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尔·威特教育全书
¥5.99
这部教育奇书对卡尔·威特父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阐述和解读,提出每个普通孩子在适当的教育下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的理念,《世界家教典藏文库:卡尔·威特教育全书》提供的方法具体可行,是一本父母教育孩子的书。 老卡尔·威特认为决定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是教育而非天赋,孩子从出生到五六岁的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关键。只要教育方法正确,大多数孩子都会成为杰出的人。 小卡尔·威特认为早期教育是让孩子拥有非凡才智的关键。


数学那些事儿:思想、发现、人物和历史
¥19.50
《数学那些事儿:思想、发现、人物和历史》是一本短文集,每篇短文论述一个特定的数学主题,介绍了数学世界的伟大定理、难题、争论以及诸多不解之谜。在清晰和机智的描述中,作者带领你跨越五千年的历史,探索不同的主题,从早的算术文献到近代的无穷级数难题以及无理数的怪异特征。书中还介绍了许多数学大师的生活轶事,例如浮夸不逊的伯特兰·罗素、聪明好斗的伯努利兄弟以及天才索菲亚·柯瓦列夫斯卡娅等,数学家栩栩如生的形象跃然于纸上。 《数学那些事儿:思想、发现、人物和历史》被美国出版商协会评为1994年的*数学书,适合拥有代数和几何基础知识的所有读者阅读。品味历史,品味人物。品味科学之美,必将给你带来完美的体验。

战争与中国现代文学
¥9.65
本书以战争作为研究视角,多方面探讨了战争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关系;中国现代文学对中国古代战争文学的继承与越;战争对政治、经济、文化及中国现代文学主题生成的影响等。


人生逆袭智慧书(套装全3册)
¥16.00
本书包含:《气度成就人生 曾国藩家书中的成功密码》;《领导是一门艺术 反经的管理之道》;《成功一定有方法:三十六计的智慧》。

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全二册)
¥83.99
“红楼梦是我的文学圣经,我写作的百科全书。” 本书由白先勇台湾大学《红楼梦》导读通识课(2014-2015)课堂讲义编纂而成。《红楼梦》是一本天书,有解说不尽的玄机、探索不完的秘密,但*重要的,它终究是一部伟大的小说。白先勇正本清源,把这部文学经典完全当作小说来导读,侧重解析《红楼梦》小说艺术的“现代性”:神话构架、人物塑造、文字风格、叙事手法、观点运用、对话技巧、象征隐喻、平行对比、千里伏笔,检视曹雪芹如何将各种构成小说的元素发挥到极致,并远远超越它的时代,甚至比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更早、更前卫。 他以小说家的艺术敏感,擦去经典的蒙尘之处,将历来被冷落的人物、被曲解的角色一一归还原本的个性姿彩,令其登台绽放。在文字艺术的赏读玩味之间,解读中国人生哲学的绝妙真意与人情社会的文化密码,更从一本伟大的小说延展开去,漫谈文学、美学、哲学、昆曲的枝枝蔓蔓,织构一座如梦如幻的红楼琼宇。白先勇借此细读机缘,仔细比对“庚辰本”与“程乙本”的差别,掂量一字一句的千斤之重与微妙意蕴,得以重新发现失落已久的“程乙本”《红楼梦》之美。


傅斯年论诗经
¥13.60
傅斯年论诗经,傅斯年,北京阅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历史

左传:封建制度的黄昏
¥12.88
《左传》帮助我们在两千多年后,都能够具体感受到什么是封建秩序,封建秩序中人们如何思考、如何行事,也能够具体感受到,这样一套存在了几百年的秩序逐步衰颓瓦解,对这些人的生活、感受,产生了多大的冲击。 今天被通称为“春秋”的历史时期。“春秋”之名源自《春秋经》,不过若是光看《春秋》经文,我们只能对那个时代雾里看花,很难谈得上认知了解,“春秋”的人与事,今天我们能够谈论“春秋”的历史,其实主要靠的是《左传》所提供的扎实内容。《左传》虽然也有对《春秋》文字上的解释,但那只占很小一部分,主要的部分,是以事解经,将实然的事件铺排出来,可以供人和《春秋》经文的记录方式互相参照对应,如此来显现《春秋》正名的精神与手法。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13.40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以《论语·先进篇》为主,配合部分其他篇章作为选读的内容,通过对这些篇章的阅读,力图显示出这样一个价值和倾向:与其将《论语》当作抽象的道理来吸收、背诵,还不如藉由《论语》看到特殊的“春秋”时代状况,看到极有个性的孔子在面对时代变局时,提出的种种主张,以及这些主张所赖以统合的基础信念。孔子以独特而高远的眼光看待人生、理解世界,留下许多充满智慧的语言。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10.30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宋词三百首赏译
¥22.00
本书以上彊村民的《宋词三百首》为底本,精选宋词220首。每一首词的体例编排分为作者简介、原词、注释、赏析、辑评、今译6个部分,文字清丽、精炼,今译部分以现代诗形式演绎词作,不失古典诗词的优美意境和韵味,是本书的亮点。

