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镜相丛书·中年漂流:无法逃离的就业困境
¥29.99
被日本社会拋下的273万人,经历就业冰河期,成为中年自由职业者。他们只因为找不到一份稳定的正式工作,被迫放弃恋爱、婚姻、生育、人际关系、房产,不断失去一切的人生,看不见梦想和希望……本书以采访的形式对中年自由职业者的现状行了描述,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法。


冷宫
¥14.99
历时两年连载,牵动万千网友的心,而今终于完结出版。优美细腻的文笔,不动声色的忧伤。 作品以人称讲述古代一个贵族女性在宫廷中的命运浮沉.她做过先皇的宠妃,后又是被子嫁祸贬冷宫,9年后,皇帝架崩,她的命运意外获得转机,先皇命她辅佑成年后将去突厥和亲的公主,并将作为女官随往突厥.重回宫廷的她又面临与八王和新帝王间复杂的爱恨纠葛,后竞成为突厥王子的女人.这是一个女性从被他人掌控命运到自己掌握命运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压抑的灵魂自我救赎的过程. 一篇便吸引全部眼球,无法放弃一读到底。为那个美妙女子九年冷宫生涯恨恨不平,一生中美好的年华,就这么消逝在无边无涯中。原来,什么是倾国倾城,什么是颠倒众生,无需太多言语,在他人的嫉忌、憎恨中便可见一斑。猛虎的文字功力不必多说,完全可以与匪大相媲美,而猛虎笔下的感情,纠葛在众人之中,展现了各人心态,也茧蛹抽丝般剥离冷宫真相……全文意犹未尽,让人不平的还是那个帝王,或许帝王之爱,容不得莫须有的背叛,无法把握不如毁去。让我惊艳的是新帝,他竟然恨了她很多年,可这世人哪有无缘无故的恨,恨的背后有爱吗?只能读者自己品味。燕尹,这个比她小十几岁,叫她星星,为她攻城掠池,创立霸业的男人,终也不知这是否是她所愿。一个女子的一生,有过浮华,有过炫烂,也经历过痛苦磨难,后归寂于一只陶罐的回忆。


依然热爱生活
¥33.99
《依然热爱生活》是一部真实故事集,取材于热门访谈类节目《凉子访谈录》,从500多名受访者中精选出20颗倔强的灵魂,深挖他们关于挫折、成长和奋斗的全景故事并结集成册,以此瞥见当代青年群体的情感状态和向好向上的精神向度,鼓励广大青年朋友遇到挫折不消沉、遇到险阻不畏惧、遇到诱惑不堕落,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书写自己的大写人生,铺展自己的人生蓝图。


燃烧未尽的晚景
¥39.99
曾经的一代代日本女性, 生养过很多孩子,照顾年迈而痴呆的父母,努力战胜贫穷,很快地过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 但谁说女性生来就要依附于丈夫、为家庭奉献? 时过境迁,主妇们越来越坚定了要拓自我的决心。 背负沉重照护压力的她们、迸发出旺盛生命力的她们、无处诉说苦闷只得自行了断的她们……共同描绘出日本现代女性的老后群像。 如何更有尊严地老去? 妻子、母亲、儿媳们的“革命”成功了吗? 本书是《妻子们的思秋期》姐妹篇。在《妻子们的思秋期》中,中年妻子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无尽等待、寂寞和忍耐。 本书继续探索了现代社会里中年、晚年女性的生存实态。令人意外的是,现代日本女性不同于她们的前辈,越发坚定了要活出自我、度过精彩余生的决心。妻子们喷涌的生命热情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老年观”,原来,她们也可以大大方方地体验性与生命的悲欢…… 而另一方面,眼下的现实仍然是,挑起照护老人重任的人往往是女性而非男性。妻子们在照护老人的沉重生活里难以喘息,也为自己仅有一次的美好年华的逝去而无限惋惜。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仅仅依赖妻子们来承担赡养老人这一重任,已无法满足越发庞大的需求。如何照护老人,由谁来照护他们,不仅是家庭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紧迫课题……


为了生命闪耀之日
¥39.99
有一个孩子,她刚出生时就被诊断为内脏器官受损的唐氏儿,维持生命的希望微乎其微, 如果你是她的父母,或是医生、护士,再或是和她完全没有关系的局外人,你会选择救她还是任其死去? 围绕这个唐氏儿的生死问题,日本社会展了激烈的讨论,展了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人类不断追求化的反省…… 这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救援。 但,孩子终得救了吗? 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日本社会越发奉行效率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只想留下效的少数精锐部队,以求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如同唐氏儿那样,落后于快速变化浪潮的人,正像“工业废渣”一样被他们的“同类”无情丢弃、冷眼相对。 有人说,带着残疾生活的孩子太可怜了,他们是不会幸福的;也有人说,把抚养唐氏儿的义务强塞给和她共度一生的父母是残忍的,外人没资格说三道四;还有人说,在抚养唐氏儿的过程中,他们的心灵得到了治愈与重生……人类对待他们“同类”的态度,映照着涌动在社会底层的暗流。没有人能确信自己免于交通事故、灾难或疾病,今日的强者也会沦为明日的弱者,谁都不想在需要支持的时候失去连、独自面对。像一束光一样闪现在世间的唐氏儿,推动着我们思考“如何像人一样活着”……


