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风景的寓言
¥40.90
收录张旭东自1988年以来的电影研究和批评文章。作者主要关注八十年代中后期始崛起的“中国新电影”,自这一时代,中国电影始审视自身历史,盘民族电影的文化资源,探索审美突破的策略,努力学习崭新的“现代世界电影语言”,以此发出自己的声音并“走向世界”。 张旭东在书中主要以“第五代”电影为主要分析对象,对《红高粱》《孩子王》《秋菊官司》《芙蓉镇》等名家名作,以及以贾樟柯代表的“第六代”导演作品的叙事解析和批评阐释,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语境,探讨历史如何在荧幕上再度呈现,第五、第六代导演在海外与在国内民族文化图景中的位置,以及电影现代主义在社会与意识变革舞台上的位置,等等。
教学相长:书院教育概要
¥46.50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绝的原因,解读新时代下书院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作为教育组织的书院,创造过辉煌的教育成果,许多历史名人、大师、国家栋梁,都曾经是学校的讲师或者学生。《教学相长:书院教育制度》充分挖掘传统书院教育精华,为现代教育制度完善、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礼乐相成 : 书院建筑述略
¥57.60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绝的原因,解读新时代下书院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书院的精神和基本制度外化则为建筑,《礼乐相成:书院建筑述略》总结书院建筑的基本特征 ,并关注书院主要功能建筑的典型,、线、面有机结合,力求反映书院建筑特色和文化氛围
教养相资 : 书院经费研究
¥46.50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绝的原因,解读新时代下书院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作为教育组织的书院,创造过辉煌的教育成果,许多历史名人、大师、国家栋梁,都曾经是学校的讲师或者学生。 《教养相资:书院经费研究》从探寻书院经费与书院基本规制关系手,梳理传统书院经费筹措、使用、管理等有关问题,通过对鹅湖书院、敷阳书院等个案书院的剖析,总结传统书院运行中经费问题的得与失,并以此观照当代书院经费的筹措与管理,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书院运营中有关经费的应对之道。
千年弦歌 : 书院简史
¥46.50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绝的原因,解读新时代下书院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作为教育组织的书院,创造过辉煌的教育成果,许多历史名人、大师、国家栋梁,都曾经是学校的讲师或者学生。 《千年弦歌:书院简史》叙述书院的起源与初期形态、书院教育功能的强化、书院制度的确立、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书院的繁荣与辉煌、书院的普及与流变、走向世界的发展特等,以历代书院发展为主线,强调文化性、阶段性的书院特。
价值追求 : 书院精神初探
¥46.50
书院是中国教育史上极具特色的一种制度,对文化发展关系甚巨,并且影响到东亚、东南亚的不少国家。凡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人,都不能忽视书院所起的重要作用。“中国书院文化建设丛书”包括5种,由邓洪波教授担任主编,从书院历史、书院教育、书院经费、书院精神、书院建筑等方面总结传统书院精华,探讨书院千年来弦歌不绝的原因,解读新时代下书院的时代价值和文化教育使命。《价值追求:书院精神初探》梳理书院在千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所积淀的文化精神,介绍了自由讲学、追求真理、躬行实践等书院精神,并以朱张会讲、王夫之、左宗棠等历史事件以及人物为例,行生动诠释。
苏格兰民谣:历史与故事,魔法与自然
¥18.00
本书对苏格兰文学的传统形式民谣行了文笔简洁而内容丰富的介绍。本书从民谣的概念、音乐性、阅读体验、作者等基本方面谈起,介绍民谣的形式构成、历史性和戏剧性,展现民谣中的超自然元素,讲解民谣中的女性歌者与人物故事,促人们了解诗韵悠扬民风盎然的苏格兰民谣。
吕思勉讲读三国
¥16.99
本书以1943年明书店初版《三国史话》为基础,并增补了吕先生发表在其他报刊上的三国历史相关文章,精心校勘,并略作注释。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简明扼要、通俗浅近的语言讲述三国的历史,引领年轻人正确三国历史的经典之作。作者从文学和史学的双重角度,对三国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行了深的辨析,还原被湮没的史实,端正被歪曲的人物,为曹操、魏延等若干被演义丑化的人物辩诬平反,纠正人们的谬误历史观念,同时挖掘史实中不为人所知或为人所忽略之处,尽显历史之有趣。
曹操讲读《孙子兵法》
¥16.99
本书辑《孙子兵法》原文、曹操注原文以及如上两种原文的注释译文。注释译文详尽,凡重要概念、典故均予以说明,译文力求简洁准确。本书更创造性地结合了以曹操为主的三国战争案例对《孙子兵法》与曹操注重加以讲解,以案例解经典、系统叙说《孙子兵法》,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孙子和曹操的军事哲学思想。本书不仅是一部解读《孙子兵法》的著作,也是一部解读三国军事战争的历史著作。
中国文化常识系列(套装共9册)
¥218.00
本套装包括《中国历史常识》、《中国文化常识2》、《中国文化常识3》、《中国文化常识:一本了解中国文化的微型百科》、《仙与道:神仙信仰与道家修身(精美插图版)》、《腹有诗书气自华:唐五代两宋词简史》、《唐诗宋词常识》、《中国近代史常识》、《中国书法常识:中国书法文化的集大成之作》
重庆老镇·千年乡韵
¥22.40
