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6折 不是天才(知乎艺术达人苏也带我们走近当代艺术界的一流大师)
不是天才(知乎艺术达人苏也带我们走近当代艺术界的一流大师)
苏也
¥70.99
《不是天才-当代艺术家们的故事》是苏也讲解当代艺术的作品,作者以一种直观的理解,带我们走当代艺术深处,理解当代艺术存在的争议却又不断受到赞誉的背后故事,也希望本书能够成为当代艺术话题的头,引发每个人的关注与思考,为对当代艺术抱有兴趣的读者提供一份直观的当代艺术观看指南,吸引更多的人对当代艺术产生兴趣及好奇心。 作者对当代艺术的解读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更有参加过多次迈阿密巴塞尔艺术展及参观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的直观感受。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了解当代艺术的生命是由每一个人创造的,包括艺术从业者,更包括普通人。当代艺术家不仅要记录新的时代,更需要使用新的技术、新的语言、新的手段去表达和再现我们生活的世界。
满3件6折 写给大家的世界艺术史
写给大家的世界艺术史
【法】艾黎·福尔;张泽乾、张延风译
¥151.99
本书是一部享誉世界的艺术史权威著作,被西方评论界称为“隽永的史诗”“瑰丽的画卷”。作者集毕生精力为读者详尽论述了世界各国各时期各流派的画、雕刻、建筑、装饰、彩陶、园林、洞窟、神庙、音乐等艺术风格的形成和特征,并相继在世界各国翻译出版,被很多国家列为艺术史权威教科书。该书分为五卷:一、《艺术发轫》,该卷从古老而神秘的史前艺术始,探析艺术的起源之谜。二、《东西并》,回顾人类艺术发展的程,带领我们从东方与西方两条线索中窥探中世纪艺术发展的壮美长河。三、《复兴与崛起》,读者将从本卷当中领略人类艺术在文艺复兴时期所呈现出的奇伟风景,了解她在该时期各个历史阶段、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情况,并从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四、《理性沉浮》,该卷呈现出一幅宏阔图景,从中可以窥探欧洲各个民族乃至整个世界近代艺术的发展历程。五、《解构与再生》,作者用敏锐的目光洞察19世纪之后人类艺术到的全新纪元,并揭示出这个时期中各个流派与各种思想的风貌。我们通过本书可以尽情窥探现代艺术对传统艺术的解构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涅槃重生。
满3件6折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
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
崔云伟著
¥26.55
本书特别关注“艺术鲁迅”的形象建构,*次全面而系统地研究了鲁迅与西方表现主义美术之间的关系。上编通过对鲁迅与凡·高、蒙克、罗丹、珂勒惠支等的比较研究,具体考察了他们之间“我与你”的精神相遇。下编运用线条、笔触、色彩、视觉意象等美术形式语言,细致剖析了蕴藏在鲁迅作品中的表现主义美术的视觉印痕。鲁迅的个体性、世界性、现代性、艺术性亦由此跃然而出。
满3件6折 西方美学史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著
¥12.60
一部美学史并不单一的只是纯粹美学理论的历史,而且还是人类心灵自我展现的历史,或者说,在那些看似抽象的理论背后,我们所感受到的乃是各个时代人类精神脉博的跳动,这是一种精神的还乡历程——请跟随吴琼来一次西方美学的精神漫游吧。 朱光潜,著名美学家。本书是关于西方美学理论的专著,是中国人写的部西方美学史,在学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自1963年出版以来,一直作为高等院校文科教材。1978年作者曾作过修订。
如何让艺术懂你
如何让艺术懂你
(美)兰斯·埃斯普伦德
¥23.99
过去的一百年间,艺术世界的风景发生了急剧变化。观者在一件件艺术作品前大为迷惑,这些作品是种挑衅吗?艺术家是否只是在讲内行笑话? 艺术本身也是一种语言—一种存在周期远超出其特定时代的语言。美国资深艺术评论家兰斯·埃斯普伦德在本书中结合自身多年的艺术鉴赏经验,将内含于艺术的语法逻辑细细道来。书中以对于艺术基础要素的分析篇,随后深解读了十件现当代艺术作品,引领读者去观看和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审美判断,能够以艺术家看待艺术的方式去审视艺术。
满3件6折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插图本)--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插图本)--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傅雷著
¥16.80
