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贫困社会工作案例研究:协会实践
¥78.00
本书描述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组织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历程, 记录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参与脱贫攻坚的历史实践,呈现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主要做法 和经验,展示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成就,为社会工作教育反贫困的理论建设和实践探索提供资料积累与经验启示。

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研究
¥158.00
本书聚焦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系统分析了城市发展演过程中无法分割的各种安全问题,深探讨了安全风险加剧的时代背景和当前城市公共安全风险的主要源头,对国内外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历程做了全面回顾和比较研究。在分析城市风险防控体系内在结构以及发展动力的基础上,一步梳理归纳了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有效运行的内在机理,同时对基层治理在城市风险防控体系构建中的重要地位行了深度阐释。本书还针对未来城市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的发展趋势,提出作者的思考。本书紧扣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理论和实践的前沿,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系统地探讨了城市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可以供相关领域的学者、党政领导干部、应急管理领域公务员和从业人员以及其他对城市安全管理有兴趣的读者研读。本书亦可作为公共管理、城市管理、应急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相关课程的参考书。

反贫困社会工作导论
¥96.00
本书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和方法来分析贫困问题,阐述反贫困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介 绍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理论,分析反贫困社会工作的要素、内容和过程,梳理中国反贫困政 策的发展轨迹,探索中国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模式与方法。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精准扶贫战略实施的动态监测与成效评价研究”(16ZDA022)、*哲学社会科学发 展报告建设(培育)项目“中国反贫困发展报告”(11JBGP038)的研究成果。

环境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机制及路径研究——基于居民参与治理的视角
¥158.00
本书主要围绕环境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展讨论,从环境公共品的空间外部性以及代际外部性问题出发,对相关概念及理论流派行梳理和回顾,探讨了在政府引导下如何促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有效供给的机制设计。本书的创新在于建立了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代际交叠模型,为现实中有利于子孙后代的“前向型代际公共品”供给长期严重不足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并运用幸福感测度法测量居民参与环境公共品供给的可行性,对比研究了政府提供以及政府、居民和企业共同供给这两种环境公共品供给模式,提出了具有理论基础且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本书可供从事环境治理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借鉴学习,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赋权视角下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研究
¥78.00
社会工作自诞生以来,就具有天然的反贫困属性。社会工作参与反贫困,不仅强调满足贫困人群基本生活物质的需要,更强调通过赋权方法改善贫困人群的无力感、增强资源控制、促进社会参与、构建发展能力等,以实现减轻贫困的目标,并*终让贫困人群有能力应对生活的挑战。本书主要从赋权的视角探讨了社会工作反贫困的理论和实践。全书共六章,包含反贫困理论与反贫困实践、赋权理论及其应用领域、国内外反贫困的赋权实践、反贫困领域的社会工作、反贫困社会工作与赋权、反贫困社会工作赋权体系的构建。本书可供从事贫困治理和社会工作研究与实践的政府、高校、研究机构的专业人员借鉴参考,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参考用书。

迈向乡村振兴的反贫困社会工作——绿耕经验的理论反思
¥88.90
基于广东绿耕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下简称“绿耕”)的农村社会工作经验,本书系统阐述了乡村振兴背景下,绿耕通向社会赋权的乡村社区减贫发展实务理论、“五位一体”乡村可持续发展实务框架、深度理解与能力建设实务方法论和可持续发展减贫的具体实务方法,归纳总结了中国社会工作乡村减贫发展的目标是共创乡村社区生态、生计和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协助党和国家逐步实现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本书适合在社会工作领域深耕的基础工作者、高校教师、实务工作者学习和参考。

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与经验的对话
¥98.00
本书运用社会工作理论视角,系统梳理了反贫困社会工作的理论脉络和演理路, 结合脱贫攻坚地区反贫困的实践经验和典型案例,就反贫困社会工作主题展西方理论与本土经验的对话。从内生性动力角度来看,项目扶贫、组织扶贫、驻村干部扶贫、民族地区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扶贫等反贫困模式,乃至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无不融了社会工作的理论关怀。本书可作为反贫困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专业参考书, 也可作为从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一线工作者及普通大众的读物。

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
¥88.90
中国未成年人司法体制改革给社会工作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总论性教材,它可以满足高校社会工作、社会学和法学等专业的教学之需,并为在校学生和一线社会工作者学习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帮助。本书的出版得益于多学科交叉,以及高校学者与资深一线社会工作者的集体合作。本书紧扣我国的法律规范要求与现阶段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实践基础,对三大类(包括预防类、维权类和矫正类)七小类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和方法做了详细介绍,同时也对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系统中的政策、理论、管理、保障等问题行了分析和概括。

