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温疫论 温热论
温疫论 温热论
(明)吴有性 撰,(清)叶桂 撰;张志斌 整理
¥40.00
《温疫论》,明代吴有性撰。是中医温病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著作,是中医学理论原创思维与临证实用新法的杰出体现。《温疫论》充分体现了吴有性对温疫的新认 识,从病因病机、感邪途径、传变规律、辨证体系、治法方药,到诊断治疗中必须注意的问题,可说是细致周到,对后世温病理论的发展及温病的临牀治疗都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温热论》为清代临床医学家叶桂携徒弟游于太湖洞庭山,在舟中口述,由弟子顾景文执笔著录;由唐大烈修改整理者,名《温证论治》。 叶桂的学术特色在于他提出的卫气营血辨证方法,既简洁明了,又逻辑严密,抓住了温热病发展的几个关键性环节,十分便于临床医生的学习使用,有着极高的临床适用性。
49元5本 令狐楚集
令狐楚集
(唐)令狐楚 撰;尹占华,杨晓霭 笺校
¥52.00
《令狐楚集》为中唐政坛及文坛重要人物令狐楚的诗文集。令狐楚为中唐名士,政治上身历党争,文学创作上,骈散皆擅,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由尹占华、杨晓霭整理 笺注,此书1998年曾以简体字的形式出版,本次以繁体竖排的形式推出,作者又加以修订,改正了不少讹误与疏漏,增加了新的篇幅,希望给读者一个更为校笺更加丰富、整理更 加精审的令狐楚文集。 令狐楚原集卷数甚巨,然不存,本书将散见于各种典籍中的诗文辑出,编成此集六卷。有以下特:一是广泛搜罗;二是明确出处;三是考定作年;四是作者有分歧者则作考辨;五是 正集后编有附录。
49元5本 行走的印迹——安平秋古籍工作论谈
行走的印迹——安平秋古籍工作论谈
安平秋
¥59.00
《行走的印迹——安平秋古籍工作谈集》收录了安平秋先生从1981年至2023年的40余年间对古籍工作所发表的言论和文章。与古籍整理研究、人才培养、规划出版和收藏保 护工作的相关文章共七十余篇,分为四个部分:一、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的历史与现状。三十三篇工作报告和发言,呈现安先生四十年为古籍整理研究工作作出的贡献。二、演讲访 谈。十一篇访谈录,记录安先生从域外汉籍整理和古籍工作人才培养等多角度为古籍工作作出的长期规划。三、纪念与回忆。十二篇文章深切怀念古籍整理工作者。四、书评与序跋。 二十一篇序和跋,一方面感怀为古籍工作贡献终身的前辈,一方面体现安先生提挈后生推动古籍工作的博大胸怀。
49元5本 论语注译
论语注译
孙钦善
¥28.00
《论语》是中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共包含20篇,总计约500章。主要围绕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以及他与弟子之间的对话展, 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注译》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儒藏》总编纂之一孙钦善先生所著,在历代《论语》研究的基础上,集合其多年讲授和研究《论语》 的成果,对《论语》全书作了注释和今译。在注释方面,涵盖字词的语文解读、名物典制等内容考实以及义理辨析三个层次,同时注意用材料互证,特别是以《论语》前后互证的方 法,求得三个层次的准确解释,阐明孔子的思想及有关文本的原意,一本书还原《论语》的真义。
49元5本 孟子注
孟子注
谢秉洪
¥34.00
东汉学者赵岐的《孟子注》为现存最早的《孟子》注本,不仅对文字行训诂释义,也对文意行串讲分析,是研究《孟子》及儒家思想的重要文本。本书是凤凰出版社“十三经古 注”系列丛书之一种,整理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谢秉洪教授。此次《孟子注》的整理,《孟子》经文与注文以影宋蜀刻本为底本,另附宋孙奭《音义》(以许瀚校刻本为底本分散 录)。全书按整理统一要求施加标,文字校勘上,力求吸收最新成果。以期为广大读者及学界的研究者提供一个专业而准确且便于阅读的《孟子》古注本。
49元5本 庆祝柳士镇先生八十华诞问学集
庆祝柳士镇先生八十华诞问学集
张全真 何亚南
¥58.00
