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调控
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锰酸锂的设计合成与性能调控
赵红远;李勇峰
¥44.85
本书以作者近年来的科学研究成果为依托,深浅出地阐述了动力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型锰酸锂(LiMn2O4)的设计合成、改性、性能调控机理以及在动力锂离子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全书共8章,包括绪论、试验、高温固相法制备LiMn2-xSixO4正极材料、轻元素Mg-Si共掺杂改性LiMn2O4正极材料、高温固相法制备LiMn2-2xMgxSixO4正极材料、Al掺杂提高Mg-Si共掺杂样品的高温电化学性能、简易环保合成工艺制备高性能LiMn2O4纳米棒、Al-Si共掺杂LiMn2O4纳米棒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本书可供从事新能源材料制造和电化学工程研究领域的科研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领域的师生参考。
49元5本 钛及其合金的焊接
钛及其合金的焊接
于启湛
¥57.85
《钛及其合金的焊》主要论述钛及其合金的焊,包括钛及其合金的物理性能、焊性能、焊方法,典型钛合金的焊方法、焊材料、焊工艺、焊头的组织及性能等,重介绍了钛及其合金与其他材料的焊。
49元5本 镁及其合金的焊接
镁及其合金的焊接
丁成钢;于启湛
¥57.85
《镁及其合金的焊》一书整理、汇总了国内外镁及其合金焊的研究成果,并加以总结、分析。全书介绍了镁及其合金的金属学知识、性能,焊方法(包括TIG焊、MIG焊、电子束焊、激光焊、扩散焊、钎焊、搅拌摩擦焊、电阻焊等),典型镁及其合金的焊材料、工艺、头组织和性能;重介绍了异种金属的焊,包括异种镁合金的焊,镁及其合金与钢的焊,镁及其合金与非铁材料(铝、铜、钛)的焊,镁基复合材料的焊等。本着在理论上讲透,实践上讲够的原则,尽量为读者提供比较丰富的、全面的镁及其合金焊的知识。 本书可供从事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的科学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的师生参考。
49元5本 配电网可靠性规划
配电网可靠性规划
曹华珍;王承民;吴亚雄
¥57.85
本书主要阐述配电网可靠性规划的基本框架和关键技术,并针对当前可靠性规划实践中遇到的诸多技术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探索。全书共9章,内容包括:供电可靠性指标伻价体系;供电可靠性理论评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配电网可靠性规划的基本流程和关键技术;配电网可靠性规划评估方法;典型应用场景下的可靠性评估;基于供电可靠性的配电网线模式优化研究;供电可靠性控制目标分解;可靠性改措施分析;基于可靠性的配电网投资优化策略。本书可供从事配电网规划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49元5本 再制造工程基础
再制造工程基础
朱胜;姚巨坤
¥44.85
《再制造工程基础》阐述了再制造工程的相关概念、工程体系及面临的发展机遇与挑战,重论述了再制造工程设计与分析方法内容、再制造工程技术与工艺,以及再制造工程的先管理内容与方法,探索了智能化再制造的相关重技术,介绍了再制造升级的体系及应用,并给出了产品和零部件的典型再制造应用案例。全书系统构建了再制造工程基础体系。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培训教程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培训教程
李明丽
¥65.94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培训教程》以GB 38900—2020《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具体检验操作流程为提纲框架,主要讲述了机动车基础知识与机动车检验项目、方法及设备等相关知识。全书分三篇共十三章。第壹篇共三章,主要介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基础知识;第二篇共五章,主要介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人工检验项目;第三篇共五章,主要介绍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仪器设备检验项目。 本书主要作为培训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人员培训用书,也可供机动车检验相关单位、部门技术人员参考。
49元5本 再制造性工程
再制造性工程
姚巨坤;朱胜
¥51.35
再制造性是表征产品再制造能力的本质属性,直影响着再制造效益。《再制造性工程》系统阐述了再制造性的基本概念和再制造性工程分析方法,论述了再制造性设计指标、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提出了再制造升级性设计与评价方法,描述了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再制造性控制及管理,介绍了易于提升再制造性的再制造工程设计等内容,详细构建了再制造性工程体系,对于展再制造性的工程实践和技术研究都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103.35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与评价技术》基于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技术的深研究与分析,从智能网联汽车概述、系统功能仿真测试、关键零部件测试、整车测试、信息安全测试、功能安全测试6方面系统介绍了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技术及评价方法,提供了现阶段较为完整的测试条的技术解析和特分析;同时,针对系统级和整车级的评价给出了成体系的评价方法及相应的评价指标。本书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联合同济大学教授陈虹等共同编写,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主审。
汽车人机工程——基于驾乘人员生理特性的设计方法及应用
汽车人机工程——基于驾乘人员生理特性的设计方法及应用
高振海;胡宏宇;高菲
¥90.35
《汽车人机工程:于驾乘人员生理特性的设计方法及应用》从汽车驾乘人员生理特性出发,讲述汽车人机交互设计方法及应用。本书共分6章,主要内容包括汽车人机工程介绍、人体测量与生物力学、中国驾驶人人体体征基础数据采集分析、考虑驾驶人肌电特性的手脚操纵部件性能评价、考虑人体骨肌生理特性的汽车座椅乘坐舒适性评价方法和面向驾驶人躯体舒适性的驾乘姿态设计与评价。
