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试读本)
弦诵复骊歌——教会大学学人往事(试读本)
岱峻
免费
“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 战乱烽火下的弦歌不辍,薄暮余晖中的骊歌永别。 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发轫于民国初年,至1920年代中后期,渐成蓬勃之势,以燕京、辅仁等为代表的十数所教会大学散落于北京、上海、山东,与国立大学及其他私立大学交相辉映,成为民国高等教育不可忽略的一支。20世纪30年代,日本侵略步伐加速,随即全国长达八年的抗战阶段,全国向大后方迁移,教会大学亦渐次迁移、聚集在成都华西坝等地筚路蓝缕复课兴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不久,四年内战再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1952年中国大陆实行高校改革,教会大学旋遭解散,西方各国传教人员及各方面专家尽数离境。作为近现代中国教育史中一种短暂存在而有重要影响的教育机构,教会大学其历时不足半世纪,对近现代高等教育及学术研究却影响深远。因其“辉煌”,故有“弦诵”;叹其短暂,亦复“骊歌”。 作者岱峻将书写对象聚焦“教会大学学人往事”,展示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初期,教会大学的几度折转经历,尤其是一代学人的精神气质与人世遭际。这其中既包括齐鲁大学国学所的顾颉刚、钱穆等著名学者的曲折经历,也包括许多或显赫一时或学术影响深远却因种种原因被历史湮没少为人知的学者(如人类学家李安宅、哲学家罗忠恕等)、以传教身份来华的海外学者(如农经学家卜凯、金陵大学教授芮陶庵等)、因卷政治之争而经历曲折的媒体人(毕业于燕京大学的“新闻四杰”唐振常、严庆澍等)。 九篇文章,有特写也有群像,各自独立,又彼此关联,犹如一部同气连声的短篇小说集,又似一本此起彼落的折子戏。
每满80减40 花语录
花语录
百读
¥2.00
养花既美化了环境,又可以净化空气,有益于身心健康。夏天花木枝叶遮日吸收热量,冬天在白天吸收阳光夜晚释放热量,缩小日夜温差。同时,植物生长过程中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空气。
每满80减40 茶与人生
茶与人生
百读
¥2.00
古人认为,喝茶是雅事,所以,一起喝茶的人亦不能太俗。因而就有了品茶、品人,茶品、人品之说。在这一方面,古人是丝毫不会含糊的。
原始思维(试读本)
原始思维(试读本)
(法)列维-布留尔 著
免费
通观全书,列维-布留尔引用来论证原逻辑思维的材料,除了语言、计数等少数几章外,差不多全是我们叫做迷信的那种东西。我们知道,各种宗教,迷信的产生都有其社会经济基础。大抵说来,在原始社会后期才有可能产生宗教、迷信。这是因为那时的人们对相当多的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有了一定的正确知识,但是由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就不可避免地把自然力神化,加以崇拜,从而产生宗教、迷信。读书本书,相信你一定会有另一种理解。
房龙地理(试读本)
房龙地理(试读本)
(美)房龙 著,黄一少 译
免费
这是出房龙之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书。它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同时,在历史的叙述中还竅加成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和适应的漫长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发掘自身潜力并努力探求与地球——人类这家园和谐的终方式。   房龙在此书中贯穿了其惯有的行文风格,诙谐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识于无形,使人在轻松愉快之际不仅领略把握了人类厚重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且能在掩卷之际获得不少启发。
房龙地理(试读本)
房龙地理(试读本)
(美)房龙 著,黄一少 译
免费
这是出房龙之手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地理书。它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同时,在历史的叙述中还竅加成了人类与自然相互协调和适应的漫长过程,以及在这一过程中人类发掘自身潜力并努力探求与地球——人类这家园和谐的终方式。   房龙在此书中贯穿了其惯有的行文风格,诙谐幽默的文字化枯燥的地理知识于无形,使人在轻松愉快之际不仅领略把握了人类厚重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且能在掩卷之际获得不少启发。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文库)(试读本)
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商务印书馆文库)(试读本)
雷海宗 著
免费
全文摘要
或者是惑(试读本)
或者是惑(试读本)
朱叶青 著
免费
这是一本富有灵感与原创性的思考录,作者有着较为广博的东西方文化背景,又对中国当代很多领域,尤其是文化、艺术领域里的许多问题有所关注与思考。作者以准确而又富有个性的文字,不落窠臼地表达了自己的观,虽有学术含量,但没有学究气,读来妙趣横生、引人胜。
图解经典55—图解水经注(中国地理的史诗巨著)—用江河讲述华夏文明史(试读本)
图解经典55—图解水经注(中国地理的史诗巨著)—用江河讲述华夏文明史(试读本)
郦道元 原著,李岫岩 编译
免费