  《世界美术名作二十讲(插图本)/国民阅读经典》着重介绍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近二十位大师及其名作,深浅出地讲解其艺术风格和人品操守,并融文学、音乐、哲学、社会、时代于一体。书中除了评介作品的特色与美术家的身世外,还提到一些由艺术实践引起的美学方面的疑问,并给出自己的看法。
浮世绘(豆瓣8.8,)
浮世绘(豆瓣8.8,)
潘力
¥78.99
浮世绘被誉为“日本民俗的百科全书”,是流行于日本江户时代(1601-1867)、出自民间画工的版画艺术,以花魁美人、歌舞伎演员、春宫魅惑、民俗风景、花鸟虫鱼等社会风俗为主要题材,表现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百态和流行时尚。 中国浮世绘研究权威潘力清晰地讲述了浮世绘300年的兴衰史。鸟居派、歌川派等7大流派的来龙去脉,喜多川歌麿、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31位大师的生平故事与艺术成就,《歌撰恋之部》《富岳三十六景》《名所江户百景》等200多幅经典作品的风格解析,都在书中得到了完美展现。 每一幅浮世绘都承载着丰富的日本民俗文化密码,只有巨细无遗地解锁这些信息,才能说是真正看懂浮世绘,也才能对日本文化有更准确的认识。——潘力
满3件6折 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德、英、中三语对照插图版)
尼采:作为艺术的强力意志(德、英、中三语对照插图版)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著,郭硕博 译
¥47.60
西方经典思想家对于艺术的论述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在当前研究中仍有所欠缺。尼采的美学思想是西方现代思想的中流砥柱,“艺术作为权力意志的*体现”是尼采美学体系结构中*的部分,并对西方后现代及当代艺术美学思想产生了深厚影响。然而,在中国当前的权威学术资料中缺少尼采对艺术论述的集中整理。 西方艺术美学思想史划为五个部分,其中*重要的部分为西方现代美学阶段,包括存在主义、精神分析学、语言及符号学,而尼采作为现代思潮中的代表人物,对现代以及现代之后的思想文化艺术均产生了深厚的影响。因此,对于其原著的研读翻译尤其重要。但由于尼采思想本身的晦涩语言以及后期结构的不完整性,关于尼采对艺术论述的中英双梳理与翻译暂为空白,即译著的主题。 本书选取了尼采论中作为艺术的权力意志的章节,按照原著编号794—853段逐一翻译。本书没有章节式的划分,而忠于原本所使用的编号以及时间标注的排序形式,未以译者意志做任何改动、编排和划分,充分尊重尼采本人由于特殊的健康原因所造成的短碎片式的哲学思考,以及尼采集中论述权力意志作为其*表现的形态(即艺术)之观的充分呈现。全文总共60小节,每一小节按德文、英文、中文的顺序编排。每一小节为一个目录。一方面着手于对西方经典原著一手资料的阅读与逻辑梳理,且所选用的参考资料均使用权威版本,另一方面集中呈现尼采对艺术的精彩解读与分析。这对于艺术美学领域的研究是不可或缺的思想来源。
满3件6折 西方艺术与思潮
西方艺术与思潮
朱虹
¥22.80
目前国内有关西方艺术史的教材不少,但基本适用于美术学院或美术专业本科生,基本等同于西方美术史,并不适用于文艺学专业的研究生,原因有两个:一是理论深度不够;二是国内对西方艺术的研究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缺乏对艺术思潮递进演变的梳理,这实际上是缺乏一种对艺术史发展的高度综合性的宏观把握。 因此本书将西方艺术思潮史和西方艺术史两个框架整合,既有教学的实际意义,也是其特色和创新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开启对艺术文化学的探索,为目前在国内方兴未艾的艺术文化学讨论贡献一己之力。
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起源
(日)杉本博司
¥58.50
  杉本博司向来以摄影家的身份为众人所知,举凡他的创作,如《透视画馆》《肖像》《剧场》《海景》等,无一不在挑战我们对于摄影表达的既有认知。他将时间、生命、历史这类具有纵向深度的主题,凝练成为二维的影像。在《艺术的起源》中,杉本博司详解了他“无相机摄影”新作《放电场》创作的原委和过程,以一般摄影者避之唯恐不及的静电灼烧底片,借闪电的意象连结起影像创造与地球生命的肇始。从未以影像的创作者自限的他,以光学玻璃雕塑五轮塔,探究人类宗教情感的来源,将金属块切削为数学模型,以有限的物质表现“无限”的概念,更为艺术家的想象力赋予其具象的造型。同时,杉本博司结合自己的摄影、建筑设计与收藏创作出令人眼前一亮的“杉本派”的装置艺术。当杉本博司对人类处境的思索越发明晰,我们也就看见他涉足更多人们未企及与尝试的全新领域,并以他的执著于探索精神将它们发挥得淋漓尽致,令人激赏。   《艺术的起源》便是杉本博司的自省、重新认识与超越的创作文集,他以文字梳理作品中“意象与语言的紧密交织”,将思索与创作历程全然呈现于读者面前。于是,我们有幸得见当代艺术与过往人类意识活动交织的吉光片羽,并一窥杉本博司所勾勒的人类精神史全貌。   本书收录了《放电场》、《偏光色》、《光学玻璃五轮塔》、《观念之形》等系列与多件装置艺术作品,值得提及的是,本书也体现了杉本博司对茶道的研究与兴趣,着墨较多的篇幅如与茶道相关的《三夕茶会》及向日本美学宗师千利休致敬的能剧创作《小田原》。
