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部小说及其作者
¥25.00
1945年,毛姆应《红书》杂志的请求,列举他心目中的世界十佳小说书单,并附上十篇周到的推荐理由。书单出刊后不久,便引发了读者热烈的反响,《十部小说及其作者》由此诞生。 七十余年过去,毛姆推荐的世界十佳小说已然成为文学殿堂不朽的经典,而他撰写的这本评论集,也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被一代代读者视为文学阅读的门指南。


莎士比亚的戏剧世界
¥23.99
本书以作品类型为横轴,以时间节点为纵轴,将莎士比亚的39部作品分为“喜剧”“英格兰历史剧”“罗马历史剧”“悲剧”“传奇剧”五大部分进行讲读评议。 陌生的戏,聊聊有趣的情节;熟悉的戏,分析精妙的设计;题材近似的戏,比较对照中见异同;脍炙人口的戏,另类品读中解深意。


婉约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16.99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史上,婉约词散发着独特的色彩与魅力,为我国古典诗歌增添了不少光彩,同时也对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书特意精选了从唐代到清代婉约词中的经典名篇,同时还特意挑选了一些不甚出名但是颇具风格和魅力的佳作。本书主要分为作者简介、原文、注释和评解四个板块,并配有朗读音频以方便读者了解和欣赏婉约词。


格言联璧全鉴(典藏诵读版)
¥19.92
《格言联璧》是一部格言书,以金科玉律之言,作暮鼓晨钟之警;以圣贤之智慧济世利人;以先哲之格言鞭策启蒙后人。其中不乏为人处世的智慧法则,治家教子的谆谆教诲,修身养性的至理箴言,字字珠玑,句句中肯,雅俗共赏,发人深省。 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深理解《格言联璧》,作者在本书中对原典学问类、存养类、持躬类、摄生(附)、敦品类、处事类、物类、齐家类、从政类、惠吉类和悖凶类这十一个大类的内容逐句行翻译,对难解的字词行解释;对文中的名言名句行了精彩解读,一步让读者体会本书的内涵。书中还对原典行了配乐朗诵,读者可扫码聆听品鉴。


幽梦影全鉴(典藏诵读版)
¥19.92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前,是一部笔记随感小品集,收录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219则。张潮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为此名为《幽梦影》。它以清丽明快的文笔、精辟独到的议论、深蕴丰富的思想独树一帜。


闲情偶寄全鉴(典藏诵读版)
¥19.92
《闲情偶寄》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渔一生艺术和生活经验的总结,论及戏曲理论、妆饰扮、园林建筑、器物古玩、饮食烹调、竹木花卉、养生医疗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触及到中国古代生活的许多领域,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实用价值。 李渔是著名的才子与“玩家”,他的《闲情偶寄》也堪称是明清小品文中*富盛名的一种。此书以轻快的文风,表现了当时文人蓄声伎、好歌舞,游山水、筑园林,嗜茶酒、谙美食,着蓑衣、披僧袍,读闲书、作雅事的追求自然与惬意的生活。


红楼十二钗评传
¥32.31
《红楼梦》是书中青年男女用青春和生命铸就的史诗,其中的“十二钗”更是贯穿小说主线的重要人物。《红楼十二钗评传》从《红楼梦》一百二十回文本出发,在比较多个版本的基础上,结合清代的批语和今人的研究成果,围绕《红楼梦》正副十二钗等人物,运用传记体的叙事手法和古诗词的意境,以从容、平和的心态,深细致地剖析了人物的身份、面貌、才情以及命运结局。增订本侧重从整体性、时代性和动态性三个视角对人物的评传加以修订和增删,并对后四十回中的积极因素予以关注。对《红楼梦》这部经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小说,对这部创作、传抄与修订相辅相成的小说,给予更多的包容。从追求早期的“原本”,回到通读一百二十回文本;从探究佚文的“原意”,走向品味小说的诗意。 《红楼十二钗传》插图增订本增加著名红楼梦人物画家谭凤嬛女士的插图,全彩印刷,使本书图文并茂,精美悦目。


大陆与台湾当代文学语言比较论
¥17.50
文学语言的发展、建构,如同文学的主题、创作方法一样,从来就没有一个“自然的”“本然的”状况,它们都是在特殊的知识场域中,各种权力话语斗争、角逐的结果,而大陆、台湾文学语言的不同也清楚地反映了20世纪两岸社会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异。本书通过大陆、台湾文学语言的比较研究,将汉语文学语言发展的两个流向互相参照,深地剖析了两岸文学语言发展各自的特,同时对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发展的总体特行了更全面、更深的探究。


