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布尔乔亚—在历史与文学之间
[意]弗朗哥 · 莫莱蒂
¥40.60
布尔乔亚,或曰中产阶级,曾被描绘成现代人生活乃至思想变革的标杆。 如今,布尔乔亚的人格化身似乎面临着全球化地断裂、衰退和萎缩。 中产的幻象正笼罩于时代的焦虑中。 面对身份认同和意识形态的错乱, 人们不禁会问:究竟何为布尔乔亚? 布尔乔亚原初的“理想”是什么? 布尔乔亚是随着现代社会兴起而形成的一个重要社会阶层,也体现着一种文化、格调和趣味,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欧美历史程,而且也为欧美文学留下了独特的韵律与节奏。《布尔乔亚:在历史和文学之间》是研究这一问题的力作。作者按时间脉络,从分析布尔乔亚在18世纪的自我理解,到19世纪的严肃小说、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保守主义霸权、欧洲半边缘地区的资产阶级,以及易卜生时代布尔乔亚生活的自我批判,描绘了布尔乔亚文化的兴衰,并以批判的眼光,辅之以对历史的敏锐理解,剖析了布尔乔亚衰弱背后的结构性矛盾。
文学研读:英汉对照
文学研读:英汉对照
杜平
¥33.25
本著作由美国小说家、评论家及教育家阿尔洛·贝茨著,全文由一系列讲座、谈话组成,包括什么是文学、文学表达、为什么要研读文学文学研读方法、文学语言、经典的价值、当代文学、小说与生活、诗歌与生活等内容。著者主要通过系列讲座阐述文学研读的重要性和方法,分别介绍了经典阅读、小说阅读和诗歌阅读,强调了文学真实性、情感及想象等基本要素。同时著者也十分重视文学研读的教育意义及其对人生的寓意。该书紧密结合生活,突出了文学阅读与人生这一主题。
49元5本 融慧向未来:“融·慧”教育的实践探索
融慧向未来:“融·慧”教育的实践探索
徐相瑞
¥15.60
教育是一场诗意的修行,需要有情怀、有智慧、有方向的一群人能自带光亮,向阳而行
49元5本 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保罗·奥斯特小说中的空间书写
高莉敏
¥40.80
本书通过分析当代美国犹太作家保罗?奥斯特(PaulAuster,1947-)小说中的空间,指出其笔下的空间突破了传统的地理位置的含义,是场所与空间状态的双重结合,不仅指代特定的地与建筑意象,更加强调美国犹太人的行为活动,表现出美国犹太属性。奥斯特笔下空间的这一属性一方面反映了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与第一代和第二代美国犹太作家创作的不同之处,另一方面揭示了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核心概念“犹太性”的当代意义。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是高校师生、文学批评家、研究者和爱好者等。本书可供从事文学批评和空间研究的学者参考,也可作为辅助阅读材料,用于高校英美文学的教学,还可以作为普通读物,服务于广大文学爱好者。
49元5本 文艺心理阐释
文艺心理阐释
鲁枢元
¥42.99
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学科的诞生;1908年,弗洛伊德发表了《作家与白日梦》,为文艺心理学面世揭序幕;1924年,鲁迅翻译了日本学者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并在大学课堂讲授,成为国内引文艺心理学系统理论的第一人;1936年,朱光潜出版了中国学者的第一部《文艺心理学》专著。此后,这一学科在中国沉寂了近半个世纪。 20世纪80年代,文艺心理学在中国得以重建。鲁枢元作为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之一,在积淀深厚的西方心理学资源中披沙沥金,对构造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以及心理学的日内瓦学派、“维列鲁”学派逐一行了兴致盎然的扫描与梳理,从中探寻与文学艺术相关的知识与理论,让文艺学与心理学在新时代的学术视野中融会,结集成这本《文艺心理阐释》,为当代文学艺术的心理批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书稿共分为三卷,卷一分析了20世纪文学整体背景的转换,将文艺问题和心理问题放置在人类活动历史的框架中,希望文艺心理学研究可以更加贴近现实;卷二评了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精神分析等九个国外心理学派,并梳理了各流派思想理论中与文学艺术心理相关的环节;在卷三中,作者结合心理学研究,从本体论、创作论、价值论、批评论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自身的文学观,表达了自己对新时期文艺学发展状况的研判。 本书有助于读者从心理学维度感知从创作主体到创作内容、到读者受等文学艺术活动的整体过程。
49元5本 细部修辞的力量
细部修辞的力量
张学昕
¥22.99
《细部修辞的力量》是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张学昕教授最新文学批评著作,全书包括《视角与伦理》《小说的气象与魔术》《世纪写作和荒寒美学》三辑,其中《细部修辞的力量》《小说家及其文本可能得宿命》《苏童与中国当代短篇小说的发展》《小说的气象》《贾平凹的世纪写作》《苍茫“北中国”的乡土美学》等作品兼具学术与文学价值,可以说本书是《中国当代小说八论》的续作,对中国当代小说研究具有重要学术贡献。
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系年1703—1722
康熙时期中朝诗歌交流系年1703—1722
谷小溪
¥34.30
明清时期,中国与朝鲜王朝保持着典型的宗藩关系。作为藩邦外交的直参与者,两国使臣的纪行作品构成了中朝文化交流的主体。特别是朝鲜使臣创作的大量《燕行录》,以诗歌、日记、杂录、状启等形式记载使行途中的见闻随感,从自然景观、人文古迹、民俗风貌、思想文化等方面翔实描绘明清中国社会图景,堪称古代域外汉文学的经典文本。本书时间范围起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止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结合史料、文集、年谱、碑传、书牍、诗话等文献对康熙时期中朝两国使行诗歌及作品本事行搜集、整理、考证与系年,以期通过对以使臣为媒介的中朝诗歌交流情况的系统考察,再现清代中朝文化交流风貌,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文献支持和资料线索。
49元5本 花楸树:张守春散文
花楸树:张守春散文
张守春
¥44.99
作者张守春,是清华本科、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硕士,曾以笔名潇水出版《一读就上瘾的夏商周史》、青铜时代的战争系列。本书是他的散文,其中的感悟和文采,都引人入胜。
49元5本 《论语》智慧教职场:度人则度己
《论语》智慧教职场:度人则度己
张守春
¥44.99
基于《论语》,帮你从*提升职场技巧和社交智慧。仁,度人则度己,是《论语》的领导力艺术。本书总结了《论语》的22项职场和为人处世技巧:针对霸凌,《论语》讲克己,人有暴怒失控的时候,所以它讲怎么不争、无怨,人有甩锅的天性,所以讲责己和率先垂范,人有傲慢的天性,所以它讲恭敬,人有获取尊重和派头的倾向,所以他讲怎样做是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