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鲁迅人生箴言
鲁迅人生箴言
鲁迅
¥2.00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当今中国作品被引用多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之一。他所留下的文学遗产,对后人具有极其重要的启迪作用。《鲁迅人生箴言》精选其作品的精华部分,编辑为箴言形式,希望将鲁迅对于人生、社会的态度,以及对世界的观察以一种精练简洁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为便于检索原文,本书每条箴言都据鲁迅著作单行本及书信原稿注明了出处。
钱锺书与现代西学
钱锺书与现代西学
季进
¥5.51
本书以《管锥编》、《谈艺录》为研究主体,系统梳理了钱锺书与现代西方文学和文化理论的关系,指出钱锺书著作的总体特征与阐释学、解构主义、形式批评、比较文学、心理学等现代西学的关系极其密切。阅读本书,对于深入了解钱锺书其人其学及其与现代西学的关系,大有裨益。
49元5本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郑振铎
¥11.49
本书不欲多袭前人的论断。但前人或当代的学者们的批评与论断,可采者自甚多。本书凡采用他们的论断的时候,自必一一举出姓氏,以示不敢掠美,并注明所从出的书名、篇名。 中国文学史的附入插图,为本书作者次的尝试。作者为了搜求本书所需要的插图,颇费了若干年的苦辛。作者以为插图的作用,一方面固在于把许多著名作家的面目,或把许多我们所爱读的书本的原来的式样,或把各书里所写的动人心魄的人物或其行事显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当然是大足以增高读者的兴趣的。但另一方面却更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使我们需要那些插图的,那便是,在那些可靠的来源的插图里,意外地可以使我们得见各时代的真实的社会生活的情态。故本书所附插图,于作家造像,书版式样,书中人物图像等之外,并尽量搜罗各文学书里足以表现时代生活的插图,复制加入。 本书所附插图,类多从可靠的来源复制。作家的造像,尤为慎重,不欲以多为贵。在搜集所及的书本里,珍秘的东西很不少,大抵以宋以来的书籍里所附的木版画为采撷的主体,其次亦及于写本。在本书的若干幅的图像里,所用的书籍不下一百余种,其中大部分胥为世人所未见的孤本。
未妨惆怅是清狂:唐诗中的美丽与哀愁
未妨惆怅是清狂:唐诗中的美丽与哀愁
辛然
¥9.90
历史远去了刀光剑影,时间销蚀着一切繁华,盛唐气象渐渐成为隐在人们心底的梦想,华美的诗句闪烁着辉煌大唐的光芒,卷帙浩繁的唐诗成为一个时代的缩影,诉说着兴衰哀乐。紧张的尘世生活中,选一个古典的黄昏或浪漫的清晨,独处僻静之隅,捧读一本古籍,在清茗的氤氲烟气和书香之中,倾听那自远古而来却清晰的声音,让心也随同它飞越时间的沟壑……
文学史纲
文学史纲
(美)梅西
¥6.00
这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把世界上重要的文学著作介绍给人们。但是界定什么是“重要”是个难题,或者说是一串难题。人们共同关注这个问题,所以需要我们做出答复。“重要”这种说法并不*,因为所谓“重要”它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所谓的公众一致意见也是抽象的难以定论的东西。 对许多读者来说,他们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重要书目,这个数目很可能比这整卷书都浩大。因此,对于我们来说,在这本书里面,许多价值的书都没有提到,或者只是一笔带过了。每一个读者都可能会发现,自己所喜欢的某本书的重要位置被另外一本自己觉得并不怎么样的书所占据着。这种情况是很难避免的。但是,我希望这本书对文学和其他艺术的讨化有些益处 ,并增进讨论者的兴趣与乐趣,或者有助于大家成一致的意见。 在这本书中,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作品,选择这部作品的哪些部分,以及后的评价,都是我的一已之见而已。由于我个人的兴趣和知识的局限性,必然会导致我在选择作品上存在局限性。这是在所难免。
听钱钟书讲文学
听钱钟书讲文学
阿涂
¥9.90
钱先生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独到之处并不在于体系性的建构,而是从幽微处发端,在几千年浩瀚的文化时空中纵兴穿行,他的魅力就表现在与传统相向时那会心一笑的默契和超脱中。这种独到的悟性是理解中国文化精髓的关键,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有别于西方理性思维的高妙和独特之处。如果读者在说读本书对钱先生著作中零星片段的撷取时,能用心去鉴赏、去体悟,不只是要知识,而是要进入到一个智者活泼的心灵中去,进入到一个生气氤氲的人文世界中去,那么本书的目的就真正达到了。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经中的美丽与哀愁
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经中的美丽与哀愁
辛然
¥9.90
本书是一本对《诗经》的现代解读,是一本不甘于淹没在浩瀚书海中的书。《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经中的美丽与哀愁》每章都有诗文、注解、翻译、阐释、引申等内容。《我生之初尚无为:诗经中的美丽与哀愁》的作者不拘泥于对诗文字面的理解,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赏析,而是以一种风格独特、感情丰富的散文随笔,配以优雅、古典的精美插图,去描绘“诗”中那一幕幕唯美、动人的历史画卷,去领略诗中的美丽与哀愁。
一周特价2.21-3.9 类型故事写作大师班(故事写作教学大师约翰·特鲁比*解析构成99%畅销故事的14种故事类型。授予你爆款故事秘籍。紫金陈、雷米倾情推荐!)
