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数派报告:“暗网”背后的真相(共4册)
¥119.99
套装共4册,分别为《N号房追踪记》《仿制药的真相》《正义之殇》《永久记录》 《N号房追踪记》: 2020年3月,韩国N号房事件震惊世界,数码性犯罪问题由此进入公众视野。 在N号房里,女性,包括未成年人,被威胁拍摄下非法性视频。 画面不堪入目,手段极其残忍。 加害者毫无悔意,随意传播,甚至以此获利。 在数码性犯罪的噩梦中,谁来保护儿童,创造安全的世界?谁又能预料女性与性犯罪的距离到底有多近?在一个女性不安全的社会,其他人又将走向何方? 《仿制药的真相》:凯瑟琳?埃班对仿制药覆盖全球的产业链进行了历时十年的调查,揭示了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及其给全球公众健康带来的可怕风险。通过采访举报人、调查员、医务人员,梳理美国药监局数千页机密文件中的海量信息,埃班曝光了一个欺诈猖獗、伪造数据的行业。企业管理者为降低成本和追求利润ZUI大化,不惜规避几乎每一条安全生产原则。而病人在不知情的状况下服用这些药物,会产生难以预测的后果,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一切的发生并不是孤立的,仿制药产业可谓是全球化的终极试金石。凯瑟琳?埃班这本惊心动魄的纪实文学将引领读者见证一项公共卫生领域的创举如何一步步发展成为一场骇人骗局。 《正义之殇》: 普里特?巴拉拉,被称为 “击溃华尔街的人”。 他经手过诸多充满争议的重大案件,精彩得有如一部美国律政剧,包括集体诈领退休金、对冲基金富豪主导的美国史上ZUI大一起内幕交易案、纽约州前众议院议长贪腐案等。 但在强硬的外表青后,巴拉拉是一个正直、诚实、热情的人。 他严格的司法态度由这样一和信念所驱动:尽管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但正义并不单纯存在于法律条文之中,它更存在于解释和执行这此法律的人的思想和心灵中。 巴拉拉在这本用几十年的经验写成的书中,以一个个生动的秦例,向读者展现司法实践的真实而貌,同时讨论了价值观和正义的定义。 《永久记录》: 本书是爱德华·斯诺登的自传,记录了他在童年、少年、成年时期的经历,以及自己价值观变化的全部过程。书中内容既反映了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国政府监视行为的不安,并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反思与告白。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是斯诺登的童年回忆。他自小开始对计算机程序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走上了成为系统工程师之路,寻找网络的秘密。第二部分是斯诺登受雇于美国情报机构期间的经历。在此期间,他冒着极大的风险曝光了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视系统。这一部分还讲到了他为建立这个系统所做的工作,以及促使他曝光事件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斯诺登逃亡到中国香港和俄罗斯,联络媒体继续曝光整个事件的经历。在这一部分中,他也袒露了内心的矛盾。


教授与年轻人
¥48.30
“特别会讲故事的科普作家”河森堡原创科普故事集。? “冷山大学”里的高冷教授“荒白”与痞子少年“秦子”,一对“被命运绑在一起”的师徒,30场关于宇宙、历史、人生、自我等宏大命题的认知思辨之旅。 若你曾思考一些旁人很少想到的问题:比如“人类花大价钱探索太空有什么意义?”;比如“我们读书、我们追寻诗和远方,有什么价值?;再比如“研究甲骨文到底有什么用?”“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学数学?”…… 从教授和年轻人的故事里,你可能不会得到一个显而易见的答案,却能从中看到现象背后的本质联系,重新思考前行的方向。? 他们用30场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对话,把自然科学、历史人文、社会生活与哲学思辨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串成“星座”,将答案落脚在“此刻的我们”之上,带领读者重新思考知识对人类当下和未来的价值。 比起知识本身,或许这本书更能让你获得一种将多学科交叉的信息融会贯通的意识,学会如何对我们生存的环境中的问题行“有意义的追问”,以及如何探寻现象背后的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让知识成为帮助我们视野、理解万物、增长智慧的工具。