《庆祝柳士镇先生八十华诞问学集》收录了南京大学柳士镇教授弟子庆贺其八十寿辰的三十余篇论文集,分为三类:述评、论文、轶事,内容涉及语言学理论、古汉语、文字学、音韵 学、训诂学、汉语词汇史等各个领域;“轶事”部分记录师门趣事,轻松愉快,情真意切。本书由柳士镇先生的学生南京大学文学院张全真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何亚南教授主 编。柳士镇,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专长及研究方向为汉语语法史和中世汉语,承担有国家社科项目基金和亚联董基金项目,代表性著作《魏晋南北朝历史语法》 等,代表性论文有《〈世说新语〉〈晋书〉异文语言比较研究》等。
49元5本 域外汉籍研究入门(增订版)
域外汉籍研究入门(增订版)
张伯伟
¥58.00
《域外汉籍研究门(增订本)》是为域外汉籍研究的初学者提供切实指导的工具书。本书介绍了域外汉籍的定义、研究范围、研究史、意义和研究方法,并具体提供了域外汉籍研究方面所需的工具书、资料集、论文集、网站及参考书目。为方便深理解,本书从考证、专书、专题、综合等角度,列举了作者几十年来在该领域内的部分代表性成果与研究实例,为如何展域外汉籍研究作了生动的方法论演示。此次增订本除了文中资料的更新,主要增了十二篇附录文章,体现了作者近十年来对域外汉籍研究的更深思索与掘。
李白诗集全注全译
李白诗集全注全译
詹福瑞 刘崇德 葛景春 等
¥76.00
《李白诗集全注全译》以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静嘉堂文库藏宋蜀刻本《李太白文集》为底本,全收全解李白存世诗歌。每篇分“题解”“原诗”“注释”“译文”四部分。 “题解”为诗篇创作的背景及诗歌主旨行精要提示。“注释”全面扼要,涵盖字词、典故与赏析各个方面。“译文”为本书最大特色,作者以当代散文语体译出李白原诗行串讲, 内容可信,文气贯通,有助于读者全面把握李白的人生轨迹与思想世界,于千首诗中尽见盛唐气象,步诗仙的逝川与流光。
49元5本 他乡甘露
他乡甘露
沈卫荣
¥40.00
本书是凤凰枝文丛之一,为学者沈卫荣的学术随笔。分为“序说”“藏传佛教”“语文学”“读书”“纪念”等部分。对于蒙元史、藏学、语文学、学术史诸问题多有发明,展现了学 者本人的治学经历与国内藏学研究的前沿水平。作者在回顾总结藏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之后深刻指出,藏学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顺应某一种思想、权力和利益而建构出一个人们喜爱或 者期待的、虚拟的西藏和藏传佛教,而是应该以客观、理性的态度,带着批评的精神,来研读藏文文本,观察西藏的历史和现实,尽可能真实地还原和揭示西藏之复杂和曲折的历史, 描述其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和社会面貌。
49元5本 《诗经》诠释史
《诗经》诠释史
荣国庆
¥58.00
《〈诗经〉诠释史》是长治学院荣国庆撰写的学术著作,其成果对经学阐释学、《诗经》研究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各《诗经》诠释文本在中国思想政治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其 以“经”为对象,以训诂、解题、音韵为学术方法,是中国知识分子构建文化话语权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历代文人参与和观照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诗经》文本不断呈现出种种可 能性,持续涌现出新的意义,保持了其作为经典的恒常存在。本书以历代《诗经》研究的文本为基础,探讨不同时代、不同知识分子,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在知识分子话语构建的基 础上,深层次解读《诗经》的诠释文本的生成背景及意义,研究了从先秦到清代,《诗经》诠释方法和诠释思想的延续与流变。
49元5本 王星琦讲元曲课
王星琦讲元曲课
王星琦
¥34.00
《王星琦讲元曲课》是著名的元曲学者王星琦教授关于元曲的最新普及读本。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作为元代文学的杰出代表,元曲一方面承袭唐宋词之余绪,一方面汲取民间俗曲歌谣 的营养,大俗大雅,变化灵动,气象一新,在唐诗宋词之后,别生面,为灿烂的中国古代诗歌史更添异彩。本书分为元曲概况、名曲详释两部分,介绍元曲蓬勃兴起的历史背景,有 代表性的元人悲剧和喜剧,解读众多的元曲名家和元曲名作。全书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诗情与学理兼备,内容深浅出,文笔生动有趣。书中精心配备了大量插图以及作者本人的书法 作品,图文并茂,相得益彰,让热爱古典诗词的读者更好地走元曲的艺术世界,领悟元曲魅力。
