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福柯的生死爱欲
福柯的生死爱欲
(美)詹姆斯·E.米勒(James E. Miller)
¥118.00
  孤僻怪异的少年,毕生的自杀准备,狂暴的生活偏好,死亡谷与车祸的神秘启示……   福柯的生活同他的思想一样丰富、迷人又充满争议:童年时期对同班男孩的别样情感;大学时期屡次的自杀尝试;初学界,对笼罩学界的大哲萨特的反对与批判;在德里达当场批评《疯癫与文明》时的一言不发;对政治运动暧昧不定的靠近与远离;对伊朗革命的矛盾态度;与德勒兹的学术同盟及其日后的解体……在米勒的这本书中,福柯的这些经历,都与他的思想——对法国科学史与认识论传统的继承,对现代人道主义的反对,对非理性、异常、区隔的关注与考察,对现代社会中权力关系的揭示,对结构主义的抗拒,对死亡主题的迷恋——相互交织在一起,为我们呈现出福柯的生与死、爱与恨、行动与思考、体验与激情。——“从存在中取得*收获和*乐趣的秘诀,就是过危险的生活。”
每满80减40 问题意识与价值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精译(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问题意识与价值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精译(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二辑)
主编 陈静 余莉 学术顾问 王逢振
¥40.80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研究始终对现实有着强烈的干预意识,本书以文学理论为依托,以文学理论关照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框架下展对当今社会问题的研究与批判,内容涉及对西方主流价值观的批判,对经典文学和文化研究概念的重新阐发,对非主流文学作品的研究,对理论问题的讨论等等。本书收詹姆逊、伊格尔顿、迈克尔?哈特等国外著名学者的理论文章,体现了西方文论研究的*成果,不仅能极大地拓展国内学者的研究视野,也能够让国内学者感受到西方同行的学术精神。
道德真经广圣义校理(全二册)--道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道德真经广圣义校理(全二册)--道教典籍选刊(试读本)
(唐)杜光庭述 周作明校理
免费
《道德真经广圣义》,全书五十卷,是杜光庭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在汇集、评判汉唐以来各种老学思想的基础上,总结方法,别立新解,特别是站在道教的立场上,从玄学与佛学中寻找道教可资借鉴的理论资源,自觉融会各种思想,进行理论创新,引文丰富,论证翔实,成为唐代各《老子》注本中篇幅、内容丰的著作和唐代老学思想的集大成者。
管子校注(精)全二册--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管子校注(精)全二册--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黎翔凤撰 梁运华整理
免费
《管子》是我国先秦时代的一部重要典籍,相传为春秋时管仲所撰,其实是管仲学派的一部作品总集。全书共二十四卷,八十六篇,其中有十一篇已经亡佚。此书内容庞大,体系整饬,内容涵盖了政治、法令、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反映了管仲的治国思想,是研究先秦特别是春秋时期社会的重要文献。书中特色的是关于经济的理论,其中有关于盐铁、农业以及战时经济政策等的专门论述。春秋时期,齐桓公正是依靠着管仲的治国思想实现了一方霸业,管仲的治国思想从而受到重视,其思想至今依然很有借鉴意义。黎翔凤先生是黄侃的弟子,他所撰的《管子校注》是目前的《管子》注解中比较好的版本。黎翔凤先生以宋杨忱本为底本,参考郭沫若《管子集校》,汇集历史上注解《管子》的各家学说,又条分缕析,辨其得失,颇为精到。又用其中方法为《管子》原文疑难字词一一辨析梳理,为读者研读提供了极大便利。
庄子今注今译(全二册)--陈鼓应著作集(试读本)
庄子今注今译(全二册)--陈鼓应著作集(试读本)
陈鼓应注译
免费
《庄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名著,又是优秀文学作品,几千年来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庄子今注今译》采用王孝鱼点校的郭庆藩《庄子集释》本《庄子》原文作底本,参考了古今中外六十多种种注本或论述,择善而从,对《庄子》各篇作了详细而全面的注释和今译,还在每篇之前介绍了本篇大意,特别是指出了源自本篇的成语、习语等。本书是一部经典的《庄子》通俗读本。
日知录集释(精)--中华国学文库 (全三册)(试读本)
日知录集释(精)--中华国学文库 (全三册)(试读本)
(清)顾炎武撰 (清)黄汝成集释 栾保群校点
免费
《日知录》是顾炎武重要的代表作品。顾氏把写这部书比作“采铜于山”,历时三十余年始成。顾炎武本人对此书极为看重,自言“平生之志与业皆在其中”。上篇经术,中篇治道,下篇博闻,共三十二卷,凡经义、吏治、财赋、史地、艺文等,皆探其原委,考正得失,论据精详,文理通达,是一部名山绝业之作。道光年间,黄汝成以遂初堂三十二卷本为底本,参以阎、沈、钱、杨四家校本,并收录道光前九十余家学者对《日知录》的研究成果,成《日知录集释》一书,是关于《日知录》的一部集大成的著作。此次整理以西溪草庐道光十八年剜改本《日知录集释》为底本,参校以陈垣《日知录校注》和张京华《日知录校释》等,不仅在校勘、标点上做到后出转精,而且酌加一些注释,在大量勾勒引文出处之外着重于对事典的提示,形成一个更便于学者研读的新版本。该书对后世的影响十分深远巨大,确如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的评价:“先生非一世之人,此书非一世之书。”
每满80减40 新四书与新儒学(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新四书与新儒学(中国哲学新思丛书)
梁涛
¥40.80
