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主体的实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主体的实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陈培永,周峰
¥7.20
《经典悦读系列丛书》由北京大学陈培永研究员,广东省委党校周峰教授、梁道刚教授,暨南大学田明副教授著。丛书选择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邓小平的十六篇经典文献,不追求全面梳理,只追求精华解读,以小语言、美语言写出大思想、重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时代化、大众化、通俗化、生活化、趣味化方面做出了重要尝试。丛书深浅出的思想分析,直面现实的问题导向,小品文的写作风格,清新悦目的装帧设计,幽默风趣的手绘漫画,造出领导干部和普通大众爱读、能读、好读的经典小书,让读者能在愉悦的氛围中感受经典的魅力,领悟经典的智慧。 《主体的实践——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如是读》是丛书的一种。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里道出了这样的实质:保守还是改革,不是靠思辨的力量,而是考实践。
49元5本 大国在中国周边的军事部署
大国在中国周边的军事部署
韩旭东
¥19.99
中国是世界上周边邻国多的国家,陆上邻国有14 个,隔海相望的 邻国有8 个。这是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在世界各国中为复杂的重要原因 之一。它给中国维护周边安全形势稳定带来了诸多压力。 此外,中国还是世界上存在岛屿主权争端和海洋权益纠纷热点多 的国家。尽管这些热点的出现有诸多原因,其实根本的还是因为中国 军事实力不够强大,尤其是海上力量不够强大。近代以来,如何消除来 自周边的、威胁我国国家安全的各种因素尤其是军事因素,成了中华民 族子孙们头脑里一直萦绕的问题。至今,这些问题仍然是我们必须要正 视的。
49元5本 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
钟文峰
¥19.99
钟文峰所著的《粮食安全(国家安全知识简明读本)》综合研究了上述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认真审视、严密推断,指出了美国等推行粮食霸权、企图控制其他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国际政治战略图谋,提出中国应采取的立场和对策。
49元5本 新疆、西藏民族分裂问题
新疆、西藏民族分裂问题
胡仕胜,翟源静等
¥19.99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 , 占我国国土面积的六分之 一。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正式列入我国版图。1949年, 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新疆地 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根据国家 的总体部署,先后制定了六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 标纲要,日渐形成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良 好局面。 然而,破坏新疆民族团结,破坏祖国统一的各种恐 怖势力不断在新疆制造形形色色的恐怖活动,不仅伤害 了民族感情,破坏了民族团结,而且阻碍了新疆的发展, 与祖国的发展形势和新疆人民思稳定求发展的愿望格格 不入。党和国家从新疆多民族的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 了一系列符合国情的民族、宗教政策,平等、团结、互助、 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越来越巩固。
49元5本 文化安全
文化安全
付瑞红
¥19.99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文化安全问题的研究,是我们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实现社会稳定和中国和平发展的准备性条件。新世纪的文化安全研究, 将是我们确立与中国经济地位相符的文化影响力的现实基础,这需要文化安 全研究思路的拓宽,文化安全观念的拓展,更需要文化安全维护的战略谋划。
49元5本 中国海疆问题
中国海疆问题
苏浩,任远喆等
¥19.99
近年来,中国主权海域一再受到部分国家的“挑战”。日本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制造“购岛”闹剧;菲律宾以国会法案的形式将争议岛屿划入本国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我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韩国在苏岩礁问题上逐渐强硬……当前中国的海洋安全问题日益紧迫,对国家安全造成了巨大影响。 苏浩、任远喆编写的《中国海疆问题(国家安全知识简明读本)》介绍了中国东海、南海领海疆域划定、岛礁主权争端等方面的历史情况、存在的争端以及当前现状、区域外大国对上述问题的立场等内容。
49元5本 当代海盗与中国海上通道安全
当代海盗与中国海上通道安全
许可
¥19.99
国际商会下属的国际海事局海盗报告中心将海盗定 义为“登临任何船只,企图偷窃或犯其他罪行,有意图 和能力使用暴力的犯罪行为”。2005 年至今,印度洋西岸、 索马里沿岸和亚丁湾地区成为海盗猖獗地区。
49元5本 全球化视角下的金融安全
全球化视角下的金融安全
宋玮
¥19.99
对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大势与实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安全理论,以及中国的金融安全环境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金融安全总体状况进行了评析等。
49元5本 中国海外利益
中国海外利益
李涛
¥19.99
中国拥有1.8万千米海岸线和300多万平方千米管辖海域。 近代中国海洋意识急剧衰落,鸦片战争以及后来的多次海战使中国被动打开国门。 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依仗强大的海上力量,不断扩大其势力范围,对海域的争夺日趋激烈。 进入21世纪,海上利益逐渐发展成对海洋本身的资源之争、主权之争。 长期存在的海上安全威胁和大国势力的不断侵入,使得中国海上安全形势日益复杂,东海的台湾问题、南海利益的争夺以及保护贸易航线等越来越成为中国的重大战略问题。 李涛编写的《中国海外利益》从海外利益保护的基本界定、核心内容、多边机制与国际责任、国家形象与文化传播、海外利益保护的国际借鉴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描述与分析。