天才职业者访谈录
¥39.99
我们身边一直存在着各种不为人知的小众职业。 我们听过很多传说,却不了解真相。 · DNA鉴定师心里藏了哪些秘密? · 遗体美容师会见鬼吗? · 在站街女的地盘摆羊肉串摊卧底是什么体验? · 睡眠医生怎样让人睡个好觉? · 如何当一个“合格”的流浪汉? · 花10万指甲盖大小的石头值得吗? · 《大话西游》“情敌”紫霞仙子和白晶晶竟是同一人配音? 10种小众职业,10位天才从业者。 他们在这里分享职业生涯里的见闻和故事、知识和秘密。 每个故事都是一位职业人独一无二的冒险,甚至是一生只有一次的高光时刻。 希望这些故事会陪着你,做你的后盾,在遇到困难的时刻为你增加勇气。


深蓝的故事3:未终局
¥45.99
本书是“深蓝的故事”系列z新作品,叙写了深蓝出警过程中亲历的真实警情。 其中既有“抓住那个跟踪厂花的流氓”“消失的孩子”这样可读性极高的故事:两件时隔多年破获的大案,两位追查多年的办案者,揭的是错综复杂的真相和隐秘的人心;也有对一线民警紧急忙碌工作的聚焦;但更多的是一些绕不妻子、丈夫、父母、子女这些核心身份的看似寻常的小故事:一个从小的“好孩子”是如何走到涉黑被捕,一对成功光鲜的父母又是如何培养出一个疯孩子,曾经的养子是如何变成仇人…… 轮番上演的社会悲喜剧下,是对抉择与人心的步步诘问!


爱在日本
¥11.99
从小妈妈就说我是个丑姑娘。 她完全不顾人尽皆知的遗传原理股脑儿把责任推到女儿身上,并且认定看上我的男人都缺乏审美眼光。每当这时,爸爸便为我据理力争。他说:一个女人大脑里有许多细胞完全可以和容貌媲美。我赴日攻读博士学位时,妈妈的这种调子比往常都高。那天理发店把我的头发剪得太短,以至于被小弟误当作前来朝贺的男同学,刚进门我就接到他递过来的一支烟。


倾城之恋
¥19.99
佳城举办首届“青春风采大赛”,佳丽如云,轰动全城。一时间“美丽有价”成了街谈巷议。佳城饭店老板刘成、梦丽时装厂厂长林珊等诸多商界大亨,都想利用这次“选美”达到宣传企业的效果,于是,围绕着“美丽”与“金钱”展开了精彩的故事。


夏娃行动
¥19.99
今晚,她又一次梦见它,梦见她的死亡。它静静地躺在那里,躺在生存意识的特深处,远离一切,孑然独存。她在特后的窒息中睁开眼睛,看到她的房间,她曾经称之为“家”的地方。看到自己的身体--它那么虚弱无助地躺在地上。躺在自己刚购买的“海尔”冰箱旁边,躺在那一片刚换过新地砖的灰蒙蒙的色彩中。当时她执意用这个色调,是否就已预见到自己的死亡?一种极地的感觉,而且被世纪前的冰川高高托起……不!这是死亡前的冰冻感觉,但她不是在梦中,而是在现实生活里。


当代风流
¥16.99
许多年以后,何婕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冰天雪地的夜晚。在今后的一生中,她再也没能走出那个夜晚。连着下了几天大雪,这座北方的中等城市像是一个被凝固的巨大的冰窖,人们呼吸出来的空气都冰冷刺骨。当何婕独自守候在雪桶似的站台上,守候在四周无边的黑暗里时,仿佛已被冰雪冻结在水泥地面上……P市的火车站曾向全世界仰望的北京城输送过数以万计的红卫兵,却在“文攻武卫”的吼声中被砸成一片废墟。现在那栋掀了顶的检票房兼候车室,就如魔鬼的宫殿一般丑陋寒碜,月台上的街灯早已尸骨无存,地面冰雪惨白的反光映衬着夜色,好似点点鬼火在闪烁……


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们
¥47.60
世界各地的学习有怎样的不同?出现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美国孩子为什么会在学生评估能力测试(PISA)中成绩落后?那些培养出成绩优异孩子的国家,老师是怎么教的?学生是怎么学的?为了探究这些疑问,《时代》周刊记者里普利跟随三个美国交换生,前往韩国、波兰、芬兰行为期一年的寻访之旅。 ◆学习到深夜的韩国孩子是被动去学,还是自发努力呢? ◆没有竞争的芬兰教育,是怎样培养出不求量、不求优、不求赢却屡屡成绩夺冠的孩子呢? ◆波兰实行延迟分流的政策,处于“下游”的孩子是否能够抓住机会,改变命运呢? 里普利还发现,家庭在孩子的教育中参与度越高,孩子便越可能有更高的排名、更可喜的考试成绩、更得体的行为举止以及更好的考勤记录。学校和家长有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内驱力,比如通过更明智、更有意义、更能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真正效果的考试,通过慷慨给予学生自主安排学习的权利,通过由受过好教育的老师完成更高质量、更具挑战性的教学工作等。 但是,所有这些策略与学生秉承的刻苦努力的信念密不可分。