满3件6折 西方电影理论史纲(修订本)精
西方电影理论史纲(修订本)精
胡星亮,周振华主编
¥58.80
本书着重论述西方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电影理论,它们分别是:“电影作为艺术”理论、电影蒙太奇理论、电影纪实理论、电影结构主义符号学理论、电影文化批评理论。本书从理论学派的嬗变论述了西方电影理论的发展,探讨了不同学派理论产生的社会、哲学与文艺等背景,论述了各学派主要理论家的理论观,分析了各学派电影理论的创新、贡献、地位及影响。 从电影理论发展本身出发,本书力求对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作出自己的理解和回答,如为什么以前的研究大都忽视了早期电影理论;为什么以前的研究大都把电影蒙太奇理论和电影纪实理论对立起来,并认为它们都没有研究整部影片的形式结构因而是不完整的;为什么以前的研究大都认为传统理论之间是没有联系的,并把现代电影理论看作是与传统理论的“断裂”;如何评价现代电影理论的发展,如何重建电影研究。等等。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瑞士)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66.00
面对当代艺术,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解读。 策展人奥布里斯特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始有意识地采访触到的艺术家,并记录下来,至今已经积累了近2000小时的录音素材。谈笑中,《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大师与我们的时代》收录的是他与19位(组)当代重要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对话,其中包括大卫·霍克尼、吉尔伯特和乔治双人组、格哈德·里希特、路易丝·布尔乔亚、雷姆·库哈斯、奥斯卡·尼迈耶、扎哈·哈迪德,等等。他们都是(或生前曾是)当代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如被誉为“英国艺术教父”的大卫·霍克尼,当代重要的女性主义艺术家路易丝·布尔乔亚,“行为艺术之母”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建筑风格独特又备受争议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扎哈·哈迪德,曾参与修建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奥斯卡·尼迈耶,等等。 在轻松的谈话中,艺术家与建筑师阐述了自己创作中面对的个人及社会问题,具体作品的创作思路,未来的创作计划,乃至对年轻艺术家的建议,等等。通过此书,我们得以看到他们的灵感来源,了解背后的创作故事。 本书的写作方式,受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史家乔尔乔·瓦萨里《名人传》的启发,没有区分艺术家和建筑师,而是将这些同代人视作历史人物行记录。而事实上,当代艺术家和建筑师早已突破学科的藩篱,在多个领域行着跨界实践。无论从写作方式还是内容来看,这本书都“很当代”! 19篇对话,19位(组)艺术家,浓缩了当代艺术的19种面貌,折射出当代艺术的丰富形态。我们亦可以通过艺术家之眼,审视我们生活的时代。
满3件6折 牛津艺术史系列: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
牛津艺术史系列: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
易英 主编,(美)唐纳德·普雷齐奥西 编
¥55.00
  从古典时期起,艺术的历史就不断被书写及重写。历史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纷纷在这一领域发声,改变了我们对于“艺术史是什么及将会是什么”的看法。《艺术史的艺术:批评读本》选介了艺术史研究领域迄今为止*创性与影响力的35篇批评文章,分为九章,每章聚焦一个艺术史研究议题:美学、风格、作为艺术的历史、图像与符号、性别、现代与后现代、解构主义、博物馆学,并配以74幅相关作品图片。从古典理论到现代主义,从康德到福柯,从现代艺术史与科学考古学创始人温克尔曼到当代艺术史学大师级人物贡布里希。35位学术巨擘及艺术家,帮助读者从*手资料了解艺术史的发展脉络。编者普雷齐奥西教授为每个主题均撰写导言,以批判性的阐述,为读者提供背景信息与参考书目。
