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闽海漫录
¥40.00
本书收录陈庆元教授二十多年间所写随笔:有赴台湾东吴、成功、东海诸多高校任教见闻,有记叙台湾友朋和他们所著书,以及作者自著及为师友著作所写序跋多篇。作者生于厦门,常年在福州工作,与我国台湾一水相隔,同根同源,故有多次赴台讲学及与台湾学人交往的机会,行诸文字,可以窥见台湾的学术界动态及其与大陆的学术交往;同时作者也是汉魏六朝文学及福建地方文学文献研究专家,成果卓著,在两岸均有很大的影响,所写各类学术著作的序跋,也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朗润舆地问学集
¥40.00
本书是李孝聪教授的一部学术随笔集,分为区域观察、水利审视和田野踏查三个主题。区域观察收录三篇文章,为作者从历史地理的角度对中国和欧洲历史行总体观察。其中一篇以地缘政治结构为切,阐述中国各区域的历史发展过程,观察视角独特。水利审视部分,则探讨了中国古代水利设施的堙废原因以及大运河的作用,水利与中国历史息息相关,水利工程的兴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王朝的兴衰。第三部分反映了李孝聪教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治学理念,作者依据文献记载及考古材料,实地考察中国北部及西部重要的古代交通遗迹,展现了不一样的边疆历史风貌。

术语的解读:小说戏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
¥76.00
《术语的解读:小说戏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一书收录谭帆先生长期以来撰写的有关小说戏曲术语研究的文章,凡二十篇,基本囊括了他对于术语研究的理论思考和对具体术语的考释 成果,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小说文体术语研究的理论文章,二是有关小说戏曲学科或相关研究领域的术语考释文章,三是有关小说文体术语的考释文章,四是有关戏曲理 论范畴的考释文章,五是对金圣叹及《第六才子书西厢记》中相关术语的考释文章。“术语的解读”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在当下古代文学研究中已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作为一个学 术领域,术语研究可谓方兴未艾,还有很大的学术增长空间。本书在视角与方法上为古代小说戏曲的术语研究提供了理论探讨。


夏夕集
¥40.00
本书分为学术随笔、书评、序跋三部分。随笔内容为公私收藏历代书画、善本碑帖、稿抄本及名人手迹之揭示与考订,以及近现代名家如陈三立、陈寅恪、吴湖帆、傅增湘、王献唐、 沈祖棻、顾廷龙、贝聿铭、王晓湘、陈中凡、冒效鲁、杜威等人之掌故。书评以日本五山版《冷斋夜话》整理本、李之鼎《增订丛书举要》、魏隐儒《书林掇英》、苏精《近代藏书三 十家》等为对象,或商榷,或别有发明。序跋既有书画如陆恢《寄意山水册》、《余少英遗墨册》、《吴平斋手札册》、《吴大澂墨迹四种》,又有手稿如《吴大澂日记》、《顾廷龙 日记》及孙毓修抄稿四种、江澄波著作三种等,谈艺论学,纪事记人,均能言之有物。


平斋晨话
¥40.00
本书收入戴伟华先生近三十年的散文、随笔、序跋、书评、书信等精选文章。其中包括扬州轶事、读书随笔、学术随笔、会议致辞、纪念文章、追思文章、书评、论学谈艺书信、访 谈、著述序跋等。有论及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古代诗人、词人的学术随笔,也有追忆近现代著名学者如任中敏、傅璇琮、罗宗强等以及探讨当代学者陈永正、王小 盾、徐俊、胡可先等人的散文、书评,内容丰富,饱含深情,是一部兼具可读性和学术性的学人随笔集。


三余书屋话唐录
¥40.00
《三余书屋话唐录》为复旦大学查屏球教授读书札记与学术随笔之结集。所谓“三余”者,即三余圩,乃其故乡之旧名。而作者研治唐代文学多年,所作札记、随笔、评论多与唐学相 关,故名“话唐录”。此即书名所由来。全书分为“堂下蹑尘”“学林撷英”“海外揽胜”“丛札漫忆”四部分,凡文章二十六篇。“堂下蹑尘”卷收录作者读书札记数篇,所作札记 均缘于刘学锴、郁贤皓、傅璇琮、王水照等前辈大家的学术名著;“学林撷英”卷主要是作者对于当下唐代文学领域几部研究著作的评论文章;“海外揽胜”卷收录作者关于域外汉学 的书评、书序;“丛札漫忆”卷则是作者的数篇学术随笔,其中几篇追忆了祖保泉、王运熙、郁贤皓等前辈学人。

