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词选
¥18.00
满江红 暮春 家住江南,又过了、清明寒食1。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2。红粉暗随流水去3,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4,寒无力。庭院静,空相忆。无说处,闲愁极。怕流莺乳燕5,得知消息。尺素如今何处也6?彩云依旧无踪迹7。谩教人、休去上层楼8,平芜碧9。 【注释】 1“清明”句: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二日,过了清明寒食,便是暮春天气。 2狼藉:落花散乱的样子。 3红粉:本指妇女化妆用的胭脂与白粉,这里指落花。暗随流水:语本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无奈归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4刺桐:豆科落叶乔木,形似梧桐而有黑色圆锥形棘刺,早春花,颜色黄红或紫红。 5流莺:鸣声圆转的黄莺鸟。李白《对酒》诗:“流莺啼碧树,明月窥金罍。”乳燕:这里泛指燕子。 6尺素:书信。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7彩云:借指所思念的人。 8谩:徒然,枉然。层楼:高楼。 9平芜:杂草繁茂的原野。唐高适《田家春望》诗:“出门何所见,春色满平芜。” 【解读】 据此词上片起句,知其作于作者南归后的第二个春天之末,其时辛弃疾正在江阴(今属江苏)签判任上。按字面理解,本篇像是一首描写少女伤春怀人之作,但细细品读,可以发现它似是通过艺术象征的手法,寄寓作者的政治感情。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说本篇:“可作无题,亦不定是绮语。”这是猜测它不一定是写男女之情,而是另有寄托。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增订本)》于本篇编年说明中云:“其下之‘一番风雨,一番狼藉’,盖即指符离之惨败而言。”结合当时作者的心态和张浚北伐刚刚失败的时局来看,这些推断是有道理的。词的上片着力铺写暮春花残粉褪的狼藉景象,政治感情已暗含其中。首二句,交代自己由北南,寄居江南,已过了两个春天的经历。“又”字下得极切,光阴蹉跎而壮志未酬的悲慨暗含其中。以下风狂雨猛、百卉凋零的暮春之景,既用以暗喻当时政治、军事局势,暗指抗战“春光”已逝,同时也为下片专门抒发自己的怨情先作一番铺垫。“算年年”二句,更是曲折地表达了作者美好愿望一次次落空的心情。下片则借助对深闺女子怀人的描绘来寄寓自己的孤愤。“庭院静”者,政局万马齐喑,没有事业发展的动静可言。“空相忆”者,在此环境中,空盼好消息而不可得。“无说处”二句,而倾诉自己政治上缺少知音的苦恼。“怕流莺”二句,意思更为含蓄曲折:闺中人怕多嘴的莺燕得知心事,正应和辛弃疾这个“归正人”险恶的政治处境,是他在上孝宗皇帝书中所自陈的“臣孤危一身久矣……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畏祸心态的形象化展现。南宋朝廷对这位北方壮士的忌刻之深和投降派小人的谗言之多,于此可见一斑。闺中女子所日夜盼望的“尺素”,自然是喻指有关抗金大业的好消息。而女子所哀伤的春去不归,显然关合作者心中所想的时机空失,理想未能实现。末二句,以景结情,以女子怕登高楼只见碧野不见情人,更深一层地表达了作者对国事的失望。由以上分析可见,此词主题是抒写爱国幽愤,但它与作者通常在抒发这类情感时习用的直抒胸臆和大发牢骚的做法有所不同,采取了曲喻的笔法,风格是含蓄柔婉的。 水调歌头 寿赵漕介庵1 千里渥洼种2,名动帝王家。金銮当日奏草3,落笔万龙蛇4。带得无边春下5,等待江山都老6,教看鬓方鸦7。莫管钱流地8,且拟醉黄花9。唤双成10,歌弄玉11,舞绿华12。一觞为饮千岁13,江海吸流霞14。闻道清都帝所15,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16。回首日边去17,云里认飞车18。 【注释】 1寿:祝寿。漕:指转运使,宋代负责财政、赋税及粮饷的官员。赵介庵:名彦端,字德庄(介庵是他的别号),宋皇族,当时任江南东路计度转运副使,驻节建康(今江苏南京市)。 2渥洼(wò wā握挖)种:据《汉书·武帝纪》载,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秋,骏马生于渥洼(今甘肃安西县)水中,号称“天马”,有人把这种马献给了武帝。杜甫《遣兴》诗:“君看渥洼种,态与驽骀异。”这里借神马比喻赵彦端才智超群。 3金銮:皇宫中的殿堂。奏草:草拟给皇帝的奏章。 4“落笔”句:语本温庭筠《秘书省有贺监知章题诗……因有此作》诗:“出笼鸾鹤归辽海,落笔龙蛇满坏墙。”这是赞美赵彦端书法潇洒如龙飞蛇舞。 5“带得”句:把无边的春色带到人间来。因上文将赵比作天降神马,所以这句如此说。 6江山都老:这是夸张地形容岁月流逝。 7“教看”句:让将来的人看到你的双鬓仍像乌鸦的羽毛一般黑而有光泽。这是祝愿赵彦端永葆青春。 8钱流地:唐代中期有个能干的理财官员叫刘晏,他管理赋税、盐铁等事时,曾使水陆运输通畅,物价稳定,国家财政收大增。曾自称:“如见钱流地上。”事见《新唐书·刘晏传》。这里以赵彦端比刘晏,赞扬他担任江东转运副使有实绩。 9拟:算。醉黄花:指重阳节饮酒赏菊。黄花,菊花。古代文士习俗,重阳节要饮酒赏菊赋诗。据史料记载,赵彦端的生日刚好在重阳节前一日,因此本篇用“醉黄花”的描写来应合节令。 10双成:董双成,传说中的仙女,为西王母侍女,会吹箫和笙。《汉武内传》:“王母命侍女董双成吹云和之笙。”这里借指酒宴上的乐妓。 