满3件6折 苏立文: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套装上下册)
苏立文: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套装上下册)
(英)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Sullivan)
¥60.00
  《20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是一部视觉盛宴般的巨著,是西方世界研究20世纪中国艺术*权威和影响力的作品。迈克尔·苏立文教授熟识1930年代到1940年代中国现代艺术运动中许多重要的中国艺术家,并且得到了1979年以来那些声名鹊起的年轻艺术家的信任。他是20世纪中国艺术的目者,也是早和持久地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现代艺术的研究者。本书是苏立文教授毕生心血所在,用丰富的文献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20世纪中国艺术在西方艺术和文化影响下的新生。作者在中国紧张压抑与自由舒放、绝望与希望的双重语境下,讨论艺术家及其作品,卓越地传达了中国文化史与艺术,在20世纪盘根错节的各种力量的纠缠中的各色形态,以及偶尔异乎寻常的怪诞。其中包括传统派与革新派的激烈争辩、首批艺术学校的创建,以及振聋发聩的新观念的诞生,艺术是一种世界语,而那些新观念超越了民族优越感所形成的隔阂。中国古典文人画传统、对西方现代主义的再发现、共产主义影响之下的艺术巨变,及对于艺术核心价值的再思考等等问题,一一纳了苏立文教授这部迷人的著作之中。
满3件6折 牛津艺术史系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牛津艺术史系列: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
易英 主编,(英)伊芙琳·韦尔奇 著
¥55.00
  “牛津艺术史”系列第五本!   权威学者破神话,全方位生动还原文艺复兴辉煌背后的人性真相!   近160幅文艺复兴代表作精美插图   附全球相关博物馆、美术馆及主题网站全面指南   这里有众多的艺术品类型,绘画与雕塑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这里是名门望族林立的意大利,神话般的美第奇家族只是其中的一个。   这里有势力庞大的各商业行会,其赞助手笔毫不逊色于宫廷权贵。   这里当然有的是名垂青史的*艺术家,但他们的工作室可能杂乱无章,状况百出,而一山多虎也必导致极其残酷的明暗竞争。   就算是达·芬奇,在学徒时期也会为了争取资助而极尽赞美之能事。   就算是教皇的亲自委托,在教堂庄严威仪的青铜大门背后,艺术家还是秘密刻上了自娱自乐的戏谑场景,为后人留下永恒的玩笑。   我们现在将他们视为伟大的艺术家,但他们却更多视自己为工匠。   我们以为他们会因为才华不被承认而感到脸上无光,但他们却更多因为得不到所承诺的报酬而焦急失望。   ……   这是一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破了传统上对文艺复兴的神话阐释,从宝石、青铜、石材、玻璃等创作材料与壁画、版画等创作手法始,切实再现了那些辉煌艺术品的制造过程;此外,作者还带领我们深窥探了艺术家行会及各工作室之间的激烈竞争或亲密合作,解读出艺术家与赞助人之间复杂的利益纠葛,还原出当时的观众会在何时何地消费艺术品,以及这些艺术品又是如何满足了皇亲贵戚、宗教权威与政府显要的私心目的,让我们看到了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围绕在艺术周围的真实人性。   一本博学而又意义非凡的书。其涉猎之全面,论述之完美,我不知道还有哪本书能做到。   ——乔治·赫尔姆斯(牛津大学万灵学院荣休教授)   全新的研究,清晰的观,丰富的文献,流畅的行文,每个人都应该读它。   ——尼古拉斯·曼恩(伦敦大学荣休教授)
满3件6折 牛津艺术史系列:现代艺术:1851—1929
牛津艺术史系列:现代艺术:1851—1929
易英 主编,(美)理查德·布雷特尔 著
¥55.00
  《现代艺术:1851—1929》探讨的是西方艺术发生剧变的历史时期,权威性地总结了现代艺术勃兴期间的文化、经济和历史状况。作者扼要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各主要流派:写实主义、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着重考察的是现代艺术产生的条件、艺术家的回应,图像/现代主义的发展,极有创见地讨论了莫奈、高更、毕加索和达利等人的目标与成就——美与怪诞,并涉及了资本主义的扩张、殖民主义、国家主义、国际主义及博物馆等问题;围绕再现、想像、感觉和性等问题,本书探讨了各种形式的作品,提供了了解这一时期的美术和摄影的全新门径。布雷特尔的阐释言简意赅、清晰深刻,同时还罗列了许多参考书目,方便了读者更一步的阅读、研究。
