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学会写作
学会写作
刘主编
¥8.49
写作是当下大众自我学习的一个热门主题,写作已经被许多人看做是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写作是传递价值观、树立个人品牌、沟通等重要的手段。作者刘杨不仅是自媒体公众号的创作者,还在网络上开设写作培训课,辅导过仅10万学员。本书是一本面向大众、承认读者的写作指导书,全面地讲解了写作中需要训练、掌握的技巧,包括文章主题、架构、语言、逻辑,以及如何修改标题、如何写新媒体类的文章等,实用性、技巧性非常强。通过7大动笔步骤、18个写作模板、50个关于写作的问答,让你告别不会写、写什么、怎么写、持续写的问题,用写作收获个人的影响力,成为一个真正会表达的人。
49元5本 中国手语日常会话速成
中国手语日常会话速成
杜银玲
¥13.99
本书为国内本全彩配图、真人演示的手语图书,增加了手语学习的直观性。全书按照日常生活的内容分为见面问候、表达情感与需求、谈天说地、聚会用餐、日常生活、学校教育等10章共30个小节来介绍手语日常会话,每小节都提供视频,扫二维码即可观看,使读者学起来更快、效果更明显。会话内容贴近日常生活,可激发读者学习兴趣,在部分章节后还加了妙趣横生的手语元素(手语歌、手语操、手语游戏等),使读者很容易就爱上手语学习。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传播学课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颠覆传统教学的18堂传播学课
王建强 著
¥9.42
这是一本介绍传播学大师及其思想精华的图书。它虚拟了18堂神秘课堂,每堂课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并挑选一位合适的传播学大师讲授。在授课的过程中,学生与大师们还有互动和交流。虽然,那些大师们是带着“任务”前来授课的,但他们并不是“听话”的嘉宾,还会时不时说些自己的趣闻、趣事,如果你喜欢听关于传播学方面的知识,可千万别错过了这本书!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中,拉斯韦尔、勒温、李普曼、麦克卢汉、诺尔-诺依曼、麦奎尔等18位传播学大师以漫画形象出镜,与你零距离互动,轻松展示毕生经典理论!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涉及5W、守门人、拟态环境、传播制度、媒介、传播受众、魔弹论、传播效果、两级传播、沉默的螺旋、知识鸿沟、媒介体系等18个你关心的话题,在众说纷纭的今天,听大师指迷津!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精心绘制近百张示意图,直观了解传播学核心理论,快速掌握社会运行的传播学原理!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中,18位传播学大师纷纷推荐逻辑学经典参考书,为你启传播学世界的大门! ?《传播学原来这么有趣》特邀中国人民大学摄影传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于东东即兴评注并作序推荐!
字典集成
字典集成
(清)邝其照
¥52.32
邝其照编《字典集成》是*本由中国人编纂的英汉辞典,收录天文、地理、时令、杂货、医药等各类词汇及英语会话,也曾影响到明治时期的日本。《字典集成》与国人西学东渐的历史密切相关,但长期不为人所知,实物更难见到。此次由日本关西大学教授沈国威整理、解题,并提供《字典集成》1868年*版和1875年第二版影印胶片,以精装影印“珍藏本”形式在商务印书馆出版。
别开生面的阅读与写作
别开生面的阅读与写作
张超
¥18.50
本书由特级教师于漪老师作序推荐,荟萃了作者近30年的阅读、写作经验成果之大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又重突出。有深度,有广度,有别于传统的有关“阅读与写作”的书籍,不是面面俱到、老生常谈,而是抓住阅读与写作的重、难、关键、困惑、兴趣,有的放矢,对阅读和写作的意义、规律、策略、技巧等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独到见解。特别是针对长期困扰有一定阅读和写作教学经验的教师的一些难题,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深层次的解读和探索。本书既有透辟独到的理论探索,也有精彩纷呈的范例展示,适合各层次读者阅读参考。