类型故事写作大师班(故事写作教学大师约翰·特鲁比*解析构成99%畅销故事的14种故事类型。授予你爆款故事秘籍。紫金陈、雷米倾情推荐!)
约翰·特鲁比
促销价:¥49.99|¥158.00
约翰·特鲁比是好莱坞故事顾问、国际知名剧本写作与类型故事创作课程导师。《加勒比海盗》《星球大战》《怪物史莱克》《绝命毒师》《豪斯医生》等经典类型作品皆出自他的学员之手。 本书为特鲁比继全球畅销书《故事写作大师班》的又一力作,指导你理解故事世界的14种主要类型。这14种主要类型,或单独或组合,构成了当今99%的畅销故事,包括小说、电影、电视剧、戏剧和电子游戏。 特鲁比为类型故事作者提供了细致的指导,逐步分析了主要的故事类型和类型中的主要“节拍”,或者说“爆”。特鲁比指出,能否将这些“爆”以正确的方式结合起来,是确定一个故事是否能成为“爆款”的关键。另外,特鲁比还讲解了如何将不同的类型融合在一个故事中,优秀的作者们如何运用这一技巧撰写出令人难忘的故事,傲视同侪。
一周特价2.21-3.9 观世相:古典小说里的浮生与世情(上下册)
观世相:古典小说里的浮生与世情(上下册)
苗怀明
促销价:¥26.99|¥88.00
 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里,古典小说是一种特殊的存在,它保留了世代累积的文化印记,也保留了最多的古代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细节,以及他们思考人生意义和面临选择与行动时的观念、逻辑。中国古典小说一方面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文学化反映,另一方面也深深影响着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它塑造了中国人情感密度最高的经典文化形象和文化符号。若想深刻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古典小说是一把极具魅力的钥匙。 本书邀集11位在古典小说研究界卓有建树的中青年学者,围绕“小说与社会”这一主题行创新研究,以中国文化与社会的一个核心面向切,主题式解读一部或一类小说,揭示这些作品背后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此重新理解古典的中国。 经典不会过时。古典小说里丰富的人性探索、深刻的社会洞察,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经验,和当下中国人的社会思考和情感体验有了深度的共鸣。古典小说里恒久的主题,也是当下每个人一生中都要面对的社会议题和生命议题。古典小说,像那些人类永恒的哲学经典一样,不仅提出了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也给出了极具启示性的答案。
49元5本 漫游在雨中池塘
漫游在雨中池塘
[美]乔治·桑德斯 著,张琳琳 译
¥28.99
小说创作是否遵循一套法则?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作者预先设定的吗?那些让我们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元素,究竟是技巧还是情感?面对创作,我们应当通过勤奋学习来掌握其中的法则与技巧,还是应当更多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仅靠模仿知名作家的风格,能否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而今,人们又该如何重新解读经典小说? 《漫游在雨中池塘》是布克奖得主、《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乔治·桑德斯结合其在雪城大学教授19世纪俄罗斯文学的二十余年经验,精心编撰的一部充满智慧与幽默的评论集。在本书中,桑德斯深剖析了契诃夫的《在马车上》《宝贝》《醋栗》,屠格涅夫的《歌手》,托尔斯泰的《主与仆》《破罐子阿廖沙》,以及果戈理的《鼻子》这7个俄罗斯经典短篇,引导读者探索短篇小说的结构,辨析作品中的巧妙设计与不经意间的灵感闪现。此外,书末还附有“删除练习”“升级练习”“翻译练习”这3个课后活动,鼓励读者激发自己的创作热情,试着动手拿起笔来。
49元5本 小说的十字路口
小说的十字路口
格非
¥29.99
本书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格非全新修订的散文与文学评论集。格非以其严谨又不失风趣的笔调,在文字中与卡夫卡、马尔克斯、福楼拜、列夫·托尔斯泰、博尔赫斯、英玛·伯格曼、门德尔松等文学、艺术大师展对话,为读者带来一场不可多得的文学盛宴。 格非是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双料得主,被当代文坛誉为“作家中的作家”。本书共分为三辑,收录了他精心挑选的文化随笔、读书笔记与文学评论,每一篇都蕴含了他多年累积的写作及阅读经验。这些文章妙趣横生、深浅出,带领读者拾起被忽视的细节,体会伟大作品给予心灵的震颤。
