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尼斯商人(中英双语珍藏版)
¥18.00
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是一部具有极大讽刺性的喜剧。大约作于1596—1597年。剧本的主题是歌颂仁爱、友谊和爱情,同时也反映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产阶级与高利贷者之间的矛盾,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社会中金钱、法律和宗教等问题的人文主义思想。这部剧作的一个重要文学成就就是塑造了夏洛克这一惟利是图、冷酷无情的高利贷者的典型形象。


仲夏夜之梦(中英双语珍藏版)
¥18.00
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青春时代*为成熟的喜剧作品,同时也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的喜剧之一,讲述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此剧在世界文学史特别是戏剧史上影响巨大,后人将其改编成电影、故事、游戏、绘画等。


第十二夜(中英双语珍藏版)
¥11.04
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讲述了西巴斯辛和薇奥拉这一对孪生兄妹,在一次海上航行途中不幸遇难,流落到伊利里亚。经过一番有趣的波折之后薇奥拉与奥西诺,奥丽维娅与西巴斯辛双双结成良缘的故事。这部作品以抒情的笔调,浪漫喜剧的形式,再次讴歌人文主义对爱情和友谊的美好理想,表现了生活之美、爱情之美。


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英双语珍藏版)
¥19.00
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剧中描写蒙太古之子罗密欧和凯普莱特之女朱丽叶一见钟情,他们为了追求自由的爱情,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甚至以死殉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浪漫主义抒情色彩的悲剧,也是倡导自由平等、婚姻自主的颂歌。


奥赛罗(中英双语珍藏版)
¥11.94
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蒙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蒙娜身边。


无事生非(中英双语珍藏版)
¥11.04
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喜剧之一。写作于1598-1599年,是莎士比亚喜剧写作*成熟的时期。剧中数条线索巧妙穿插,*吸引人的是培尼狄克和贝特丽丝的恋情。他们起初誓抱独身,相互讽嘲,各不相让,*后彼此倾倒,完满结合。内容热闹欢乐,并富哲思。人物性格鲜明,妙语连珠。剧中人物探寻的则是两性关系中的自我意识以及彼此间的真诚与尊重。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经典戏剧集(中英双语珍藏版)(套装共9册)
¥167.00
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的故事。


李尔王(中英双语珍藏版)
¥19.00
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其四大悲剧之一。故事来源于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的故事。


麦克白(中英双语珍藏版)
¥17.00
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在野心的驱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又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班柯、贵族麦克达夫的妻子和小孩。*后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袅首的下场。


哈姆雷特(中英双语珍藏版)
¥21.00
是莎士比亚悲剧中的*之作,是其四大悲剧之一。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的揭示出封建末期社会的罪恶与本质特征。取材于公元1200年的丹麦古代神话,讲述了丹麦王子为了向杀父娶母篡位的叔父复仇而装疯,历经折磨而终于报仇。《哈姆雷特》的整个故事渗透着属于莎士比亚那个时代的精神,是莎士比亚人文主义和对现实生活批判精神的*深刻的表达。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3·悲剧Ⅲ
¥19.90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它们分别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排序。它是全球公认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堪称精华中的精华,是了解社会百态、人性本质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持久的心灵震撼,在成长、爱情、信仰等方面产生共鸣并获得启发。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1·悲剧Ⅰ
¥19.90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它们分别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排序。它是全球公认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堪称精华中的精华,是了解社会百态、人性本质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持久的心灵震撼,在成长、爱情、信仰等方面产生共鸣并获得启发。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2·悲剧Ⅱ
¥19.90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它们分别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排序。它是全球公认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堪称精华中的精华,是了解社会百态、人性本质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持久的心灵震撼,在成长、爱情、信仰等方面产生共鸣并获得启发。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4·喜剧Ⅰ
¥19.90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它们分别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排序。它是全球公认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堪称精华中的精华,是了解社会百态、人性本质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持久的心灵震撼,在成长、爱情、信仰等方面产生共鸣并获得启发。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6·喜剧Ⅲ
¥19.90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它们分别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排序。它是全球公认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堪称精华中的精华,是了解社会百态、人性本质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持久的心灵震撼,在成长、爱情、信仰等方面产生共鸣并获得启发。


莎士比亚悲剧喜剧全集5·喜剧Ⅱ
¥19.90
莎士比亚的写作经历一般被分为三个时期,从初学阶段,到成熟时期,再到和解剧时期,它们分别按照写作时间的先后排序。它是全球公认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堪称精华中的精华,是了解社会百态、人性本质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持久的心灵震撼,在成长、爱情、信仰等方面产生共鸣并获得启发。


