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纪录片下的中国
纪录片下的中国
高峰,赵建国
¥11.88
在传播主体多元化而话语权严重失衡的国际格局中,如何有效地向他国公众展现中国的国家形象?如何走出“被偏见”的困局?纪录片理应成为一个有力的工具。本书作者在多年的纪录片研究与实践中,通过详实的案例剖析,辅以形象学、说服学、文化人类学等理论分析,面对各国间复杂的博弈与变化的矛盾,探讨纪录片如何才能跨越文化的鸿沟,面向世界说话,并终成功行使文化外交载体的职能。
59元6本 知识资本全球化与科技创新
知识资本全球化与科技创新
曾国屏,王程韡
¥16.99
《知识资本全球化与科技创新》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的结题成果,旨在从知识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视角来审视知识问题。探讨了当代知识经济与知识资本的关系,知识资本的全球化及其引发的科技创新、价值链和生产网络,以及生产方式全球化等的变化;进而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中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创新与创业型大学,以及“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以来的“新政”等理论和现实议题;后,着力于我国国情,大尺度地讨论了纵向(中央与地方)与横向(东、中、西部)协调,城市与整个作为社会的协调发展,以及为了实现协同创新而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所必须努力的方向等重要构想。
常回家看看
常回家看看
烨子
¥2.90
关于常回家看看这本书的讲述
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我看与他观:在镜像自我与他性间探问
邓启耀
¥7.65
台湾中兴大学校园里有只奇怪的黑天鹅,人们总能见它离开栖息的池塘,蹒跚走过繁忙的小路,来到车流如织的停车场,然后对着任何一辆光可鉴人的深颜色汽车瞅上几个小时,还不时与汽车亲昵地碰碰头。中兴大学生命科学系的陈木全主任解释说,这只可怜的母黑天鹅太孤独了,以至于把深色车漆倒影里的那个它当成了同类——几个月来,这只母鹅先后失去了幼子和丈夫,成为整个校园里的黑天鹅。1英国《每日邮报》2010年9月16日报道,一只公绵羊近日闯入兰开夏郡的一户民宅大肆破坏,造成了7千英镑的财产损失。原来,处在发情期的公羊逃跑,路过这家大门时看见了自己的倒影——它觉得那一定是来争抢母羊的竞争者,一怒之下撒开蹄子冲
复合城市行为
复合城市行为
(美)汤姆·梅恩
¥110.00
书中的12个项目都是作者在十年内建造并设计的。这些项目均是次以城市作品合集的形式被归纳到一本集子里。几乎每个项目都是—座都市连续规划中的不同部分。本书对景观设计师及建筑师都有非常大的参考意义。
59元6本 社会性别概论
社会性别概论
刘建中,孙中欣,邱晓露
¥15.00
从世界范围来看,妇女以及性别研究的兴起是第二次妇女运动的特征之一。妇女与性别研究的各类课程进入大学课堂,也被认为是各国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成果。关于美国妇女学课程的一项调查显示,自1975年后的10年间,高等教育机构中妇女研究项目和课程的规模以及注册学生的数量都有巨大增长,这明显体现出妇女学的学科发展开始制度化了。
59元6本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6月夏季卷)
中国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6月夏季卷)
邓正来
¥15.00
在当下全球化的世界结构中,不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之认识对象的“中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且这种认识本身所赖以为凭的话语系统亦需要根据当下中国的立场进行重构——否则我们将没有基本的哲学根据去谈论所谓“中国”社会秩序的正当性问题。因此,“中国”既是中国社会科学的认识对象,又是其思想根据;换言之,中国社会科学的学术判准只能是“根据中国”。
59元6本 生命教育与自杀预防
生命教育与自杀预防
樊富珉,贾烜
¥21.00
当我提起笔来,为即将出版的《生命教育与自杀预防》撰写前言之际,伦敦残奥会的火炬刚刚点燃。开幕式文艺表演令人吃惊的是一开场科学家史蒂芬·霍金便亮相在“月亮舞台”上,用充满探索精神的话语讲述宇宙起源:“自从文明的曙光降临大地,人类便孜孜不倦地探求世界内在的规律。
不安的生活
不安的生活
何力
¥8.29
《不安的生活》是由《全球商业经典》杂志中精选出来的四十篇文章汇集而成,作者讲述了当今社会极具代表性的四十种生活状态,其中有在中国工作生活的外国人,有富二代,有民工,还有怀揣梦想的北漂一族,堪称“一幅当代中国都市生活的浮世绘。”
59元6本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博雅双语名家名作)
费孝通,戴可景
¥21.69
本书是1939 年英国Routledge 书局出版我所写Peasant Life in China一书的中译本,原书扉页有《江村经济》中文书名,今译本即沿用此名。这书的翻译工作原应由我自己动笔,但在该书有条件翻译时,我一直忙于其它事务,无暇及此。今由戴可景同志译出,无任感激。应译者要求,我在书前说一说这书写作和翻译的经过。
59元6本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
现代西方人口理论
李竞能 编著
¥15.00
