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学术论衡
¥42.00
“中国乃无独立之科学,亦无独立之哲学,一切知识贵能会通和合,乃始成其为学问”,但近代以来,受全盘西化之风影响,学者追求以分门分科之法治中国传统学问,务求西化,再不求融通体会。 钱穆认为这种专家之学与中国传统通人通儒之学大相违异,“近人必以西方史学来治中国史,则恐终难理解矣。” 先生忧心斯文坠地,先著《中国学术通义》,就经史子集四部求其会通和合,又著此书,就哲学、心理学、史学、考古学、教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等当时之新学术,讨论中国传统学术及中西方学术思想相异处,主张必回就中国以往之旧,主“通”不主“别”,方能理解中国传统学术和文化。
断裂与新生:一位中国记者笔下的印度日常
¥36.00
记者张兴军行走于中印两国之间,目睹真实的印度与国内流传的印度之间的巨大差距。在印期间,他经历了印度的大选,新冠疫情的暴发,中国企业在印度的蓬勃发展;造访了印度社会的各个阶层:从路边小贩、出租车司机、工厂老板,到教师、学者、电影明星,还通过在印华人的视角,提供了一个中国人眼中真实的印度,见证了古老的大国在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下的断裂与新生。 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个邻国与自己的国家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可观的发展空间和潜力,从中国人眼中看印度,就好似看一面镜子。但是,大多数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往往局限于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和来自他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愈加强大,中国人需要走向世界,并从自己的角度直观察世界,而不再通过他者的转述。 作者对于印度的观察,正是基于以上两,不但要呈现出一个真实的印度,还要“用自己的眼光,认识他人,认识世界”。“某种程度上,这不仅关乎我们如何看待印度,也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如何看待世界并与之相处的折射。”
2023出国留学蓝皮书
¥48.30
本书在持续追踪行业动态、把握留学动向的基础上,对处于留学准备阶段与正在留学的学生群体行了区分,全面覆盖了留学申请各个环节。本书一方面就留学趋势变化行专业的分析,另一方面分留学申请、海外在读、毕业选择三个阶段,对留学申请涉及的考试、文书、择校等准备工作做了详尽的介绍,解读了热门专业,总结了留学生更好适应海外校园生活的要,并针对留学生毕业后的职业规划问题提出了建议。 作为一本留学规划指南,本书通过专家访谈和校友观,对留学过程中的新趋势、新现象做出了专业的解读,帮助留学家庭更好地解决新变化带来的新问题,致力于带领留学家庭从各个侧面洞悉留学发展趋势,走近留学准备过程,做好留学规划。
留白课堂:小学语文课堂革命的挑战
¥16.00
本书是小学语文名师鲍海淞的课堂教学手记,将“留白”这一传统美学特征引当今的语文课堂,可谓独具匠心。课堂留白是课堂关系的一种新模式,是一种对课堂内师生活动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空间布局与时序的调节,作者努力让留白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一个重要标志。个性的释放需要适度的留白。留出课堂的方寸之白,才能彰显小学语文的天地之宽。儿童的发展是教师们课程改革的*终目标。留白课堂,迎向的是小学语文课堂变革的挑战,迎来的是儿童语文素养的自主生长与快乐成长,为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更为广阔的天地,复归应有的放与活力。
上海的四张脸孔
¥38.40
上海被称为“国际性大都市”“魔都”,其本身即具有“现代性”的突出表征,但在宏大叙事之外,上海是否有更多面向的“现代性”表现呢?本书作者运用自身特有的细腻与绵密的感知与分析,抽丝剥茧摄影与上海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从四个侧面探讨了近现代以来摄影对上海形象的再现与建构,塑造了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上海的“四张脸孔”。摄影及其作品成为作者表达上海形象的一个核心要素与主要媒介,不仅呈现上海的自然变迁、人文记忆、视觉空间与个体后现代式的表达,而且像一条蜿蜒的河流一样串联起全书的架构,让全书显得十分灵动。