屈原
¥17.00
郭沫若是现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在各个文学体裁都有着突出的成就。本书收录了他的历史剧代表作《屈原》和《蔡文姬》。《屈原》写于1942年,描写战国时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与楚怀王、南后等人的卖国行径进行斗争的事迹,歌颂了屈原热爱祖国的崇高思想和毫不妥协的斗争精神。《蔡文姬》写于1959年,讲述才女蔡文姬受丞相曹操之请,从南匈奴返回汉朝继承父亲蔡邕遗志续修汉书的故事。《屈原》被*列入中小学生指导阅读书目,考虑到篇幅的适度,本书另增加了《蔡文姬》,作为选读剧目。


曾明昆笛集成
¥44.00
昆曲艺术流传至今已近六百年,被称为“中国百戏之祖”。我国戏剧种类之多,世界无双,而各种戏剧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唱腔音乐的不同。自明魏良辅改良昆腔以来,昆曲以其“细腻委婉”之“水磨腔”独领“雅部”称号,为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代表之一。 昆曲音乐的主体是唱腔音乐,即各曲牌所谱写的唱腔。此外,还有一些配合舞台表演用的吹打曲牌音乐。演奏昆曲音乐的主要乐器是竹笛,然在昆曲唱腔音乐中,主要是曲词演唱,笛子只起伴奏衬托作用。因此,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集中在曲词演唱方面,较少关注笛子的吹奏。人们更多的是欣赏曲词的美、演唱音乐的美,而忽略了唱腔音乐的美、笛子吹奏音声的美。 昆曲唱腔的谱曲原则是“以字行腔”,“字正腔圆”,要求严格遵照曲词中每个字词,以及上下字词之间的四声阴阳变化关系来谱曲,因此,即使是同一支曲牌,由于其曲词中字词之间的四声阴阳关系不同,他的唱腔音乐也就不一样了。这也是昆曲音乐灵活丰富、韵味无穷的重要原因。 曾明先生对昆曲艺术有深厚的造诣,在昆曲笛子演奏方面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杰出才华。近年来,为弘扬传统昆曲艺术,他也经常奔波于海内外;而为了使国内外人们更容易了解昆曲,他试探着以清笛演奏昆曲唱腔的方式,让人们欣赏到昆曲音乐之纯美。此举可谓是一项创举,对于昆曲艺术的国际化传播一定会起到积极的重要的作用。 日前,曾明先生把他即将出版的《曾明昆笛集成》一书的有关文字材料和录音等寄来,这是他用了五年的心血,查阅了大量的曲谱,经过无数次的校订、吹奏才著述、录制完成的,是一部既有重要学术研究意义,也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著作。曾明先生索序于我,即以上述些许陋见附于篇端。


莎士比亚悲剧集
¥38.00
《莎士比亚悲剧集》全球公认莎士比亚的经典代表作,堪称精华中的精华,是了解社会百态、人性本质的百科全书,无论你是谁,都可以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感受持久的心灵震撼,在成长、爱情、信仰等方面产生共鸣并获得启发。这观之不足、钻之弥深的雅俗共赏,这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的完美结合,称得上是伟大的文学经典作品确切不疑的标志。


兰芷剧集
¥22.99
本书为一本潮剧剧本集,汇集大型剧本4个——《风雨红头船》 《神医与神探》《风云汇路》 《大峰传》,以多幕或独幕形式呈现,多取材历史故事,以地方题材为主,立意深刻,情节曲折,人物典型,语言生动,潮州方言独白增加了地域特色,满怀家国情怀。


汉学家韩南中文小说英译的价值建构研究
¥34.80
派屈克·韩南(Patrick Hanan,1927—2014)是美国汉学界研究中国通俗小说领域的领军人物,曾任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主任,哈佛大学燕京学社第五任社长,被誉为“欧美汉学界明清小说研究人”。韩南致力汉学研究60载,将中西汉语文学研究融会贯通,形成了独特的研究体系。本书以价值哲学为理论观照,探究汉学家派屈克·韩南的九部中国通俗小说译作的价值建构,进而管窥汉学家译者在译本价值建构中做出的评估、确立的选择、使用的策略、遵循的尺度、体现的意图等。本书共六章,分别为:章绪论;第二章“隐性”与“显化”——翻译原本客体的价值重估;第三章“情感”与“理性”——翻译原本客体的共谋选择;第四章“保留”与“同化”——翻译文本价值的双向生成;第五章“导向”与“接受”——翻译文本价值的消费设计;第六章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