发展型社会工作:贫困治理视角
¥98.00
本书以深运用和建构发展型社会工作的实践、干预模式和相应的理论为主要内容,从发展型社会工作的视角介并分析“贫困”。本书由发展型社会工作与扶贫的理论视角,发展型社会工作运用于扶贫领域的相关研究,发展型社会工作的实务案例,国内外其他案例,发展型社会工作、发展型社会政策与发展前景五部分内容组成。本书适合社会工作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以及从事反贫困工作的基层工作者阅读和学习。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大国攻坚·反贫困社会工作丛书”单品。

金融服务与减贫发展:理论与实践
¥80.00
本书聚焦于金融服务与减贫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议题,着重展现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工作者等行动者可能以何种方式对解决金融不平等问题做出的贡献,以及这些行动者在促包容性金融体系建设,改善弱势群体金融福祉方面的实践探索。对这些理论和实践的梳理,有助于增人们对普惠金融议题的了解,同时有助于思考中国全面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金融下乡”议题。本书适合在金融反贫困领域学习和研究的学者、实务工作者、大众阅读和学习。

婚姻家庭、亲密关系与乡村反贫困
¥98.00
婚姻家庭和儿童照顾是亲密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采取在赣东北、赣南地区的村调研与社工实务呈现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和分析乡村反贫困社会工作在介亲密关系时所面临的挑战和如何作为的问题。全书梳理了现代化对亲密关系的冲,它反映在赣东北杜村的婚姻挤压与男性婚姻消费、瑶川镇离异女性群体当中,深刻地影响着枫村和玉县的儿童照顾,甚至可能再生产出新一代贫困群体。因此,需要着力解决假性亲密关系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需要从知识生产的角度思考如何在县域层面建立有利于家庭家风的反贫困机制。

资产建设视角的反贫困社会工作:发展、对话与启示
¥98.00
本书的特是研究与实践、国际视角和本土经验的有机融合,一方面本书对于国际上有关金融能力与资产建设的基本研究脉络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另一方面,也结合反贫困社会工作的本土情境,呈现金融能力和资产建设在不同人群和领域的反贫困实践模式。本书编者是资产建设领域比较有经验及代表性的研究者和实践推动者,能够结合具体的实践案例以及本土文化情境,较为深、系统地展现其理论视角以及本土实践中的应用和反思。本书的读者对象包括高校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的研究者与教育者,反贫困相关的政府部门从业者以及社会工作实务工作者。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 第17辑
¥23.33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7辑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为主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之一。该派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生态危机的联系上对资本主义行系统批判,通过重新解读自然的观念,力图赋予自然以历史和文化的内涵,并以这样理解的自然和文化概念来改造传统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重新理解自然、文化、社会劳动之间的关系,以此重构历史唯物主义,并提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制度理想——生态社会主义。其次,本辑还收录了阿甘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相关论述,以及最新的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译介与评论。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 第18辑
¥23.00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18辑以意大利马克思主义思潮为主题。长期以来,意大利马克思主义一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镇。2000年,《帝国》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意大利马克思主义了一个新的具有世界性影响的时代。“帝国”“大众”及其相关的范畴成为学界热议的重要概念。起源于意大利的工人主义、自治主义、在今天又被称为后工人主义的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它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生成,经历过60、70年代的繁荣,70年代末被边缘化,再到随《帝国》重新备受关注,是一个生命力强且颇具典型意义的马克思主义流派。此外,本辑还收录了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研究的相关论述。


垂直进化:重构社区商业新闭环
¥34.00
本书详解农鼎慧如何凭借十多年智慧社区运营和三年多智慧农贸运营,造庞大的社区商业生态体系,通过介绍“占菜场、铺机器、卖菜盒”的背景,帮助大家系统了解其运营逻辑。 本书从社区经济发展、农鼎慧布局社区经济考量、如何做好社区经济多角度,帮助大家认识到农鼎慧社区商业生态规划优势、什么是农鼎慧的安全闭环以及农鼎慧在S2B2C全系统的创新与突破等体系搭建的运营,一步将农鼎慧创业历程分享给读者,让读者对社区商业生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一生做好一件事
¥34.00
本书是“创·印迹”丛书中的一种。丛书聚焦改革放初期在长三角地区始创业、发展的实践典范,通过系统的资料挖掘、梳理分析,以互动访谈的方式,选取其中第一代中小企业家作为研究对象,讲述这一代人的拼搏、取铸就了中国改革放伟大时代无与伦比的灿烂和辉煌。 本书聚焦总部位于浙江平湖的浙江景兴纸业股份有限公司,讲述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在龙在几十年的创业历程中所展示出的一往无前的前驱力量、勇立时代潮头的决断能力、经营战略中的“道”与“术”,以及在企业经营管理当中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朴素价值观,对企业现代管理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借鉴意义。