儒家的仁义思想不只是由仁而义,还包括由义而仁,前者是孟子的“居仁由义”,是由道德而政治,后者是荀子的“处仁以义”,是由政治而道德,二者结合才是完整的仁义观。传统四书不足以反映儒学的完整面貌,不足以体现仁义的精神内涵,故需要有新的经典体系出现,这就是本书所提出的《论语》、《礼记》、《孟子》与《荀子》,合称“新四书”。在“新四书”中,孟荀既相互对立,又存在相互补充的可能与需要。孟子人性论更准确地理解应该是以善为性论,有利于突出道德主体,说明人的道德实践;荀子人性论并非传统所认为的性恶论,而是性恶心善说,适合说明礼义、制度的建立,易于解释人的政治实践。统合孟荀,方可创新儒学。
每满80减40 马克思与青年(“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马克思与青年(“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张晓萌
¥28.80
本书面向青年讲述马克思主义,在重温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历程和人生之旅中激励青年,在解读马克思主义与世界青年和中国青年的历史渊源中启发青年,在讲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引领青年。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从马克思的青年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论青年、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质和历史使命等方面解读马克思的青年观;中篇重阐释青年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传播和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史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下篇重解读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新时代青年观,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中思考青年的使命担当与价值引领,强调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青年的思想引领。 本书蕴含宽广的视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青年的成长奋斗相互交织的壮阔历程,既有严谨的学术探索,又有鲜活的时代特征和问题意识,体现了青年学者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时代担当。
每满80减40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四卷
野谷道人 编著
¥1.99
“鬼谷子”是先秦诸子之一,全书是其后学者根据其言论整理而成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主要讲的是攻守谋略的理论。纵横家所崇尚的是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之技巧,其指导思想与儒家所推崇之仁义道德大相径庭。
每满80减40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古代篇(十卷本)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合集——古代篇(十卷本)
李惠仪,高彦颐,科大卫,黄卫总,杨晓山,包弼德,刘子健,贾志扬,张勉冶,福原启郎
¥246.00
【内容简介】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是由学者刘东创办并主编、并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自1988年起开始出版发行,海外中国研究的学术名著190余种,囊括了费正清、魏斐德、史华兹、杜赞奇、谢和耐、宇文所安、易劳逸、韩书瑞、瓦格纳、杜维明、斯波义信、沟口雄三等海外著名学者的代表性著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持续的贡献,在学术界、出版界享有盛誉,成为公认的图书品牌。目前每年出版新书十余种,并推出了女性系列、海外学子系列、环境系列等子系列。此套电子书是该丛书首次以合集形式发布。
每满80减40 中国佛教(方立天文集 第一卷)
中国佛教(方立天文集 第一卷)
方立天
¥48.00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来的关键意义。
每满80减40 后现代主义哲学论
后现代主义哲学论
杨生平
¥40.80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左右产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泛文化思潮, 涉及哲学、艺术、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传我国,在我国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本著作把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从其产生背景、思想渊源、理论实质、社会影响以及发展走向等方面对其加以全面分析,以期把握其精神实质并为我国当代文化建设寻找有益资源。全书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三个部分。上篇主要对后现代主义的产生背景、理论特征、价值取向以及它对中国文化建设的影响等行了总体论述评价;中篇重研究了后现代主义主要代表人物利奥塔、德里达、福柯、伽达默尔和鲍德里亚等的核心观;下篇研究了一些著名思想家对后现代主义的评论,这对整体把握后现代主义无疑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每满80减40 论精神
论精神
爱尔维修
¥20.00
