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传
¥7.99
《列女传》,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妇女行为的书,作者是西汉的儒家学者刘向。《列女传》对后世影响很大,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即出自该书。王照圆的注本是有名的列女传注释,此次是次出版。
中信国学大典·梦溪笔谈
¥23.99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梦溪笔谈》为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梦溪笔谈》记载的典章制度、人事官政等政治资料,以至唐代至北宋初期关于音乐、诗歌、绘画等人文艺术的趣闻逸事,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当时政治、艺术与文化的认识。此外,还记录了大量关于数学、天文、历法、工程、建筑、医药等科学范畴的材料。当中不少题目,更是沈括自己的科学见解和新理论、新方法,这正是《梦溪笔谈》与一般的笔记作品不同之处。沈氏对科学问题的各种洞见,更为人所称颂。本次重新导读注释,发现这部在中国科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经典著作的智慧。
东坡志林
¥7.99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州)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文学艺术方面,苏轼可谓是全才。其诗清新豪健,且喜用比喻夸张,独具艺术表现力,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风豪放旷达,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文汪洋恣肆,明快晓畅,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书法擅长行楷,常自有新意,“结体短肥”有天真浩瀚之风,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其画善作墨竹、怪石、枯木,论画主张神似,重寄托之意。
船山思问录
¥8.00
清王夫之,字而农,学者称船山先生。王船山对心性之学剖析精到,有极浓厚的宇宙论理念,建构了集宋明思想大成的哲学体系;他不仅博览四部,还涉猎佛道二藏,并且工于诗文词曲。本书以民国二十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对其进行了解读。
《金史》纂修考
¥24.74
《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金史>纂修考》是我们了解金朝历史基本、*重要的文献,关于这部正史的编纂过程及其史源状况也是金史研究中的基本问题,而欲探明今本《金史》之由來,又必须对金代纂修本朝史及蒙元历次编修金史的情况有清楚的认识。 《二十四史校订研究丛刊:<金史>纂修考》在前人研究基础之上,广泛蒐罗史料,就金史纂修的多方面问题行了系统研究。首先论述金代的修史制度,其次梳理蒙元时期金朝旧臣及元人编纂金史之始末,复次分析元修《金史》的史源问题,分别对本纪、志表、列传各部分的史料来源情况加以蠡测。
诗国神游
¥24.74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如海洋,诗国神游,可取一瓢而饮。全书分襟抱篇、构思篇、技巧篇、语言篇、风格篇,共探讨了108个艺术问题,几乎将古今中外诗歌理论悉数收囊中。每文以一个艺术问题一首诗为中心,旁征广引,在有限的篇幅中容纳尽可能丰富的信息量;纵向适当联系“五四”以来包括当代新诗与旧体诗词的创作,横向适当联系西方的文论与诗论,力求汇通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增强时代感与当代性;以文学小品的笔法撰写诗歌赏析文字,力求学术的通俗化、文学化与个性化,增强可读性。可作诗词爱好者、教学者与创作者以及大、中学生的参考读物。?
四书
¥20.82
《四书》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的合称。《论语》、《孟子》原自有书,《大学》、《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两篇,没有独立成编。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在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并为其作章句集注。由于“四书”分别出自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则《四书》时代。从元代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的书,成为士子求取功名利禄的阶梯,影响达七百年之久。 【各书简介】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记录下来,在战国初期汇辑成书的。《论语》是儒家的原始经典之一,体现了儒家创始人孔子的重要思想――仁。这一思想贯穿他的哲学、政治、教育、伦理、文化主张的各方面,也贯穿于《论语》全书。 《大学》传说是孔子的弟子曾参所著。在唐代以前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重新编次,分为经一章,传十章。