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学校教学领导的新探索
教育国际化视野下学校教学领导的新探索
李雯
¥37.50
本书是近两年来北京市市级校长培训“国际合作校长培训项目”的部分学员成果,收录了北京市26位中小学校长在国家新课程改革和首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深度推进的大背景下进行学校教学领导创新探索的实践案例。本书分为“教师队伍建设篇”、“教学方式变革篇”、“教学管理篇”、“课程建设篇”、“校本教研篇”、“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篇”六大板块。在每个板块之下,包含若干个案例,这些案例是北京市优秀中小学校长们创新办学实践探索的鲜活呈现。另外,这些案例所涉及的学校有小学有中学,有城区学校有农村学校,有示范校有普通校,呈现了完整而自然的基础教育生态。本书能够为中小学校长改进学校管理、提升办学质量提供有益借鉴,为教育行政干部了解课改推进现状和学校办学实践提供现实参照,为校长培训工作者理解基础教育变革和校长专业发展提供重要启发。
每满100减50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社会学前沿论丛)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社会学前沿论丛)
刘精明 等
¥46.80
本书以实证分析为主要取向,结合个体主义、新结构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三种分析阐释框架,较为系统地分析和研究了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教育获得与教育分层的基本特征和变化趋势。本书实证研究内容涵盖了两个主要方面。首先,关于教育获得机制的研究,比较不同历史时期社会阶层背景因素对不同教育阶段、不同类型教育的不平等的影响及其变化,揭示教育扩展对中国教育公平的影响特征,同时对制度性因素,如地区差异、城乡差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也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其次,本书还集中讨论了中国社会变迁过程中的个体教育水平与社会地位之间的关联特征,特别就具有质性差异的不同教育形式与个人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定的比较分析。
每满100减50 生命的园子:一个教育者的成长手记
生命的园子:一个教育者的成长手记
都玉茹
¥21.99
“教育,终究是成就生命的事业,是成就人的事业,除了知识与考试,应该让每个孩子学会体验美好、学会爱、学会交流、学会合作、学会悦纳、学会欣赏、学会思考……让他们在不断认识自然、认识他人、认识自我的过程中,明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感受生而为人的自豪与幸福。” 本书是一位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及人生体验的基层教研室主任,以个人成长经历为线索,记录自己童年以及教书、读书、旅行、与友人交会、沉潜思考中发生的一个个真实的小故事,生发的对教育与人生的一些独有的思考和体悟。本书并非完全从教育的单一视角切,而是从生命成长的宽度、从生命体验的高度,来思考教育到底如何成就一个完整的生命,成就一个完整的人。
每满100减50 打开孩子的心窗:北京八中的浸润式德育
打开孩子的心窗:北京八中的浸润式德育
北京八中初中部 组编
¥25.20
“先做人,再做学问”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八中人,做老师的要德才兼备,做学生的要品学兼优”。 ——这是北京八中初中部老师们引以自豪的育人准则,他们把“全面育人、品学兼优”的理念渗透在每天的教学细节中。在学科教学中行德育渗透,将德育化于无形,在尊重的前提下帮学生走得更远。 如何运用浸润式德育解决育人、教学的难题?如何把处在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期的孩子们引向正轨?读一读书中的故事和案例,就能领会到八中教师的德育艺术与精髓。
教育思想的演进(汉译名著本15)
教育思想的演进(汉译名著本15)
[法]涂尔干 著
¥11.26
《教育思想的演》根据涂尔干1904-1905年在巴黎大学设的“法国中等教育史”课程整理而成,是史学界公认的社会史的山之作。它考察了长达十几个世纪的教育制度和观念史,几乎涵盖了法国启蒙教育从早期教会的“肇发时期”到19世纪的“危机时期”的演过程。本书不仅把教育观念的演与思想体系史融通起来,也与教育体制内的制度安排和实践形式环环相扣,以教育为视角和切,勾画了一幅现代性在制度化和文明化的意义上从生成到危机的全景。
每满100减50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书系·影响中学课堂的56本书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探索书系·影响中学课堂的56本书
许守武 唐大光 主编
¥13.78
这是一本关于教师读书随笔和教学反思的心得札记,共辑录了教师撰写的心得札记七十余篇。分为五个部分:理想教育、专业发展、教学创新、班主任工作、共享阅读。通过教师读书与反思活动,全力构建“专业阅读,专业写作,专业发展共同体”的现代教学新思维。从而达到“思想在交流中碰撞,智慧在探讨中升华”的目的,更有效地推动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的提升。
每满100减50 海峡华文教学论丛·第2辑
海峡华文教学论丛·第2辑
曾毅平 主编
¥13.11
多年来,海峡两岸对外汉语、华语文教学工作者在教学上各自有着丰富的实践,在华文教学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有许多共同面对的问题,理论和方法既有同一性,也有差异性。形成了各具优势的研究领域,在研究视野和成果上可互融互通和互补。《海峡华文教学论丛》(第二辑)为各位丛事华文教学的老师提供这样一个平台,方便华文教学老师了解业界动态。 作者简介:曾毅平,博士,教授。中国修辞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南修辞学会副会长、商务印书馆世界汉语教学研究中心编辑委员会委员、渤海大学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修辞学;方言学;语体与语言风格学;汉语国际推广。至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课题。