老镇的文化不是挂在宣传海报上的口号,而是一种可以令人深陷其中的“场”—记忆中那种关于“家”的味道,那种曾深深烙在每个家乡人心里的味道。何其幸运,这个年代,还有老镇,令我们体会到家的朴实和馨香;还有老镇,令我们不只是回忆,还可以去看一次,吃一顿,醉一回,梦一场。肖习编著的《重庆老镇(千年乡韵)》精选老镇人文的滴,如同从古梦中寻找到“家”的片段一般——有些片段已经永远消失,有些片段仍在此地,静待您的发现与珍惜。希望本书能为您带去一些概貌式的了解,让您闲暇之时重温一段“老镇古梦”。
解密 : 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 ?
¥6.80
该书是大英博物馆中国部主任弗朗西丝·伍德(汉文名吴芳思)所著,英文版在1996年由美国Westview Press出版,汉文版在1997年由新华出版社出版。中国学者一致认为该书是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的代表作。然而综观全书,作者在书中并没有明确地否定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再加之书中结构散漫、观点模糊,该书让许多研究者感到迷惑。本人自信研究马可·波罗多年,在看了该书三遍之后,还是摸不着头脑。因此,如果要解开该书的密码,就非常有必要对该书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释读和评价,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弗朗西丝·伍德和她的著作《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本书采用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的《马可·波罗到过中国吗?》一书作为释读和评价的参考范本,对从前言到结束语共计十七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全面地释读和评价,以期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学术交流。
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
¥42.73
2019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该书的出版,在给读者展现当年轰轰烈烈的文化思想运动宏伟图景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给大家带来当年运动中出现的理性声音——学衡派。学衡派是活跃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个文化团体,对当时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然而,由于它的文化思想徘徊于欧化与国粹之间,对新文化运动多持批评态度,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被视为守旧势力而倍受冷落。《在欧化与国粹之间——学衡派文化思想研究》一书,不仅系统地考察了欧战后世界文化由东西方对立走向对话,以及缘是引起中国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而且也深地探讨了19 世纪中叶以降,西方人文主义的转型及以白璧德为代表的美国新人文主义的兴起。其目的是要为研究学衡派的崛起及其文化思想,提供愈形阔的时代大背景。由是以,本书复具体地探讨了学衡派的文化观、文学思想、史学思想、教育思想和道德思想等,作者力图对学衡派及其文化思想做出客观的评价。
苏珊·桑塔格短篇小说空间形式研究
¥29.50
《苏珊·桑塔格短篇小说空间形式研究》借助著名理论家弗兰克、米歇尔和佐伦的空间形式理论框架以及经典叙事学、电影叙事学的部分术语,从地质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意识形态表征空间三个层面分析桑塔格短篇小说的叙事艺术、空间形式及其主题思想,探讨她短篇小说的创作手法、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资源共享有智慧
¥54.40
本书是作者继《美丽的手》《社会时代》之后,社会组织实践型理论之新作。针对如何创新商会发展理念、改商会服务体系等痛,分为人才、模式、经验、理论四个方面,从资源整合的高度建构了有力框架,为商会发展提出了新的价值创造体系,为企业生存提出了内外兼修的资源整合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理论与方法
¥64.00
本书是一部关于探讨与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问题的理论著作,旨在通过大量的理论分析与实践考察,详细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发展过程与演变状况,深论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理论与方法,系统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体系,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研究与利用建立研究基础。 本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作者主要从本质论、方法论、价值论三个维度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理论与方法行研究,它们是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理论与方法体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反映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中*为本质的核心内涵。在书中,作者重强调了三个方面的统一关系,其一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是一种运用“图谱”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行整理、归纳、研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它一方面立足于传统,另一方面又着重于现代,并从传统理念、方法与现代理念、方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理论与方法体系建构的整体性思考。