英為中用十大原則
英為中用十大原則
林沛理
¥67.12
在中文寫作中加插英文的單字、詞組和句子,有人會覺得是虛誇造作和自命不凡。可是,對我來說,在中文上撒點英文,就像吃意大利粉加蕃茄醬,或者吃雲吞麵加辣椒醬,是自然不過的事情,沒有甚麼值得大驚小怪。我這樣寫文章,是率性而為和順其自然,英文所謂“doing what comes naturally”。久而久之,這成為我的簽名式樣和寫作風格─ 沒有英文的林沛理文章是剃光了頭的長髮美女,馬上變得無法辨認。
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叶圣陶教你写文章
七十二堂写作课:夏丏尊叶圣陶教你写文章
夏丏尊 叶圣陶
¥2.79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夏丏尊和叶圣陶合著的一部讲述文章作法的书籍。《七十二堂写作课》书中的文章均选自二人合编的《国文百八课》, 《七十二堂写作课》是一本侧重文章形式的书,所选取的文章虽也顾到内容的纯正和性质的变化,但文章的处置全从形式上着眼。全书一共七十二讲,几乎涵盖了所有的文章及文学体裁,记叙、说明、议论、应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每一类别都有十分精到又浅显易懂的见解与指导,是人们学习写作、提高写作技能的不可不读的好书。
赵世开语言学论文集
赵世开语言学论文集
赵世开
¥16.80
赵世先生一生研究论文精华的结集,收录作者27篇文章,分语言理论、书评、英汉对比、术语研究、语言教学、学术历程六个部分。如《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语言结构的虚范畴》《论外语教学中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等。
国际传播:全媒体生产链重构
国际传播:全媒体生产链重构
刘滢
¥9.62
本书在虚拟世界主义理论的视阈下,展全媒体新闻的生产与传播研究,从“生产流程”、“话语体系”和“传播效果”三个主要方面分别探索和分析。在生产流程方面,分广播模式、黏性模式和延展模式三个阶段阐释了全媒体新闻生产的重构过程。在话语体系方面,提出“正金字塔”结构的、融通中外的全媒体新闻话语体系。在传播效果方面,尝试建立了适应全媒体新闻特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的基本框架和核心指标,采用计算机辅助的统计分析方法,对中国媒体海外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效果行了抽样评估。 本书认为,全球传播活动应超越“吾牠关系”的对立冲突框架,跨越对外传播、国际传播的藩篱,建立人类的终极关怀意识,未来新闻业努力的方向应是旨在推动跨文化沟通与全球治理的全球新闻。
49元5本 媒介化抗争:变迁、机理与挑战
媒介化抗争:变迁、机理与挑战
郑雯 著
¥12.12
  “媒介化抗争”,缘起于转型中国正在经历的两股社会浪潮: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代表的新传播革命和21世纪初逐渐成型的新抗争文化。“媒介化”作为一个“元过程”,动态、全面地建构起多层次、立体化的新抗争环境,深刻地影响了抗争政治的整体景观,在“媒介逻辑”统领下,通过特有的“过程-机制”,使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新特征;与此同时,媒介系统与社会其他系统展深层次密切互动,作为“媒介化抗争”重要场域的“媒介”本身,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调整内涵、重塑框架,带来整个传播生态的转变。探索新型抗争形态如何重构“国家”与“社会”的弹性空间,思考转型中国国家治理的有效模式,正是本书的价值与意义所在。
49元5本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练就公文高手的书!)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练就公文高手的书!)
