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历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读书堂
¥2.90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是由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评选。本书包括至今共9个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90个,他们每个人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有的甚至牺牲了自己的性命,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物的感动事迹。
每满80减40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读书堂
¥2.90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济世安民”。汉族,陇西成纪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即位为帝后,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努力学习文治天下,有个成语叫“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就是说他的,他成功转型为中国*出名的政治家与明君之一。唐太宗开创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经过主动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每满80减40 唐-武则天
唐-武则天
读书堂
¥2.90
1岁,武德七年(624年),生于长安。父,武土彟,年48岁,任工部尚书,判六曹尚书事。母,杨氏,年46岁。异母兄元庆、元爽稍长,姐一人尚幼。
每满80减40 吴大帝孙权
吴大帝孙权
读书堂
¥2.90
东吴大帝孙权(182-252年),字仲谋,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吴郡富春县(今浙江富阳)人。生于光和五年(公元182年),生于徐州下邳(今江苏邳州),卒于太元二年(公元252年)。中国兵法家孙武二十二世后裔。生来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自幼文武双全,早年随父兄征战天下。善骑射,年轻时常常乘马射虎,胆略超群。
每满80减40 新诗八味
新诗八味
王少农
¥2.90
每满80减40 元-世祖忽必烈
元-世祖忽必烈
读书堂
¥2.90
忽必烈,即元世祖(1271-1294),元朝的创建者。蒙古语尊号薛禅皇帝。在位时间(1260-1294)。他青年时代,便“思大有为于天下”。他一生征战,一统天下,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元。他在位期间,建立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他也曾多次派兵侵略邻国,但多遭失败。同其祖父成吉思汗一样,忽必烈是蒙古民族光辉历史的缔造者,是蒙古族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1294年正月,忽必烈在元大都病逝,追谥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
每满80减40 宋-理宗赵盷
宋-理宗赵盷
读书堂
¥2.90
宋理宗(1205年1月26日-1264年11月16日)本不是皇子,而只是南宋皇室的一个亲戚,他是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他的前任宋宁宗死后宰相史弥远矫诏废太子赵竑,立贵诚,即为宋理宗。
每满80减40 宋-仁宗赵祯
宋-仁宗赵祯
读书堂
¥2.90
宋仁宗,北宋皇帝。在位期间西夏对宋发动战事,双方损失都很大。终达成和议,西夏对宋称臣,宋“岁赐”西夏以银、绢、茶。宋中期土地兼并及冗宫、冗兵、冗费现象日益严重,仁宗起用范仲淹等进行改革,但终失败。
每满80减40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
读书堂
¥2.90
杨坚之父杨忠跟随北周太祖起义关西,因功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随国公。薨,赠太保,谥曰桓。杨坚承袭父爵。他有“身在帝王边,如同伴虎眠”之感。齐王宇文宪曾对武帝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本来宇文邕对杨坚早存疑心,听宇文宪说后,疑心更重。
每满80减40 广阳杂记(上)
广阳杂记(上)
[清]刘献廷
¥6.99
《广阳杂记》为“清代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为清初刘献廷撰,共五卷,此书不编类,是随手记录之作,内容涉及“礼乐、象纬、医药、书数、法律、农桑、火攻、器制”等,以“杂”为特征。所记翔实可信。但此书论识精当,记述精细,固又不可以“杂”而略之。 刘献廷撰写,汪北平、夏志和点校的《广阳杂记(清代史料笔记)/历代史料笔记丛刊》对时事、典章制度、礼乐、象纬、律历、音韵、地学、水利乃至医药、佛学,均有涉及。所记翔实可信。
每满80减40 经典人文地理书:徐霞客游记合集
经典人文地理书:徐霞客游记合集
(明)徐霞客
¥49.99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每满80减40 贞观政要全鉴
贞观政要全鉴
东篱子
¥13.26
《贞观政要全鉴》是一部政论性的历史文献,书中主要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等四十五位大臣之间就治国施政等问题的讨论和问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道德修养等多个方面,精心勾画出了贞观年间统治者决策运筹、执法行政的政治全景图。 本书是唐朝史学家吴兢编著的一部政论性专史。全书共有十卷,分为四十篇,也就是四十类。书中主要记述了贞观年间唐太宗和魏征、房玄龄等四十五位大臣之间就治国施政等问题的讨论和问答,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道德修养、民族关系和灾祥畋猎等多个方面,题材广泛,内容丰富,细致生动,精心勾画出了贞观年间统治者决策运筹、执法行政的政治全景图,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一幅贞观年间政治上的《清明上河图》。
每满80减40 国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中华书局出品
国语——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中华书局出品
陈桐生
¥16.80
