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古拉之吻
¥15.99
《德古拉之吻》以日记的形式,勾勒出一段不为人知的诡秘往事。一场交易,让英俊、高贵的德古拉伯爵来到伦敦。他的出现引起了乔纳森·哈克的注意,他意识到在德古拉伯爵怪异的行为背后隐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他竟然是个拥有不死之身的吸血鬼……此时的伦敦陷了黑暗之中,到处充斥着迷失、噩梦与鲜血。陨灭或者重生,复苏还是沉睡,用跳动的心换来永生,你可愿意?
浮生六记
¥15.99
《浮生六记》是清代人沈复于嘉庆十三年(1808年)所写的一部自传体散文,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录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漫游经历。 沈复与芸娘的爱情感动了无数人,他们两小无猜,深情不悔,“年愈久而情愈深”,他们生活的滴滴都让我们感到温馨、甜蜜;沈复笔下的芸娘更是聪颖明慧,痴情一生,林语堂曾形容她:“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上一个zui可爱的女人。” 本书的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每一个读到它的人,或许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它给予我们的却是心灵的正能量,发现美、传递美,学会乐观豁达的人生处世,让我们相信生活无处不美。
一切都还来得及:刘心武经典散文
¥11.99
本书是知名作家刘心武先生的散文集,刘心武亲自编选、修订。刘心武的作品以关注现实为特征,体现时代的脉动,意蕴深厚,充满人情美、人性美。本书收录他在散文随笔方面的各类代表性作品,并纳*文字;包括自然情趣类《野薄荷》《长吻蜂》,亲情类《归来时,已万家灯火矣》《父亲脊背上的痱子》,生活哲学类《一切都还来得及》《调剂你的生活色》,怀旧类《冰心母亲红豆》《王小波,晚上能来喝酒吗?》等篇章,全面展示了刘心武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艺术成就。
鲁迅精选集(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29.99
《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往事的经典散文作品,是中国农业时代的童年绝响,是中国人共同的童年:玩泥巴、摘桑葚、看蜈蚣、大树下乘凉、听故事、吃菱角、看庙会……你一定能在《朝花夕拾》里看到自己的童年时光!
东京蠹余录
¥23.50
日本东京千代田区神保町,是世界*的古书店街,自明治年间起,这里便书肆林立,文风鼎盛。晚清以来,大量中国人来到神保町淘书,其中有腰缠万贯的清朝公使,也有囊中羞涩的留学生;所有珍稀古本,也有新学书籍。本书作者近年亦负笈东渡,求学期间出于东京的大小书肆,将实地考察与史料积累结合,写就此书。 本书既是访书记,又是书店史,所写的十三家古书店,从江户时代末期的文求堂书店,到平成时代的光和书房,跨越一个半世纪;学者、书商、政客、作家,各色人物粉墨登场。鲁迅、郭沫若、王国维,岩波茂雄、内山完造、吉川幸次郎……他们的故事,就以这些古书店为背景展。
田晓菲作品3册套装
¥184.50
此次收录田晓菲作品集有以下3部作品: 《留白:秋水堂论金瓶梅》“云霞满纸”,袁宏道在写给董其昌的信里,这样称道《金瓶梅》。《金瓶梅》问世四百余年来,得到无数作家、学者的宝爱和传抄,从李渔、曹雪芹,到胡适、张爱玲……无不从《金瓶梅》中汲取营养。 《留白:秋水堂文化随笔》收入了哈佛大学中国文学教授田晓菲十二篇关于文学阅读、文化批判的文章。在《留白》里,田晓菲教授亦开启了一场阅读之旅:从《红楼梦》《金瓶梅》《牡丹亭》《十日谈》等古典文学,到金庸的武侠小说、艾柯的历史小说,以及作为文本谛视的《大话西游》《弗里达》等电影作品。 《赭城:安达露西亚的文学之旅》 赭(zhě)城,意即“红色的城堡”,音译为阿尔罕布拉宫(Alhambra),也即华盛顿·欧文笔下的“大食故宫”。赭城既是一处真实的古迹,也是一座文字之城、想象之城。从雨果、拜伦、安徒生,到莫扎特、德彪西……一代又一代作家与艺术家为它赞颂、为它叹息,他们创造了赭城不朽的形象。 这是一次文明之旅,也是一次文学之旅。"
未完:365首诗
¥23.50
诗人张静雯以写诗为修行,一年365天每天创作一首诗,择其优者辑成此集。《未完》收诗歌近140首,分春、夏、秋、冬四辑,在时光流转中,记录日常的诗意、思考与关怀。 写诗,让生命远离“完成”状态、永远指向“未完”。 关于“孤独”:但孤独是多么美妙啊,就像 / 一滴雨用自己一生的时间 / 从空处落空处 / 而且无人察觉(《风是孤独的》) 关于“时间”:黄昏又降临了 / 悄然而至 / 神是存在的,至少在 / 这一刻(《黄昏又降临了》) 关于“写诗”:她们没有写诗,不过是记录小路所见 / 她们拥有译者的眼泪(《女诗人的小路》) 关于“读诗”:我在这里读着一首诗 / 就想一直这么坐着、坐着 / 坐成眼前的这些松柏 / 一样生根、发芽,一样苍老(《冬日下午在天坛》) 关于“世界”:但巴勒斯坦的天空永不消逝 / 一只鸟儿正在飞翔(《巴勒斯坦诗人》) ……