49元5本 礼制与边疆
礼制与边疆
顾涛
¥58.00
《礼制与边疆——<通典>与中国制度传统》以“礼制与边疆”为主题,收录《通典》及与之相关的中国古代礼制专题研究论文17篇。《通典》中《食货典》已有校笺的专著,《职 官典》《刑法典》也因与其他文献差异度大而容不得学者们忽视,而《礼典》和《边防典》备受当今学者非议。本文集抓住受关注程度较为稀缺的《礼典》和《边防典》两大块,提出 “将礼治传统融化在法治实践中”重要学术命题,系统探索《通典》与古代国家治理传统,全面回顾汉唐之际礼学与礼制的已有研究,堪称掘《礼典》和《边防典》研究的先锋 队。
古典文献研究(第二十七辑上)
古典文献研究(第二十七辑上)
程章灿
¥78.00
《古典文献研究》由南京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主办、程章灿主编。本辑为卞孝萱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专辑,收二十余篇文章,其专题分为卞孝萱先生百年诞辰纪念、?全唐五代诗 ?编纂与唐代文学研究、道教文献研究、文学及文学文献学研究等。文章如胡阿祥《卞孝萱先生与六朝文史研究》,邓亚《从〈白氏六帖〉看白居易思想观念的生成及演进》,靳婷婷 《〈神仙传〉八篇单传原本考》等等。本书文章是文史研究的新成果,对推进学术前进多有助益,对引领学术风气颇有贡献。
49元5本 书味自知
书味自知
谢欢
¥40.00
本书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图书馆与数字人文系副教授谢欢的学术随笔集,内容主要是作者读书、购书、藏书的心得以及与前辈学人交往的故事旧闻。作者深耕图书馆学学术史、图 书情报学基础理论,对于中国古典文献的版本递传变迁、海外图书馆所藏的中国文献情况进行了专业的研究与梳理,并以轻松可读的随笔文字呈现给读者,对于了解图书馆学、版本 学、目录学、海外中国学等领域的*新动态颇有助益。本书为孟彦弘、朱玉麒主编的凤凰枝文丛之一,丛书是凤凰社与学界同人共同打造的文史园地,除学术研究论文外,举凡学人往 事、经典品评、学术札记之文化随笔,旧学新知,无所不包,是作者出诸性情而诗意栖息之地,读者信手撷取而涵泳徜徉之处。
不止江湖
不止江湖
杨照
¥88.00
一句话概括金庸武侠小说的伟大:他创作了影响无数人的作品,在武侠世界和江湖社会中想象了另一个中国。 无论是关键内容还是主要特点,本书从以下三个方面揭示了原来如此深藏不露的金庸,提供了出人意料又理所当然的解读方式,给予了读者会心得意的小说阅读体验: 武侠小说作者——金庸跌宕的人生阅历、强烈的个性特点和自觉的写作追求; 小说创作背景——金庸从事武侠小说写作时特殊的个人境遇和复杂的时代状况; 武侠小说文本——金庸如椽之笔所创作的鲜明的文学特色和丰富的文字内涵。 本书称得上是理解和读懂金庸武侠小说的极佳指南与思维导图。
现代小说十家新读
现代小说十家新读
钱理群、吴晓东 主编
¥98.00
“这些作品在当时都处于‘边缘’地位……但它们又具有‘超前性’,在时代思潮发生变化的某一时刻,它们的价值会被重新承认。”(钱理群语) 作为“钱理群现代文学课”系列,这一本《现代小说十家新读》,先由钱理群教授在北京大学1995年秋季学期设的“40年代小说研读”课程内容“箱”整理而来。近30年后,当年亲历这次讨论课的北大中文系吴晓东教授领着新一代学子在前辈的光环下重释这些作品,加了现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新的解读文字,贡献了新的方法论视野。 两代力的课堂,选取萧红、李拓之、沈从文、端木蕻良、路翎、冯至、废名、卞之琳、张爱玲、汪曾祺10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从萧红《后花园》对人的存在的探讨,到张爱玲《封锁》是否“意义过溢”,再到汪曾祺《异秉》新旧两种版本的对读……以课堂实录、师生平等交流的形式,重返文学现场。 拒绝英雄主义,穿透战争废墟,发现战火中日常生活的价值与美,关怀个体生存状态……两代学人都对经典的内涵做出了属于自己一代人的阐释,也见证了我们现代文学经典的历久弥新。
49元5本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
纯阳真人
¥19.99
