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三角地区水事法律法规比较分析
¥29.06
长三角地区跨界水污染之态势久治不愈,原因之一是长三角地区水事法律法规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造成了长三角地区水污染治理有法不能依和无法可依的局面。本书作者试图通过着重梳理长三角地区水事法律法规间的异同,提出协调解决长三角地区水事法律法规的相关对策;通过一系列的方案设计,推动长三角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改革,为治理长三角地区跨界水污染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改善长三角地区跨界水污染治理状况,实现长三角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出土法律文献研究(试读本)
免费
本书收录了作者有关出土法律文献研究方面的论文22篇。 书中涉及张家山汉简、居延汉简、睡虎地简、银雀山简中的法律史料,作者将它们与传世文献结合起来,对秦汉律的特征作了广泛的考察和研究。 本书有三个鲜明特: 一、涉及面广,比较全面地反映出当前出土法律文献的概貌;二、采用了传统的考据学方法,言必有据;三、文贵出新,本书多有独到之见。 在学术界,简帛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本书以出土法律文献研究为视角,纵横合,会给读者颇多启迪。


法律硕士联考重要法条释解
¥53.40
本书按照法律硕士联考考试大纲章节编排顺序,同时兼顾刑法和民法典的编纂体例,将法律硕士联考中的核心法条列举出来,先从正面行释解分析,然后从反面找出相关易混淆、易出错的内容,并指出各种出题思路。同时,还依据核心法条,列举了历年真题范例,提供了相关试题练习。 本书除了对刑法学、民法学、中国宪法学的重要核心法条行释解以外,还对中国法制史经典古文行了分析释解,同时对综合课中法理学的论述题予以总结概括,将经典论述题行分析释解,给出答题要。帮助考生全面复习法律硕士联考专业课。


国语全鉴
¥18.00
本书记录了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是一部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与《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


清华法治论衡(第28辑):法律与革命
¥76.30
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在其名著《法律与革命》中,对西方法治传统的十大特征及其源流行了详细考察,其叙述既包含对现代法治的历史追溯,也涉及对现代法治未来愿景的审慎分析。本书是“现代法治的理性与信仰”专号,围绕伯尔曼的论述,研究并讨论其作品中法治的信仰与理性、神圣与凡俗、不变与可变、同一与差异等主题的法律史、法理学和社会理论问题。本书不仅适合于从事法律史、法理学专业的学者阅读,而且适合宗教学、社会理论、历史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专家参考。

法哲学原理(试读本)
免费
《发哲学》一书充分表现了黑格尔的“資产阶級与貴族阶級联合”专政的根本政治立場,也就表現他在德国当时“半封建半官僚的专制政治”的条件下,多少吸收了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来“贊助中等阶級”,亦郎贊助当时德国新兴的、比較軟弱的資产阶級的傾向。这书的保守之处主要表現在黑格尔是以君主、貴族为这个联合专政的君主立宪制的主导方面。《法哲学》分为:抽象法、道德、伦理三大部门。

实在法原理——第一法哲学沉思录(试读本)
免费
本书向我们展示了构建法学理论的一种新方法,有趣又富有创造性。为我们对法律、法律概念和制度的理解了一个崭新的视野,为法学研究的发展展示了可能的方向。作者不仅思想深刻新颖,还很在意自己理论的实用性,并通过对刑法等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讨论,对其实用性加以检验。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
¥11.44
本书是康德的一部主要法学理论著作,是《道德形而上学》的上册,作为一个有名的哲学家,康德的法学思想也突出了他的人情味,人的问题对于康德是一个重要问题。康德在此书中阐述了他的法学思想。他的法学思想的渊源,主要来自罗马法和法国启蒙思想家,特别是卢梭和孟德斯鸠。康德的法学理论有鲜明的代表性,代表了传统的西方法学中的一些重要观。


法的真谛——孙国华精选集
¥206.97
本书是对孙国华教授从事法理学研究以来的优秀论文的集结。共分为七大部分,分别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法是理与力的结合、法的价值、法与政治、权利、权力、利益与法律体系、从法制到法治、依法治国:治国方略的*选择。?

刑法解释的语言论研究(法学文库)
¥21.60
刑法学研究应该实现语言论转向,刑法解释本来采取着并且应该采取客观解释的立场。对刑法的客观解释是形式合理性和实质合理性的结合,是语义解释和语用解释的结合。语义解释划定了刑法文本意义的大致范围,是客观解释的基础;语用解释补充、完善了刑法文本对当下案件的具体意义并使其明确化,保证了客观解释的实现。语义解释应遵循语篇原则,解释者须往返穿梭于刑法文本的部分和整体之间,在字、词、句、段、篇之间循环,以求得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和法律精神的基本意义;语用解释是在特定语境中确定刑法文本的具体意义,解释者须在认知图式和刑法文本、法律规范和案件事实、判决结论和大众期待之间行语篇外循环,使刑法文本的具体意义得以产生。


社会法评论(第六卷)(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主办)
¥39.00
该书汇集了多位社会法学者、实务部门负责人的精选论文。分为“理论研究”、“本期专题”“台湾法研究”“域外法学”“审判与案例”“青年法苑”和“学术综述”等栏目,针对社会法、劳动法领域时下热的理论问题,审判过程的经典案例以及国外社会法、劳动法的制度借鉴等展讨论。本书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研究所主办,邀约了国内有影响的社会法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编辑委员会”,保证了论文的学术质量。本书已推出四卷,得到了学术界和司法实务界的一致好评。

图像中的法律
¥60.80
本书主要由13篇主题文章构成,这些文章通过多幅艺术图像,讲述了由古希腊至现代的法律历史和思想。全书遵循思想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将对古希腊、中世纪、启蒙时代以及现代的法律历史和思想的讲述,融于感性的艺术史资源之中。各篇主题文章均通过借鉴艺术史图像学研究方法,以图像为主体,解读其中蕴含的法律历史、思想和理论,由此建立法律史的艺术观念史参照系,建立以图像为主体的法律史研究,从而获得一种新维度的法律史认知,其视角、方法和内容,是具有革新意义的。

中国法制史论要
¥118.40
《中国法制史论要》收录了王立民教授有关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新近成果,分为古代法制史、近代法制史、当代法制史、租界法制史、上海法制史五个专题。这些研究既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深探讨,也有对中国法制近代化程、中国法制史研究历程、中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等的系统考察,更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行互动的尝试。此外,还有立足地方现实,以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驱上海为考察对象,从地方法制史的脉络观察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法律实践。本书值得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广大读者加深对中国古代法制与法律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法治文化素养,积极参与中国的法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