本书系统地评价了1945-2000年间的现代西方人口理论,尤其是20世纪末叶*有代表性的欧美人口理论。全书共分12章,着重评介那些研究人口自然变动(生育率和死亡率)、人口自然结构变动、人口迁移变动的学说,以及几个重要的综合性的西方人口理论;控制人口增长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人口转变理论,特别是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理论。它系统地评介了现代西方人口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代表作和主要理论观点,史论结合,以论为主,力求使读者了解现代西方人口理论的全貌和发展主流。本书适合作为广大读者人口学习教材和研究人口问题的参考书,并继续作为考研参考书。
59元6本 城市社会学文选
城市社会学文选
于海 主编
¥15.00
本书为西方城市理论文选,选录了过去 100年欧美重要的城市理论流派和分析范式,按学科史进程,包括个经典的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主要发源于欧洲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学派、兴起于全球化时代的洛杉矾学派等。按研究领域,涉及城市生活方式、城市规划、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空间设计、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所选文献既有城市社会学的奠基之作、马克思主义传统的经典文本、各式典范的建筑与规划学说,还包括新近十年来正大领风骚的种种新潮学说。本文选旨在为中国的城市研究提供“他山之石”,进而对中国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发挥积极功用。本书可作为城市社会学、城市管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城市社区发展、建筑学等专业本科生与研究生的英语教材,并可作为一种城市经典读本,适于一切与城市发展、管理、规划及城市文化有关的专业人士。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李宗吾
¥2.92
本书以1935年成都《华西日报》社出版的《厚黑丛话》、《社会问题之研究》、1936年成都晨钟书局出版的《中国学术之趋势》为底本,广泛收集李宗吾各个时期的作品精心编撰而成。
59元6本 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
李仲生
¥26.00
《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专项资金出版资助的研究成果,以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为题,论述美国、日本、欧盟、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波动过程、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人口因素以及人口变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从人口经济学角度考察了发达国家经济结构与就业结构、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工业发展与劳动力以及农业发展与剩余劳动力等人口经济问题,探讨其历史的推移、存在的问题点及其对策.就方法论而言,《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在分析发达国家的人口经济问题上采用了从微观到宏观,从短期到长期,从静态到动态,从统计的实证分析到计量的经济分析。《发达国家的人口变动与经济发展》内容丰富,结构严谨,力求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世界人口经济学领域的某些空白,促进了人口经济方面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创新性。
59元6本 人口原理:插图本
人口原理:插图本
(英)马尔萨斯
¥12.99
《人口原理》在1826年以前已先后发行六版,这本菁华彩图珍藏本以*代表性的第二版为基础精编而成。通过400幅精心选配的历史图片对本书主题的补充诠释,将让读者在品味充满理性的文字叙述的同时,亦能透过这些凝固的历史深入大师令人回味的学术世界。
完全图解社会学
完全图解社会学
欧阳叔平
¥5.00
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首次提出“社会学”的概念,并由此开创了现代社会学这门学科。本书就是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对这门相对比较年轻的学科进行较为系统的阐释。你可以从中读到,我们身处的社会是多么复杂且充满变化;我们与他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到底应该如何把握?我们现在在社会中的位置是什么?终的归属又在哪里?总之,研读社会学会为你的生活提供健康、有益的指导。不仅如此,本书还以一种新颖的图解方式独具创造性地诠释了这门学科,相信会给你带来省时、高效、快乐的阅读体验。
59元6本 家庭与社会
家庭与社会
张国刚
¥27.78