肘后备急方辑校(全二册)
¥100.00
《肘后备急方》八卷,东晋医学家葛洪编撰,梁代陶弘景补阙,金代杨用道附广,是我国中医方剂学史上重要著作之一,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常见病,尤其是各科急症,被公认为我国第一部急救学专书。 《肘后方》历史传承演变情况比较复杂,在历代传抄、刊刻过程中,文字多有脱衍讹倒,内容方面有较多增补改编,也有大量文字佚失。沈澍农教授在中医文献研究领域造诣深厚,对本书行了多年的研究,在广泛汲取历代医家研究精华的基础上,对本书作全新辑补,予以全方位校对和注释,对所有辑源文献均标出处。本书的出版,对现代读者读懂、使用本书,挖掘发扬其精华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世说新语
¥63.90
《世说新语》是无人不知的经典,但并不好读。前贤时彦经过多年力,基本扫清了阅读障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图书馆馆长陈引驰先生全面吸收既往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多年 的教学实践,携手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盛韵老师,精心造了《世说新语》全注全译本。新版本注释简明易懂,校勘择善而从,译文直白流畅,人名索引更是把书中人物编织成 一张立体的关系网。历来阅读《世说新语》,都不能脱离刘孝标注,新版全文收录刘注,便于读者相互参证。有了这个新版本,《世说新语》更加丰富、更加好读了。

姜垓诗集校笺
¥76.00
姜垓(1614—1653),字如须,号伫石山人,山东莱阳人。崇祯十三年(1640)士,授行人。去官后居苏州,为避阮大铖加害,乃变姓名,走宁波,明亡,还吴中卒。 与其兄姜埰(字如农)同以忠义而闻名于士人之间。著有《筼筜集》《伫石山人稿》,今已不见传本,仅存《流览堂诗稿残编》六卷,不过其零星遗稿而已。谢正光广搜博采现存姜垓 诗文,包括浏览堂残稿六卷、浏览堂补遗不分卷、姜考功诗不分卷、集外诗辑、姜垓文录、倡酬投赠集,并加以校笺,编为《姜垓诗集校笺》,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一个内容翔实、体例 谨严的姜垓诗集整理本。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二十九辑)
¥52.00
《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二十九辑)》收以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十余篇,涉及中国古代文学、经学文献、敦煌文献、出土石经墓志、考古学、语言文字学及 版本目录研究等各个领域。各文章篇幅不一,但均能有新说新义,其观能够给学界相关领域研究以启发。本书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旨归,致力于传播海内外中国典籍与文化研 究的学术成果,探讨学界普遍关心的中国古代典籍与文化问题,引导全社会全面认识中国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

古典文献研究(第二十七辑中)
¥82.00
《古典文献研究》是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程章灿主编的论文集,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并促 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本辑为《古典文献研究》二十七辑以来首个“中”卷,也是武秀成教授荣休纪念特辑,收其最新《学术自述》,此外共收24篇文章,分文献文化史研究、《全唐 五代诗》编纂与唐代文学研究、经学及经学文献学研究、文学及文学文献学研究、目录学暨四库学研究、文史新研六个板块,从多方面探究了中国古典文献在文化建构上的重要性。本 书文章是文史研究的新成果,对推学术前多有助益,对引领学术风气颇有贡献。

古籍研究(总第79辑)
¥70.00
《古籍研究》(总第79辑)收录国内各大高校2023-2024年古籍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论文及学界动态,内容包括文史专论、目录与版本、校勘与注释、文献辑考、古文字研 究、年谱与传记、皖籍文献专题、学术丛札、文献学评述等板块,反映了古籍目录、版本、校勘、古代文学实证研究、古籍校勘与注释以及安徽地方文献研究方面的丰硕成果,反映了 国内古籍研究学界研究的最新水准。适合广大读者及古籍整理研究与爱好者,尤其是高校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学习和使用,是引领读者探寻古籍整理方法的门径。


诗经小学 毛诗补疏
¥40.00
《诗经小学 毛诗补疏》为《清经解·诗经编》之一种。段玉裁、焦循均为乾嘉时期著名的经学家,二人所撰《诗经小学》和《毛诗补疏》均为清代《诗经》学名著。其中,《诗经小学》四卷,成书于乾隆四十一年(1776),以校勘训释为主,广泛征引三家诗、历代石经及历代注疏,辨析经传异文乃至毛、郑异同,由声韵手,以治训诂。本次《诗经小学》 的校整理,以拜经堂刻本对校。《毛诗补疏》五卷, 为焦循晚年学术成熟期所著,于《诗经》地理名物的考释,尤多精义,而全书主旨则以驳正孔疏及郑笺为主要内容。本次《毛诗补疏》的校整理,以嘉庆年间焦氏雕菰楼刊本对校。


词体长调的抒情美典研究
¥52.00
长调的抒情美典,指的是长调作为一种独立文类,其结构形式的美感特质以及抒情内涵所建构出的美学典式。不同于诗与小令,长调铺陈叙述的手法与更为复杂的句式组合,不仅在形 式上已脱离诗体影响,篇幅的扩展亦提供了词人对情境物象细致描摹的可能。历来对长调文类的研究多止于传统词论,对文类形式所蕴含的抒情价值,如篇章结构、时空关系等层面则 未能触及。本书以全宋词长调为研究范围,由传统词话与文类发展着眼,遍及长调形式结构的抒情意义、情意内涵的表现概况以及抒情经验模式,借此厘清长调的抒情美学特色。本书 为香港浸会大学孙少文伉俪人文中国研究丛书之一。


