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症经验方
¥16.00
《临症经验方》清代张仲华著。分湿温、蓐劳、溲秘、霍乱、胃困等76门,每门一案,涉及内、外、妇、儿、耳鼻喉各科。每案皆述病症、病机、洽法、处方及治疗经过,方不繁而门类全,案不多而始末详,论病辨证,思路清晰;遣方用药,法备而周。本次整理以道光二十七(1847)年养恬书屋刻本为底本。
分类草药性
¥20.00
《分类草药性》,原名《草药性》,清代四川地区民间草药书。原书未著作者,为多人经验总结汇编而成。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6):分类草药性》所载四百余味药均系四川地区常用民间草药,根据药名词头或词尾分类,分为草、藤、风、杂、根、头、皮、叶、花、子、香、莲、椒、麻、龙、箭、石、菜、蒿、角、衣二十一类。内容根据民间草药使用特和实际认识,记述了药性、功能主治和用法,还简要地记述了一些药物的产地、生境、采收、品种等内容。诸多药物的别名以及药物的主治都带有四川地方特色,并有若干其他本草著作中未见记载的草药。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本草46):分类草药性》本次整理以清宣统三年(1911)诚德堂藏版为底本。
痘疹活幼心法
¥20.00
《痘疹活幼心法》,系明代聂尚恒所著,一册。不分卷。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载医论十一条,其中有述痘疹备用紧要诸证方论,并附痘疹或问六条、治痘医案十一条、古今治痘要方、麻疹、古今治痘要方、纸捻照法、痘疹避忌、幼儿杂症方论等内容。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详论痘症发病机理及辨治与方药,治痘重视血气的充盛。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儿科13):痘疹活幼心法》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四十四年丙辰(1616)合刻本为底本。
彤园妇人科
¥20.30
《彤园妇人科》内容简介:中医药古籍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医学传承数千年的知识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法、生命理论和医疗经验,不仅对于传承中医学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更是现代中医药科技创新和学术步的源头和根基。保护和利用好中医药古籍,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医学术的必由之路,事关中医药事业发展全局。
本草二十四品
¥28.00
《本草二十四品》由清·陆懋修著。全书24卷,将297味常用药按主要功效分为24类,每昧药下首列药性,次记功效,再集中论述主治,*后指出用药禁忌。书中着眼于临床实用,在药物主治应用的阐述上,常提出独到见解。虽书中对某些医家论述有所援引,但主要是临床实践经验总结,不拘泥于古人定论和世俗通说,非单纯节抄汇纂之书可比。本次整理以冯汝玖辛未(1931)重抄本为底本。
脉经直指
¥16.00
《脉经直指》共七卷,脉学*作,明代医家方谷 *。卷一主要论述撰写一脉经直指论一的目的,即为使后学“言谈有论,治病有法,切脉有验”。卷二、卷三、卷四从“火”“热”“虚”等角度对各脉象之形、对应之病证、治法、方药行阐述。卷五、卷六、卷七则分别对“七表”“八里”“九道”之脉的具体性状、对应病证、治法、方药行详细介绍。诊脉应用所列病证均先脉后因,次辨证,次治法,条理清晰。对具体脉象的鉴别体会常结合《脉经》中的具体内容予以阐述。本次整理以明万历二年甲戌(1574)刻本为底本。
伤寒论集注
¥47.50
《伤寒论集注》为清代医家熊寿试所编,约成书于清雍正年间(722N1735)。《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18:伤寒论集注》共四卷,分别论述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及合病并病、温病、痉湿喝病、霍乱病、痰病、差后病、阴阳易。每篇前有内容概括和分节论述,每条原文后集各家注释及自注。全书注释近800条,所引医家共约35家,颇有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奉时堂刻本为底本。
程原仲医案
¥28.00
《程原仲医案》,明代程仑(原伸)*于明天启元 年(1621)。首载原道、原脉、审证、聆音、辩味、奇 正、贵简、博约等医论八篇:次收医案六卷,载程氏 治疗各科验案215则,内容涉及劳倦、内伤、伤寒、 下痢、产后癫狂、血泪、牙疼、痰证、虚痞、足胫痛 、郁证等:末附验方56首。本次整理以明天启五年 (1625)方道大刻本为底本。
本草集要
¥44.00
