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奇幻经典:三宝太监西洋记(十二)
¥10.99
据作者的序言,他创作本书的动机是欲借郑和下西洋之事,寄意时俗,希望能有郑和、王景宏之类的将帅出现以荡平倭寇、重振国威。 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却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其内容以《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为主要素材,还采用《西游记》等小说的一些故事传说,着意描绘的却是降妖伏魔,讲述了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使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的故事,属于《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 本书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共二十卷、一百回。今存早刊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8)序刊本。中国书店以存世早的明万历刊《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作为底本复制出版。该版作为通俗小说,不仅在文字上刻有句读,而且配有大量版画,版画采用明后期流行的徽派版画艺术特色,精美异常。


古代奇幻经典:三宝太监西洋记(十一)
¥10.99
据作者的序言,他创作本书的动机是欲借郑和下西洋之事,寄意时俗,希望能有郑和、王景宏之类的将帅出现以荡平倭寇、重振国威。 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却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其内容以《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为主要素材,还采用《西游记》等小说的一些故事传说,着意描绘的却是降妖伏魔,讲述了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使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的故事,属于《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 本书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共二十卷、一百回。今存早刊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序刊本。中国书店以存世早的明万历刊《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作为底本复制出版。该版作为通俗小说,不仅在文字上刻有句读,而且配有大量版画,版画采用明后期流行的徽派版画艺术特色,精美异常。


古代奇幻经典:三宝太监西洋记(十三)
¥10.99
据作者的序言,他创作本书的动机是欲借郑和下西洋之事,寄意时俗,希望能有郑和、王景宏之类的将帅出现以荡平倭寇、重振国威。 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却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其内容以《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为主要素材,还采用《西游记》等小说的一些故事传说,着意描绘的却是降妖伏魔,讲述了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使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的故事,属于《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 本书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共二十卷、一百回。今存早刊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9)序刊本。中国书店以存世早的明万历刊《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作为底本复制出版。该版作为通俗小说,不仅在文字上刻有句读,而且配有大量版画,版画采用明后期流行的徽派版画艺术特色,精美异常。


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及其文化渊源
¥39.35
侯文华,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及其文化渊源》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1&ZD103)阶段性成果。共分八章,分别论述《论语》与春秋君子文化,《老子》与箴诫传统,问对体与咨议制度,经释体与说书传统,先秦寓言、小说与俳谐风尚,说唱与先秦诸子文献,先秦“论”体演及其成就,先秦诸子言意观与文体,对先秦诸子的各类散文文体的发展渊源行了细致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世说新语译注
¥46.99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况、文化习尚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多方面的史料,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沿用至今的成语典故。 张万起、刘尚慈二位先生研究《世说新语》多年,以专业研究者的底蕴奉献出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译注本:对三十六个门类分别行了分析,对故事主人公生平的介绍,尤其是对语言词汇的训释及晋宋口语的讲解,及与故事相关的典章制度、魏晋风习等的疏通均晓畅明了,译文准确通畅,在语言风格上力求追随原著。书后的人名索引更加实用,查检极为方便。


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研究
¥31.26
《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汉籍从考》,中篇《经史发覆》,下篇《辑佚考辨》。本书以日本京都大学所藏重要旧钞本(《讲周易疏论家义记》、《伪古文尚书》、《礼记子本疏义》、《琱玉集》、《翰苑》等)为核心,对汉、唐文学学术嬗变的内在理路行再估量;并对公元九世纪前,中国在“东亚文明圈”中的价值行再审视。


先秦散文选(全二册)
¥17.15
《先秦散文选》选录从《尚书》到《吕氏春秋》等十七部著作中二百二十余篇作品,选录原则兼顾文学性、可读性和代表性,对每部著作列出简要解题,对每篇文章加以注释和句意串讲,为大众阅读先秦散文提供了一个较为方便的选本。本书注释由董洪利、张量、方麟、李峻岫四人承担,包括全文文意概述、难字难句解析、生僻字注音、重要异文等,力求言简意赅,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提供便利。

《孝经 曾子论孝》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11.57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以孝为中心,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以阐述,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全书共分十八章,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孝行为道德的根源,《孝经》作为我国历史上部系统论述孝道的书,强调敬老养老,重视血缘亲情,对规范人伦秩序、调节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维持社会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大戴礼记》中的《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记载着曾子对孝道的论述,本书辑为《曾子论孝》。 《孝经 曾子论孝》读本分原文、注释、译文、解读等部分,对原典的主要内容做了全新解读。