公文写作精进:笔杆子的28个锦囊
¥69.30
本书是继《公文写作32讲:从思维构思到笔法语言》《笔杆子修炼36堂课:公文写作精 以灵动的思维、生动的语言、独特的方法,丝丝扣、娓娓道来,有趣、有料、有味。全书 一篇讲道理分7个专题,第二篇讲思维分8个专题,第三篇讲方法分6个专题,第四篇讲实战 之“法”,特是:讲通道理,以基本规律破解成长之困;疏通思维,以底层逻辑破解思 通实践,以跨界创新破解实战之困。本书虽是公文写作书,却不限于公文写作,也不限 考
县乡的孩子们
¥47.40
这是一部全面揭示县域教育运行状况、聚焦县乡学子困境与前途的调查研究著作。作者们通过对县乡学校、家庭、教育管理部门及基层社会的全方位调查,以案例的形式呈现学校的运转、教师的想法、家长的诉求、学生的心态、政策的执行等教育一线状况,探寻县域教育的现状、问题、前途。 书中重探讨了社会各界关注的教育热问题, 比如超级中学、县中衰落、分班管理、校长治校、学生沉迷游戏、校园欺凌、非教学任务大增、青少年抑郁、家校关系、陪读妈妈、“双减”政策及其执行、 普职分流、寄宿制、“教育新城”等。 书中提出了县中、乡校、村小的教育发展模式,认为三者构成当下的县域教育体系,既公平又有效率,明确反对对小规模学校过度投。书中对超级中学跨区域招生行了批评,认为超级中学制造了教育竞争压力和全民教育焦虑。书中对“县中塌陷”做了深刻解剖,认为县中承载着县乡大多数孩子的希望。 本书以社会学的视角,从时代变迁中阐明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教育需求、教育运行等方面的变化, 涉及县域教育的方方面面,在生活经验中关注县乡的孩子们,是中国教育研究中的一个重大创新。
会写文案的人都这么写:新媒体写作一本通
¥41.40
近些年通过新媒体写作逆袭和破圈的成功者不胜枚举,他们或写观点文犀利点评,或写带货文合作共赢,或写情感文引发共鸣,或写故事文言志寄情,无不名利双收。那些会写作的人,总是能挖掘更多的商业变现方式、把握更多的职场晋升机会。可见即使在视频时代,新媒体文案写作仍是当今的热门职业,其中依然蕴藏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旺盛的市场活力。 新媒体写作是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传播和内容创作的一种写作形式。与传统媒体写作相比,新媒体写作更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多媒体元素的运用以及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身处商业社会,新媒体写作能力已成为当下每一个试图在事业上有所突破和建树的奋斗者所*备的技能。 在本书中,作者总结了新媒体写作和变现的多种技巧,力求帮助每一位热衷文字的新媒体写作者打破思维误区、打通创作链路、打开变现渠道,完成从扩大受众范围、提高写作技巧、建立个人品牌、促进交流互动到扩展事业发展渠道的正向循环。同时,通过本书,助你通晓网络传播的基本特征,洞察市场的情绪和需求,在新媒体写作的道路上少走弯路,早日变现,以实现自己更高远的梦想,收获更加从容的未来。
我在上东区做家教
¥40.60
曼哈顿上东区的私立学校,是资产排名位于前 1% 的富豪们的角斗场。 这里的精英父母利用高超的手腕精心运作,为孩子争取常春藤联盟为数不多的宝贵席位,上演了一出出光鲜而残酷的育儿战争。 作为哈佛大学毕业生,布莱斯·格罗斯伯格迅速成为备受纽约上流阶层青睐的金牌家教。她的秘密武器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她了解这些“盖茨比”的焦虑所在:在新镀金时代,财富非但没能让他们自在,反而助长了他们对阶层下滑的恐惧。 “天下父母有一个共同,那就是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前途,但又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做。” 格罗斯伯格穿梭于曼哈顿的私立学校与豪华公寓之间,她做好准备应对精英阶层急迫的育儿诉求,却意外地窥探到孩子们不堪重负的、郁郁寡欢的精神世界。
学习可以很快乐: 丹麦的幸福教育是如何成功的
¥29.40