11弄玉:传说中会吹箫的仙女。《列仙传》:“萧史者,秦穆公时人,善吹箫。穆公女弄玉好之,公妻焉。弄玉日就萧史学箫作凤鸣,感凤来止,一旦夫妻同随凤飞去。”这里也借指酒宴上的乐妓。 12绿华:萼绿华,也是传说中的仙女。其事见《真诰·运象篇》。这也是借指酒宴上的妓女。 13觞(shānɡ商):酒杯。为饮千岁:为健康长寿而饮。 14流霞:传说中的仙酒。王充《论衡·道虚》:“河东项曼斯好道学仙,委家亡去,三年而返。曰:‘去时有数仙人,将我上天……口饥欲食,辄饮我流霞一杯。每饮一杯,数月不饥。’”这里借喻筵席上的美酒。 15清都帝所:传说中天帝居住的地方。语本《列子·周穆王》:“清都紫微,钧天广乐,帝之所居。”这里借喻南宋皇帝的住所。 16“要挽”二句:这是化用杜甫《洗兵马》诗:“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和李白《永王东巡歌》:“为君谈笑静胡沙。”说是南宋朝廷要举兵北伐,驱逐金人,恢复中原。西北,指中原。胡沙,指占据北方的金朝。 17回首:转眼。形容时间之短。日边:太阳旁边,古诗文中常用以比喻朝廷。 18“云里”句:以乘车飞举云端喻指赵彦端将要高升。飞车,神话传说中奇肱国制造的一种能随风远行的飞车。《帝王世纪》:“奇肱氏能为飞车,从风远行。”
古代奇幻经典:三宝太监西洋记(十四)
¥10.99
据作者的序言,他创作本书的动机是欲借郑和下西洋之事,寄意时俗,希望能有郑和、王景宏之类的将帅出现以荡平倭寇、重振国威。 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却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其内容以《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为主要素材,还采用《西游记》等小说的一些故事传说,着意描绘的却是降妖伏魔,讲述了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使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的故事,属于《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 本书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共二十卷、一百回。今存早刊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600)序刊本。中国书店以存世早的明万历刊《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作为底本复制出版。该版作为通俗小说,不仅在文字上刻有句读,而且配有大量版画,版画采用明后期流行的徽派版画艺术特色,精美异常。
古代奇幻经典:三宝太监西洋记(十二)
¥10.99
据作者的序言,他创作本书的动机是欲借郑和下西洋之事,寄意时俗,希望能有郑和、王景宏之类的将帅出现以荡平倭寇、重振国威。 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却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其内容以《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为主要素材,还采用《西游记》等小说的一些故事传说,着意描绘的却是降妖伏魔,讲述了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使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的故事,属于《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 本书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共二十卷、一百回。今存早刊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8)序刊本。中国书店以存世早的明万历刊《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作为底本复制出版。该版作为通俗小说,不仅在文字上刻有句读,而且配有大量版画,版画采用明后期流行的徽派版画艺术特色,精美异常。
古代奇幻经典:三宝太监西洋记(十一)
¥10.99
据作者的序言,他创作本书的动机是欲借郑和下西洋之事,寄意时俗,希望能有郑和、王景宏之类的将帅出现以荡平倭寇、重振国威。 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却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其内容以《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为主要素材,还采用《西游记》等小说的一些故事传说,着意描绘的却是降妖伏魔,讲述了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使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的故事,属于《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 本书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共二十卷、一百回。今存早刊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序刊本。中国书店以存世早的明万历刊《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作为底本复制出版。该版作为通俗小说,不仅在文字上刻有句读,而且配有大量版画,版画采用明后期流行的徽派版画艺术特色,精美异常。