《本草集要》八卷,明·王纶辑,成书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本书主要集自《证类本草》及朱丹溪、李东垣之书,删繁集要,编纂而成。上部卷一为总论,集录《证类本草》卷首之总论及采《内经》、东垣诸说有关本草者,如《神农本草经》序例、陶弘景等论汤药丸散之分量修治、制方用药之法等,为本草之源。中部卷二至卷六,为取《证类本草》及东垣、丹溪诸书参互考订,削其繁芜,节其要略,删成五卷,载药五百四十五种,仿《证类本草》,分草、木、菜、果、谷、石、兽、禽、虫鱼、人等部。每药之下,述君臣佐使、性味归经、阴阳、良毒、畏反等;后列主治、单方,节录前人论述;末为王氏按语。卷七至卷八为药性分类,仿《证类本草》卷二病原所主药名写成。卷七治气、治寒、治血、治热、治痰、治湿六门,卷八治风、治燥、治疮、治毒、妇人、小儿六门。门下分类,各类列相应药物,简述药性,临床用药之际,便于检索。 本次校注以朱廷立本为底本,以中医科学院藏明刊本为对校本,参校以上海中医药大学藏明刊本、《证类本草》及相关诸书,结合本校和理校,对全书行了精细的校勘和简明的注释。适合中医专业本科学历以上者阅读与参考。 作 者 简 介 王纶(15-16世纪)。字汝言,号节斋,慈溪(今属浙江)人。于弘治间(1488-1505年)事任礼部郎中,后又于正德间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湖广,政绩颇著。平时因父病曾留心医药,常于公余兼为民疗疾,活人颇众。又复勤于著述,曾著《本草集要》八卷、《名医杂著》六卷等,刊行于世,其中《明医杂著》为世人所重视,另有《医论问答》、《节斋医论》等。
医书汇参辑成(上)
¥71.50
《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包括:《医书汇参辑成(上)》、《医书汇参辑成(中)》、《医书汇参辑成(下)》共3册。《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是一部综合性医著,凡24卷,由清代江西龙泉(今江西遂川县)名医蔡宗玉辑,刊行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汇集了清代以前历代名家医学理论。既有对《内经》《伤寒论》经典理论的阐发,又有对温病温疫及临床各科证治的全面阐述,堪称一部中医学全书。然绝非人云亦云,多有结合作者临证经验而作之评议。书中所引古医籍众多,在内容上分类编写,排列有序,易于检索,便于利用,因而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医书汇参辑成(下)
¥71.50
《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包括:《医书汇参辑成(上)》、《医书汇参辑成(中)》、《医书汇参辑成(下)》共3册。《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是一部综合性医著,凡24卷,由清代江西龙泉(今江西遂川县)名医蔡宗玉辑,刊行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汇集了清代以前历代名家医学理论。既有对《内经》《伤寒论》经典理论的阐发,又有对温病温疫及临床各科证治的全面阐述,堪称一部中医学全书。然绝非人云亦云,多有结合作者临证经验而作之评议。书中所引古医籍众多,在内容上分类编写,排列有序,易于检索,便于利用,因而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医书汇参辑成(中)
¥71.50
《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包括:《医书汇参辑成(上)》、《医书汇参辑成(中)》、《医书汇参辑成(下)》共3册。《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是一部综合性医著,凡24卷,由清代江西龙泉(今江西遂川县)名医蔡宗玉辑,刊行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医书汇参辑成(套装共3册)》汇集了清代以前历代名家医学理论。既有对《内经》《伤寒论》经典理论的阐发,又有对温病温疫及临床各科证治的全面阐述,堪称一部中医学全书。然绝非人云亦云,多有结合作者临证经验而作之评议。书中所引古医籍众多,在内容上分类编写,排列有序,易于检索,便于利用,因而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中医养生学保健基础
¥68.00
本书共有八章内容,分别包括了中医养生保健概论、中医辨证与调治、体质学说与体质养生、亚健康及其中医干预、药食同源与养生保健、常见中药与养生保健、常见疾病及其调治、谷医堂产品及处方应用。 2019年4月12日,谷医堂互联网医院正式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意味着即日起谷医堂互联网医院作为湖南企业设的家互联网医院正式营业。作为以中医诊疗与中医养生保健为主要服务内容的互联网中医医院,谷医堂启了“互联网 中医医院”的运营模式的探索。本书作为互联网中医院医护专业人员培训教材的其中一部分,其编写是为了规范专业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升专业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