  《国语》是关于西周、春秋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的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原来传说是春秋末期鲁人左丘明所作,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下至智伯被灭(前453),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南史(全六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南史(全六册)精--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唐]李延寿撰
免费
《南史》八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列传七十卷,是唐朝李延寿撰写的纪传体史书。《南史》起自宋武帝永初元年(四二〇),终于陈后主祯明三年(五八九),记述了南朝宋、齐、梁、陈四个政权共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本次修订在中华书局一九七五年校本《南史》基础上行,沿用百衲本为底本。在尊重原校本成果的前提下,广泛收集并充分参考清代以降尤其是校本《南史》出版以来学术界的校勘与研究成果,对原校本作适当修订和完善,形成一个文本准确、校勘精良、标合理的修订本。  
国榷  1--6册 (精)(试读本)
国榷 1--6册 (精)(试读本)
王国维著,徐调孚校注
免费
  编年体史籍。明末清初谈迁撰。全书正文104卷,卷首4卷。约428万余字。作者家境清贫,以力、文墨事务为生。其以诸家明吏粗浅,实录又多有失实,故以《明实录》为聿,遍考群籍而编此书。记事起子元天历元年(1328),迄于南明弘光元年 (1645)。其中万历以后70年篇幅居全书三分之一。该书的特是对于《明实录》中避而不淡的一些重要史实,敢于直书;对于明代重要事件,经常将自己以及诸家的评论并列于后;对于所收史实行了精审考订。该书清代及民国间均无刊本,故未经改纂。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张宗祥据蒋氏衍芬草堂和卢氏抱经楼两抄本互校本。
金史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金史 1--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元)脱 脱等撰
免费
元末脱脱等撰《金史》共一百三十五卷,是一部官修金朝纪传体正史,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一卷,记载了从女真族兴起、金朝建立直至灭亡百余年的历史。 《金史》是元末修三史即《宋史》《辽史》《金史》中编撰得*好的一部,记事上起金太祖完颜阿骨出生,下至金哀宗天兴三年蒙古灭金,首尾完密,条例整齐,系统地记载了女真族的发展史,尤其是志、表部分较为详备,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金代史料流传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元修《金史》是研究金朝历史*重要的基本史籍。 中华书局校本《金史》是校本“二十四史”系列之一,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北监本、殿本等,择善而从,同时还参考其他多种史籍,吸取前人的考订成果,成为当代《金史》的通行本。
每满80减40 贞观政要(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
贞观政要(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
吴兢
¥11.40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徵、房玄龄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诤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外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
明史  1--2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明史 1--28册(二十四史繁体竖排)(试读本)
(清)张廷玉
免费
  《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包括《明史(1—28)》共28册。《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332卷,记载了明朝自建国到灭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明史(二十四史繁体竖排)(套装共28册)》的整理,以乾隆四年(1739)武英殿原刊本行标分段,以《明实录》、《明史稿》、《明会典》等近十种明代史籍行校勘。
每满80减4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二)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二)
袁枢
¥90.08
由《西晋之乱》一篇组成,记叙了晋武帝死后外戚专权、后宫干政、“八王之乱”及西晋灭亡、东晋建立的过程。这一时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内迁,建立政权,而西晋王朝内部则争权夺利、不断内讧,走向灭亡。司马睿在南迁士族的支持下建立东晋,地位逐渐巩固。此时期虽然经济遭受破坏,人民生活困苦,但加速了民族的融合,是中华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每满80减4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六)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十六)
袁枢
¥90.08
由《慕容叛秦复燕》《丁零叛燕》《拓跋兴魏》《魏伐后燕》四篇组成,记叙了东晋时期北方各政权的兴起与更替的历史过程——前秦与东晋淝水之战后进入衰败期,部将纷纷反叛,建立了后秦、西秦、后燕、西燕。各政权之间互相攻伐战争不断,内部争权夺利纷争不断,走向衰亡。拓跋氏利用这一混乱局势,几经沉浮,终于崛起,并开始讨伐后燕,终灭了后燕。
每满80减40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九)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 卷三十九)
袁枢
¥90.08
由《钱氏据吴越》《王氏据闽中》《刘氏据广州》《高氏据荆南》《徐氏篡吴》五篇组成,详细记述五代十国之吴越、闽、南汉、荆南、南唐的历史,即唐末五代钱镠祖孙三世五王拥据吴越七十六年、王氏家族占据闽中地区并建立闽国、刘氏家族占据广州并建立南汉政权、高氏占据荆南、从徐温开始酝酿到徐知诰篡吴建立南唐的的历史过程。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