少年读历史(套装4册):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浓缩五千年之精华, 谈人类文明之辉煌历程,给孩子厚积薄发的财富,从容应对变化的世界
¥46.99
少年读历史(套装4册):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故事,浓缩五千年之精华, 谈人类文明之辉煌历程,给孩子厚积薄发的财富,从容应对变化的世界
宗白华谈美散文合集(套装2册):一代美学、哲学大师宗白华写给读者的人生启示录
¥36.99
《心若静,风奈何:以单纯心过生活》是我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宗白华的作品集,作者将毕生精力投哲学、美学及艺术理论的研究中,深得中国古典美学和西方现代美学精髓。在这些作品中,作者塑造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他以艺术家的心态去欣赏世间万物,并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将他的感受和认识呈现在读者面前。阅读这本书,读者除了能获得一种艺术享受之外,还能学会以平静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双头鹰经典第二辑)
¥24.99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坛上一代优秀女诗人的诗歌合集,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先生编选、翻译,收录了9位女诗人的200余篇诗歌代表作,全书译自俄语原版诗歌作品,极富韵味。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男诗人卷(双头鹰经典第二辑)
¥26.99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坛上一代优秀女诗人的诗歌合集,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先生编选、翻译,收录了9位女诗人的200余篇诗歌代表作,全书译自俄语原版诗歌作品,极富韵味。 当世纪末情绪仍然弥漫在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俄国社会中时,一群个性鲜明、极富才华的作家正迸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共同缔造了“白银时代”的独特成就。这其中,一批颇有建树和影响的女诗人迅速崛起,她们以不羁的反传统形式,宣泄自己的精神苦闷和生存窘迫感。在大时代的悲伤基调之下,她们或寻觅神秘的彼岸,或追思遥远过去的文化余韵,或缠绵在不可得的朦胧爱情中,创作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诗歌,这些作品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这个时期整个俄国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状态,也成为了她们各自绚烂一生的*好注脚。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男诗人卷》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是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教授花费数年心血精心编选、翻译的极具权威性的金库版白银时代诗歌译本,是可以文化出品的双头鹰经典系列的第二辑。其中,“男诗人卷”收录了白银时代*负盛名的十六位男诗人230余篇诗歌代表作。这些诗人,既有中国读者熟知的勃留索夫、曼德尔施塔姆、勃洛克、马雅可夫斯基等巨匠,也有中国读者不太了解、甚至完全陌生的,但国际影响不容忽视的米哈伊尔•库兹明、维利米尔•赫列勃尼科夫、伊戈尔•谢维里亚宁等名家。 当世纪末情绪仍然弥漫在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俄国社会中时,一群个性鲜明、极富才华的作家正迸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共同缔造了文学成就独特的“白银时代”。这其中,诗人群体更是以其丰富而各有千秋的文学流派和大量杰出的作家而备受瞩目。象征派的勃洛克、阿克梅派的曼德尔施塔姆、未来派的马雅可夫斯基、新农民诗派的叶赛宁等具有世界影响的巨匠,用*凝练的语言形式——诗歌,书写当时的俄罗斯涌动着的种种思潮。他们将永恒的情感投向我们,就像一个星球在将自己的光投向另一个星球。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2卷套装