《大学》明确提出了“三纲领”,即“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又有“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纲八条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核心,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庸》一般认为它是孔子的孙子子思所著,《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二程对《中庸》赞赏有加,再到朱熹继承二程思想,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成了《四书》之一。《中庸》在儒家典籍中,是高层次的理论色彩很浓厚的著作。可以说宋明理学之所以能达到哲学高峰,和《中庸》是密不可分的。 《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孟子》一书是孟子思想的记录,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发展和完善。在汉代,《孟子》已经成为重要思想著作,被看作辅助“经书”的“传”书,汉文帝为《论语》、《孝经》、《 孟子》、《尔雅》各置博士。五代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为十一经刻石,其中就包括《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经书”的始。
词学十讲
¥12.96
《词学十讲》是龙榆生先生在上海戏剧学院授课时所撰的教材。全书循序渐,由宏观的词史、词学规律,述及具体作法、欣赏鉴别等各方面,以至于哪些词牌适宜抒写苍凉激越之情、哪些适宜儿女柔情,平仄韵各自的作用、如何用适当的转换达成情感效果,长短结构安排的作用等等;若非龙榆生这样兼擅理论与创作的大家,是不容易写得如此深浅出、具体可学的。本次出版新增附录三篇:首先根据正文所涉及词牌、人物,从龙榆生本人词作中挑选出十首,或和古人韵,或体现作者对前人词学评价;每首词后加编者按,注明正文中论及该词牌之页码,以便读者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照阅读,加深理解。附录二、三分别选择《今日学词应取之途径》和《论平仄四声》两篇,与正文部分既不重复,又有所关联。且正文为白话写成,这两篇为浅近文言,俾全书较富变化层次,亦可使读者更全面地感受龙榆生论学的各种路径。
诗经二南汇通
¥46.54
《诗经二南汇通》旨在集历代研究之大成,折中众说,以求其真。《诗经》每一篇,研究者都成百上千,歧说之多,世所少见,“诗无达诂”,已成共识。笔者参考中、日、韩三国《诗经》专著四百余种,与《诗经》有关的学术笔记三百余种,凡肯定一说,必有所因;凡新立一说,必有所据,且必深究旧说之误及所以误。力求言必有根。
蠡测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大时段研究
¥19.60
袁行霈先生《蠡测集——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大时段研究》,收论文凡15篇,所论大都是关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大时段研究。所谓“大时段研究”,颇似所谓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但后者带有西方现代主义色彩,容易将历史的发展简单化。作者谦称道:“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宛如浩瀚的大海,本书也不过是以蠡测海。”因以“蠡测”作为书名。其中有些文章是作者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华文明史》全书总绪论,或某一段文学史、文明史的分绪论,涉及的时段非常长,纵向的跨度非常大。
孟子评释
¥15.90
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流布之广,影响人心之深,远非一般典籍可比。对这部奇书,每个人的感悟体会是不同的,所谓:政客眼中有政客眼中的《孟子》,学者案头有学者案头的《孟子》,而本部书稿的作者作为一个资本市场上的投资客,他对《孟子》也有着自己的理解和心得。《孟子评释》对经典文本《孟子》行了必要介绍,对经典分段行注释、翻译、评。注释、翻译部分,博采古今名家注疏作品,力求准确有据、简洁凝练;而在“评”的部分, 则结合作者的人生经验,对孟子思想对现当代社会的启迪,对企业管理、融洽人际关系、加强自身修养,讲出了作者的“一家之言”。
中国传统文化导读
¥11.99
中国传统文化导读是面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我们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编写了本教材。本书分为上编、下编,上编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中华文化的载体——汉语与典籍、中国传统的纪时与纪年、中国传统节日及婚丧嫁娶风俗、中国传统饮食文化5章;下编包括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古代寓言、中国古代诗歌、中国古代散文、中国古典小说5章。本书既有对数千年中国文化的来龙去脉有一个简要、明晰的梳理,又有对中国地方风俗人情的介绍。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校培养高素质优秀人才服务。
資治通鑑·繁體豎排版(胡三省注)冊一(电子杂志)
¥2.99
精校、原汁原味的閱讀體驗,是本版資治通鑑*的特點。本冊為:資治通鑑冊(卷一至卷五 周紀) 起自三家分晉,止於秦滅六國,凡一百四十八年。記述了縱橫捭闔的戰國時代。 許多國人耳熟能詳的故事,都誕生在這個偉大的時代: 商鞅變法、徙木立信、圍魏救趙、合縱連橫、完璧歸趙、胡服騎射、廢井田開阡陌、將相和(廉頗藺相如)、信陵君竊符救趙、荊軻刺秦王...... 在去年紅極一時的電視劇「羋月傳」也是以這個時代為背景。讀者可以在此冊中看到歷史中的宣太后巾幗不讓鬚眉的高超政治手腕,看到歷史中的張儀如何以「一舌遮天」施展其外交話術,看到歷史中的白起如何做到:「論打殲滅戰,千載之下,無人出其右。(毛澤東語)」......