49元5本 新百年新中国
新百年新中国
张维为
¥39.99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一心一意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心一意致力于改善民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创造了震撼世界的高铁奇迹;使中国7.4亿人脱贫;实现了 “集四次工业革命为一体”的崛起,特别是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方阵”,仅与美国竞争……中国的成就震惊世界。但西方话语却曲解中国的崛起,带偏舆论导向,甚至导致连中国人自己都看不懂自己。 张维为认为,中国的崛起一定要伴随中国话语的崛起,否则这种崛起就是靠不住的,甚至会前功尽弃。因为没有中国话语的崛起,中国自己做对的事情也会被看成是做错了。为此,他结合自身经历,梳理了中国上下五千年,从古到今,从文明到文化,从理论到具体事例,以自己独特的政治观和视角,系统阐释了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道路的优势和先性,展现了中国取得的辉煌成就,颠覆了以往西方话语对国人思想的束缚,引导国人重新认识中国、认识我们的文化和成就,极大激发了读者的国家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 在书中,张维为还直面民众关心的国内外热问题,“什么都不回避”,率真解答民众疑惑,批驳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展示了一个发展中的真实的中国,身体力行地诠释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力量”!
49元5本 信念的力量
信念的力量
吕虹
¥24.99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 《信念》一书分别从“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靠的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信念、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坚定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信念、坚定忠诚于人民的信念、坚定‘四个自信’、筑牢坚守理想信念的铜墙铁壁、用坚定的理想信念应对变局拓新局”等方面全面阐释信念对于人生特别是共产党人的*重要性。本书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深浅出,把坚守信念的一贯重要性同当前我国所面临的复杂形势联系在一起,意在激励广大共产党员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念、信心和力量。
49元5本 反败为胜:印缅战场对日决战1942—1945(最优秀的军事将领逆境中的卓越领导力,军事史界公认的“高级指挥官经典回忆录”)
反败为胜:印缅战场对日决战1942—1945(最优秀的军事将领逆境中的卓越领导力,军事史界公认的“高级指挥官经典回忆录”)
威廉·约瑟夫·斯利姆
¥31.99
1942年3月,斯利姆接到远在巴格达的上级司令官电话,要求他三天之内飞往印度。之后英印军总司令部又将其调往缅甸。在那里,仰光刚刚陷落,英国军队艰难脱险,地面和空中两个方面的形势都令人十分焦虑。斯利姆临危受命,出任英缅第1军军长。 当时英军在缅甸存在诸种问题,如空军司令部 设在加尔各答,而陆军司令部设在曼德勒附近的眉苗,斯利姆认为这不利于地面和空中协同作战。繁冗低效的司令部、先后有五个不同的上级司令部轮流负责缅甸的防务和后勤补给、作战指挥一直分离,种种问题一直妨碍着英军的对日作战。此外,还有在丛林战方面训练不足、兵力和装备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在紧迫的形势下,斯利姆冷静分析作战目标,终拿定主意,决定反击日军。 从马圭—东敦枝一线的反击战惨败到撤退印度、士气低迷,从接管新组建的英印第15军、厉兵秣马到次若开战役的惨败,从科希马战役扭转战局到伊洛瓦底江畔战役的致命一击,终抢占仰光,打赢后一战,战事跌宕起伏,斯利姆用高超的指挥艺术、诚恳的反思力、洞察人心的细腻和干脆利落的决断力,从丘吉尔口中的“我不相信一个有着像斯利姆这样姓氏的人能好到哪里去”一步一步成长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秀将领”。
49元5本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制胜法宝
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的制胜法宝
阮青
¥35.99
  本书是一部深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优秀作品。通过这部图书,作者从中央党校省部级班的讲堂走向普通大众,以中国共产党bai年执政的核心理念--"人民至上"为主题,按历史和现实两大维度,坚持理论研究和历史描述相结合、理性分析和价值评价相结合、宏观视野和微观角度相结合的原则,辅以诸多生动的案例,从"顺应民意""尊重民权""为民谋利""培育民德""提高民智""保障民安""依靠民力""面向世界""赢得民心""为民执政"等多个视角,梳理了中国共产党bai年来所走过的曲折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赢得人民拥护与爱戴的成功经验,讲清楚中国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中国人民之所以拥有幸福生活背后的理论逻辑。本书是作者从多年讲坛生涯中生发出来的"新课程",而且是"讲"给普通读者"听"的,可看成是上一堂"人民至上"的"公课"。
从公司到国家:美国制度困局的历史解释
从公司到国家:美国制度困局的历史解释
范勇鹏
¥35.00
本书通过对美国制度的建立行探源与复盘,提出了美国是“公司型国家”的观,认为美国国家的独立与创制都是以商业利益为导向的,其制度理念也并非其所宣称的所谓“普世价值”。通过一步分析,作者还揭示了根植于美国宪法的制度弊端,不仅受商业利益考虑影响,更受制于权责不清、真正权威的缺乏。 全书正文分为六章: 前三章从美国建国的历史背景和制度基因手,先是对美国建国伊始的人员构成、疆域状况、国家主权依据行了探讨。作者首先指出,美国早期移民多为逐利而来,殖民者们对原住民及其财产大肆侵害,为追逐财富野蛮扩张,而所谓清教信仰亦并不能代表早期移民的精神品质等。着作者回顾了以英国、威尼斯、荷兰为代表的欧洲国家的案例,比较欧美代议制的起源与国家成型的历程,强调了其中商业公司因素在美国建国中的作用,认为其“国家理由”大抵出自对赢利的保障。 第四章和第五章复盘了美国的独立与制宪历程,指出了商业逻辑和营利诉求在其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批判了所谓民主精神的虚伪外衣。 第六章则针对美国的公司型制度设计,指出了其制度的逐利本质、有限责任、权威缺失等不足,提供了一种审视美式困境的新视角。