满3件6折 “空间”的美术史
“空间”的美术史
(美)巫鸿
¥55.00
  以“空间”为核心的研究方法在美术史学科的发展中有何根据和逻辑?   “空间”的概念是否有包容和超越“图像”及“形式”的潜能?   这种潜能是否表现为对于客体、主体和原境等常规概念的破和连?   对这些问题的追寻能否导致一套研究和解释方法,   一方面超越图像、建筑和文化的习惯性分野,   一方面将客体、原境和主体纳一个整合的分析过程?   虽然“空间”不是形象和物件,   但它在美术和建筑中总是具体的,非抽象的。   这三个讲座将通过对我以前做过的中国美术史的个案行总结和再思考,   对“空间分析”的语汇和方法行初步提炼,   探讨建立美术史研究中的一个方法论的可能性。   ——巫鸿
满3件6折 牛津艺术史系列:风景与西方艺术
牛津艺术史系列:风景与西方艺术
易英 主编,(英)马尔科姆·安德鲁斯 著
¥55.00
  “牛津艺术史”系列丛书   ◇西方当代*前沿、*权威、*受欢迎的艺术史丛书   ◇中文版首次引,中国著名美术史家易英精选主编   ◇世界*学者集体智慧的宝库,填补国内相关主题读物之空白   ◇每册超百幅精美图片,引领中国读者迅速深理解西方经典艺术   《风景与西方艺术》属于“牛津艺术史”系列丛书,以文艺复兴后近五百年来的西方著名风景画作品为切,讨论了风景画是如何从传统作品中的背景,转变成了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全面考察了作为反映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风景”,作为一种文化构建的“风景”,以及风景画的政治与经济价值等问题,是深刻理解风景画在西方艺术中的位置与价值,而一步理解西方现代艺术文化的经典读物。
满3件6折 苏立文: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苏立文:东西方艺术的交会
(英)迈克尔·苏立文(MichaelSullivan)
¥40.00
  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影响已经成为公认的、自文艺复兴以来世界历*有意义的事件。《东西方艺术的交会》一书讲述的便是从16世纪到现代,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与以西欧和美国为代表的西方艺术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历史。   中国风为何会风靡18世纪的欧洲宫廷?从幕府时代到明治维新,基督教与兰学如何影响了日本美术的发展?浮世绘如何产生于西方美术的影响,又是如何反作用于举世闻名的印象派的?中国与西方的触虽然更早,为何受西方艺术影响却没有日本大?日本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怎样的特殊角色?西方艺术如何影响了中国的现代美术革命?……   苏立文教授引导读者穿越这风云变幻、瑰丽多姿的四个多世纪,清晰阐述出近代东西方艺术文化之间,彼此深深吸引而又对立排斥的过程,为我们厘清这一段既熟悉又陌生的纷繁际会。 ?
满3件6折 牛津艺术史系列:照片的历史
牛津艺术史系列:照片的历史
易英 主编,(英)格雷汉姆·克拉克 著
¥50.00
  《照片的历史》选取了摄影史上的关键作品,从涅普斯首次固定的摄影形象,到卡蒂埃–布列松、施蒂格利茨等人的经典作品,再到辛迪·舍曼、维克多·伯金等人的后现代摄影尝试,以时间为线,梳理了风景、城市、肖像、身体、纪实、艺术等几大摄影题材,以呈现一部炫目而富有创造力的摄影史。
满3件6折 牛津艺术史系列:欧洲艺术:1700—1830
牛津艺术史系列:欧洲艺术:1700—1830
易英 主编,(英)马修·克拉斯克 著
¥55.00
  18至19世纪的欧洲,经济空前增长,社会激烈变革,城市化程已使得通向财富和权力的社会途径被不断拓宽。这一时期的欧洲艺术也因此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文艺复兴艺术的传统土崩瓦解,代之而起的,是彼此之间迥然相异的艺术形式、风格与情感。   视觉艺术成为一种平等交流的媒介,艺术的公众群体范围前所未有地扩大,对于艺术品质标准的争论日趋白热化;艺术家不再只是为了少数人的愉悦而服务,他们寻找着新的创作方式,新的销售方式,以及新的谈论艺术的方式;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极大差异,也使得艺术作品中的文化态度呈现出惊人的多样性,统一性的“欧洲艺术”已然不复存在。   面对这样一个复杂动荡的时代,仅仅靠“洛可可”、“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些术语,已不足以阐释出这一时期的艺术发展。本书作者大胆抛陈词滥调的术语,将以往浮于作品表面的目光,拉回到历史观看的原,鲜活展现出在巨大经济与社会变革影响下的欧洲艺术全景。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