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
¥15.90
《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简介:作为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史迪威在中国度过了一段辉煌和成功、失败和误伤交织的奇特岁月。一段少为人知的历史史实,将由《溯游抗战丛书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将军》告诉您。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完全本)
¥28.90
披露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王耀武、沈醉、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及至获赦后复杂跌宕的思想嬗变和人生况味。堪称一部完整的“改造”史,也是一部真实的人性史。 这是一部积淀了三十年才终完成的作品。上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生动描述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务头子、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轰动海内外,影响深远。累计销售670多万册。并于1991年改编拍成电影《决战之后》。 新增的下部,就从他们获赦后写起。身体上的自由并没有同时带来精神上的解脱,“新生”后的他们遭遇了“文革”的冲,又经受了改革放的洗礼,命运沉浮令人唏嘘。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撰写文史资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为两岸和平统一呼喊奔走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如果说上部从他们被俘写到获赦,体现了共产党在“战犯改造”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下部从他们出狱写到后一名“战犯”离世,重就是还原他们本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高尚。然而,回头再看,他们的命运并不因其个人的品格和才能而决定或逆转,他们的悲剧印证了一个无情的历史规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此,本书才耐人寻味,叫人在感慨万端之余掩卷深思。


雾城血
¥15.90
发生在30年代初期的这场中共地下组织与国民党地方军阀刘湘的二十一军特务委员会的殊死较量,终因特委会的撤销终于落下帷幕。 中共在四川的地下组织被摧残殆尽了。似乎大获全胜了的二十一军特务委员会很快也不复存在了。那么,谁是真正的胜利者呢?是蒋介石么? 《雾城血》一书内容真实、可靠、惊心动魄,读后强烈感觉共产党的天下真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堪称“红岩之前传”。


N号房追踪记
¥35.99
“凡是来到Telegram的人没有是为了看正常东西的吧?” “可以在这里公布前女友的KakaoTalk账号吗?” “各位,那个女的(受害者)死了。” “她是谁?反正不是我的错,嘻嘻。” 2020年3月,韩国N号房事件震惊世界,数码性犯罪问题由此公众视野。在N号房里,女性,包括未成年人,被威胁拍摄下非法性视频。画面不堪目,手段极其残忍。加害者毫无悔意,随意传播,甚至以此获利。 在数码性犯罪的噩梦中,谁来保护儿童,创造安全的世界?谁又能预料女性与性犯罪的距离到底有多近?在一个女性不安全的社会,其他人又将走向何方?


平原深处
¥12.60
平原深处


像土地一样寂静:回大周记
¥11.40
这是一部长篇非虚构作品,讲述了一个有着六百多年历史、人口两千多人的村庄——河南省临颍县大周村的由来、传说与故事。 作者生于斯,长于斯,在大周村度过了童年时光。人类有着寻根的欲望。离故乡40年后,作者重返魂牵梦萦的大周村,倾听、观察与采访,重新认识与感受这片熟悉而陌生的土地,捕捉它不为人知的热闹与冷清,聆听日常生活的喧嚣之声,感受乡亲沉默时的内心诉说,从而达到情感的共振。扑面的乡音与乡情及内在乡愁缠绕作者笔端,纤毫毕现地呈现了农村巨变背后的世态人心与乡村表情。 大周村,“一个热乎乎的真实人间”,既是中原乡村当下风貌的留影,也是中国广袤乡村的现实缩影。 回大周记,是作者一次从精神故乡到文学原乡之旅。


中国农村调查 (总第54卷·村庄类第23卷·黄河区域第4卷)
¥294.00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一是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堂街镇朱洼村,二是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南张镇北张村。二者均属于平原大姓村庄。两份报告各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为深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四世同堂:丁聪插图本:全2册
¥47.00
★ 民族的屈辱,民族的涅槃,常读常新的不朽抗战史诗! ★ 选《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及“百年百种优秀中国文学图书” ★ 经典足本,精编精校 ★ 北京市及多省市高考语文考查名著 ★普通高中语文建议阅读图书 ★ 版本完善,校勘精良,印制精美,随文配名画家丁聪先生插图24幅 《四世同堂》分《惶惑》、《偷生》、《饥荒》三部,近百万字,是老舍作品中zui长的一部,也是写作时间zui长、花费精力zui大、完成过程zui艰难的一部作品。 作品以抗战时期的北平沦陷区为背景,描写了从1937年“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本侵略军无条件投降这八年间,北京城内“小羊圈”胡同里以祁家祖孙四代为中心的十几户人家、一百多人的心理和遭遇,他们的沉浮荣辱、生死存亡、所受的精神折磨及深重苦难,再现了在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统治下,北平人民由惶惑苦闷、忍辱偷生到逐渐觉醒、反抗的过程,歌颂了他们可贵的民族气节以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斗争意志和抗战决心。作品也通过传神的描绘,对老中国的“国民性”及封建文化对于人的精神束缚行了透剔的反思,意蕴极其丰厚。 《四世同堂》是一部“笔端蘸着民族的和作家的血写成的‘痛史’和‘愤史’”,结构宏大,书写从容,人物描写栩栩如生,表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全面成熟,是老舍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高峰。


