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未来
¥62.30
21世纪以来,经济增长日益疲软,不平等不断加剧,政治动荡越演越烈,我们该如何去认识这些变化?经济从实体资本向无形资本转型,企业融资、城市发展、科学研究、政府决策又该如何去适应这种转变? 《重启未来》这本书的两位作者,帝国理工大学的经济学教授乔纳森·哈斯克尔与皇家统计学会的首席执行官斯蒂安·韦斯特莱克结合自己在金融和经济决策前沿的经验,认为过去20年的经济弊病,其根源在于以实体资本为依托的经济转型的不完全,以及无形经济投资的增长放缓。简单来说,我们当下的经济危机就是一场无形资产危机。 在分析当下各种经济、社会问题的同时,两位作者也就上述问题提出了富有洞见且极为实用的解决方案,为如何为企业融资、改善我们的城市、资助更多的科学研究、改革货币政策,以及重塑知识产权规则提供了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富种起源:人类是怎么变富的
¥36.68
直到工业革命的前夜,人类的物质生活一直在低水平徘徊。这引出了两个谜题: 以前为什么穷,即所谓“马尔萨斯陷阱之谜”; 后来为什么富,即所谓“现代增长起源之谜”。 这本书涵盖了经济学界解答以上两个谜题的理论。 与传统解释截然不同,作者认为前工业时代贫困陷阱的主因并不是人口增长,而是族群间的技术、文化和制度竞择。在四两拨千斤的竞择压力下,族群存衍压倒个体福利,封锁了生活水平的持续增长。 要摆脱陷阱,关键在于破这个逆向竞择。幸运的是,竞择天然具有两面性。一旦时机成熟,竞择效应会自发逆转,从“竞穷”转至“竞富”,启平地惊雷般的现代经济增长。 按照这一理论,增长之所以启动,是因为“生存”与“文明”这对长期矛盾的目标在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取得了暂时的统一。凝视未来,我们无法将这种统一视为天经地义。增长纪元随时可能终结于下一次黑暗时代。
平台幻觉:科技巨头时代的赢家与输家
¥66.00
在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的时代,“平台经济”“网络效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热门概念不断涌现并构建了一层“平台幻觉”,让多数人相信这些词汇仿佛拥有神奇的力量,能助推企业高速发展。而如脸书、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这样的科技巨头展现的强大统治力更是一步加剧了这种“幻觉”。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教授,投资银行家乔纳森·科尼则认为事实要复杂得多,“平台幻觉”破坏了人们对商业模式强弱的辨认力,掩盖了企业是否能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他在《平台幻觉》一书中以上述五家巨头企业为例,详细阐释了这些大型科技公司真正强大的原因:结构性优势的组合、精明的收、强有力的管理以及长期的宣传营造的一副“不可战胜的光环”。这些要素才真正促成了数字经济时代的巨头企业的韧性和长期盈利能力,而并不只是因为“超自然力量”的加持。作者还并以一些新兴的独角兽企业为例,阐释新兴企业如何在缝隙市场精细布局,在“巨人”的阴影下走出独特的道路。 《平台错觉》揭示了一个重要的道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成功的商业的本质其实并没有改变。
大数据:数字经济时代新要素和新基建之灵魂
¥29.90
本书围绕大数据,重科普以下内容: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征;数据要素——新的生产要素;数字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我国发展大数据的重要意义、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大数据基础设施、主要技术、产业、用途、安全;大数据需要怎样的法治、政策环境,需要怎样的标准体系,以及人才等。本书主要面向公务员和非大数据专业社会读者,内容通俗易懂,深浅出,图文并茂,新颖生动,时代感强,聚焦热,具有趣味性、通俗化的特,是一本非常有用的大数据知识科普图书。
收益递增: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
¥49.00