美国的明清小说研究
¥20.00
本书全面整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明清小说研究发展的情况,在回顾这一专业领域发展过程的同时,及时反映其研究现状。重考察它们在时代分布上的均衡、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的启发性、代表性,以及在选题和研究切上的可借鉴性。对于一些重要的研究著作,详述其观、方法以及研究特色,行学术源流的梳理,考察和分析其背后的历史语境、理论形态和文化心理,厘清美国明清小说研究的历史特和发展方向。


新诗体式演变研究
¥14.00
新诗的体式具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从狭义的角度讲,新诗的体式专指新诗文本的语言组合方式,是新诗语言呈现出来的制度化、规范化属性。“在一个社会中,某些复现的话语属性被制度化,个人作品按照规范被产生和感知。所谓体裁,无论是文学的还是非文学的,不过是话语属性的制度化而已。”语言决定体式,对新诗体式的理解应该立足于语言这个本质问题,“什么样的语言决定什么样的诗歌体式,这在中国形式诗学研究中,已渐渐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共识”。在中国现代诗学理论上早发现语言与体式之间重要关系的,是新诗的始作俑者胡适。在胡适看来,新诗的体式是白话给逼出来的,“诗体大解放”的根本动力是白话文替代文言文的语言变革。然而,在胡适的观点形成之前,还应追溯到晚清“诗界革命”旗手黄遵宪的诗学主张。在黄遵宪看来,时代的变化引起了语言的变化,语言的变化引起了文字的变化,文字的变化引起了文体的变化;虽然文字的变化和文体的变化要比语言的变化缓慢,但这个变化是必然的。从广义的角度讲,新诗体式的生成固然应该关注语言这个外部形态,但体式的存在也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一种文学体裁的形成是长期的创作实践的结果,也是一代代人探索的结果,体裁犹如语言中的语法规则,不是某个人的约定,而是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后的约定俗成”。甚至社会的时代精神、审美风范、文学思潮,乃至于诗人的诗歌观念、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等都会影响到新诗体式的建立。 新诗的体式从外在形态上可以分为行式和节式,包括分节、建行等,是新诗体式“形”的因素。新诗按照诗行和诗节的构筑特点不同,又可分为多种样式,虽然每种样式有相对独特的审美特征,但各种样式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式还包括声调、音韵,即是否讲究平仄、押韵,以及韵的宽窄、疏密,节奏的快慢以及是否合乎音乐性,或者是诗句的音步多少有无规律性,这是新诗体式“音”的因素。另外,体式还包括语言方式,即表情达意的句法、词法和修辞方式等因素,以及社会的风尚与文学思潮的影响,诗人的思维方式、情感方式和诗歌观念等。总之,影响新诗体式生成的因素是丰富的,也是复杂的。


《论语》应该这样读
¥27.50
本书不同于市场上一般的经典读物,采取了原文 注释 译文 历史故事 评的格式,让读者更多通过对译文的消化和故事的体悟,再加画龙睛的评,对《论语》有深刻的解读与体验。深浅出,通俗易懂。 不只是注音、释义、白话翻译,而且用中国历史故事来串讲经典背后的文化要义,好比有既可小口品酒,又可大块吃肉的感觉。


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研究
¥21.00
本书将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置于世界现实主义发展框架予以考量,深探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主题、叙事特征,以放的视角和全局性的把握对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行定位;论著涵盖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主要作家和诗人,基本建构出澳大利亚现实主义小说发展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意义,通过对文本解读分析,研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背景、文化特质、思想渊源,系统探究澳大利亚丛林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内涵。


百年诺贝尔文学经典赏析
¥18.40
本书全景呈现诺贝尔文学奖百年风采,含诺奖简介、诺奖作家获奖情况、传略、作品赏析。本书为读者介绍的是莫言、川端康成、福克纳、罗曼·罗兰、泰戈尔等23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品评诺贝尔文学奖百年人物,阅读传世经典学习文学创作。


通往经典之路
¥38.00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重写文学史”讨论的逐渐深,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经历了确立与解构的反复。在不断的解构与颠覆中,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呈现出多元性。从现在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格局思路看来,对文学外部关系的研究已经始引起重视,并且逐渐有转向文化研究的趋势。