49元5本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增订版)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增订版)
舒明月著
¥33.00
《大师们的写作课:好文笔是读出来的》全书以“串珠体”写法,将鲁迅、汪曾祺、萧红等48位顶级作家的经典文本深度解析,既是“读书地图”,也是“写作宝典”。 每篇围绕一个主题(如“颜色”“容貌”等),将经典片段串联起来,并行独到的赏析、精准的评、提炼出模仿的技能,从而行之有效的写作宝典。 此版为全网畅销30万册的增订纪念,新增批注篇10篇文章,通过全文精批的形式,手把手带领读者领受作家们的繁密招式,解锁写作难题。
49元5本 设计思维的教育力量
设计思维的教育力量
刘辉 周永国 黄婕 周晔
¥29.80
本书是笔者近年来尝试把设计思维理念引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实现研究性学习项目化教学实践和探索的经验总结。本书整理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培训课程体系和流程,现将教学和培训资料系统整理成册出来以飨读者,也希望为社会创新设计培训、学校特色师资培养和学生课堂教学提供一本比较实用且极具操作性的工具书。
49元5本 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
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
江弱水
¥24.99
《天上深渊:鲁迅十二论》是关于鲁迅的综论,是浙江大学教授、“中国好书”得主江弱水的潜心力作。 全书分十二章,从《呐喊》到《彷徨》,从《朝花夕拾》到《故事新编》,从现代散文诗《野草》到鲁迅的旧体诗,从鲁迅的生命困局到话语困境,直到语文观,对鲁迅的写作做了一个纵向而又立体的观照。 本书破除了对鲁迅作品的许多陈见,提供了解读鲁迅的新的路径,同时,也有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所做的更为精细完整的分析,如鲁迅与胡适的语文观的对比,鲁迅旧诗的艺术魅力的讨论等等。在鲁迅研究已经汗牛充栋的今天,本书多有创见与发明,提供了许多对于鲁迅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
49元5本 卡夫卡的先驱
卡夫卡的先驱
许志强
¥24.99
《卡夫卡的先驱》是浙江大学文学教授许志强的评论集。 与读后感式的小说评论不同,他将写作理解为素描,试图摹写对象的神采,带着我们去阅读,甚至鼓励我们去细读。作者洞察微,学养深厚,笔法精细,在消遣、享受、品味乃至痛苦中将文学传递给读者。 那些纷繁复杂、荒诞离奇、充满着象征和隐喻意味的20世纪欧美文学作品在他笔下门户洞,卡夫卡、博尔赫斯、库切、托宾、萨拉马戈、乌格雷西奇等作家一一出场,与我们对话。 他评价库切的写作“既是缘于一种‘历史的宿命’,也包含自我抉择”,认为傅尼埃的生活和梦想好像就是为《大莫纳》在准备;他毫不掩饰对《失明症漫记》的欣赏,“萨拉马戈将游戏笔墨和精确的写实风格熔为一炉”,也向索尔·贝娄致敬,认为他身上“这种尼采式的英雄气质,使他即便怀疑一切,也绝不会怀疑诗性创造的力量”。
49元5本 心中的旷野
心中的旷野
鲁枢元
¥42.99
《心中的旷野》是鲁枢元的散文随笔集。较之早前版本,鲁枢元对书稿进行了大规模的增补与修订,搜集其近40年来在不同时段、不同空间对于自然与人文、荒野与城市、信仰与认知、情感与技术、生命与金钱的感受与遐想,收录文章百余篇,扩容近乎一倍。全书分为“荒野启示”“生命诗篇”“同一星球”“潮起潮落”“达摩洞下”“说鱼上树”六编。作者承袭老子、庄子、陶渊明等中国古代先贤的传统智慧,又从利奥波德、罗尔斯顿等西方学者的生态思想中汲取养分,同时结合自身“与生俱来的荒野情结”,表达出对于当下生态文明发展状况的忧思与期许。书中文字融渗着鲁枢元个人的体验与感悟、回忆与憧憬,同时映射出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观察与反思,兼具学理探讨与现实关怀。百余篇带有作者体温与心灵脉动的随笔,为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提供了一份内涵丰蕴的镜鉴。