本书内容出自汪丁丁教授近年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设的EMBA课程。作者认为,要理解任何中国现象,首先要将中国现象置于三重转型期的理解框架之内,基于转型期社会的常识,当下经济学流行的“边际分析”的基本假设值得反思,边际定价原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值得警觉。作者多年关注收益递增经济学,在持续的研究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了本书论述的一些“经济学原理”。本书共分四讲,先后探讨了收益递增现象、收益递增的必要条件,个体选择、群体选择、涌现秩序与社会结构,以及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经济学原理。要解释中国的经济“奇迹”,首先要理解收益递增经济学;面对互联网和知识社会等经济现象,以合作和创新的智慧应对气候问题、老龄化尤其是不平等这人类社会的三大经济挑战,更需要关注作者多年来始终提倡的“广义的经济学”。
比较.第122辑
¥58.00
《比较》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主编的系列经济学出版物,紧贴经济学前沿和宏观经济形势选题和组稿。《比较.第122辑》围绕“韧性”这一主题,篇选取国研中心研究员张文魁的“通向韧性和步性治理”一文,该文首先厘清当前研究对韧性的误解,然后从宏观、中观和微观角度,分析韧性治理的重要性。在当前变动不居的环境下,这篇文章非常及时。此外,本辑《比较》还从社会和公司治理、监管制度、财政可持续性、发展可持续性、城市化、货币政策等角度选稿,为读者了解如何培育韧性提供了新视角。
比较.第123辑
¥58.00
吴敬琏主编,中信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出版,2002年7月创刊,是当今中国权*威的经济学连续出版物。刊物秉承“以比较传递理念、思想和智识”的宗旨,广采世界一*流经济学家的**新理论和思想,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 双月出刊,每年双数月份出版。
比较.第120辑
¥58.00
《比较》是吴敬琏教授主编的系列经济学出版物,坚持贴近经济学前沿和经济现实选题,借鉴国内外经验和知识,为读者理解经济学发展和经济问题提供比较分析的视角。本辑比较篇选取蔡昉教授的《构建中国式福利国家的理论和实践依据》一文,对中国福利制度的建设行了探讨。此外,本辑比较还从碳价格,量化宽松政策(或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的影响,滞胀的历史经验,发展差异的根源探究等角度,选取了一组稿子,为读者提供了讨论上述问题的新视角。
比较.第121辑
¥58.00
《比较》是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主编的系列经济学出版物,紧贴经济学前沿和经济学现实选题。《比较.第121辑》延续以往的选题风格,篇选取江小涓教授教授“现代化治理和治理现代化”一文,分析了新经济形态下治理需要做出的改变。而比较制度分析栏目,选取了三篇知名经济学家的作品,从制度规则、国别比较等角度,分析不同制度框架下经济发展的差异。另外 ,还从博弈论、通胀、商业周期、货币政策制度等角度选取了萨默斯、清泷信宏等经济学大家的文章,为读者提供了理解相关问题的新视角。
比较.第119辑
¥58.00
《比较》系列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主编,为读者提供国际经验和经济学前沿知识的比较。《比较.第119辑》紧贴当下经济选题。随着新经济的发展,针对之前市场经济的监管工具和方法,有些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其他方面的规则也有类似的问题。本辑比较围绕这一主题选取稿子,从金融、土地政策、绿色发展(碳转型)等角度选取了文章,为读者提供了新的视角。
比较.第118辑
¥58.00
《比较.第118辑》的选题既贴近现实又具有前瞻性,篇选取了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钱颖一的文章,从五对关系考察了中国经济改革,而诺奖得主梯若尔的文章则从公共利益的角度考察了当下很多经济问题的权衡取舍。此外,本辑选取的稿子,比如德国的住房保障、平台竞争以及创新的跨学科交流互动等,对我们都有启发意义。
零售巨变
¥41.30
过去十年间,零售业风起云涌:一方面,传统零售巨头风光不再,危机重重,另一方面,新零售、新消费品牌则高歌猛。毋庸置疑,零售业的巨变已然发生。这既是因为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又有全球供需失衡等深层原因。这场“大洗牌”使得零售业和消费者组织不得不加快变革,未来的商业模式、消费者对零售商和品牌的期待乃至商业的意义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在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零售业将会如何?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将如何变化?企业应该做哪些准备,才能在瞬息万变的竞争中确保生存、获得优势?迈克尔·达特和罗宾·刘易斯基于数十年的行业参与和咨询经验,对零售业的未来格局做出了预测。 本书从宏观经济和社会的角度出发,将零售巨变的原因归结于供需失衡、物质减量化、市场细分、人口结构的变化、科技的催化作用等方面,对比不同年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与动机并预测其未来变化趋势,解读了多家老牌和新兴零售企业顺应新趋势所做的改革,从产业布局的角度分析行业的变化和调整,为企业如何行战略和商业模式转型、赢得忠实客户提出了实用的建议。对当今企业在新零售格局下,仍然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轻松拿结果