¥24.99
《白银时代诗歌金库·女诗人卷》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诗坛上一代优秀女诗人的诗歌合集,由俄语文学专家、普希金纪念奖章得主郑体武先生编选、翻译,收录了9位女诗人的200余篇诗歌代表作,全书译自俄语原版诗歌作品,极富韵味。 当世纪末情绪仍然弥漫在动荡不安、危机四伏的俄国社会中时,一群个性鲜明、极富才华的作家正迸发出自己耀眼的光芒,共同缔造了“白银时代”的独特成就。这其中,一批颇有建树和影响的女诗人迅速崛起,她们以不羁的反传统形式,宣泄自己的精神苦闷和生存窘迫感。在大时代的悲伤基调之下,她们或寻觅神秘的彼岸,或追思遥远过去的文化余韵,或缠绵在不可得的朦胧爱情中,创作出了极具个人风格的诗歌,这些作品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这个时期整个俄国的社会现实和精神状态,也成为了她们各自绚烂一生的*好注脚。
我爱手袋(白领女性应人手一册的手袋扫盲书!)
¥33.99
☆ 对手袋一知半解的女孩们,想要这个迷人的世界,读这一本就够! ☆ *经典的手袋款式和它们背后的故事 ☆ 时尚icon、女性榜样和她们的手袋故事 ☆ 国际大牌和小众设计师手袋品牌的区别与比较 ☆ 了解手袋的基础知识,设计、生产和销售流程,解惑和使用误区 ☆ 建立独特的个人风格,提高手袋审美和鉴别,学会自行挑选包包,而不是盲目追随大牌和流行 ☆ 分享积极的女性生活态度,理智认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 ☆ 向往奢侈品不是虚荣,不奢侈品更不值得羞愧。 ☆ 当你的内心足够丰富强大,你就自由了,不需要用奢侈品来装自己。内心自由的你选择任何包包都出自由衷的喜欢。因为你浑身散发出子内向外的美,所以用什么都好看。 ☆ 我们之所以关心手袋的种种,并非因为我们是物狂或者收藏家,而是因为手袋不仅是女性表达个性和展现魅力的法宝,还是取悦和满足自己的载体,甚至是实现自我价值的象征。
风靡世界的科普系列01:爱因斯坦、扎克伯格、比尔·盖茨等诸多大咖推荐(经典科普读物,满足你对世界所有好奇!套装共5册。)
¥213.48
《我包罗万象》 在人类的生活史中,微生物常常隐而不现,只有当我们被因它们而起的疾病击倒时,才猛然意识到微生物的存在。因此,人们常常给微生物冠以恶棍之名,直到今天仍然容易谈菌色变。可事实上,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不仅从未缺席,而且必不可少。放眼万物,斑头雁迁徙飞跃喜马拉雅山时带着微生物,象海豹潜入深海时也携有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 本书将带领我们以“微生物之眼”重新认识生命体之间的共生关系。在每个自成“动物园”的人体之上,微生物能塑造器官、防御疾病、消化食物、驯化免疫系统、指导行为,并赋予我们各种神奇的能力。读者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人类过往对很多古老共生关系的大意破坏,同时见证当下各行各业努力构建新型共生关系的谨慎尝试。 也许,是时候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改写奥逊·威尔斯的“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了。在离不开与微生物的共生互动之中:“我辽阔博大,我包罗万象。” 《追寻记忆的痕迹:新心智科学的开创历程》 本书是美籍犹太裔神经科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埃里克?坎德尔的自传,在书中他不仅表达了个人对其生活和历史的感受和思考,也以亲历者的身份叙述了神经科学这个学科从无到有的发展史——人们如何开始用生物科学的方法研究学习和记忆,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这个领域得到了哪些发展,科学界又对未来怀有哪些愿景和期待。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神经科学这一学科的动向,更能窥见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的思考路径,以及一个伟大科学家的素质和襟怀。本书已被翻译成德语、法语、俄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波斯语等十多个语种,先后荣获2006年度《洛杉矶时报》图书奖和2007年度美国国家学院知识传播奖。 