传统经典:草木春秋演义(二)
¥10.99
《草木春秋演义》在大约清初或康乾时期出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流传影响比较大,刻本很多。《草木春秋演义》算是清代药性剧的前驱和铺垫,以后相类的《本草记》《草木传》《群英会》等皆同出此源,它们的回目、情节非常相近,只是由于流传空间不同而形成差异。在清代,以中医药为内容的诗笺、韵语、骈文、弹词、鼓书都有,还有以药名做对联、谜语,写尺牍、传奇的。但在以拟人化情节化为表现手法的药性剧出现之前,这些作品都只涉及药名,不体现药性药用,远远比不上《草木春秋演义》。


品经典:诗无邪(一)
¥10.99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 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直到现在,书中的许多方法和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经典著作。


品经典:诗无邪(二)
¥10.99
《诗经》是中国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中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傅斯年先生在书中提供了许多研究《诗经》的方法,到现在也值得我们借鉴。《诗无邪》是现当代《诗经》研究之纲领讲义,全新角度解密《诗经》本义,非读此书不足以语《诗经》。


传统经典:草木春秋演义(一)
¥10.99
《草木春秋演义》是一本章回体小说,其想象依托中医药知识,不但文采飞扬,幽默风趣,更寓中医药知识于娱乐之中,堪称本草知识人文化的典型。《草木春秋演义》属于典型的寓言类小说,*寄托言志,作者以神怪故事为依托,隐喻清朝现实矛盾,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草木春秋演义》是一本非常典型的药性剧,在文学或其他非医药学文献中包孕中医药知识的现象,在我国古代作品中比较常见,可追溯到上古。《诗经》《楚辞》《山海经》等等都有。但只有《草木春秋演义》将知识与情趣巧妙结合,让人易于接受。

四书章句集注-3
¥6.99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书章句集注-4
¥6.99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书章句集注-2
¥7.78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书章句集注-1
¥9.72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林汇考饮食篇
¥21.36
《艺林汇考饮食篇》七卷,清代沈自南辑。按饔膳类、羹豉类、粉饎类、焦脍类、酒醴类、茶茗类六大类介绍饮食名物训释,旁征博引,汇集了历代大量相关资料,作者的论述亦颇有见地。本书为食品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对中医食疗的相关研究亦有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康熙二年(1663)初刻本为底本。


经典人文地理书:徐霞客游记合集
¥49.99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王阳明全集(明朝隆庆初刻本,增补后真正大全集)
¥19.99
阳明先生的门人徐爱、薛侃、南大吉刻印了《传习录》。其后钱德洪、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等人在明嘉靖年间又陆续刻印了阳明先生的《文录》《文录续编》《年谱》等。隆庆六年(1572),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次出版的简体版,是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并参考了《四库全书》本、中华图书馆本等版本,以及从明朝至今关于王阳明的众多研究成果。 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总共三十八卷,本书在编校上完全遵从原版体例和文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和第四十卷《旧本未刊祭文传记序跋补编》,均为编者在前人搜集基础上整理而成。全套书名改成《王阳明全集》。

王阳明全集1:序、传习录、文录全集
¥9.99
《王阳明全集1:序、传习录、文录全集》以权威的明朝隆庆初刻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收录13篇序言、卷一至卷八,包含传习录和文录全集! 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总共三十八卷,是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本书在编校上,亦完全遵从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的体例和文本。本次出版的简体版《王阳明全集》,是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参考了《四库全书》本、中华图书馆本等版本,在从明朝至今关于王阳明的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和第四十卷《旧本未刊祭文传记序跋补编》。

王阳明全集4:年谱、世德纪、增补全集
¥9.99
《王阳明全集4:年谱、世德纪、增补全集》以权威的明朝隆庆初刻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收录7卷年谱和世德纪全集,更增补2卷旧本未刊内容! 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总共三十八卷,是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本书在编校上,亦完全遵从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的体例和文本。本次出版的简体版《王阳明全集》,是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参考了《四库全书》本、中华图书馆本等版本,在从明朝至今关于王阳明的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和第四十卷《旧本未刊祭文传记序跋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