《水经注》成书于公元6世纪,为郦道元所著,全文30余万字,以《水经》为纲,记载河流1252条,逐一阐述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流经地域、汇流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地貌、气候、植物、农业、矿藏及城邑、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都做了详尽记叙,堪称内容宏富的地理百科全书。 为了使这部宏伟巨著以*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完美展现,编者做了以下几创新:首先,将全书译为准确流畅的白话文,方便阅读。其次,对原书中记载的大部分河流已考据出现代位置,并在正文中行标注。再次,完备收录多种版本的珍贵《水经注》图,帮助读者为便捷地了解古代地理概况和历史地理的变迁。后,根据当代郦学研究权威专家陈桥驿教授著作中的研究和考据成果,制作了90条《水经注》研究专题。力图既保存《水经注》的原貌,又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使其成为适合现代人阅读、珍藏、馈赠亲友的经典图文典籍。   本书独特之处:   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减轻读者长篇累牍的辛苦和烦闷   准确的河流考据,帮助读者定位古地理位置   完备的水经注古图,使读者便捷、直观、愉快地了解《水经注》   增强历史文化感的专题,使读者在“悦”读的同时获取更多有趣信息
跨文化交际概论(试读本)
跨文化交际概论(试读本)
吴为善,严慧仙 著
免费
本教材依据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的教学目的和课程设置的实际需要编写,是跨文化交际通论性教材。教材以对外汉语专业本科生为主要对象,也可供中文系、外语系本科生及相关的研究生和教师参考。 本教材力避与外语专业同类教材的重复,努力出新,突出对外汉语专业的特,体现出学术性、实用性和原创性。在对跨文化交际的基本概念等行界定后,全书从文化背景与跨文化交际、社会环境与跨文化交际、规范系统与文化过滤、跨文化语用对比分析、跨文化语篇对比分析、非言语行为差异与跨文化交际、性别差异和性别歧视与跨文化交际等角度行阐述。教材吸取当前外语学界“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成果,适应对外汉语专业的特和需要,创建了不同于外语专业“跨文化交际”教材的框架。教材编写遵循以下基本原则:适当地淡化纯理论的探讨,重在实际案例的分析;弱化对西方文化的系统介绍,强化中国文化的阐述;在分析传统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尽可能多地分析中国改革放以来所产生的文化变异现象;转变立足“翻译”的思路,着眼于现时的口语交际。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试读本)
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试读本)
(德)费希特 著,梁志学,沈真 译
免费
本书包括费希特的《论学者的使命》和《人的使命》两部重要著作。前者发表于1794年,是作者阐述自己的伦理观和政治观的主要著作。文中着重阐明了人的主观能动性,阐述了理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统一性。《人的使命》发表于1799年夏秋之交,全文分三个部分,、二部分基本阐述他过去的哲学思想,而在第三部分,费希特则把信仰当作把握实在的官能,由此可看出他从哲学到宗教的过渡。
姑妄言之:当代中国社会病观察(试读本)
姑妄言之:当代中国社会病观察(试读本)
高人 著
免费
  本书为作者在《中国选举与治理》网所设专栏的评论文集。   作者见多识广,对中国政治、官场、民生、社会之潜规则深谙心底,思想观老道,学识广博,分析问题一针见血,文字文风极为干练通俗,擅长把复杂的问题通过嬉笑怒骂娓娓通俗道来,读后令人心生佩服,拍案叫好,产生共鸣。   本书重围绕中国文化、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以及当代社会热事件选材近百篇文章,分为“品评人物”、“世相杂谈”、“杂谈时事”三大部分,上至五四先贤指江山激扬文字,下达近日所见斑驳陆离之怪状,批判言辞激烈,是因富有忧患意识的“中国关怀”,亦为存有警醒世人之心,可谓篇篇精彩。
数字与玫瑰(修订版)(试读本)
数字与玫瑰(修订版)(试读本)
蔡天新 著
免费
  “每当游历一个新的国家,我都有获得一次新生的感觉。而写作对于我,就像是故地重游。”本书的作者在上大学的路上次见到火车,如今足迹已遍及5大洲99个国家和地区。“如果说数学是一座坚固的堡垒,那么诗歌便是我可以随身携带的家园。”作为一位兼收并蓄的探索者,他身体力行地遵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古训。   本集子所收16则随笔和一个访谈分别涉及数学、科学、诗歌、绘画、历史、地理等领域,与三联旧版《数字和玫瑰》(2003)相比,更新了一半文章和访谈,同时添加了许多图片,多数为他旅途中所摄。自2008年以来,作者已在深圳、杭州、台州等地多次举办个人摄影展。他的文风一如既往,轻淡雅驯、诙谐隽永。
图解经典55—图解水经注(中国地理的史诗巨著)—用江河讲述华夏文明史(试读本)
图解经典55—图解水经注(中国地理的史诗巨著)—用江河讲述华夏文明史(试读本)
郦道元 原著,李岫岩 编译
免费