其二是中国与世界的统一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先是一个世界性的概念。自20世纪末21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这一文化理念以来,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加了世界非遗保护的公约之中,这为中国非遗保护事业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工作的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是另一方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构又必须是在符合中国本土国情,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基础上完成的,在对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理论与方法体系的建构中,作者特别强调中国自身的立场,并从其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到研究方法、材料运用等方面充分体现鲜明的中国特色。其三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关系。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非遗保护方面的大量实践,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创立了很好的基础。但是,要想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体系,仅仅依靠现有的工作实践是不够的,它还需要在对大量的现有实践经验行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抽象出一套可以用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实践行指导的系统、宏观的理论思想与研究方法体系,包括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的本质内涵、形态特征、分类标准、研究方法、功能价值等。而在书中作者正尝试建立这样一套较为完整的,具有现代学科研究与方法论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编制理论与方法体系,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谱的编制工作真正上升到一种理性的高度,具有更强的学术性、系统性与规范性意义。
读懂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
¥32.50
本书犹如一部简明乡村振兴百科,围绕中国“三农”问题的历史渊源、政策设计、经济理论、地方案例、国际比较等方面,以讲故事、摆事实、表争议的白描式手法,全景式展现了当下中国的乡村振兴图景。
深圳教育蓝皮书.2017-2018年卷
¥28.00
《深圳教育蓝皮书》是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的重要学术刊物,它充分反映了深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客观分析研究深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提出深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我们力图突出蓝皮书的学术性、综合性、史料性、前瞻性特征,力图使其成为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各界了解深圳教育现代化发展轨迹的重要参考资料。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18
¥27.20
《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18》主要围绕2017至2018年深圳市全民阅读,展开调查与研究,数十位作者分别从深圳读书月、深圳阅读指数、深圳数字阅读、城市图书馆发展、主题阅读推广、深圳友谊书城品牌建设、童书阅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展开探讨,撰写报告,□终集合整理成《深圳全民阅读发展报告2018》。
政治哲学视野的网络政治文化论纲
¥20.00
《政治哲学视野的网络政治文化论纲》主要学术意图是把网络政治文化问题从政治文化、网络文化中离析出来,立足中国独特现实社会和网络政治环境,通过阐明创新网络政治研究范式的必要性,建构网络政治文化理论范式,确立**网络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论证理性网络政治参与应当成为建构理性网络政治文化的基本诉求,提出构建理性网络政治文化的实践进路,从而以政治哲学方式创新了网络政治文化研究的理论范式。
文化开放与文化贸易发展:以江苏省实践为例
¥18.00
当今世界,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在全方位开放的时代条件下,只有开放,文化的力量才能更强大;也只有开放,文化的影响才能更广泛。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也更加关注中国文化。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而深刻的文化效应,这为扩大中华文化影响提供了重要机遇。在此机遇下,中国要在新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勇于面向世界,把对外开放作为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尽快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