《道德经纯阳真人释义》是依托道教纯阳真人吕洞宾对《道德经》所作阐释的经典著作。书中,吕洞宾凭借自身深厚的道家修行体悟,逐句解读《道德经》这一古老道家圣典。从对“道可道,非常道”的独特见解,到对“无为而治”等核心理念的深入剖析,吕洞宾将《道德经》中玄奥抽象的哲学思想,以更为通俗且具修行指导意义的方式呈现。他融合个人修行实践,为修行者和研习者点明从日常处世到精神修炼的路径,帮助读者理解道家智慧真谛,在生活中践行道家理念,探寻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之道,对传承和深化道家思想影响深远。
49元5本 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别传
陈寅恪
¥29.99
《柳如是别传》是国学大师陈寅恪于20世纪50至60年代创作的传记作品,首次出版于1980年。该书以明末清初的奇女子柳如是为主角,详尽考证了她的生平事迹。柳如是出身贫寒,幼年被卖入官宦人家,后沦落青楼,但她不仅貌美如花,更兼善诗会曲、能书擅画,行风流纵诞,志不羁陋俗,勇于追求人生幸福,且深明民族大义,远超当时腐败的官员儒生。书中通过柳如是与陈子龙、钱谦益等文人的交往,展现了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群体的生活画卷及江南社会风貌,对理解当代江南文化及文人思想具有重要价值。陈寅恪以深厚的历史功底和独特的文学笔触,将柳如是塑造为一位具有“侠气、才气和骨气”的奇女子,全书充满了对自由精神的颂扬和对民族魂、士人魂的呼唤。
乡土情结:今天如何读贾平凹(今天如何读经典)
乡土情结:今天如何读贾平凹(今天如何读经典)
张智华 等
¥23.40
贾平凹说故乡:“我的一生都是在秦岭,生在秦岭,长在秦岭,工作生活在西安,它也是秦岭山下,所以和秦岭的关系是没办法割裂的。”贾平凹把他生活过的故乡变成文学故乡,使商州更多地带上了文化色彩。本书通过阅读贾平凹,既要让读者感受他笔下的商州地域文化特色,更要体会一个人从精神故乡中汲取到的不竭创作动力。 目录: 第一章 从商洛到西安 一、贾平凹名字的由来 二、贾平凹的创作阶段与起伏 三、贾平凹的写作基因密码 第二章 商州系列中的“人、事、情” 一、商州系列中的“人、事、情”概述 二、商州系列中的“人” 三、商州系列中的“事” 四、商州系列中的“情” 第三章 《秦腔》等:寻根、魔幻、反思 ——本土意识与国际视野 一、天空晴朗了 二、《秦腔》故事梗概 三、对比存在的人物和意象 四、丝丝扣的记忆和现实五、密不透风的日常叙事六、故乡挽歌 第四章 《山本》写意与虚空:神秘秦岭下的民间传奇与道家意蕴 一、秦岭的民间传奇 二、魔幻与现实 三、《山本》的文化内涵 第五章 丑得如此精美——从《丑石》看贾平凹散文特征 一、贾平凹不同时期散文风格的转变 二、贾平凹散文中的幽默感 三、贾平凹游记类散文 四、贾平凹人物类散文 五、贾平凹散文的童年情结 六、贾平凹散文的教育价值 第六章 跨界传播——贾平凹文学改编为影视 一、贾平凹小说的影视化改编纵横探讨 二、陕西文化与乡土文学及其影视化表现 三、文学作品影视化在当下的意义
49元5本 注音全译蒙学三书
注音全译蒙学三书
郑蕊
¥29.00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中国传统社会孩童的启蒙读本,俗称“蒙学三书”“三百千”,对于小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掌握基本国学知识具有启蒙价值。新华出版社之前推出了多本注音、详解经典典籍的通俗读物,其中《古文观止》《论语》《四书》等取得了不错的销售。现在我们推出这本《注音详解蒙学三书》,增加该系列产品线的产品,更好满足低龄读者及其家长的国学启蒙要求。全书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三个图书版本为底本,作者吸收最新的古籍研究成果,增加全部注音,并加上关键字词解释,最后做简要评。
49元5本 沈从文的双城记:从文学边城到学术边城  中华书局出品
沈从文的双城记:从文学边城到学术边城 中华书局出品
李青果著
¥40.80
沈从文从文人到学者的转身,使其榫于中国“学者而兼文人”的传统,并成为这个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本书以文学史与学术史交叉的视野,探究沈从文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相互阐发的关系,发覆此种转变形成的内在理路,为解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沈从文转型之谜”提供一把钥匙。
7 8 9 10 11 1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