胡森林,马振凯
¥14.99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大手笔是怎样炼成的》是作者多年积淀之所得,作者结合自身实践经验和体会,提炼总结了公文写作的诀窍和要旨,并结合大量实际案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深入剖析,直入公文写作之堂奥,具有较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实践性,对于党政机关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文秘人员、高校师生以及有志于提升写作能力的广大职场人士而言,均能从中获得裨益。本书在形式上独出机杼,风格活泼,体例别具一格,按照不同进阶由浅入深加以阐述,“复盘”了从初学者、专业人士到公文高手的“练级”过程,犹如一本“武功秘籍”引导读者拾级而上,*终练就大手笔。
49元5本 蝶变:温州都市报媒体融合故事
蝶变:温州都市报媒体融合故事
郭乐天
¥16.06
温州改革自始至终是“敢为人先”。温州都市报的媒体变革,即是一朵跃出改革波涛的闪亮浪花。 本书以新锐而生动的文笔,以新闻速记的样式,全景式地描绘温州都市报在媒体融合前沿的前瞻思考、现实境遇、探索作为和创新成果,着重围绕“三大再造”的切,展现了造现代传播体系的成长故事,勾画了拓展多媒体报业经营的鲜活场景,拼了主流媒体“自费变革”的路径版图,极具方向感,富有可读性,值得品悟和借鉴。 本书内容具有独树一帜、高出一筹的特,对于媒体融合规律性的认识深化、操作性的探索梳理,可作报业同仁“识砖寻玉”的样本攻略。而作为案例教学,本书“干货”融汇,实为媒体与高校人才一体化培养的实训教科书。
49元5本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
高邑
¥16.00
由高邑编著的《办公室常用文书写作一本通》系统阐述了行政类、指示类、报告类、领导讲话类、会议材料及致辞等多种文书体裁撰写的原则、程序、方法、规则及写作技巧,附有精选范例,具有参照价值。 本书为领导干部以及各类办公室工作人员从事文书写作与文书处理工作提供了方便,让读者能轻松应付工作中的文书写作诸多难题,为工作带来意想不到的方便。这是一部既有严格规范标准,又有较强实用价值的工具书,一本在手,书写公文无忧!
领导干部讲话稿写作大全
领导干部讲话稿写作大全
文翰
¥5.00
本书紧密结合现代领导公务的实际情况,对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会议主持词,工作会议讲话稿,工作汇报,会议交流讲话稿,慰问讲话稿,节日、庆典致词,礼仪、文体活动致词,庆祝、纪念会议讲话稿,领导竞聘、就职讲话稿,领导述职、离职、调动讲话稿,我们选用了*的、适合各个阶层特别是基层领导干部需要的例文,以便于现用现查。 全书内容丰富详尽,分类科学合理,表述通俗易懂。对每一个文种都设置了定义、作用、写作指导、写作特和范例几个板块,既有简明的理论概述和具体写作方法的指导,又有写作注意事项和范例可供参考、借鉴。这种融理论知识和写作方法为一体的编排体例,适合现代人的思维习惯,方便读者阅读理解。
汉语语汇学研究(三)
汉语语汇学研究(三)
温端政,吴建生,徐颂列 
¥12.50
  本书是“第三届汉语语汇学学术研讨会”(2011,杭州)论文集,收入论文多篇。论文内容涉及语汇学理论、成语、谚语、惯用语研究,以及语汇学辞书的编纂、语汇学教学等方面的研究。
49元5本 清华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录(第三辑)
清华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录(第三辑)
史安斌,纪海虹
¥19.22
“新闻与传播前沿讲座”是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面向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和业界精英以讲座的形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旨在介绍和展示新闻传播学理论研究和实务运作的前沿成果,以帮助学生较为集中地把握学科前沿动态,拓展知识面和认知视野。本书收录了2012—2015年的25篇录音整理稿,内容包括:学科前沿、学术前沿、实务前沿和国际前沿四个部分。《清华新闻传播学前沿讲座录》前两辑陆续出版后读者反响热烈,纷纷要求分享清华得天独厚的讲座资源,因此在2012年推出第二辑之后,此次特汲取四年多的讲座精华推出第三辑以飨读者。本书适合新闻学和传播学专业学生用作入门读物,同时可作为大众读物,让各界读者了解信息社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思考。
49元5本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周逵,纪海虹
¥24.48