每满100减50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生活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生活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邵佳洪 主编 王健 龚奇俊 副主编
¥7.87
德育一直是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2016年两会重关注的教育热问题,受到了党和国家人民的高度重视。生活是教育的源泉,也是教育的归宿。学校德育工作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只有与学生的学习及生活经历紧密结合才能行之有效。自2012年始,为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显性化和成效化,慈溪技师学院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了“德育生活化”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通过对中职学校德育现状的实证调查和分析,为中职学校德育生活化育人模式构建提供了依据,走出了一条独具职业院校德育特色的创新之路。本书即为这一育人模式实践与研究的调研成果。
每满100减50 中国省域成人教育竞争力报告(2006—2010)(职业与成人教育竞争力研究丛书)
中国省域成人教育竞争力报告(2006—2010)(职业与成人教育竞争力研究丛书)
陈衍 房巍 于海波
¥58.80
《中国省域成人教育竞争力报告(2006—2010)》,主要呈现“十一五”期间,我国31个省区成人教育综合竞争力、成人教育规模竞争力、成人教育保障竞争力、成人教育机会竞争力、成人教育质量竞争力,以及其下属二级指标的横向态势和纵向趋势,并以专题方式从省域视角对成人教育领域的若干优势和主要弱势作出评价。 采取以图为主、以文为辅的形式展示主体内容,力求直观、客观。
每满100减50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的家园探寻研究
莱斯利·马蒙·西尔科小说的家园探寻研究
李雪梅
¥16.80
本书从思想、记忆和神话的角度出发,考量了西尔科在《典仪》、《死者年鉴》和《沙丘花园》中对文化家园、历史家园和精神家园的政治探寻,揭示了印第安人在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压迫下的生存困境和他们为了寻求文化、历史和精神的家园而做的不懈的努力,在澄清历史积淀的过程中,让印第安人小写的印第安历史浮出水面,使被消声的少数族裔群体重新步入历史话语的空间。本书通过西尔科三部小说中所呈现的印第安人对文化、历史和精神家园的孜孜以求,一方面揭示了家园背后潜藏的历史、文化和政治内涵,另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印第安人生存境遇的忧思,凸显了家园探寻的当下意义。
每满100减50 当代中国教育(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当代中国教育(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书系)
顾明远
¥17.36
在中国,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社会问题和生活现象。本书作者顾明远先生结合长期的教育研究和实践经验,从中国教育的诸基本层面出发,结合近五年中国教育发展的成就,向读者介绍了中国教育与个人成长、国家发展和社会步的基本关系。对近期高考改革、大中学校衔、教师资格认定等等突出的教育变革与引发的问题也一一行了探讨。
每满100减50 行走的思想:英美访学随记
行走的思想:英美访学随记
冯秀军,李庆霞,白显良,王智,徐艳国(著)
¥22.57
2014年,*社科司选派冯秀军、白显良等4名优秀思政课教师赴美国和英国访学数月,本书即作者访学期间,观察英美两国思政课教学乃至整个国民教育时所思所想的结晶。全书由40篇随笔组成,以小见大,从英美访学期间的一些细节问题谈起,如美国人眼里的中国、英美国家的外语教学、英美美国贫困阶层的发展空间、英美如何行感恩教育、美国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领袖等方面,思考并比较中西教育理念乃至中西文化的差异。
每满100减50 与孩子一起成长:北京八中的家校合力教育
与孩子一起成长:北京八中的家校合力教育
北京八中初中部
¥24.31
北京八中学生发展良好、成绩优异的原因,除了优质的学校教育外,还在于学校对家校合作的重视。多年来北京八中初中部举办家长学校、召家长会、发放家庭问卷、深学生家庭走访,在提高家校合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许多家长从关心孩子的分数转变为关注孩子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一些家长已俨然成为经验丰富的“教子专家”。这些家长与学校一起,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生。 本书集结了多篇家长作业和案例分析,内容涉及学习习惯养成、生活习惯养成、品格熏陶、亲子有效沟通、心理健康建设等各个专题,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在培养孩子上应该扮演的角色,与孩子一起成长。
每满100减50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
这才是数学(教师篇)
(英)乔·博勒之
¥9.99
很多人认为,数学是一种天赋,只有聪明的孩子才能学好数学。通过本书,大家将知道,所有孩子都有学好数学并享受数学的能力。 如何才能让所有孩子都乐于学习数学?这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 在这本书中,作者和教师与家长们分享的观念包括: 如何将数学问题可视化? 数学知识之间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 怎样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题? 为什么家庭作业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 在课堂上,怎样为学生进行分组? 怎样为学生建立课堂规范?