¥48.30
都说销售签单越来越难,难在哪? 企业的预算减少, 远距离沟通成本增加, 客户决策流程长、变数大 …… 当市场环境不再“水深鱼多”,只有能硬仗的团队才会取得夺目的业绩! 贺学友根据销售市场新变化,全面升级销售签单“三板斧”:同频,从普通销售到团队管理者,各司其职,人效提升;同力,用成体系、高效率的方法组团硬仗;同欲,上下齐心,力出一孔,始终保持高昂的士气和拼搏的热情。 造“同频、同力、同欲”的销售铁军,在成交难的形势下也能轻松拿结果。
转折点:经济对社会的影响(套装共六册)(多位知名经济学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研究,经济的拐点带来各种社会问题,引发动荡。后浪出品)
¥165.00
《大转折:危机因何而生 繁荣为何不可持续》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滞胀”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入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主义盛行……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接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点,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财富、贫穷与政治》 从古至今,不同国家的发展水平各不相同,大国崛起、湮灭是常有的事。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国家的崛起、兴盛和衰亡?又是哪些禀赋让某一部分群体更容易获得财富?收入不平等和财富不均的成因到底是什么,以及如何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大量社会和政治矛盾? 经济学大师托马斯?索维尔在这部全新的作品中,利用丰富的历史材料,通过冷静的观察、精准的分析,深刻地探讨了这一当今世界*具爆炸性的话题。他戳破了权威人士和经济学家模棱两可的数据和耸人听闻的理论,从地理、文化、社会和政治4个方面,以*平实明了的语言揭露了国与国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问题。索维尔的研究超越了不同派系和理论的偏见,不仅为我们揭露世界的真相,也为我们提供了观察、思考和认识世界本质的方法。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日本*接近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经济学家宇泽弘文毕生的经济学思考,全都融汇在这一本书中。 他系统地回顾和整理对他启发*大的经济学思想,化身经济学之旅的导游,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向普通读者介绍了自亚当?斯密以来对经济学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家和理论流派。 本书在日本重印30多次,是经济学入门的经典读物,也是“大家写小书”的典范。跟随经济学大师的脚步,我们可以自由穿越纷繁复杂的经济学理论迷宫,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负动产时代》 年轻时拼力买下昂贵的房产,想着退休以后能和家人一起颐养天年;经营多处房产,期冀子女日后能靠长租公寓多一份收入和保障;未加深思便继承了故人遗产,以为房产再多一两处又何妨。但曾经的“土地神话”已化为泡影,截至2018年全日本的空房率达到13.6%,再次刷新历史峰值。当年高位接盘的人,后来都过得怎么样了?众人趋之若鹜的房产和土地为何会沦为避之唯恐不及的烫手山芋?《朝日新闻》大型连载“负动产时代”在全日本引发巨大反响,本书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规模增补和调整,通过海量一手资料和真实案例,深入分析日本“负动产”的成因、现状以及可能的解决方向,全民买房时代究竟该不该上车?本书或已给出答案。 《战后日本经济史 : 从喧嚣到沉寂的70年》 日本如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废墟中迅速实现了经济复兴?