古代奇幻经典:三宝太监西洋记(十三)
¥10.99
据作者的序言,他创作本书的动机是欲借郑和下西洋之事,寄意时俗,希望能有郑和、王景宏之类的将帅出现以荡平倭寇、重振国威。 本书虽然取材于史事,却不是历史演义小说。其内容以《瀛涯胜览》、《星槎胜览》为主要素材,还采用《西游记》等小说的一些故事传说,着意描绘的却是降妖伏魔,讲述了郑和在碧峰长老和张天使的协助下,一路斩妖捉怪、摄服诸国的故事,属于《封神演义》一类的神魔小说。 本书又名《三宝开港西洋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简称《西洋记》,共二十卷、一百回。今存早刊本为明万历二十五年(1599)序刊本。中国书店以存世早的明万历刊《新刻全像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作为底本复制出版。该版作为通俗小说,不仅在文字上刻有句读,而且配有大量版画,版画采用明后期流行的徽派版画艺术特色,精美异常。
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及其文化渊源
¥39.35
侯文华,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人文社科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与文化。《先秦诸子散文文体及其文化渊源》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上古知识、观念与文献体系的生成与发展研究”(批准号11&ZD103)阶段性成果。共分八章,分别论述《论语》与春秋君子文化,《老子》与箴诫传统,问对体与咨议制度,经释体与说书传统,先秦寓言、小说与俳谐风尚,说唱与先秦诸子文献,先秦“论”体演及其成就,先秦诸子言意观与文体,对先秦诸子的各类散文文体的发展渊源行了细致的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世说新语译注
¥46.99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召集门下食客共同编撰。全书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等,共三十六类,每类收有若干则,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了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轶闻轶事,具体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尤其是士族阶层的生活状况、文化习尚乃至他们的精神世界。保存了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多方面的史料,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和沿用至今的成语典故。 张万起、刘尚慈二位先生研究《世说新语》多年,以专业研究者的底蕴奉献出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译注本:对三十六个门类分别行了分析,对故事主人公生平的介绍,尤其是对语言词汇的训释及晋宋口语的讲解,及与故事相关的典章制度、魏晋风习等的疏通均晓畅明了,译文准确通畅,在语言风格上力求追随原著。书后的人名索引更加实用,查检极为方便。
六朝隋唐漢籍舊鈔本研究
¥31.26
《六朝隋唐汉籍旧钞本研究》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汉籍从考》,中篇《经史发覆》,下篇《辑佚考辨》。本书以日本京都大学所藏重要旧钞本(《讲周易疏论家义记》、《伪古文尚书》、《礼记子本疏义》、《琱玉集》、《翰苑》等)为核心,对汉、唐文学学术嬗变的内在理路行再估量;并对公元九世纪前,中国在“东亚文明圈”中的价值行再审视。
先秦散文选(全二册)
¥17.15
《先秦散文选》选录从《尚书》到《吕氏春秋》等十七部著作中二百二十余篇作品,选录原则兼顾文学性、可读性和代表性,对每部著作列出简要解题,对每篇文章加以注释和句意串讲,为大众阅读先秦散文提供了一个较为方便的选本。本书注释由董洪利、张量、方麟、李峻岫四人承担,包括全文文意概述、难字难句解析、生僻字注音、重要异文等,力求言简意赅,为读者扫清阅读障碍提供便利。
《孝经 曾子论孝》读本(大众儒学经典)
¥11.57
《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重要的经典之一,以孔子与其门人曾参谈话的形式,以孝为中心,对孝的含义、作用等问题加以阐述,比较集中地阐发了儒家的伦理思想,全书共分十八章,将社会上各种阶层的人士——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分为五个层级,而就各人的地位与职业,标示出其实践孝亲的法则与途径。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孝行为道德的根源,《孝经》作为我国历史上部系统论述孝道的书,强调敬老养老,重视血缘亲情,对规范人伦秩序、调节人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维持社会稳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今天仍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大戴礼记》中的《曾子本孝》、《曾子立孝》、《曾子大孝》、《曾子事父母》记载着曾子对孝道的论述,本书辑为《曾子论孝》。 《孝经 曾子论孝》读本分原文、注释、译文、解读等部分,对原典的主要内容做了全新解读。