《创造自然:亚历山大·冯·洪堡的科学发现之旅》 18世纪的人类以“进步”为关键词,不断投身改造自然的热潮,可也逐渐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在这一时期众多探究“如何理解自然”的科学家中,有一位浮士德式的人物:他的内心簸荡着不息的求知冲动,不仅渴望周游世界,更试图洞悉整个宇宙。深受启蒙思想影响的他,坚信客观实验之必要,但也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他将科学与想象结合在一起,以“生命之网”的整体视角重新审视自然。他,就是亚历山大·冯·洪堡。 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1859),曾被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盛赞为“大洪水后真正伟大的人物”。他深入委内瑞拉的茂密雨林,穿越漫长的安第斯山脉,攀登当时公认的火山——钦博拉索山;他曾与同伴惊险地逃脱鳄鱼之口,目睹野马与电鳗的残酷搏斗,在重重树影间与美洲豹狭路相逢。他将对自然的崭新理解,融入对彼时政治局势的悉心体察,既为托马斯·杰斐逊带去详尽的考察资料,还影响了西蒙·玻利瓦尔的拉丁美洲革命。洪堡对世界的广博认识不但招致了拿破仑的嫉妒,更深度影响了歌德、柯勒律治、达尔文、梭罗、海克尔等诗人与科学家。洪堡究竟如何从一位怀有远游心气的少年成长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学家?其观察自然的全新视角受到哪些影响的形塑?由此生成的整体自然观又如何在思想史的流变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这些问题都可以在《创造自然》中找到答案。 安德烈娅·武尔夫为写作本书重新追寻洪堡的足迹。她以生动的笔触和翔实的资料将洪堡的个人传记、旅行历险和自然观念的演变交织在一起,既揭示了他在科学史上的枢纽地位,也搭建起这位150多年前的博物学家与现代的联系。洪堡宛如一位21世纪的通才,带着远超同时代人的前瞻性视角,将敏感的心灵注入对奴隶制、环境问题与科研发展等的探讨。这位跨越科学与艺术的观察者,可以超越任何时代。 《追捕祝融星:爱因斯坦如何摧毁了一颗行星》 水星是距离太阳近的行星,在几个世纪的观测中,人们发现水星轨道存在轻微的扰动。这与牛顿理论所预言的行星行为有些许偏差。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根据牛顿万有引力定律,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进行了计算,于1859年提出假设:水星轨道内尚有一颗未被人们发现的行星。他还以罗马神话中火神的名字(Vulcan)为之命名(对应中文译名即“祝融星”)。此后,人们开始疯狂地寻找这颗行星,但除了一位乡间业余天文学家声称目击了它之外,没人能再次证实它的存在。1915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体系构建完成,首先解决的问题就是解释水星轨道的扰动现象。自此证实:祝融星并不存在。 《从一到无穷大:科学中的事实与猜想》 本书是科普界一代宗师乔治·伽莫夫的代表作,在一众自然科学经典名著中宛如灯塔一般,是科学爱好者不容错过的经典之作,其历久弥新的魅力,仍对普通读者构建自身的科学素养大有裨益。 本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先从数学基础知识入手,而后以通俗有趣的语言清晰介绍了时间、空间及其相对性,再将爱因斯坦深奥的相对论和四维时空结构简明说理,后生动讨论了人类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的认知进展。 书中大量的有趣插图均为作者亲笔绘制,有助读者轻松进入奇妙的科学世界,是学生、科学爱好者难得的入门读物。
古事记
¥45.00
《古事记》成书于公元712年,是日本*古史书,为日本天皇为日本寻根溯源的官修史书,全书共分为卷上、卷中、卷下三卷。上卷所记是日本诸神的由来与神话传说,中卷与下卷所记是从神武天皇至推古天皇,共三十三代日本天皇的故事,涵盖创世神话,原始歌谣,英雄传说,民间故事。美,有趣,丰富瑰丽的日本神话传说与天皇谱系相结合,从上古天地始分到确立天皇神系之传承。一部书了解日本自创世至推古天皇时代的瑰丽历史,是认识日本人独特的精神气质与民族特性经典。 本版独家采用撒旦君所画六个经典神话人物故事全彩插画,附从*代至第三十三代天皇谱系图,一张图了解日本天皇传承关系。
莎士比亚戏剧集(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39.99
在人类文学史上,莎士比亚用伟大的戏剧作品,映射出生而为人的全部感情,这一部部充满了普遍人性的剧作,是莎士比亚留给全人类宝贵的精神遗产! 读客经典文库《莎士比亚戏剧集》包含悲剧3册、喜剧4册、历史剧1册,导读《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读莎士比亚?》导读成册。这一次,终于知道为什么要读莎士比亚!