当代优秀的非虚构写作者为读者讲述创作过程中动人心魄的故事。书稿本身就是非虚构作品,所选案例皆为行业内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作者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对于各自擅长的领域做了独到的剖析,并在文稿中回答了读者恳切想问的问题——什么是非虚构?如何创作? 本书并未停留在如何写一篇更好的稿子的技术层面,而是面向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和热爱大众文学的读者,尝试告诉他们如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掌握叙事要素。本书尝试用丰富翔实的实战经验代替传统教科书,是广大学子和非虚构写作爱好者的案头书。
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
大学创意写作·文学写作篇
葛红兵,许道军
¥20.83
《大学创意写作》是在我国高校写作教育亟待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以创意写作的学科视野编撰,旨在打通“文学写作”与“应用写作”、整合教育理念与写作训练、真正实现“可教”“可学”的写作教材。教材分为“文学写作篇”与“应用写作篇”两册。? 本册探讨了文学创作教学和作家培养的具体路径。全书共分六章:? *章概述了创意写作在美国的兴起、全球化传播以及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状况。? 第二章概述了创意写作的学科视野、理论基础和教学方法。本章涵盖对英语国家创意写作发展的大量调研成果,许多内容属首次发表。? 第三至六章,分别选取“故事与小说”“小品与电影剧本”“非虚构文学与散文”“自由诗与歌词”等具体文体,充分探讨了其原理和写作技巧。其间借鉴了传统形态学、叙事学等理论,又力图走出它们的视野,从创意写作学角度探讨该文体“是什么”“好的作品是什么样子”“怎么样写出类似的作品”。? 在体例上,教材充分体现了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文体章节均包括“文体界说”“文体特征”“写作要点”“写作训练”和“延展阅读”五个环节。将“特征”和“要点”分开,是因为我们相信,好的画师在画室里不会对着学生说:“看,这就是葫芦,你们依葫芦画瓢吧。”而是要告诉学生应该从哪里下笔、如何形成完整的结构。? “延展阅读”环节提供了丰富的补充资料、具有可操作性的训练方案,以加深对相关章节的理解。这一部分有文字、图片、网络链接,读者可利用手机等终端扫描二维码阅读。“隐形文本”与“显形文本”并重,也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49元5本 大牌期刊路在何方:国际著名期刊的融合发展战略
大牌期刊路在何方:国际著名期刊的融合发展战略
张聪,李莹
¥20.83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媒介融合成为大趋势。所有的大牌期刊都在朝着信息化、社会化、社交化阅读的方向努力。本书分析了众多国际著名期刊的融合发展战略,为我国期刊的传播方式提供借鉴。
49元5本 汉字王国的奥妙——常见易错易混字详说细解(插图本)
汉字王国的奥妙——常见易错易混字详说细解(插图本)
马玉茹,王剑乔
¥19.00
本书讲述了汉字中的易错易混字,是一本通俗读物。它以“汉字 国学 精美插 图”的形式,将汉字的前世今生和背后的故事讲得鲜活、有趣。阅读后你会发现,与 我们一生相伴的汉字充满了活力和奇特魅力;而用字根偏旁部首这把“金钥匙”破解 易错易混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远远超越了单纯的一字或一偏旁部首一解,开启 的是立体多维的汉字世界.. 本书是作者耗时十余年才完成的。可作为中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参考书,也是中 学生、高校文科学生、留学生、企业和媒体文案人员、国学爱好者的良师益友。
如何阅读一本书
如何阅读一本书
(美)莫提默·J.艾德勒查尔斯·范多伦
¥7.99
  每本书的封面之下都有一套自己的骨架,作为一个分析阅读的读者,你的责任就是要找出这个骨架。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肌肉包着骨头,衣服包裹着肌肉,可说是盛装而来。你用不着揭开它的外衣或是撕去它的肌肉,才能得到在柔软表皮下的那套骨架。但是你一定要用一双X光般的透视眼来看这本书,因为那是你了解一本书、掌握其骨架的基础。   《如何阅读一本书》初版于1940年,1972年大幅增订改写为新版。不论什么时候读,都不能不叹服作者对阅读用心之深,视野之广。不懂阅读的人,初探阅读的人,读这本书可以少走冤枉路。对阅读有所体会的人,读这本书可以有更深的印证和领悟。这是一本有关阅读的永不褪色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