是什么力量推动日本经济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曾经喧嚣一时的“泡沫经济”到底是如何产生,又终究归于破灭?将近 30 年的沉寂之后,日本的未来,路在何方? 在日本举国上下都沉浸在辉煌盛世的狂热气氛中时,野口悠纪雄率先对“房地产泡沫”提出了公开警告。如今,当日本逐渐被世界经济的大潮抛在身后,而“安倍经济学”却收效甚微之际,野口悠纪雄又通过本书,将多年思索和追问的答案公之于众。 野口悠纪雄在书中追忆,其人生的*初影像始于 1945 年东京大空袭中的恐怖经历,他这一代人亲历和参与了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整个过程。他们曾为高速发展的无限风光而豪情满怀,也曾因经济失速后的衰落萧条而五味杂陈。他们中有很多人因时代的变幻而饱受命运的捉弄,或者被无情地湮没在时代的洪流之中。 《社会共通资本》 20世纪后半叶,日本比中国更早地经历经济的高速增长,依托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仅用四分之一个世纪就跃居世界经济强国之列。于此同时,日本也面临了国内房价飙升、资产泡沫化等诸多社会、经济、环境问题。经济高速增长时,问题被掩盖在光鲜的经济成就之下,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现实中,并不存在永动机,高速增长必定有终结的一天。 本书作者宇泽弘文先生具备深厚的经济学专业素养,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鞭辟入里,是日本举世公认、备受推崇的经济学家。在本书中,他对日本经济社会问题的思考超越了国家的界限,揭示了让所有人过上富足生活应尽的努力,被日本读者称为“政客相当不希望普通百姓看到的书”。如今面临经济放缓,中国能够从中得到怎样的带启发呢?本书将为我们勾画出对普通人来说尤为紧要、也更为朦胧的那些问题的答案。
元宇宙与智能经济新趋势(套装12册)
¥359.40
本书从我们每天都会从各种资讯中听到的8组经济学术语——趋势和预测、增长和发展、投资和金融、财政和税收、货币和物价、利率和汇率、周期和危机、封闭和放——切,在解读经济学基本规律和基本常识的同时,用读者日常生活的例子行了类比,帮助大家读懂理解这些术语,建立经济学思维,从而能够独立分析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那些经济问题,理解它们会对个人生活造成的影响,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与决策。
要做好投资,必须先读懂投资史(套装12册)
¥395.30
如果你只能读一本关于风险投资的书,那么请读这本。 这是风险投资真实运作的故事。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风险投资一直是神话般的存在,掌握着改变风向和创造巨额财富的密码。这本书可以帮助你风险投资神话般的外壳,如穿越时间的虫洞般,窥见其中关于人性、时代、财富甚至资本善恶的秘密。它将硅谷传奇企业与人物的故事与对风投行业发展脉络的洞见交织起来,首度权威揭秘硅谷指数级技术革命背后的千亿资本运作实情。 它揭示了驱动风投行业、整个硅谷乃至整个世界的基本原理——指数法则。风投的蕞大秘密是蕞佳投资所创回报等于或超过基金其他部分的收益总和。成功虽是罕见的,但成功所带来的影响力却是变革性的。也正因如此,风险投资家总是有着异乎常人的洞察力和直觉,有着对于风险的偏好和对失败的宽容,他们面对巨大的不确定性敢于大举押注。对于他们而言,那些看似疯狂的梦想,越是大胆、越是看起来不可能,就越有价值。风险投资不只是一个生意,也是一种能带来社会步的方法、思维方式和哲学,通过大胆支持勇敢的创新者来更好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欲望,甚至可以说,风险投资本身就是巨大的创新。
中信出版2022年热度新书—应对变化的世界(套装共10册)(电子书不进包月)
¥526.50
致富不是靠运气,幸福也不是从天而降的。积累财富和幸福生活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技能。 这本书收集整理了硅谷投资人纳瓦尔在过去十年里通过推特、播客和采访等方式分享的人生智慧,向读者分享了纳瓦尔关于财富积累和幸福人生的原则与方法。纳瓦尔不仅告诉读者怎样致富,他还告诉读者怎样看待人生,怎样获得幸福,他对财富、人生的思考将帮助你走自己独特的道路,过上更富有、更幸福的生活。
中信出版-世界投资经典系列(套装12册)
¥847.00