月牙儿:袁运生插图本
¥23.00
本书收录了老舍的上世纪四十年代自选的两部小说集,一部是短篇小说集《微神集》,含十七篇短篇小说,有《上任》《大悲寺外》《黑白李》等;另一部是中篇小说集《月牙集》,含五个中篇小说,有《月牙儿》《我这一辈子》《不是问题的问题》《且说屋里》《新时代的旧悲剧》。是老舍长篇小说和剧作之外,自己选定的中短篇小说集。本书为袁运生插图本。


冬奥赋
¥44.00
好说推荐,值得阅读


星曜长河 : 唐山英模事迹选辑
¥39.00
好说推荐,值得阅读


我的战“疫”:上下
¥34.00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采取*全面、*严格、*彻底的防控举措,14亿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同疫情展顽强斗争,付出巨大代价和牺牲。 在这场人类共同的战争中,没有前线和后方之分,每个人都是事件的亲历者,也必将成为事件的还原者和记录者。 《我的战“疫”》(上下册)由新华每日电讯编著,上册以亲历者口述的形式记录抗疫初期患者、医务工作者、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等奋战、抗在一线的感人事迹,社会各行业从停工停产到复工复产的有序恢复历程,以及外籍在华居民的抗疫经历等;下册收录围绕抗疫主题毕淑敏、贾平凹、贾樟柯等文艺名家的深度访谈内容,有深度、有温度、有新意的抗疫报道等。 全书全景式展现抗疫情的历程与成果,全方位、多角度记录了典型人物在疫情期间的思考感悟和个人体会,有血有肉、有声有色,有层次有逻辑,还有一些独到的看法和解释,适合作为广大读者了解抗疫历程、坚定抗疫信心的参考读物。?


1898年的夏日:一个德国记者的中国观察
¥41.00
百年后德语版重现,中译本首次出版 重回历史现场,“他者”视角看晚清 唐浩明、马忠文、戴海斌 推荐 1898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一年。德国《法兰克福报》的记者保罗·戈德曼,受报社指派,在这一年来到了中国,专程对中国的经济、军事、司法等行考察。他从香港登陆,经广州、上海深中国腹地汉口、武昌、胶州、天津、北京,采访了李鸿章、荣禄、陈季同、广东总督秘书兼厘金局局长、上海道台等晚清人物。作为外国人探访中国的历史记录,该书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读者可以通过富有现场感的“他者”视角,感受晚清帝国在艰难危局中转型的重要历史细节,而看到清末中国社会的鲜活风貌。


中国冬奥
¥53.00
2006年,作家孙晶岩应北京奥组委邀请,受中国作家协会委派,全程跟踪采访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创作了长篇报告文学《五环旗下的中国》,广受好评;十年后,她与北京冬奥会再续前缘,历时多年,走访国内外多个城市,面对面采访200余位与冬奥会相关的各界人士,全景记录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从酝酿、申办到筹备,充满曲折、艰辛、挑战与机遇的历程。 作品通过丰富真实的事例和人物,全面、立体、生动地呈现出在强大国力支持下京冀两地三大冬奥赛区的建设奇迹、几代中国冰雪健将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更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续写奥运辉煌的决心与实力。


最后一步———尽开颜
¥29.33
【内容简介】 万里长征zui/后一步就是走向三军的大会师,是长征的终结与抗战前夜历史激荡的交汇,是内部不和谐矛盾的碰撞,是敌我较量的搏杀。本书作者以纪实体裁,生动地叙述了红军胜利会师之前的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和故事。本书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的主题出版。


追光者——郇华民与十所学校
¥26.66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基层教育工作者郇华民(1907—1991)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故事。在苏北鲁南地区当代教育史上,他的名字不可磨灭。从20世纪20年代创办第*一所乡村学校开始,他便将革命教育视为一种信仰,并为之奋斗一生。从乡村教育到国难教育,从战时教育再到新时代的高等教育,他辗转创办10所学校,成为连云港地区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他以实干的奋斗精神、知行合一的道德品行,将革命教育的火种燃遍苏北鲁南;以异于常人的坚守和操劳,沉淀出丰厚的精神沃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成为一个大写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