画妖怪的我
¥27.00
创作了《鬼太郎》《妖怪大全》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对日本妖怪文化复兴做出重要贡献的水木茂,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一个对妖怪着迷、被认为是笨蛋的孩子,是如何成为妖怪漫画大师的? 在自传《画妖怪的我》中,水木茂回忆了自己的一生,展现出了他可爱任性的一面,可以看到水木茂的顽童性格和各种自嘲。水木茂小时候是个孩子王,连只需考一科、录取率99%的园艺学校都考不上。在战争中被送往战场前线,经历九死一生,不幸失去左臂。之后虽考上了武藏野美术学校,毕业后却始了贫困的漫画家生活。水木茂的一生似乎都与幸运、胜利无缘,但他却觉得自己过得很快乐。正是他这种乐观豁达的性格,让他发挥出了无比的创造力,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漫画家,逐渐成为知名的日本妖怪漫画大师。


凝聚:河南省科协“双决”百名人物纪实
¥29.40
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的中国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的应有之义。


天矿
¥17.40
本书真实表现了十七年前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在祖国西部大发中艰苦卓绝的创业之路。“义海人”靠着“缺氧不缺志气,敢与高原比高低”的英雄气概,“扎根海西,回报青海”,在戈壁荒漠深处竖起面党旗,义海能源从初一个年产不足八万吨的小煤矿,发展成年产能六百万吨,实现产值二百亿元,累计上缴税收一百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义海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施一系列大型公益项目,捐款总数达2.3亿元……尤其是落实书记关于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批示精神,投资8.3亿行环境整治和植草复绿,取得优异成果。书记视察青海,通过远程视频看到义海能源的种草情况,给予肯定,被国家七部委当做“木里经验”全省推广。


正义之殇
¥46.99
普里特·巴拉拉,被称为 “溃华尔街的人”。他经手过诸多充满争议的重大案件,精彩得有如一部美国律政剧,包括集体诈领退休金、对冲基金富豪主导的美国大一起内幕交易案、纽约州前众议院议长贪腐案等。 但在强硬的外表青后,巴拉拉是一个正直、诚实、热情的人。他严格的司法态度由这样一和信念所驱动:尽管美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但正义并不单纯存在于法律条文之中,它更存在于解释和执行这此法律的人的思想和心灵中。巴拉拉在这本用几十年的经验写成的书中,以一个个生动的秦例,向读者展现司法实践的真实而貌,同时讨论了价值观和 心态在他评估、调查和起诉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透过复尜的案件,他带我们一起恩考.正义到底意味着什么,正义在真实生活和案例中可以变得何等复杂,怎样才叫作伸张正义,以及他是如何将自己关于正义的理念付诸实践的。


白色记事簿. 2
¥38.99
“医院奇闻录”纪实系列,“魔宙”旗下非虚构品牌“天才捕手计划”重磅作品,引发无数粉丝共鸣的高口碑之作。 7名一线医护,1位调查记者,关于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真实记录。这里有穿每个人的故事,没有那句本故事纯属虚构! 有一些罕见的疾病和的症状是无法被治愈的,但比无法治愈更可怕的是找不到病因,看着身体一天天恶化,只能稀里糊涂地等死。 本书记录的12个真实故事,是12个罕见、疑难和危重病人的艰难求生路,更是医者与死神的博弈:20岁小伙子的血肉骨髓正在被诡异的病菌啃食;有一群女孩没有子宫也没有阴道,只想让医生造一个出来;病人的肺被白色渣子填满,医生为救人签下生死状…… 面对以上任何一位病人,医护人员都会竭尽所能,他们有时会创造奇迹,有时却只能默默忍受生命的消逝。无论奇迹还是死亡都会让医生攻克疾病的决心愈加坚定。除此之外,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体会:理解疾病背后的个体,让生者更勇敢,愿死者无遗憾,才是医者背负的终极使命。 这本书,看到你从未见过的疾病和人生,经历一场医者和病患为生命而奔赴的战役。 一本白色记事薄,承载着生命的喜怒哀乐,生死爱恨。