《水经注》成书于公元6世纪,为郦道元所著,全文30余万字,以《水经》为纲,记载河流1252条,逐一阐述各水的源头、支派、流向、流经地域、汇流及河道概况,并对每一流域内的地貌、气候、植物、农业、矿藏及城邑、名胜古迹、风俗习惯、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都做了详尽记叙,堪称内容宏富的地理百科全书。 为了使这部宏伟巨著以*现代人的阅读方式完美展现,编者做了以下几创新:首先,将全书译为准确流畅的白话文,方便阅读。其次,对原书中记载的大部分河流已考据出现代位置,并在正文中行标注。再次,完备收录多种版本的珍贵《水经注》图,帮助读者为便捷地了解古代地理概况和历史地理的变迁。后,根据当代郦学研究权威专家陈桥驿教授著作中的研究和考据成果,制作了90条《水经注》研究专题。力图既保存《水经注》的原貌,又增加阅读的趣味性,使其成为适合现代人阅读、珍藏、馈赠亲友的经典图文典籍。   本书独特之处:   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减轻读者长篇累牍的辛苦和烦闷   准确的河流考据,帮助读者定位古地理位置   完备的水经注古图,使读者便捷、直观、愉快地了解《水经注》   增强历史文化感的专题,使读者在“悦”读的同时获取更多有趣信息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试读本)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试读本)
向达 著
免费
本书收录作者关于中西文化交流史(并不局限于唐代)和目录学的代表性论文23篇,按内容可以分成四部分:部分四篇,主要讨论唐代中外文化关系史和国内西南少数民族的历史;第二部分十篇,属于敦煌学的范围;第三部分三篇,主要讨论摄山佛教石刻和明清之际传中国的西洋美术;第四部分六篇,属于目录学范围。本书版本采用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古代都城/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试读本)
中国古代都城/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试读本)
吴松弟 著
免费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对类目重新加以调整,确定了类古、史地、思想、文化、教育、科技、军事、经济、文艺、体育十个门类,共100个专题,由商务印书馆独家出版。每个专题也由原先的五万多字扩大为八万字左右,内容更为丰富,叙述较前详备,希望这套丛书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反映中国文化的主流与特,读者能够从中认识文化的基本面貌、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所系,这就是编者的*愿望。
每满80减40 经典常谈
经典常谈
朱自清
¥7.99
本书写于1942年。作者用十三篇文字要言不烦地介绍了华夏民族文化,数千年文化典籍的精粹,经这本小书提纲挈领,娓娓道来。本书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战国策》、《史记》、《汉书》、“三礼”“春秋三传”“四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白话文通俗流畅的典范 让读者对古文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读者的兴趣,是读者概览中国古典文学的不二之选。
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
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
吴小鸥 著
¥21.80
  《文化拯救》分别讲述了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中叶十六位先贤(张之洞、严复、张元济、蔡元培、杜亚泉、沈心工、刘师培、陆费逵、陈独秀、胡适、任鸿隽、陈衡哲、林语堂、朱家骅、陈立夫、叶圣陶)编写教科书的往事。他们社会身份不同,政治倾向各异,都在教科书编写方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教科书是传播中国近现代文明的主要媒介,将中国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集中研究是一个崭新视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值得学界和大众关注。本书资料扎实,语言平实,叙事翔实,从中可以窥见近代中国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侧影。
原始分类(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原始分类(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爱弥尔·涂尔干
¥14.17
爱弥尔·涂尔干和马塞尔·莫斯编著的《原始分类》内容介绍:所谓分类,是指人们把事物,事件以及有关世界的事实划分成类和种,使之各有归属,并确定它们的包含关系或排斥关系的过程。那么,究竟是什么使人们采取分类的方式来安排他们的观念,人们又是在哪儿发现分类这种独特配置的蓝图的?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涂尔干和莫斯考察了人类所形成的粗陋的分类。在澳洲,在中国,图腾呈现了原始的分类模式,而分类的几种原初形式又揭示了人类现今分类观念的集体之起源,社会之起源。
文化与人生
文化与人生
贺麟 著
¥15.20
  《文化与人生》是贺麟撰写于抗战时期的论文集,书中每一篇文字都是为中国当时迫切的文化问题、伦理问题和人生问题所引起,而作者“自道所思、所感和所体察到的新意思,与青年朋友们谈心论学”。
欧亚学刊(新2辑)
欧亚学刊(新2辑)
余太山,李锦绣
¥35.20
《欧亚学刊》是关于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的学术刊物,刊物研究范围主要在内陆欧亚史,所收论文从历史、政治、经贸等方面对古代内陆欧亚物质和文化交流行考察和研究,所收文章均为国内外内陆欧亚研究的*成果,学术性强。刊中英语论文占5%以上,其余为汉语、日语。 本辑主题内容如下:寄多羅貴霜的若干問題,三十部女真覆議,中國境內祆教相關遺存考略,史思明的名字小議,明教中的那羅延佛――福建霞浦民間宗教文書研究,乾都台吉在康區的活動探析。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