传统经典:草木春秋演义(二)
¥10.99
《草木春秋演义》在大约清初或康乾时期出现,是一部章回体小说,流传影响比较大,刻本很多。《草木春秋演义》算是清代药性剧的前驱和铺垫,以后相类的《本草记》《草木传》《群英会》等皆同出此源,它们的回目、情节非常相近,只是由于流传空间不同而形成差异。在清代,以中医药为内容的诗笺、韵语、骈文、弹词、鼓书都有,还有以药名做对联、谜语,写尺牍、传奇的。但在以拟人化情节化为表现手法的药性剧出现之前,这些作品都只涉及药名,不体现药性药用,远远比不上《草木春秋演义》。
品经典:诗无邪(一)
¥10.99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 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直到现在,书中的许多方法和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经典著作。
品经典:诗无邪(二)
¥10.99
《诗经》是中国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中早的作品大约成于西周时期,傅斯年先生在书中提供了许多研究《诗经》的方法,到现在也值得我们借鉴。《诗无邪》是现当代《诗经》研究之纲领讲义,全新角度解密《诗经》本义,非读此书不足以语《诗经》。
传统经典:草木春秋演义(一)
¥10.99
《草木春秋演义》是一本章回体小说,其想象依托中医药知识,不但文采飞扬,幽默风趣,更寓中医药知识于娱乐之中,堪称本草知识人文化的典型。《草木春秋演义》属于典型的寓言类小说,*寄托言志,作者以神怪故事为依托,隐喻清朝现实矛盾,含蕴丰富,耐人咀嚼。 《草木春秋演义》是一本非常典型的药性剧,在文学或其他非医药学文献中包孕中医药知识的现象,在我国古代作品中比较常见,可追溯到上古。《诗经》《楚辞》《山海经》等等都有。但只有《草木春秋演义》将知识与情趣巧妙结合,让人易于接受。
四书章句集注-3
¥6.99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书章句集注-4
¥6.99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书章句集注-2
¥7.78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书章句集注-1
¥9.72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林汇考饮食篇
¥21.36
《艺林汇考饮食篇》七卷,清代沈自南辑。按饔膳类、羹豉类、粉饎类、焦脍类、酒醴类、茶茗类六大类介绍饮食名物训释,旁征博引,汇集了历代大量相关资料,作者的论述亦颇有见地。本书为食品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对中医食疗的相关研究亦有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康熙二年(1663)初刻本为底本。
经典人文地理书:徐霞客游记合集
¥49.99
《徐霞客游记》是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写有天台山、雁荡山、黄山、庐山等名山游记17篇和《浙游日记》、《江右游日记》、《楚游日记》、《粤西游日记》、《黔游日记》、《滇游日记》等著作,除佚散者外,遗有60余万字游记资料,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世传本有10卷、12卷、20卷等数种,主要按日记述作者旅行观察所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做出卓有价值的贡献。"
王阳明全集(明朝隆庆初刻本,增补后真正大全集)
¥19.99
阳明先生的门人徐爱、薛侃、南大吉刻印了《传习录》。其后钱德洪、邹守益、欧阳德、王畿等人在明嘉靖年间又陆续刻印了阳明先生的《文录》《文录续编》《年谱》等。隆庆六年(1572),御史谢廷杰巡按浙江时,汇集了《传习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世德纪》,以及《年谱》《奏疏》《祭文》等,整理而成《王文成公全书》,刊行于世。全书共三十八卷,分为《语录》《文录》《别录》《外集》《续编》《附录》,附录又包含《年谱》《年谱附录》《世德纪》《世德纪附录》。这是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 本次出版的简体版,是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并参考了《四库全书》本、中华图书馆本等版本,以及从明朝至今关于王阳明的众多研究成果。 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总共三十八卷,本书在编校上完全遵从原版体例和文本。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和第四十卷《旧本未刊祭文传记序跋补编》,均为编者在前人搜集基础上整理而成。全套书名改成《王阳明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