老年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
¥41.40
随着老龄化时代的到来,老年社会工作的发展迎来了更加广阔的舞台。本书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深探讨了老年社会工作所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本书展示了如何运用艺术治疗、小组工作、社区治理和社区照顾等多元化方法,展老年人精神健康服务、促代际共融、增强老年人社区参与,以及推动农村地区互助养老模式的发展。本书旨在为老年社会工作领域的专业人士、政策制定者以及所有关心老年人福祉的人士提供参考和启示。

追系统的人: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与社会关系网络
¥34.80
在中国平台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本书将视角对准了大众日常生活的重要参与者——快递员。作者通过深的田野调查,从资本、劳动者、消费者的角度还原了快递员劳动过程的具体情境,探讨了标准化、数字化的快递公司管理系统如何嵌快递员的劳动过程。事实上,这套管理系统没有对应消费者的弹性需求,也无法为快递员在劳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突发情况提供解决方案。因此,快递员需要将系统编自己在社区营造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在系统的监控与管理下处理和运用好各类复杂的关系,从而在一次次的派送中寻求更大的劳动自主空间,在追赶系统的过程中,找到与系统共生、共存的办法。

中国发展报告2021
¥45.00
《中国发展报告(2021)》以最客观真实的数据、最严谨科学的方法,展示并分析了这一年中国民众在健康、教育、生活、社会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发展。这一年,民生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一步加强,贸易竞争力逐步提升;疫情之下,经济发展和城市治理的变化,老龄化带来的老年人力资本发和家庭生态问题分析……这些内容,都在本报告中得以真实呈现。此外,本报告还聚焦保险金融集团的发展等问题,从学术角度客观呈现2020年的中国发展状态,而为推动我国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中国国家安全现代化研究
¥57.00
本书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度互动的大背景,从国家安全内外环境变化的逻辑视角分析国家安全观的演变。特别是,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视角下,探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关系,阐释推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全书以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从汲取人类优秀安全思想成果、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借鉴系统科学精髓三个方面,探索国家安全现代化的理论基础,系统梳理、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国家安全体制、战略与政策、法治、人才与教育等方面所取得的体系建设的巨大成就,分析了我国在国家安全主要领域和重领域所面对的重大风险挑战以及提升能力、有效应对之策。

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
¥58.00
欧洲人做过这样的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60年来,地球上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美国人《群氓之族》作者发现,从1945年到1967年,因族群、宗教、信仰等造成的冲突,已经导致750万人死亡,而且迄今未止(按:这还不包括激烈的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 人类的科技越来越全球化,政治却越来越部落化;人类的传播系统越来越普及化,对于该传播哪些东西却知道得越来越少;人类离其他的行星越来越近,对自己这颗行星上的同类却越来越不能容忍;活在分裂之中,人类越来越得不到尊严,却越来越趋于分裂。面对世界资源与权力的前所未有的激烈争夺,人类社会正把自己撕裂,撕裂成越来越小的碎片。 本书作者从部落偶像、身体、名字、语言、宗教、民族、历史起源、新多元主义等多种角度探究族群的本质,讨论群体认同在政治变迁压力下的自我塑造,缕析民族主义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以及认同问题对个人心理的巨大冲。作者返回源头,从人性的基本面,考察群体认同的各种因素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环境,纠缠扭结,以致我们以各自的形态变成今天这副模样。 在全球化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将世界抹平的今天,人类各种族间的冲突却呈愈演愈烈之势,现代人对归属感的需要也变得空前迫切,焦虑感与孤独感成为心头的梦魇,挥之不去。阅读本书,既像是在读历史,又像是在读预言。读历史,是作者30多年前所名的族群冲突已经一一爆发;读预言,则是作者早已看到一些行式的和未来式的族群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