重庆谈判(上)
¥19.00
1944年6月6日,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动了“霸王行动”中的诺曼底登陆,一举摧毁德军的“大西洋壁垒”。于是,罗斯福又把目光转向亚洲,视点落在中国。此长篇小说构思宏大、新颖,把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放在国际大环境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设计张驰有度,场面描写紧张激烈,气氛渲染浓郁,语言洗练简洁。其他历史人物,如周恩来、王若飞、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赫尔利、史迪威、郭沫若、张澜、柳亚子等无不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壮美的历史画卷。


雾都明灯
¥15.90
在人的一生中,四年,也许不算太长的时间。在历史长河中,四年则更是只能算作短暂的一瞬。然而,有时候,短暂的一瞬,却能放射出耀眼的光辉……周恩来在重庆这四年,是中国抗日战争非常重要的年代和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两种前途抉择的关键的年代。在迷雾笼罩的陪都重庆,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中央南方局,正是以这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杰出工作,在各阶层人民心目中燃起了一盏耀眼的明灯。于是,就有许多不胫而走的动人故事流传下来……


重庆谈判(下)
¥19.00
1944年6月6日,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动了“霸王行动”中的诺曼底登陆,一举摧毁德军的“大西洋壁垒”。于是,罗斯福又把目光转向亚洲,视点落在中国。此长篇小说构思宏大、新颖,把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放在国际大环境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设计张驰有度,场面描写紧张激烈,气氛渲染浓郁,语言洗练简洁。其他历史人物,如周恩来、王若飞、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赫尔利、史迪威、郭沫若、张澜、柳亚子等无不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壮美的历史画卷。


钟山星火———南京首个党组织诞生记
¥16.00
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先驱、首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王荷波同志,在俗称“两浦”的浦镇、浦口地区(今南京市浦口区),带领浦镇机厂工人声援学生爱国运动,投身反帝反封建斗争,建立起南京地区个工会组织(中华工会)和个党组织(浦口党小组),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 本书通过纪实文学手法,艺术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南京酝酿、落地和初期发展的壮阔历程,生动刻画了以王荷波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的伟岸群像,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广大受压迫人民翻身求解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便始终坚守的悲天悯人的广阔胸怀和改天换日的雄浑气魄。


记者眼中的“理想教育小镇”:教育助推社会治理的西善桥实践
¥29.33
暂无


暗影中的人
¥50.99
“人们一眼就能看出,你来自哪里。” “父亲是一棵独木,离群索居,也是一个张的拳头,随时可能会攥紧,落到女儿的身上。” 继《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大获成功之后,娜塔莎˙沃丁启了寻踪父亲的旅程,讲述了1956年母亲自尽之后的故事。 作者渴望过正常的生活,极力想摆脱自己的流离失所者出身、融德国社会、逃离俄国血统,父亲却将她监禁起来,禁止她穿红鞋子,她,想尽办法让她远离德国人的世界。无时无刻不让她恐惧的父亲,出生于沙俄时代,几乎跨越了整个20世纪,他的一生对于女儿来说一直是个谜:父亲为何坚决不学德语,他自己只会说两个单词,“要”和“不要”?为什么对自己在俄国的前四十年生涯缄口不提?穿过所有沉默,在暗影中的某处,是一段颠沛流离、骇人听闻的历史。在试图寻找理解的钥匙过程中,娜塔莎借无家可归又无处可去的经历,书写了父亲的沉默,也书写了畸形父女关系的矛盾和挣扎。


竹林的故事
¥23.00
《竹林的故事》是废名的作品综合集,编选了其小说、散文、诗歌等多个体裁的代表作品。散文选录了以废名生活经历为依托和包含废名对于文学的言说和理解的两类散文,可以让读者体味废名散文的风格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他生平的了解和文学观念的认识。小说部分,选取了其长篇小说《莫须有先生传》的片段,以及《竹林的故事》《桥》等经典短篇小说,让读者充分领会废名不同体裁小说的隐逸与诗性的色彩。除此之外,还选了废名的诗歌,让读者能通过废名的诗歌与他的“诗化小说”的对照阅读,来理解废名在文体和语言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