妇科秘兰全书
¥15.50
《妇科秘兰全书》由宋代陈迁撰于绍兴三年(1133)。全书包括妊娠论解、胎前六十一症、临产脉解、产后七十二症和产后婴儿护理等内容。《妇科秘兰全书》汇集宋以前有关胎产的方论,并医家个人的临床经验,同时收录了不少民间单方验方,既有歌诀,也有论述,尤其对胎前和产后诸症病因病机和治疗做了详细论述。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所藏清抄本为底本。
国医圣手大讲堂.一,肿瘤癌痛经方治疗探索与实践
¥28.00
本书内容依托鼓楼国医论坛(首都国医名师临床经方技能实训)讲义,该论坛从2018年始,每年召一次,本次主讲人包括郝万山、裴永清、赵吉平、陈虹樑等人名家,讲座内容干货满满,并配有讲座视频。
伤寒活人指掌图
¥28.00
《伤寒活人指掌圈》为元代医家吴恕所著,以论述外感热病为主,成书于惠宗至元三年(1337)。主要内容为伤寒赋、伤寒脉法、五运六气图、伤寒病证证洽、药方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0:伤寒活人指掌图》撷取《伤寒论》要旨,兼采诸家有关伤寒学验之精华,论述阐发仲景之学。以骈文、绘图形式论述伤寒病传变证洽及五运六气学说,以表格形式阐述伤寒20种脉象及发热等80种病证证治。并评述药物炮制,考证元制与汉制药物衡量之异。收集仲景方及后世医家验方(含法)约240首。是元代研究阐发外感热病的重要专著。本次整理以元代惠宗至元三年(1337)元刻本为底本。
寿世简便集
¥23.50
《寿世简便集》由清代林清标所辑。林氏根据本人搜集所得验方,分类编次而成此书。全书分救急、解中毒、误吞诸物、诸病良方、妇人科、小儿科、外科、杂说、增补救急良方等九部分。所录方药主要是林氏平日搜集所得,或为其亲友秘传,或出自《应验集》《寿世保元》《集验良方》等医书。其所载方药均为简便易得之物,且大多经林氏或其亲友亲身验证,颇有奇效。本次整理以上海图书馆馆藏咸丰六年( 1856)敬堂藏板为底本。
养新堂医论读本
¥36.00
《养新堂医论读本》,八卷,清代周赞鸿撰。成书于清同治三年(1864)。周氏撷取喻嘉言、张璐、徐灵胎、尤在泾、陈修园、吴谦、叶桂、张耀孙等医家*述,编录成八卷。卷一至卷六,列中风、痹历节、虚劳、伤寒、百合病、霍乱、瘫闭利淋、疟、痢、痰饮、咳嗽、疝、喘、鼓胀水肿、泄泻、诸痛、黄疸、五窍病等五十二种常见病证;卷七论妇人病;卷八述小儿病。每病先述统论,选集前贤论述,撮其精要:次列证候洽法,以法类方,条分缕析:部分病证还附有所取*述之按语,多具独到见解。本次整理以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藏清同治三年甲子(1864)稿本为底本。
秘传内府经验女科
¥14.50
中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为清·吴悔庵纂辑。《秘传内府经验女科》分为五卷,分别为调经门、众疾门、胎前门、临产门和产后门,涵盖了妇产科常见病证,收载处方及验方。所论各门病证均以论带脉症,并有歌赋,后设处方及加减。
伤寒溯源集
¥65.50
《伤寒溯源集》系清代医家钱潢所*,是注解《伤寒论》的重要*作,也是研究《伤寒论》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作之一。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从“ 阴阳发病六经统论”始,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作为全书总纲。卷一至卷十依次为太阳上篇、太阳中篇、结胸心下痞并附脏结、太阳下篇、温病风温痊湿喝、阳明篇、少阳全篇、太阴篇并附霍乱证治、少阴篇和厥阴篇。书中附有论文六篇,体现了钱氏“以法类证统方”治伤寒的学术特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虚白室刻本为底本。
医方考绳愆
¥72.00
《医方考绳愆》,北山友松子撰著。友松子本名道长,通称寿安,号友松子,别号仁寿庵。祖籍福州长乐,生于日本,生年不详,卒于1701年。全书6卷,成书于日本元禄九年(1696)。友松子对明吴崑所撰之《医方考》颇有研究,援引大量医籍,查考吴氏所辑医方出处,标明立方本意,于方中药物有误写者,分量、用法、主治之未及者,均加以评正或补充。于吴氏所考方义有异议者,则广引前贤诸家之说,或据己临证经验,加按语于吴氏方论之后,以证吴氏方论之是否。该书内容丰富,说理透彻,对研究我国**部方论专著《医方考》,深刻领会和掌握名家医方的用药特色及变化应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临床实用价值。本书刊行,仅有日本元禄十年(1697年)秋田屋平左卫门刻本。本次校注整理,即以该刊本为底本,他校则以本书所引著作之版本为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