《红楼梦》的真结局
¥19.99
本书揭示了《红楼梦》的真正结局,也是以往不为人所知的“新”结局,之所以说它新,是因为这是以往的红学研究从来不曾重视和留意的证据综合研究后得出的全新结论;但同时它也可能是原始版本的,复古的“旧”结局,因为比起时下各种罔顾作者原意,脑洞大开,牵强附会的说法,这个结局似乎更加符合《红楼梦》原作者的本意。读者看过结论大致会惊讶到感叹:万万想不到,怎么会是这样的结局?但又会发现推导出这样令人耳目一新的结局,其实都各有其理论依据,并非胡来,且更贴近原作者试图表达的思想内涵。打开这本书,经历一段精彩而又严密的论证之旅,也许在《红楼梦》成书数百年后,千千万万个《红楼梦》爱好者百般渴求而不得,视之为人生憾事的未窥《红楼梦》全貌之恨,或可稍解一二,若能如此,则是本书作者的荣幸。除此而外,本书还抽丝剥茧,详尽分析了《红楼梦》全书立意本旨,哲学体系和情节架构,另外一些人们比较关注的人物也做了单独分析,其中包含秦可卿、金玉姻缘(主要是分析薛宝钗及贾宝玉),妙玉和湘云等等,此外,一些脂批中留下的相关线索,如四出戏暗伏的情节,八十回后可能会发生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及花签灯谜等中间暗藏的线索等等都有涉及,是一本颠覆以往主流红学认知的作品,也是一本不错的《红楼梦》导读书籍。


文学研究.第2卷. 2
¥20.00
本书所收录的学术论文,追求学术深度与广度,力求推进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的研究,包括文艺学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比较文学研究等方面的论文。


清前中期题画词研究
¥22.50
本书稿以清前中期题画词的发展历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文献学、文学、绘画等研究理论和方法,对这一时期的题画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和归纳。书稿主体由六个章节组成,涉及清前中期题画词人的占籍和数量分析、创作生态、题材类型和创作机制、题画词思想内涵的拓展与新变、艺术创变、文学及文化意义等。书稿的内容有助于读者加深对清前中期图像与文学关系的认识,并从一个侧面更好地了解清词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其艺术价值。


《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研究
¥40.00
本书在吸收我国古典小说理论有关叙事写人的思想观点基础上,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方法,从叙事时空、叙事序列、叙事修辞、人物角色、叙事情境等角度,对《聊斋志异》叙事艺术做具体分析,总结、概括《聊斋志异》叙事艺术的特色。该书注重本土观念继承与西方理论借鉴相结合、理性思辨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严谨论述与形象表达相结合,内容详尽,结构严密,行文流畅,对欣赏、研究《聊斋志异》叙事艺术有借鉴价值。


罗念生全集(增订典藏版)
¥520.00
2015年是罗念生先生逝世25周年,为纪念这位将毕生精力献给翻译古希腊文学的翻译大家,我们隆重推出增订典藏版《罗念生全集》(全十卷),以全面完整、权威可信及典藏善选为特点,重新整理罗念生先生的所有作品,力图很好地呈现出罗念生先生的作品原貌。 本社多年前曾出版平装版《罗念生全集》,目前旧版断货已久,市面上早已购买不到,读者希望再版的呼声日益高涨,与此同时,旧版在编排和编校上也存在一定疏漏,故本社特别推出增订典藏版《罗念生全集》,以飨广大读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13.99
☆ 两位80高龄的著名翻译家高中甫、韩耀成将之前旧译重新审定完成,原味呈现原著精华; ☆ 徐静蕾执导并主演同名电影; ☆ 孟京辉改编、导演同名话剧; ☆ 一部让俄罗斯文豪高尔基痛哭流涕的小说; 本书收录了茨威格*代表性的几部中短篇小说,为读者构筑起一个完整的属于茨威格的文字世界,这里不仅充满激情和戏剧色彩,更饱含对女性内心与精神领域的细微观照,其中饮誉世界的经典之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以一名女子痛苦的经历,写出了爱的深沉与奉献。 一个男子在41岁生日当天收到一封没有署名和地址的信,这封信出自一个临死的女人,讲述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而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也就是收信的男人对此一无所知。这段一厢情愿的爱情始自18年前,初遇男人的刹那,她还是个孩子,而后经历了少女的痴迷、青春的激情,甚而流落风尘,但未曾改变对男人的爱,直至临死前才决定告白——她躺在凄凉的命运的甲板上,雪白的泡沫把她推向了虚无……


马神医挑徒弟
¥3.95
《马神医挑徒弟/中国名家经典原创图画书乐读本》包括《马神医挑徒弟》《文彦博取球》《聪明的孩子》三个故事,都是取材中国民间故事。《马神医挑徒弟/中国名家经典原创图画书乐读本》讲述了马神医挑选徒弟,结果偷懒的,粗暴的孩子都没有成功,只有勤快温柔的孩子取得了成功。《文彦博取球》讲述了文彦博和朋友们玩,球掉进了树洞,大家都够不到,聪明的文彦博取来水倒进去,球浮了上来。《聪明的孩子》讲述了孙权一次聚会,牵来驴在驴身上写纸条“诸葛子瑜”嘲笑驴脸的诸葛子瑜,他的儿子诸葛恪在纸条后面加上“之驴”二字,给父亲解了围,大家都夸奖他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