、来源、材质结构、藏品特色等,以及这些文物是如何记录中朝友谊的发展,如何见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变迁的。本书集知识性、资料性与学术性于一体,既展现了珍贵教育文物的教育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也为通过教育文物触摸中国历史、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提供了新的思路。
坚固万岁人民喜——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坚固万岁人民喜——刘平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朱玉麒 李肖
¥129.00
东汉永寿四年(158)七月,龟兹左将军刘平国带领秦人孟伯山等6人,在今拜城黑英山乡喀拉塔格山博孜克日格沟修亭,完工后在旁边的石壁上刻下8行共108字,记录他们作 亭之事,所刻即“刘平国刻石”。碑上“坚固万岁人民喜,长寿亿年宜子孙”的铭文,反映出远在两千年前各族人民交流融合、共同发西域的历史事实。《坚固万岁人民喜——刘平 国刻石与西域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收录与会者论文三十余篇,学者们围绕着“刘平国刻石”及相关问题、西域文献与西域历史、石窟壁画与造像艺术、丝路考古与西域文明、丝路 研究学术史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新的探索,为丝路文明研究增添了许多动人的细节。
阜阳双古堆汉墓(精)(试读本)
阜阳双古堆汉墓(精)(试读本)
阜阳市博物馆编著
免费
本书为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考古发掘报告。安徽阜阳双古堆汉墓墓主为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夫妇。墓中出土了陶器、铜器、带有铭文的铁器、漆器等器物二百余件,其中六壬栻盘、太一九宫栻盘、二十八宿圆盘(圆仪)等天文仪器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文物。此外还出土了四千多片简牍,这些简牍的内容包括许多重要的古籍,如《仓颉篇》《周易》《诗经》《春秋事语》《吕氏春秋》《庄子》《离骚》《万物》等,内容丰富。
马王堆汉墓遣策整理与研究(精)--湖南博物院藏品研究大系
马王堆汉墓遣策整理与研究(精)--湖南博物院藏品研究大系
湖南博物院编 郑曙斌著
¥288.00
上世纪70年代初,马王堆汉墓发掘。一二三号墓中均出土了大量遣策简。遣策即是记录下葬物品的清单。本稿围绕马王堆汉墓出土遣策,集合以往诸家隶定,加以精按,并提出某些新的解析和观。约计300页,30万字。本稿为四色彩印,有精美遣策配图。
49元5本 王若曰:出土文献论集
王若曰:出土文献论集
王连龙
¥58.00
本书系作者王连龙教授多年来从事出土文献,尤其是新出石刻整理与研究及其相关问题的系统论文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所撰关于出土文献研究的论文二十篇,论文大多充分结合出土简牍、石刻文献与传世文献,注重文献学视角下的出土文献的著录、校勘、辑佚、辨伪、编撰等研究领域,对出土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等问题行了深精当的论说。对新时代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考古学与实证研究,石刻与历史学研究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大多颇有新意。
巴蜀石窟: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
巴蜀石窟:藏在乡野的中华文明
袁蓉荪
¥97.90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介绍巴蜀石窟这一中华文明载体的纪实作品。本书讲述中国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巴蜀石窟,分“川北蜀道”“嘉陵江畔”“川西坝子”“成渝古道”“安岳石窟”“大足石刻”六个篇章,按照石窟艺术自中原传播到巴蜀的路径,选择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37处代表性石窟文物,基于作者16载寻访拍摄的经历,收录612幅图片,介绍石窟的悠久历史、艺术价值、人文轶事,石窟所在地的历史地理、乡土风貌,尤其聚焦与石窟为邻的乡土居民,记录50余位乡村文管员守护石窟的感人事迹,彰显巴蜀石窟作为中华文明载体的重要价值,以及围绕石窟文物保护所体现出的传承、守护等中华民族内在精神品质。
向孔子学功夫之:破译古本大学
向孔子学功夫之:破译古本大学
徐筠、邱恋恋
¥98.00
「源头甲骨文」是轩辕黄帝记载「重叠结构世界」原理与「心智系统转换」方法的特种图示。 安阳甲骨文是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后世常规字义文字。 我们在用「源头甲骨文」字义破译了《郭店楚简?老子(甲本)》以及《帛书?老子》这两部古本《老子》后,进一步发现,《大学》*章以及《尚书》十六字心法,也是上古流传文本,用此特种图示进行了破解。 这些上古典籍都在论述:人陷入「重叠结构世界」中,如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获得生命智慧的方法。 「重叠结构世界」原理和「心智系统转换」方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而「中国源头文化」是当下推进人类文明进程的原动力,将使之从「单一结构世界」的认识,进入到对「重叠结构世界」的认识。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遗产保护与社会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
¥9.90
  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到今天,全面的科学发展观要建设在和谐社会的过程中,遗产是我们的生存与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我们天天会面对。多种资源相互制约的结果,新的发展往往并不能和遗产保护达成均衡,常常会表现为矛盾和冲突,而且有时还很强烈。由于我们的遗产太多太丰厚,保护的压力十分巨大。大家从各自的角度来认识、各自知识积累和实践讨论这个面对历史、面对未来的话题,是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份贡献。 遗产保护是一个非常昂贵的事业,政府也需要加大投,不仅仅是保护的投,也需要加大研究的投,此外,还需要探索多种渠道来筹措资金行保护和深度发,建立和发展中国自己的遗产经济学。 而对于学者,则是有责任来揭示遗产的多重价值,然后把研究的成果透过媒体来影响公众。让公众有选择地行交流和互动,真正使公众从遗产中达到文化认同,这样才是遗产长期可持续保护的基本路径。
水下沉船遗址形成过程
水下沉船遗址形成过程
马修·E·基思
¥74.90
本书聚焦水下沉船遗址的形成过程分析和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 部分介绍影响沉船遗址形成的自然因素,包括地质地貌、沉积环境、水流冲刷、海洋腐蚀和有机物降解等;第二部分介绍影响沉船遗址形成的文化因素,譬如海洋能源发、捕鱼、海洋保险与捞等;第三部分简单说明了沉船遗址形成研究在遗产管理和研究方面的应用,特别是有助于遗产管理机构制定水下遗产管理策略方面。本书可供水下考古、沉船考古专业学者参考,对水下沉船感兴趣的读者也可翻阅了解相关内容。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