本书收录的十篇译文出自英语世界不同地区的作者之手,分为三个主题单元。前两个单元的六篇文章是西方学者关于近代早期欧洲社会和家庭的研究,都表现出对20世纪中叶以来历史学被过度社会科学化局面的反拨,回归历史叙述的视角;同时非常注重在社会变迁的大背景下定位一个局部或具体事件的意义,而社会变迁本身也一致被理解为一个政治、经济、宗教、知识、群体活动、个体意识等各种因素相互纠结的网状结构。简而言之,这些作品都体现出1990年代以来历史学界“新文化史”视野对社会史研究的新影响。第三单元收录四篇西方学者或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特点,即采用西方社会史研究中已被认可的思路或观点的同时,试图对其在中国历史语境下的有效性进行修正或补充。因此,这些文章在传达海外汉学研究基本面貌和为中国学者提供视野性和理论性启发的同时,也很好地诠释了新文化史的基本精神——没有可供教条主义式套用的普适性理论和结论。
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
中国社会学史:一门学科与一个时代
阎明
¥8.40
中国的代社会学者,曾经苦苦探索,以源自西方的社会学研究中国的文化体系与社会问题,试图在动荡的大时代中寻找一条强国富民之路。本书生动翔实地勾勒了中国社会学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建立、发展、变迁的过程,记述了陶孟和、李景汉、陈达、吴景超、吴文藻、潘光旦、费孝通等社会学家的学术观点、社会实践和人生探索,探讨了中国社会兴衰与社会学以及社会学者命运的联系。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见解独特,是研究中国社会学史的一部力作。 本书可供社会学界教师、学生和研究者阅读,也可供研究中国社会和历史的研究者参考。
59元6本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杨舰,刘兵
¥12.99
当下,STS(这里是指那种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而非传统的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意义上的STS)已经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以科学技术为对象的跨专业、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了。在这一广阔的领域中从事研究的不同机构,通常也只能在其中大致关注一个或几个具体方向,而不大可能涉猎全部领域。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近些年来,在科学技术哲学和科学技术史的学科平台上,针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传播和科学技术的体制、政策所展开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无论在对本国问题的研究,还是在对国际问题的探讨方面,也都在强化着与海外同仁的合作与交流。2009年,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日本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综合专业委员会三家合作,在清华大学召开的以“科学技术的传播与社会运行机制的国际比较”为题的国际论坛,即是这方面的努力和表现之一。本次论坛力图展示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的师生近年来在围绕着上述主题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与此同时,又借此机会与国内外同仁开展广泛、深入的交流。参加者除了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的教师和研究生之外,还邀请了与中心有着合作和交往的来自美国、英国、日本的专家,以及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著名学者。
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瞻望
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瞻望
郑杭生
¥33.34
《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瞻望》对“十一五”期间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趋势、取得的主要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做了梳理与阐释,对“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与规划做了分析,并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社会学各个研究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新世纪中国社会学(2006-2010)——“十一五”回顾与“十二五”瞻望》是了解中国社会学学科*发展状况的书。
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
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
郭星华
¥15.00
《漂泊与寻根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研究》对于流动人口的关注实际上是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焦点问题的关注,将为社会各方面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