每满100减50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大学该怎么读——给大学生的75封回信
南振中
¥11.40
本书共收录作者在大学任教期间回应大学生关于专业学习、读书范围、读书方法、读书习惯及学养风范等问题的书信75篇。全书图文并茂,共20余万字。循序渐地回答了为什么读书、读什么书和怎样读书的问题,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习惯的过程。书稿的核心问题是解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问题;在形式上,以书信体的形式交流,体现了平等的视角,以案例引、用案例说事儿,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提供参考。
每满100减5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1950-2015)(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5周年(1950-201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1950-2015)(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5周年(1950-201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史编写组
¥39.00
  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成立65周年庆典出版物。本书回顾了人大法学院65年来的光辉历史,包括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参加国家立法司法咨询活动等情况。内容包括高歌前行:新中国法学教育的个、曲折前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师生与政治运动、特殊年代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沉寂后的新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重建、铅墨春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等。
每满100减50 高校科普工作论(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高校科普工作论(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顾建民
¥33.34
本书主要包括内容上相互联系、时序上依次推的五部分研究:高校科普工作的背景与理论研究、高校科普工作的国际与比较研究、我国高校科普工作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我国高校科普工作的政策与策略研究以及我国高校网络科普发展的构想与策略。
每满100减50 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度与法律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度与法律问题研究(科学技术委员会战略研究重大专项)
郭菊娥,郝凯冰,张旭,裴云龙
¥34.58
本书在学风建设专项巡视、学风建设现状问卷调查结果以及典型学术不端行为案例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度与法律问题,同时借鉴国外高校学风建设的经验,构建我国高校学风建设的制度与法律框架,分析框架体系实现的保障条件,并给出高校学风建设中的制度与法律建议。
每满100减50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5周年(1950-201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发展史(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建院65周年(1950-2015))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术发展史编写组
¥83.34
  本书是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科发展史》的续编。宗旨是回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在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历程,总结办学经验,提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术思想精髓和特色,发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术传统,并以此为契机,一步增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国内外兄弟法律院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的学科建设更上一个台阶,学术影响力一步提高,在推动中国的法学教育和法治事业步方面做出更大贡献。上卷“学者观实录卷”是本书的特色所在。之所以称为“实录”,是因为这一部分几乎都是由学者们亲自撰写或过目审定的。下卷“学科发展史卷”主要是继2010年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学科发展史》而作的近五年来的总结。 ?
每满100减50 现代化语境下的民众教育与社会改造:1928-1937年北平地区民众教育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现代化语境下的民众教育与社会改造:1928-1937年北平地区民众教育馆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赵倩
¥41.40
近代社会教育是在现代化语境下兴起的救国思想。1928—1937年间,知识精英与国家政府联手将社会教育推至高潮。它以现代国民的培养与现代国家的建立为终极目标,希冀用教育的手段推动中国传统社会的现代转型。本研究采取以小见大的叙事方法,选取北平地区民众教育馆作为研究对象,系统还原其工作情况以及演生变动,而以它为切考察社会教育的整体发展与走向,将之置于国家、精英、社会等联结而成的现代化语境中,全面剖析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理论的模式,深反思社会教育难以赢得民众响应并完成社会转型的复杂原因。?
每满100减50 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
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系列公开讲座
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47.22
  为加强和改通识教育,2010年10月以来,中国人民大学先后办了通识教育大讲堂学科通识、跨文化沟通等公系列讲座,每学期10讲左右,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主讲。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形式,讲座采用“设计专题、名师主讲、学生自选、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讲座名师荟萃,师资阵容强大;主题涉足领域广泛,内容丰富多彩。《通识教育大讲堂名家讲演录(卷一)》正是在李秋零、孙郁、宋志明、包伟民、刘小枫、张勇先、郑杭生、陈力丹、朱信凯、温铁军、时殷红、黄大慧、张杰、黄卫平、赵彦云、曾湘泉、李义平、陈禹、何友晖等19位学者演讲稿的基础上汇集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