但丁与神曲
¥21.36
《但丁与〈神曲〉》是了解但丁与其著作的普及读物,概述了《神曲》的总体轮廓,细致阐述了比喻、象征和数字、综合主题,以及一些对于母语是意大利语的学生也很难理解的部分。《但丁与〈神曲〉》的作者介绍并分析了诗人“地狱、炼狱和天堂”旅行中的两个主要伙伴——女人贝雅特丽齐和导师维吉尔,描述《神曲》中的地狱之环,炼狱之层和天堂之天空,以及身处其中的人物,并阐释了《神曲》写作的社会背景——教会和教皇的权力。

金瓶梅风俗谭
¥11.99
《金瓶梅风俗谭》,一本堪称与文化大家邓云乡先生的《红楼风俗谭》前后辉映的好书。 白维国先生是研究明清白话小说的专家,尤其以对《金瓶梅》的研究见长。本书以随笔的形式,讲述了《金瓶梅》中涉及的各种风俗,包括当时的节俗、游娱、曲艺、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除引述《金瓶梅》中的原文之外,每一种风俗均引经据典,详细讲述风俗的成因、源流等,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明代末期的风俗画卷。全书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作者简介:白维国,1964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语言系,毕业后留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工作,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近代汉语词汇演变,主要著作有《古代小说百科大辞典》(主编之一)、《汉语史通考》(合译)、《金瓶梅词典》《金瓶梅词话校注》(合著)、《红楼梦语言词典》(著者之一)、《中国中世语法史研究》(合译)、《白话语汇研究》(合译)、《现代汉语句典》(主编)、《白话小说语言词典》(主编)、《近代汉语词典》(主编之一);另有普及读物《红楼百问》等。

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增订三版) (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28.80
本书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现代新诗研究重要的代表之作。在学术史上次完整系统地勾勒了中国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的复杂关系,并从这一角度入手,对中国现代新诗主要诗人的历史贡献进行了富有见地的阐述。著作曾经以各种版本形式在海峡两岸多次重印和再版,成为中国新诗研究的重要读物。增订三版在已有的版本基础上进行了内容与文字上的调整,融入了作者关于中国现代新诗的*观察与论述,更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新诗的历史面貌和艺术经验。?


重复之美:威廉·斯潘诺斯的诗学研究
¥19.20
郑宇所著《重复之美--威廉·斯潘诺斯的诗学研究/人文学术》多方位地评介了美国当代著名文艺理论家威廉·斯潘诺斯的诗学思想。斯潘诺斯长期就职于纽约州立大学的宾哈姆分校,在20世纪70年代创办了颇具时代意义的国际理论期刊《边界2:后现代文学杂志》,并从1970年到1986年担任其主编一职,为后现代主义研究提供一个较高层次的展示平台,是继伊哈布·哈桑之后杰出的后现代主义者。斯潘诺斯的研究视野覆盖了当代文学理论、后现代主义、美国例外论、全球化进程等,是西方后现代学术领域内较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


文心雕龙译注疏辨
¥58.80
张灯著述的《文心雕龙译注疏辨(上下)》由上编《文心雕龙新注新译》和下编《文心雕龙疑义疏辨》两部分组成。上编以分栏的形式展示《文心雕龙》的原文及译文,并对其中的繁难字句进行简洁的注释说明;下编对数百条历来具有争辩的文句进行疏解。全书是在综合前任论述前提下,针对历来《文心雕龙》研究中的“三欠”问题(文字诂训欠妥、文本校勘欠慎、文意把握欠确)所进行的*探索,是一部功力较深的龙学著作。

红楼梦的儿女真情
¥22.67
刘梦溪在红楼梦研究方面着力较多,已出版多本有影响的红楼著作。《红楼梦的儿女真情》对《红楼梦》的定位是“中国的爱情宝典”,它从爱的角度出发,分35节对宝黛及相关人物的情感进行解析,对“爱情”这一永恒的主题进行阐释,对今日男女也颇有启示。 1 《红楼梦》是中国的爱情宝典 2 《红楼梦》里的“意淫”是什么意思 3 宝、黛爱情的前世宿因 4 宝黛钗三角纠葛的酝酿与形成 5 《红楼梦》发明的中国式爱情符号 6 陷入“迷眩缠陷”迷局的贾宝玉 7 宝钗、黛玉、湘云为宝玉解悟禅机 8 宝黛次吵嘴的爆发和平息 9 青春萌动期的宝玉和黛玉 10 宝黛爱情的升华之乐 11 元春给宝黛爱情投下的阴影 12 宝黛爱情遭遇舆论反弹 13 宝黛爱情有无“第四方”因素 14 袭人为何也向宝玉挑战 15 贾宝玉的经典爱情表白“你放心” 16 棒打不回的“儿女真情” 17 贾宝玉“私相传递”和林黛玉的“情解” 18 “木石因缘”和“金玉因缘”的冲突 19 宝黛的爱情波澜缘何归于平静 20 宝钗和黛玉“和解”的心理秘密 ……

