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氏文通(试读本)
免费
《马氏文通》出版已经有八十多年了,可还是值得一读。它是我国部讲语法的书,研究中国语法学史的人当然非读不可。可是我说值得一读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把它当作考古学标本向读者推荐的。我推荐它是因为我们还可以从它学到些东西。 首先,《文通》收集了大量的古汉语例句,大约有七千到八千句。比它后出来的讲古汉语语法的书好像还没有一本里边的例句有它的多。这些例句里边有不少,作者没有作出令人满意的分析,就是现在也仍然缺乏令人满意的分析。但是《文通》把它们摆了出来,而后出的书,包括我自己的,却把它们藏起来了。也许,为了教学的方便,不能不这样做,但是对于这门科学的步,这种做法显然是不足取的。 其次,《文通》的作者不以分类和举例为满足,他要尝试指出其中的规律。例如,疑问代词作宾语,位置在动词之前;否定句里代词作宾语,位置在动词之前;都是《文通》次系统地论述的。又如吾、我、予、余用法的异同,尔、汝、若、而用法的异同,作者都尽可能加以分辨。有时连很容易被人忽略的细节也不放过,例如他说:“吾、我、予之为偏次也,概无之字为间,而余字有之,故特表之。”尽管这些规律不见得概括得很周到,这种精神是令人钦佩的。 又其次,作者不愿意把自己局限在严格意义的语法范围之内,常常要涉及修辞。例如他说:“偏正两次之间,之字参否无常。惟语欲其偶,便于口诵,故偏正两奇,合之为偶者,则不参之字。凡正次欲求醒目者,概参之字。”又如:“樊哙传,《史记》云:‘东攻秦军于尸,南攻秦军于犨’,《汉书》云:‘东攻秦军尸乡,南攻秦军于犨。’曰‘尸’曰‘犨’,两地名皆单字,皆加于字以足之;至‘尸乡’,则双字矣,不加于字者,殆为此耶?”又如:“凡外动字之转词记其行之所赖用者,则介以以字。置先动字者常也,盖必有所赖用而后其行乃发,故先之。《孟子?尽心上》:‘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诸句,其转词皆介以字。又若《尽心上》:‘附之以韩魏之家’……诸句,转词介以以字置于止词之后者,盖止词概为代字,而转词又皆长于止词,句意未絶耳。”又如:“《孟子?滕文公下》:‘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于义当云‘梓匠轮舆之志……’,用其字,所以缓其气也。”这样的话,全书很多。语法和修辞是邻近的学科。把语法和修辞分,有利于科学的发展;把语法和修辞通,有利于作文的教学。后者是中国的古老传统,也是晚近许多学者所倡导,在这件事情上,《文通》可算是有承先启后之功。 《马氏文通》也有它的缺。比如,它用“字”表示汉字和语词两个意义,它把皆、众、具、悉、徧、都、咸都归代词,等等。这些都容易看出来,也可以不算大毛病。对读者说来,主要缺有两个。,《文通》分析句子成分,既有“起词、止词、表词、转词”这一套,又有“主次、宾次、偏次、同次”这一套,体系殊欠分明,论述自难清晰。第二,“句”和“读”轇轕不清,虽经何容(《中国文法论》作者)爬梳,其间仍多疑义,只要细读卷一和卷十所列整段文字所加句、读,就知道这个问题还远远没有闹清楚。 至于书中取例不分时代,论述自然笼统,那当然是不够科学。可要是想到在《文通》问世八十多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在这方面也还没有比它前多少,那末,我们就更应该多要求自己而少责备《文通》的作者了。


中国良知:悦读《孟子》
¥5.99
《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孟子思想言论的汇编,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撰而成,共7篇。在儒学发展史上,《孟子》的影响仅次于《论语》,从而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经典之一。南宋的理学大师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为“四书”,一步确立了《孟子》的经典地位。从北宋到清末,《孟子》都被列科举考试的科目,从而成为家传户诵之书。作为儒学的重要经典,《孟子》所提出的“性善论”、“大丈夫”人格、行“仁政”的政治思想和“民贵君轻”的观念都深刻影响着后世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政治理念。时至今日,《孟子》仍然是理解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的经典之一。


中国家风:悦读《颜氏家训》
¥12.99
《颜氏家训》是我国一部流传久远、影响广泛的家训作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奉为家风建设的圭臬。作者颜之推以其一生坎坷而又丰富的经历,在家教、持家、治学、处世、养生等方面,对后人行了谆谆教诲,希望通过这些充满慈祥、智慧的家语,延续家风、提撕子孙,引导后人修德立身,专务圣贤之道。《颜氏家训》历来为后人所赏识,在历史、考据、音韵、文学、哲学、伦理等方面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家风建设上更是直成为后世楷模,被誉为“家训之祖”,成为中华民族家风建设的珍贵资粮。


三字经之中华文明
¥6.50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中的启蒙篇章,包含天文、地理、教育、道德、文化、历史、典籍及故事等诸多方面,蕴含了许多的人生哲理和先思想,是学习中华经典文化的教材。原文三字一句,合辙押韵,朗朗上口。为了便于现代人正确理解原文意思,深刻把握经典内容,我们结合经典,结合实际,对《三字经》行解读,帮助人们认识到《三字经》中所蕴含的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和中国历史。以史为鉴,让生活在21世纪的现代中国人能够在读史中体会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和生活文化。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全二册)
¥99.99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是由我国著名《诗经》研究专家、华师大古籍所程俊英教授在85岁高龄时编著的全注全译本。自1982年问世以来深受读者欢迎,哺育了无数海内外学子,也是许多《诗经》英译本的工作底本。全书包括题解、原诗、译诗、注释、注音、图释、地图、音频八大版块。题解以精美地理图简述诸侯国背景、阐明诗歌的主题,剔除了古代经生牵强附会的解释。注释博采众长,有二说并存的,一并附注,使读者有所思考与选择。生疏字上方皆有注音,基于程俊英先生数十年归韵研究,吸纳古音,专业严谨。注释、译诗逐句排于原诗两侧,便于比照对读。本次出版,收录江户时代细井徇、橘国雄、毛利梅园、岩崎灌园等人所绘诗经名物彩图230余幅,与原诗对照,以助读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并特别绘制十四幅精美《诗经》地理位置示意图,配有程俊英先生撰写的题解,详析诸侯国背景、古今地理关系。程俊英先生笔下的《诗经》白话译诗清丽隽永,诗味浓郁,具有女学者独有的浪漫韵味,不论是十五国风中家喻户晓的诗句,还是二雅三颂中语言艰涩的诗篇,通过程俊英先生富有节奏的白话诗翻译,《诗经》时代先民的真实生活与朴素情感得以生动呈现,读来具有清新隽永、平实自然之美。随书附赠喜马拉雅独家全书诵读音频。

论语译注——中国古典名著译注丛书(繁体横排)(试读本)
免费
“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化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如何在新的“文化重建”里使古老的典籍重新释放出新的活力?《论语》是中国儒家的宝典,其中记载着两千五百多年前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