49元5本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伟大成就综述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新中国成立 75 周年伟大成就综述
《奋进强国路阔步新征程: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伟大成就综述》编写组
¥19.20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正阔步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本书以新华社推出的“奋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系列报道为基础,从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法治、教育、民生、生态、健康卫生、金融、文化、外交等方面多维度、全景式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生动讲述新中国成立75周年以来的动人故事,总结中国经验,挖掘中国智慧,剖析中国方案,便于包括党员领导干部在内的广大读者能够深了解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伟大成就,为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凝聚奋力量。
49元5本 生态文艺学
生态文艺学
鲁枢元
¥42.99
鲁枢元长期专注于生态文化研究。自21世纪以来,鲁枢元致力于将“生态”这一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引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领域,把“人类精神”作为地球生物圈中一个异常活跃的变量引生态学学科。他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困境,认真汲取东、西方先民积淀下的生存智慧,试图让“低物质消费的高品位生活”成为新时代的期许。因此,他被誉为“中国生态批评里程碑式的人物”“中国生态文艺学及精神生态研究领域的奠基人”。 《生态文艺学》初版于2000年,获“中国图书奖”,可谓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意识全面觉醒的新起。作者从自然、社会、精神三个层面论述了生态学因应时代变化做出的拓展,揭示了时代面临的生态困境,努力将生态理论与文艺理论加以渗透融会,对文艺学中诸如创作主体、创作动力、创作题材、受鉴赏、价值功用、批评尺度,以及地域风格、历史演替等问题行深探讨,推动作为人类精神活动的文学艺术积极参与到世界生态运动中来,从而呈现出新的理论样态。 书中提出的“生态学三分法”,作为一种理论范式如今已为新一代学人受并广泛运用。 《生态文艺学》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奠基之作,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此次再版,作者对书稿作了大量修订增删,吸纳了近二十多年来生态学、文艺学学科在学理和实践方面的最新成果,较之旧版,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之作,拥有浓郁的现实意义。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
司炳月,于洋欢
¥30.80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以白之(2002)、汪榕培(2000)和张光前(2001)的三部《牡丹亭》英译本为分析对象,对《牡丹亭》英译中的互文指涉行个案研究。笔者认为,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用典的翻译需从以下四个方面认识典故的本质、意义以及用典的作用,即符号学本质、□□文化内涵、“故事”形式、互文创作机制。基于此,该书提出了用典翻译的两条原则:一,立足对典故的“识别”,“阐释”其在文本中的新义;二,再现原典故的寓意,引发目的语读者的互文联想。要获得上述效果,用典翻译的译法为以典译典,其次为以文释典。 针对戏拟的翻译,笔者认为,互文性视角下的戏拟具有反射性、反神学功能以及不同的表现方式。因此,基于“识别”和“阐释”戏拟的基础,该书提出了两条翻译原则:一,再现戏拟的戏谑效果和隐含之意,引发目的语读者的互文联想;二,再现戏拟的表现方式,即“谐音”与“仿作”,引起目的语读者的阅读兴趣。欲获得上述效果,戏拟翻译的译法为在体现戏拟表现方式的同时,再现其中的戏谑效果和隐含之意,当二者不可兼得时以再现戏谑效果和隐含之意为先。 