五字鉴译注
¥6.50
《五字鉴》是明朝万历年间礼部尚书李廷机所著。李廷机用五言一句的韵文编纂了一部概述中国通史的书,并在韵文之后加以注释解说。《五字鉴》是一本浓缩了的记传休历史读本。本书将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用三言两语说的清楚明白,显得要言不繁。《五字鉴》于正史之外,还广泛吸纳了神话、传说和一些轶闻趣事,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 ?本书以邹圣脉增订本为底本,以东南大学出版社邓启铜、陈作明校本为依据,参考其他版本作校定和注解。本书对《五字鉴》的五言韵文作全面注解,并在具体注释中结合了原注中的内容,将注解内容分为导读、注释、译文、评述四部分。导读在原文每一纪的篇,略述每一朝代和历史时期的史实脉络,依照原文特,以帝王世系为纲;注释中对关键字词既注释本义也兼顾在文中的引申义,对文中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根据原文文意作简要解释,不作详细考证;译文兼顾上下文的内容作适当补充,以求文从字顺;评述中既考虑到原注中的观,也兼顾具体史实作客观评价,同时也有笔者本人的一些看法。
本草备要歌诀
¥7.80
《本草备要》书名“本草备要”,意即所载药物学内容既完备又扼要。乃采集诸家本草简辑而成,将药、证、病因加以联系。首论药性总义,次以草、木、果、谷菜、金石水土、禽兽、鳞介鱼虫及人等八部分类,全书精选常用中药479味,每药概述性味、功用和主治。用大字重点突出药物功效特点与主治范围,又用小字随文简释该药取效原理、主治疾病特点、临床用药技巧和方法以及同类药物的作用比较等。书中穿插与该药疗效相关的医案、典故,各药之后,还简述药物的产地、鉴别、炮制等相关内容。
文学理论经典:文心雕龙
¥10.99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理论系统、结构严密、论述细致的文学理论专著。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全书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以孔子美学思想为基础,兼采道家,认为道是文学的本源,把作家创作个性的形成归结为“才”“气”“学”“习”四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继承和革新的关系,又在探索研究文学创作构思的过程中,强调指出了艺术思维活动的具体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并初步提出了艺术创作中的形象思维问题;对文学的艺术本质及其特征有较自觉的认识,开研究文学形象思维的先河。全面总结了齐梁时代以前的美学成果,细致地探索和论述了语言文学的审美本质及其创造、鉴赏的美学规律。
中信国学大典·商君书
¥19.99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商君书》所谈及的治国原则、策略与方法,与现代管理亦有相通之处。虽然主要着墨于国家事务,面向的读者对象却不限于帝王。书中涉及的政府立法、行政等,对于执法官员也是适用的,可厘清管治的内涵,以实现有效管理。阅读《商君书》既可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管理思维和整个管理体系在国家政治中的落实。
楚辞——朱熹集注今译本
¥6.10
《楚辞——朱熹集注今译本》在保持朱熹原注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新增了详细的白话文注解和通俗译文,是目前国内少见的一本包含白话注解和译文的版本。能够为读者提供zui佳的阅读效果,而且这本书在弘扬国学文化经典、宣扬爱国主义传统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8.72
《陶庵梦忆》多载琐屑之事,内容涉及城市胜况、山川美景、民间风俗、生活艺术各个方面。全书字里行间洋溢着一种鲜活的生活气息,铭刻着丰富的新兴市民文化的烙印,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莼鲈之思。《西湖梦寻》,共五卷,八十余篇文章,多为短篇,按照总记、北路、西路、中路、南路、外景的空间顺序来写,把杭州的古与今展现在了读者面前。每景首为小序,并选录有关西湖的古今诗文列于其下。
诗经全集
¥8.72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读它就好像读了一部周族从后稷到春秋中叶的发展史。《诗经》出色的艺术手法,韩愈称之为“葩”,王士祯说“如画工之肖物”,也就是说诗人善于塑造众多逼真的人物形象,就像花一样生动美丽。这种艺术境界,是与其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分不开的。其中经前人总结的常用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古文观止(上)
¥7.85
全书共分为1-6卷,篇幅长短适中,易于阅读和理解,篇目和分卷比较匀称,所选的文章以汉唐两代为多,以散文为主,兼顾骈韵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