朴赞郁的蒙太奇
¥26.00
《朴赞郁的蒙太奇》是朴赞郁个人随笔集,收录了导演1997年到2005年间的文章及电影札记,展现出与电影风格截然不同的真实又有趣的朴赞郁。 本书记录了《共同警备区》《我要复仇》《老男孩》《亲切的金子》等重要电影的诞生过程及创作理念。导演对世界的看法,对习以为常现象的思考,对经典电影的剖析都有闪烁着独特的智慧。*是个性,第二还是个性,个性高于一切。
布袋和尚传说
¥15.20
布袋和尚传说,是我国著名的民间传说之一,早起源于唐末,孕育于五代,在宋代已经盛传,经元、明、清以后,在全国广泛传播。而今在宁波地区尤其是奉化,布袋和尚传说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在中国各地和海外,笑口常开、大肚容人、慈善乐助的布袋弥勒形象,深入人心,广受敬崇。布袋和尚传说,2011年被列入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十年磨剑:天一讲堂十周年精选集
¥4.80
蓦然回首,天一讲堂已走过十个春夏秋冬。从2006年创办至今,天一讲堂始终坚持周周有讲座。530余场现场讲座,逾千万次场内外传播,因其高雅向上的品性,回应着个体的智慧渴求;又因其面向大众的情怀,始终契合着社会的价值导向。搭交流平台,激智慧火花,播人文精神,扬宁波文化,通过这一平台,天一讲堂两大系列应运而生,“外地名家”力邀国内外专家谈古论今,传扬当今世界前沿思想、先锋观点;“本地名家”贴近生活热点,独具趣味性与知识性。
甬城草木记
¥24.00
人行草木间,一草一木都是有情之物。草木枯荣是时间的年轮,也是生活的时令。《甬城草木记》记录了宁波城乡常见的100多种植物,75篇文章图文并茂,对植物的记录,既有状物描写,又有科普介绍,还有诸多草木情怀。这是一本宁波植物图鉴,也是一份植物普及读本。草木是生活的情怀,在草木中感受四季的美、生活的美,在草木中感受宁波这座城市的魅力,也在草木中感受生活的魅力。 草木之美好,恰如城市之美好。一个城市的草木笔记,是人与城市的植物故事。
汪曾祺纪念文集水墨珍藏版套装全六册:万物有时,山河故人,戏梦人间,一食一味,此间风雅,有情众生
¥99.90
《万物有时》内容简介:本书完备地收录了汪曾祺写草木虫鱼鸟兽的系列散文。汪曾祺一生喜爱花鸟虫鱼,童年时代家里的小花园更是他一生的精神故园,一朵花的姿态、一只蟋蟀或者蜻蜓,常常使他惊奇感动。他将这些花草的气息、虫鸣鸟唱的旋律付诸笔端,这些文字也似乎散发着花草的清香。“草花随日见,鱼鸟略似真”,这正是汪曾祺送给人间的“小温”。 本书完备地收录了汪曾祺写草木虫鱼鸟兽的系列散文。汪曾祺一生喜爱花鸟虫鱼,童年时代家里的小花园更是他一生的精神故园,一朵花的姿态、一只蟋蟀或者蜻蜓,常常使他惊奇感动。他将这些花草的气息、虫鸣鸟唱的旋律付诸笔端,这些文字也似乎散发着花草的清香。“草花随日见,鱼鸟略似真”,这正是汪曾祺送给人间的“小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