通过比较和分析三位译者对两种互文指涉英译的策略和方法可以发现,白之倾向于采取阐释性翻译,注重再现互文指涉的□□文化内涵和隐含之意,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汪榕培和张光前倾向于采取非阐释性翻译,注重再现互文指涉的形式和风格。结合前人对互文指涉的翻译研究以及书中对用典和戏拟英译的个案研究,笔者认为互文指涉的翻译应包含“重合”和“创造”两个部分,而且二者的重要性占比不同。同时,译者对互文指涉的表达应分为从“宏观到微观”的阐释性翻译策略和从“微观到宏观”的非阐释性翻译策略。该书还对《牡丹亭》英文全译本在美国部分图书馆中的收藏和借阅流通状况行了考察,通过数据分析来揭示不同译本在域外所产生的影响。 《<牡丹亭>互文指涉的英译研究》既从认识论和方□□上提出了互文性视角下用典和戏拟的翻译原则和具体译法,又从理论的维度对互文指涉的翻译研究提出了较新的观,还从受的角度考察了《牡丹亭》英文全译本的收藏和借阅流通状况,以期推动《牡丹亭》英译研究的全面发展。
49元5本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
鲁枢元
¥39.99
《超越语言——诗性言语的心理发生》是鲁枢元奠定自身学术地位的文艺学专著。 文学性的核心是诗性,诗性是人性的底色。本书所探究的是“文学语言的心理发生”,亦即诗性在人性中的发生与遗存。文学语言是如何在一位作家或诗人的心中产生并呈现出来的?诗性的语言如何在人性中扎根生长?当诗意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渐行渐远时,文学艺术如何再度达成对于日常生活的超越?这些问题往往被正统的语言学家忽略。 鲁枢元力图跳出结构语言学的框架,发现主体生命在言语活动中的律动,而探讨人类对于语言的突破与超越的可能性。 《超越语言》首次提出“次语言”“常语言”“超语言”“言语流”“言语场”“裸语言”等理论概念并被学术界沿用至今。在本书中,作者力图从中华民族汉语言文字的特殊存在中寻找艺术超越常规、文学超越语言的脉络线索。由此,读者将会看到,一个当代中国人文学者如何将东方的老子、刘勰、司空图、王士祯、鲁迅,与西方的洪堡特、索绪尔、杜夫海纳、布勒东糅合在一起。 《超越语言》1990年首次出版,旋即在语言学界和文学界引发巨大反响和热烈讨论,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曾在《读书》杂志发表专文,称赞“鲁枢元的文论别树一帜”、《超越语言》是“一本超拔的书”;韩少功先生指出“这本书分量很重,足可以‘西渐’侵欧美。在这个时代,能用心魂与血性来创造学问的实在不多。”《超越语言》被认为是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跨越对西方文论的横向借鉴而始自我构建的标志性专著。其探索的深度和广度,即便在当下,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 本次重新出版,鲁枢元对书稿作了修订,并根据时代和学术研究的发展,专为全书各章悉心增写了补记
49元5本 精神守望
精神守望
鲁枢元
¥42.99
鲁枢元长期从事精神生态问题的研究,认为在“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之上,还存在着一个“精神生态”的层面。《精神守望》是作者对“精神生态”问题深考察之后写下的随笔和札记的结集。 我们正面临着一个科学越来越发达,而人们却越来越无力;技术越来越先,空间却越来越狭窄;世界越来越喧闹,心灵却越来越孤寂的局面。鲁枢元从自己富于质感的生命体验出发,以“人类精神的经典”“思想界的浮士德”为旗帜,从那些真实的个体生命身上寻找精神资源,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冲突与和解为问题诱因,用生动的笔触解剖具体的人与事,深刻地反思当下人类生存的精神困境,期待为当代人唤回渐行渐远的人文精神、宇宙精神。钱谷融先生当年曾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既是一本具有深邃思想的学术著作,又是一本抒发性灵的优美散文。 《精神守望》新版分为两卷。卷一以人物品评为主,那些为人类的“精神守望”奉献过生命与智慧的人,一经品题,气貌毕现。卷二以地理风物和观念为线索,经由通俗、凝重的文字抒写作者触到的质朴人生,表达了作者审视现代人类生活时的忧虑与祈望。 相较初版,本次再版,书稿收录的文章更换大半,在保留初版精粹的同时,加了时代发展下作者新的思考,文章写作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年。这些文字中流露的对人文精神和自然生态的深度思考,在今天,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