自然界的发展是有规律的,而任何事物都按其固有的轨迹运行。人们能够用一定的方法去认识它、体验它、并按照客观规律改造它。 从《原则》《债务危机》到《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瑞·达利欧的研究角度涉及个体、组织、社会和世界。他想揭示的是个体的生活和工作原则、组织机构的运转原则、国家和社会的兴衰原则、世界秩序的变化原则。 在这本书中,瑞·达利欧探究的是社会和世界的运行规律和原则,他考察了500年财富和权力的所有重大变化背后反复出现的模式和因果关系。他认为在这些变化背后存在着永恒普适的规律。通过考察许多相互关联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到这些变化的典型模式、规律、周期和因果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推断未来。 达利欧认为,历史通常也是通过相对明确的生命周期、随着一代人向下一代人的过渡而逐步演的。所有帝国和王朝都是在典型的大周期中崛起和衰落的,可以就此判断自己所处的位置,以此判断之后的走向。目前相对财富、权力和世界秩序正在发生典型的巨变,这将对所有国家的每个人都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本书的分析和探究建立在达利欧独创的债务大周期、历史大周期的基础之上,揭示的是变化背后的永恒和普遍的力量,以此展望未来,搞清世界的运行原理,总结出永恒普适的原则,从而妥善地应对当前形势。 瑞·达利欧希望这本书能带给读者帮助,就像帮助他一样。
陈志武作品集(套装共7册)
¥326.20
用经济学视角解释社会化,用风险与博弈重新理解人类文明。 一部具有宏大视野和学术突破性的著作。 迷信、婚姻、家庭、宗族、商业、金融……为何生产率不能完全解释文明化逻辑?如何衡量文明是步还是倒退?如何正确理解我们当下面临的一些社会现象?…… 生产率和风险应对力是判断人类步的两个关键维度,前者解决正常情况下的生活,而后者决定非常条件下的生存。在《文明的逻辑》一书中,作者以“人类与风险的博弈”历程为线索,使用数据量化分析和文献研究分析,通过人们所熟悉的创新、商业、金融等现象与历史,用翔实的数据与资料分析探讨文明演背后的内在逻辑,创新性地提出衡量文明的新标尺——“风险应对力”(即应对风险的能力),以此来帮助我们更完整地解读人类文明化程,为认识、发展人类社会文明提供独特视角。
货币从哪里来?
¥47.60
货币体系的运行对普通大众的生活、金融体系的稳定、货币政策的效果都至关重要。但货币究竟是如何被创造和分配的,中央银行能否精准调控货币供应量,商业银行到底在货币创造中发挥了什么作用?对此,普通大众不清楚,业界众说纷纭,理论上也一直存在货币供给由中央银行外生主导和信贷需求内生主导的争议。 本书围绕“货币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这一重大问题,基于一线资料以及专家访谈,在梳理货币银行理论以及相关历史争论的基础上,全面阐释了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和各国政府在货币创造中的作用。基于翔实的分析,本书提出了颠覆传统认知的观,即现代经济中货币供应大部分是由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投放创造出来并行分配的,并指出货币体系具有内在不稳定性,因为银行信贷的发放规模、是用于生产性活动还是投机性目的,都难以得到有效监管。这些观对于我们全面理解货币体系运转、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提高金融监管效力,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
¥41.30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的迅猛发展,人们一方面因科技的步而享受到便利,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可能被机器取代,尤其在“后疫情时代”,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疫情变化,远程办公与居家办公越来越多,害怕“被取代”的人不在少数。 一些人认为,为了保住工作,人类必须尽可能地变得像机器一样高效,去适应一种极度优化的工作和生活,谨小慎微、分秒必争。对此,这本书的作者凯文·鲁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人类无须将自己训练得像机器一样,而是应该另辟蹊径,去探索、深挖“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和能力,由此在不确定的时代,走出迷茫困境,成为更有人性的人! 这本书提出了我们在智能时代的九大生存法则,包括成为意外的、社会化的和稀缺的人,抵抗机器漂移,降级你的设备,留下手印,不要成为端等。作者把这些法则与前沿的趋势、研究和实际案例相结合,探讨九大生存法则背后更加深的道理。 这是一本在瞬息万变的技术世界中,给普通人的生存策略书,它试图告诉读者,在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浪潮中,社会网络中的个体应如何看待技术步、适应技术步,如何为未来做好准备,使自己成为面向未来、不惧怕未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