文化与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文库)
文化与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哲学文库)
欧阳谦
¥28.80
西方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都诞生于西方,但是它们之间确有许多不同。西方马克思主义出现在马克思主义之后,因为时代变化而发生了主题的变化。如果说马克思主义的主题是“经济与政治”的话,那么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题则是“文化与政治”。本书选取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不同时期的理论代表人物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哲学思想,尤其是在主体性研究、上层建筑研究、意识形态研究和大众文化研究方面的得失。
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与世道人心
治大国若烹小鲜:基层治理与世道人心
吕德文
¥35.40
本书是作者发表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众号“侠客岛”“学习小组”的评论文章的合集。这些文章以抽丝剥茧的分析为特色,阅读量大多达“10万 ”。 本书以“透视基层”为主题,分析了基层乱象、微腐败和基层负担重等热问题,并对基层干部如何作为、基层改革如何行提出了独到见解。 本书以小见大,基于新闻案例和实地调查材料,剖析基层治理的难、堵、痛,力图呈现中国之治在基层的复杂实践。 本书真实再现巨变中的基层实践,揭示基层运行规律,从中发现真问题,并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思路和办法。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导读
《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导读
编著:李乾坤 张亮
¥8.00
本书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原著中*重要的两份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之上,对两份文献的形成和传播、思想创见和思想史意义行了阐述,尤其重考察了《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历史上的不同版本以及相关的争论。本书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读者学习《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思想,特别是理解文献所呈现的文本与理论、历史与逻辑的关系问题。
49元5本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读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导读
编著:孙乐强
¥11.00
【内容简介】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分析法国政治实践的一部光辉著作。这一著作和恩格斯1895年写的被誉为“政治遗嘱”的单行本“导言”,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史上产生了激烈争论,甚至引发了两种不同的政治路线的分歧。本书结合1789—1871年的法国政治实践和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全面阐述了这一著作的写作背景、核心内容、理论贡献及其思想史地位,并从当代语境出发,系统阐述了这一著作和恩格斯“政治遗嘱”的理论遗产及其当代价值。
49元5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丛书·道路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丛书·道路自信
主编:王明生
¥15.00
该丛书紧扣十九大报告精神,深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对于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和坚定“四个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 了理论支撑。该丛书注重政治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定前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
49元5本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丛书·制度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丛书·制度自信
主编: 夏锦文
¥21.67
该丛书紧扣十九大报告精神,深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对于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理解和坚定“四个自信”、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该丛书注重政治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定前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导读
编著:周嘉昕
¥8.00
本书回顾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发现、研究的历史,展示了这一手稿的原初文本和不同版本形态,介绍了马克思写作这一手稿的社会背景和思想语境,以及马克思在写作程中所发生的微观理论嬗变。 希望对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感兴趣的读者,能够在该书中有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