 本书是爱尔维修的代表作之一。《论精神》在1758年出版后,书中蕴含的无神论思想和对宗教伦理的批判令当时专制的教廷恐慌不已,被列为禁书。但与此同时,该书却在欧洲广受欢迎,短期内即被译成英文、意大利文和德文。在本书中,爱尔维修继承了洛克唯物主义的感觉论,以人的肉体感受性为基石,建立了以“自爱”为核心的功利主义伦理学。他的思想明,认为追求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这种趋乐避苦的“自爱”感情是人所共有的,正是这种人所共有的普遍情感推动着社会的步。此外,他在书中还猛烈抨封建专制制度,并公揭露宗教在保护封建制度中的作用。全书警句迭出,行文通俗,并穿插了大量有趣晓畅的比喻和例子来阐释严肃的社会议题和哲学思想,这深刻反映出爱尔维修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而且还是一位精于修辞的文学家。
杨伯峻四书全译(试读本)
杨伯峻四书全译(试读本)
杨伯峻著
免费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儒家乃至整个传统文化的核心典籍,历来影响极大。本书是著名学者杨伯峻先生对“四书”的白话翻译。全书起首有“前言”一篇,交代“四书”这一概念的定型和《四书》对后世的影响。正文部分则是各自独立的四部经典,每篇都有一个引言,接下来是文白对照和加上序号的原文和翻译。
每满80减40 道德记忆
道德记忆
向玉乔
¥52.80
道德记忆是人类运用其记忆能力对自身特有的道德生活经历的记忆。它是连人类道德生活的过去和现在的桥梁或纽带。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道德记忆做出个体道德记忆和集体道德记忆、自然道德记忆和人工道德记忆等区分。人类在漫长道德生活史中形成的道德记忆为当代人类向往、追求和践行道德提供了历史合法性和合理性资源。道德记忆是道德维持其生命力的重要手段、道德文化传统的建构者和推动人类承担道德责任的重要动因。只要道德不死,道德记忆的存在就是必要的。我们必须将自己的道德生活经历作为道德记忆的内容予以保留和传承,以确保自己的道德本性和道德生活能够不断得到巩固与延续。人类记忆行为应该受到记忆道德的规约。记忆道德是人类个体和集体在记忆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它的在场既提醒我们应该记住什么,也提醒我们不应该记住什么。
每满80减40 一本书读懂50部哲学经典
一本书读懂50部哲学经典
(日)平原卓著,吕雅琼译
¥33.60
《一本书读懂50部哲学经典》是日本青年哲学学者平原卓的哲学普及作品。本书以帮助读者从系统吸收哲学知识,重新思考自己、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为出发,从古代、中世纪、近代到现代中筛选出50部西方哲学经典著作,包括《苏格拉底的申辩》《理想国》《君主论》《忏悔录》《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社会契约论》《致死的疾病》《悲剧的诞生》《人的境况》《忧郁的热带》《词与物》……作者逐一对各著作的历史背景与专业术语做了简洁明了地提要、概括,细细剖析其中所蕴含的精髓,并附上作者对此的解说。此外还配有相应图表行阐释说明。正如作者所言,即使是高中水平也能理解。本书一经出版,深受日本读者欢迎、上市后快速多次加印,已达19次印刷、突破十万册销量,并已授权韩国。
每满80减40 春秋公羊传译注
春秋公羊传译注
王维堤、唐书文译注
¥30.99
《春秋公羊传》以阐述《春秋》的义理为主,兼研讨《春秋》的文理和史实,是“春秋三传”中较早得到承认的一部经传。本书经传以《十三经注疏》本为底本,每章冠以题解,注释精当,译文通顺易懂。
每满80减40 孟子译注
孟子译注
金良年撰
¥14.98
    孟子是孔子之后影响*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七篇是孟子及其学生万章、公孙丑等人纂辑而成。《孟子译注》正文按章节分原文、注释、译文、段意四个部分行综合阐述。注重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注释翔实,译文准确。
每满80减40 拜托,哲学没有那么难
拜托,哲学没有那么难
(日) 小川仁志著
¥16.50
哲学往往让人觉得太抽象、太难懂,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本书以图解的方式,将抽象和复杂的哲学概念视觉化,即使没有哲学专业背景,也能精准掌握各种重要哲学思想核心。作者从我们经常接触的议题切入,让我们会发现,其实生活中充满了各个时代哲学家留下的智慧结晶。   本书系统性地挑选了2500年以来50位重要的哲学家,从苏格拉底到当代《正义论》的作者罗尔斯,每个哲学家介绍其2项*重要的哲学思想。这些哲学思想,涵盖了理解世界的角度、探索人类的本质,以及当代*重要的社会正义等议题。   哲学不是答案,而是不断对人生发问。本书对提升大众的哲学思维、逻辑能力有很大帮助。从柴米油盐、爱恨生死到人生哲理,你想得到、想不到的问题,这里通通有解!
每满80减40 周礼译注
周礼译注
杨天宇 译注
¥46.99
《周礼》是一部讲建国与设官的著作,保存了大量的先秦史料。本书在汲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一向号称难读的《周礼》加以译注,化艰深为平易,注释翔实,译文畅达。
每满80减40 安士全书白话解(下)
安士全书白话解(下)
(清)周安士 著 曾琦云 译著
¥26.00
部,在佛教界被认为准佛经。被誉为中国佛教净土宗十三祖的民国高僧印光法师称之为“善世奇书”并将其列入他在苏州弘化社常备流通书籍。 本书以佛教思想为主线,汇集了许多历史故事,深刻地诠释了中圈儒释道三教文化,融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为一体,雅俗共赏,启迪智慧,有益于劝人为善、济世救人、净化心灵、消除烦恼、大彻大悟。 原书全部为古文,已不便今人阅读。经曾琦云先生今译并注释,本书得以出版,得到了当代佛教界权威人士的关心和支持。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法师曾亲为本书作序;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已故所长吴立民教授为本书题写书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已故副会长周绍良先生为本书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