49元5本 光学真空镀膜技术
光学真空镀膜技术
石澎;马平
¥29.90
近些年,随着手机、汽车、安防监控等光学镜头终端市场的规模化、持续性扩张,对光学薄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光学真空镀膜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日益凸显。本书以弱化理论、侧重实践与技能为原则,按照工序将光学真空镀膜技术分为光学镀膜基础与膜系设计、光学薄膜制备技术、光学薄膜检测技术三部分,对应光学薄膜制备的三个核心流程,基于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置单元和内容,使书中内容与职业岗位要求相匹配。 本书可作为高职、中职院校光学相关专业的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领域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彩色图解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彩色图解新能源汽车结构原理与检修
吴荣辉
¥103.35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新能源汽车的认识与使用、安全防护、动力系统及辅助系统的结构原理与检修,以及整车的维护与故障诊断,让读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结构原理、使用与维修有总体的认识,同时对新能源汽车新知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使读者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术。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形式生动活泼,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书适用汽车维修行业维修技师学习新能源汽车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可供在职的汽车销售顾问、售后服务顾问、保险理赔员、驾驶员以及其他汽车行业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新能源汽车培训教材及阅读参考,同时也可供汽车职业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学师生参考。
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核心控制算法
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核心控制算法
胡云峰;宫洵;张琳;高金武
¥90.70
《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核心控制算法》首先介绍了基于模型的控制系统设计概念和先控制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聚焦汽油发动机的核心控制问题,重阐述了气路系统控制、空燃比控制、怠速控制、轨压控制、温度跟踪控制及燃烧相位控制等核心系统的前沿控制算法。本书还给出了上述一系列控制算法的详细推导过程和相关应用案例。
特高压多端混合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技术
特高压多端混合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技术
赵建宁;陈兵
¥97.50
本书以昆柳龙直流工程为技术背景,系统地梳理了常规直流输电、柔性直流输电和混合直流输电的关键理论、核心技术和工程运维规范,内容涵盖特高压多端混合直流输电的系统结构、工程运行方式、设备工作原理、系统控制保护、工程参数设计和系统运维要领,归纳总结了当今*先的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本书将为从事直流输电运行维护、工程建设、科学研究、设备制造、电网规划和运行管理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将对我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将为缓解我国区域能源分布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实现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促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报告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报告
庞天舒、邹朋
¥103.35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对策研究报告》分为总报告和子报告两部分。总报告综合描述了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客车、货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情况,重阐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剖析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子报告作为总报告支撑,包括新能源汽车整车市场发展与对策研究、供应及关键零部件发展与对策研究、智能化发展与对策研究、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与对策研究、循环经济发展与对策研究,以及产业管理、成本与产品使用发展与对策研究等专题报告。
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技术及应用
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技术及应用
邓占锋;徐桂芝;胡晓
¥65.35
本书从介绍高温储热材料和高温储热装置的研究展手,就高温储热技术的应用现状和不同应用场景的技术需求行了简要介绍。书中重介绍了高温复合相变储热材料,从配方设计、材料筛选、制备工艺和重要性能测试等方面行了详细介绍。然后面向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应用,重介绍了储热单元模块设计与计算方法,通过实际案例给出蓄热体的设计方案,重论述了高温复合相变储热单元的二维和三维热分析方法。从系统应用出发,介绍了高温储热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流程,包括储热单元、电加热单元、换热单元、循环动力单元、保温结构设计、系统运行控制策略以及面向电网辅助服务的控制技术,对于高温储热系统的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后,本书还给出了高温储热系统储热/放热的实际案例,简要评估了高温储热系统的测试性能。 本书可供从事储热相关专业的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师生提供借鉴。