毛诗故训传
¥46.00
《毛诗故训传》是《清经解·诗经编》之一种,是清代《诗经》学研究的名著。段玉裁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对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有着精深的研究。段玉裁校《毛诗故训传》三十卷,不迷信古本,依靠自己的学识,善加判断,故其对《毛传》的讹误或衍文多有订正,严杰识语即谓“后之人有专为《毛传》作疏者,宜以此书为定本”。此书的最大贡献,在于恢复古时经传别行之旧。本次校整理,以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段氏七叶衍祥堂刻本对校。

中国赋学(第四辑)
¥63.90
本书分为“理论研究”“文献研究”“海外赋学”“研究综述”“新书推介”五个板块,全方面介绍与阐释了赋学的发展及演变历史。收录包括许洁《晋赋的写实走向及其思考》、易 闻晓《经学与汉代经生及赋家群体》、张思桥《试论赋中“繁类成艳”的修辞体认与破体互文》等,所涉论题多样,有关于赋学理论研究、赋家著述及个案研究、学界代表性优秀成果 述评等。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新颖,论证深刻,代表了当前中国赋学研究发展的新动向。

封神演义
¥76.00
《封神演义》是明代许仲琳、李云翔创作的神魔小说,大约成书、刊刻于天启年间。全书共一百回,写的是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本书为裸脊平装,版式疏朗,阅读方便。封面纯色大字设计,采用丝网印银工艺,人物图像选自清人绘《封神真形图》,具有极强的视觉冲。书内历史元素丰富,折页式书签上有唯一记载武王伐纣的青铜器利簋及其铭文图案,书口喷绘描述二郎神搜山降魔的《搜山图》。本书底本为现存最早的明金阊舒氏刊本,完整收录百幅古典绣像,文图对应,原汁原味,宜读宜藏。

古文献研究(第十一辑)
¥75.00
《古文献研究》(第十一辑)是由王锷教授主编,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文献专业出版的学术论文集,以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旨归,依旧以“与兄弟专业交流,向各地同行求 教,借以促我校的古文献教研工作”为宗旨,主要收录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文献专业教师、博士研究生以及外校同行在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中撰写的一部分论文,内容包括出土文 献研究、版本学研究、礼学研究等,学风严谨,文风朴实,内容充实,论证严密,观创新。其中不乏优秀之作,如陈剑《〈说苑〉的“约镇”与相关金文合证》、邬可晶《甲骨金文 的“夙”与清华简〈五纪〉的“丮”》等文章,体现了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

美国文理学院藏中国特藏目录提要
¥100.00
致力于本科教育的文理学院是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后期,众多美国基督徒踏上了前往东方传教的征程,这批传教士中有很多是来自文理学院的毕业生和教 授。他们在中国居住的时间少则一两年,多则四五十年,返回故土时带回了大量珍贵资料。本书对美国欧柏林联盟中的80所文理学院图书馆行调查,整理成有利于读者使用的目录 提要,目的是协助读者广泛而深地查找美国文理学院中的中国特藏。涉及38所学院、121种中国特藏。内容包括旅行日记、信函、相册、剪报、书刊、明信片和艺术藏品等。

中国诗学研究(第二十五辑)
¥70.00
本辑收录论文二十篇,分为“新诗专题”“诗学话语”“金元诗学”“清代诗学”“诗学文献”六个板块。收录包括杨四平《新诗外在形式的可视化叙事及其本体建设》、荣光启《文 法与诗法之间:早期新诗对“具体性”的寻求》、罗小凤《“汉语语言特性”的再发现——论新世纪以来郑敏对新诗语言的思考与局限》等,所涉论题多样,有关于诗学词学理论研 究、诗学词学观念演变、诗学版本考证、作家著述及个案研究、学界代表性优秀成果述评等。论文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观新颖,论证深刻,代表了当前中国古典诗学研究发展的新 动向。


孙子兵法(附汉简本)
¥28.00
《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前六篇主要讨论战略,后七篇主要讨论战术,是历代军事家的bi读经典。不仅如此,《孙子兵法》的指导意义,更是超出了军事作战范畴,对政治、经济、人生等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是中国乃至于全球都家喻户晓的兵法奇书。 本次出版的《孙子兵法(附汉简本)》,精选传世珍贵版本的《孙子兵法》,全文收录。译者余日昌先生对其详加注释、品评、翻译,并附有精彩案例。本书版式精美,双色印刷,加 彩色插图三十余幅。左右页原文与译文对照,无障碍阅读。后附银雀山汉墓中发现的两千多年前的《孙子兵法》版本,古今对照,一目了然。让读者全方位地理解《孙子兵法》这部 千古经典,感受古代兵圣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