文学可以这样读
¥3.17
《文学可以这样读》通过耐人寻味的小故事,旨在告诉人们读书不只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还有读人性,感受灵魂的跳动。


千秋寂寞心·古典诗词感发
¥10.46
《千秋寂寞心 古典诗词感发》以小品文形式呈现,凡五十篇。 一篇之中,大多分为两个部分:一则解释主诗,一则论述诗法。 约而言之,一为诗词之大义,一为诗词之鉴赏,一为诗词写作之要点。 开创了古典诗词赏析的全新路径。


德国的文学与艺术(外国文艺理论丛书)
¥14.87
为什么法国人不能公正地对待德国文学 我可以非常简单地回答这个问题,说在法国懂德文的人很少,说德语的妙处、特别是诗歌的妙处不可能迻译成法文。条顿语言相互迻译是容易的;拉丁系语言相互之间也是如此。但拉丁语却不能表达日耳曼民族的诗意。为一种乐器谱写的乐曲,换成另一种乐器演奏就不成功。何况德国文学作为完全独特的文学,其历史充其量也不过四五十年;而近二十年来这里提到“近二十年来”的政治事件,表明本章定稿是在一八九年,即一七八九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整整二十年。(原编注。本书注释大部分借自法文版原著编注,少数为中译者注,除作者若干简注外,均不另注明),法国人忙于政治事件,对文学的研究已完全中止。 然而,如果说法国人对德国文学不公正仅仅是因为不了解,那么,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就不免肤浅了。法国人对德国文学确实抱有成见;但这种成见却起源于一种模糊的感觉——即感到法、德两个民族观察、感受事物的方式迥然不同。 在德国,对任何东西都没有固定的趣味,一切都是独立自主的,都是富于个性的。对一部作品的评判是根据个人的印象,而不是根据什么规律,因为也根本不存在任何普遍承认的规律:每个作者都有自由创立新的活动范围。法国大多数读者的激动感奋、甚或娱乐消遣,都不能损害自己的文学良知:他们在这方面有良心苛责感。德国作者自己造就读者;在法国,则是读者指挥作者。因为法国有才智的人远比德国多,所以读者的势力大得多;而德国作家则高踞于评判者之上,对之进行统治而不是听命于他们。正因为如此,这些作家很少从批评中求得长进:读者或观众不耐烦的心情并没有迫使他们削掉作品中冗长的章节;他们很少能做到适可而止,因为每个作者总是将自己的观点不厌其详地娓娓叙来。要他们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些观点已引不起兴趣,这只能靠别人。法国人是通过别人的存在来思考、生活的,至少在自尊心这方面是如此。他们的多数作品使人感到:主要的旨趣并不在于讨论的题目,而在于自己能产生怎样的效果。法国作家总是处于社会联系中,甚至于创作时也是如此,因为他们并没有忽略别人的评判、嘲笑,以及正在时兴的趣味,换句话说,他们并没有忽略所处的特定时代的文学权威力量。 写作的首要条件,乃是具备生动活泼而又强劲有力的感觉方式。从别人身上来研究自己应当感受些什么、自己获准说些什么,这样的人就文学观点而言是根本不存在的整个这句话以及类似语句,都是影射拿破仑帝国政权强加给法国思想运动的约束。。无疑,我们天才的作家们(哪个国家比法国有更多这样的人才!)只服从无损于自身特点的那些约束:但只有对这两个国家进行集体性的、现实的比较,才能弄清楚为什么它们难于相互了解。 在法国,阅读一部作品大抵是为了议论它;在德国,大家几乎是孤独地生活着,因而要求作品本身给读者做伴;作品本身只是社会的反映,却又要求作品同人的灵魂搞“社交”,这又如何行得通!在僻静的隐居之地,没有比社会上的思想显得更单调凄凉的了。孤寂的人由于缺乏外部运动,便需要内心的激情来代替这种运动。

中国媒介批评学(下)
¥1.99
当今的人类世界已进入高度媒介化的时代。媒介与人、与人的全部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如何理解媒介?媒介在我们的身边究竟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应该如何更科学更合理地掌握媒介?如何利用媒介对于真实的世界和事物的真相进行认知和理解?并进而使得人与社会、人与人的精神交往更加通畅和高效。媒介批评学,就是研究和回答这些重要问题的。


《文心雕龙》先秦两汉文学批评研究 中华书局出品
¥18.06
该成果以《文心雕龙》对先秦两汉作家、作品、文体、审美范畴所做的批评为研究对象,细致梳理和爬梳了《文心雕龙》的相关论点,并结合先秦两汉的文学、文体实践进行考索和辨析,选题精当,视角独特,有一定创新意义。成果以专题形式汇集了《文心雕龙》对每一问题的论述,稽考细密,勾稽全面,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是可靠的。对《文心雕龙》的研究,有所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