汽车侧翻动力学及控制技术
汽车侧翻动力学及控制技术
金智林;彭志宁
¥109.85
《汽车侧翻动力学及控制技术》系统地介绍了汽车侧翻动力学建模、稳定性评价与预警、防侧翻控制技术、侧翻试验技术及其他的侧翻动力学分析技术。汽车侧翻动力学建模部分包括小型汽车侧翻模型、重型汽车侧翻模型,以及多体动力学侧翻模型。汽车侧翻稳定性评价部分包括非绊倒型侧翻评价指标、绊倒型侧翻评价,以及汽车侧翻预警技术。汽车防侧翻控制技术包括被动防侧翻措施与主动防侧翻控制技术,以及应用于智能汽车的防侧翻控制技术。汽车侧翻试验技术部分包括汽车静态侧翻试验、动态侧翻试验及防侧翻控制系统硬件在环试验。后一部分为其他汽车侧翻动力学分析技术,包括汽车-驾驶员侧翻动力学分析、汽车追尾碰撞侧翻动力学分析,以及交变载荷汽车侧翻动力学分析。
49元5本 农村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施工与维护
农村小型太阳能光伏电站施工与维护
李钟实
¥22.75
本书针对适用于城镇及农村的户用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系统(光伏电站)的选址、施工、检修和维护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简介与基础知识、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前期选址与项目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安装施工和调试验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维护与故障排除,以及若干工程项目实例。 本书内容翔实、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较高的资料性和实用性,适合广大在从事太阳能光伏电站施工、运行、维护及光伏应用方面的工人、正在使用或即将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居民用户阅读,还可供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感兴趣的各界人士阅读。
汽车海归故事
汽车海归故事
怡雪(怡雪是王宓愚的笔名)
¥65.35
《汽车海归故事》通过采访,讲述了8位汽车海归精英的人生故事。从他们的人生故事中,读者能够了解一个时代的变迁,学习他们身上凝聚的精神特质,解读他们成功的秘诀,还能收获生活方面的一些经验教训。 这8位海归精英是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世界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FISITA)终身名誉主席赵福全;吉林大学长沙汽车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原终身教授陈芳;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上海汽车集团技术中心原副主任、奕森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辛军;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独立董事、通用汽车大中华区原首席技术官刘小稚;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院士、碰撞安全首席专家赵会;美国博格华纳摩斯系统原全球采及供应管理副总裁、敏实集团原采总经理杜敏;宝马汽车原驻华首席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顾问、奇瑞汽车原总经理高级顾问董显铨;福特汽车公司原总部高管、中国海归汽车成就奖获得者蓬蕾。 本书适合汽车及相关行业从业人员、出国留学及归国人员,以及所有关注海归群体、个人成长的读者阅读。
纯电动公交客车从业人员
纯电动公交客车从业人员
李预明;翟景森;骆瑞清
¥65.87
《纯电动公交客车从业人员》根据纯电动公交客车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紧密结合现行相关政策标准,参考了整车厂、配套企业和运营企业的技术经验,以安全为主要切,讲述了纯电动公交客车各级维护与修理、驾驶员安全操作、车辆报废管理、动力电池回收溯源管理等内容。
49元5本 懂心理才懂汽车销售:可复制的汽车销售力
懂心理才懂汽车销售:可复制的汽车销售力
古苗
¥57.20
本书是基于客户消费心理学的汽车销售攻略。全面涵盖4S店销售业务,包括销售流程、宣传推广、外拓集客、异业联盟、展厅布置、促销策划、车展销售、用品管理等,在厂家培训教材之外,以标杆店销售大师讲述发生身边的真实案例与成功精髓为呈现基础,从消费心理学的角度阐释背后原因,让读者能够充分理解、举一反三。作为汽车销售人士忠实的成长伙伴,助力精英们不断阶和蜕变。 同时,本书更从战略高度,提供作为管理者在销售领域需要具备的管理思路和视野,以及市场未来的展望预测,为4S店中低层销售人士了解顶层思维、行业趋势提供帮助,为高管夯实4S店销售基础、持续扩大领先优势指明方向。 全书共五章,以实战、策划、战略、展望区分章节,层层递,是4S店乃至关联汽车销售的人群都适合阅读的工具书。也希望能够为各汽车厂家、培训机构,对授权经销商培训的参考使用。
49元5本 用户中心时代的配售电重构
用户中心时代的配售电重构
王鹏;王冬容
¥51.35
本书是我国配售电领域的前线实践者对国内电力能源行业,特别是配售电环节近几年和未来几十年所面临深刻变化的深度探索和思考的成果。2021年,电力能源行业突然面临比以往单一行业改革更强大的外部力量,推动行业走向重构重置:碳达峰碳中和迅速成为电力能源行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重新定义的格式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以各类园区为主体的城市能源系统,以及双碳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同频共振,使得配电从末梢走向中枢,加快了中国电力能源行业“用户中心时代”。本书既对碳达峰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园区能源系统和乡村振兴战略下配售电重构的底层逻辑行了深度探讨,又对配电定价、售电实务、转供电治理、配电资产盘活以及虚拟电厂等配售电重构的实务操作行了全面总结。 本书可以帮助电力能源领域从业人员、专家学者、在校师生、政府机构、资本市场分析员等深刻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