*作为一名记者、作家和父亲,马库斯·波恩森一直在思考,是什么让丹麦的学生与众不同?根据世界性调查显示,大多数丹麦孩子在整个求学过程中都很有学习动力。他们比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学生更喜欢数学,即使他们可能学得没有那么好。 马库斯·波恩森从小受丹麦教育,受身边教育工作者的影响,他的成长历程充满了对教育、知识、幸福以及美好生活的讨论。2014年,马库斯·波恩森夫妇带着三个孩子搬到韩国首尔。在那里,他看到儿子所上的韩国幼儿园与丹麦的幼儿园有一些差异。出于记者的敏锐,作者始深观察,而这些差异也渐渐成为鸿沟。亚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给作者带来很大的冲。 越了解丹麦与亚洲的教育体系,就越能明显感觉到这两种教育体系所培养出的不同的能力都是孩子应对未来世界不可或缺的。也就是说,这两种教育体系是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那么鱼和熊掌是否可以兼得呢?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回到丹麦,走访全国名师,将这些丹麦最好的老师的教学灵感和经验分享出来。希望亚洲的教师及家长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他们习以为常的做法,获得不一样的启发。 书中所选取的十位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大多荣获过丹麦最佳教师奖或提名,是丹麦最杰出的教师代表。他们来自不同领域,包括数学、英语、艺术、社会、世界关系等等,代表着丹麦教育体系中最重要的学科和教学特。书中不仅展现了这些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探讨了关乎教师、学生、家长关系的根本问题。既展现了每位教师在培养学习动力、创造力等方面的独特之处,又能让读者管中窥豹,看到丹麦教育的核心理念与核心价值。 这些教师的分享也会自然引发读者的思考:因材施教和回归教育本质的理念,与无限消耗内卷和唯成绩论导致的教育焦虑相比,我们是否也做了很多无用功?为什么创意性人才培养从来不是填鸭得来的?教育的松弛感有多重要?
《数字人文》2022年4期(试读本)
免费
《数字人文》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旨在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发表平台的学术期刊。每期收入约10篇文章,30余万字。该刊物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旨在努力建设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好地为数字人文学术的健康发展服务。
流行病与社会:从黑死病开始的瘟疫史
¥70.80
《流行病与社会》讲述了可怕而震撼人心的千年瘟疫史。微生物的致命威胁无数次逼近人类:鼠疫、天花、黄热病、痢疾、斑疹伤寒、霍乱、结核病、疟疾、脊髓灰质炎、艾滋病、SARS、埃博拉病毒…… 针对这些深刻影响人类历史的流行病,斯诺登将专业权威的医学知识与波澜壮阔的历史叙事熔于一炉。 本书论述范围极广,跨越古今,遍及全球,深展医学与社会历史间的多学科比较研究,向我们揭示了流行病与社会的交互影响:一方面,疾病如何推动医学科学和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如何塑造艺术、宗教、思想史和战争形态;另一方面,社会因素又如何让疾病获得适宜环境,迅速传播,肆虐人类。
我希望我女儿活得自私
¥52.80
一胎孕期中,她读研究生;二胎还在襁褓时,她选择去国外留学;回国后,家人们都觉得她应该工作或者照顾家庭了,她又去读博士后,直至成为一名大学教授。作者郑莲喜从来没有因为世俗对女性的绑架,而放弃做自己,以及对梦想的追求。 “丢下两个孩子去留学,你是想离婚吗?”“保姆有她做的好吗?”“自私的妈妈/妻子!”……不绝于耳的杂音,也会让她怀疑“我是一个好妈妈,好妻子吗?”而随后“先是我自己,才是任何人”,即刻让她坚定自己的选择。但是,当她听到25岁的女儿说想要结婚时,心情变得五味杂陈,却又无法向她一一诉说,她觉得女儿把婚姻想象得过于美好,而作为母亲又不能浇灭它;她又怕过去母亲艰苦的模样像阴影般出现在自己的人生那样,她也出现在女儿的人生里。 怀着复杂的心情,她解剖了自己过往的人生,于是,有了这本借由写给女儿,其实写给所有母亲和女儿的勇气书。希望这个时代的女性多一些清醒做自己的认知和底气——我们爱自己的方式,决定了别人爱我们的方式,要把自己当女儿重新养育一回。
我不想成为伟大的母亲
¥59.00
城市女性身为母亲所面临的普遍困境,落在每一个个体身上,都是复杂而幽微的,像大海一样,看起来是一望无际的蔚蓝,但若仔细聆听,每一片海浪落在礁石上所激起的潮水声都是不同的。 本书记录了职场妈妈、单亲妈妈、全职妈妈、两代人共同育儿等育儿条件下的女性,希望通过不同的育儿选择来探讨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以及当抛母亲的身份,她们渴望成为的那个自己究竟是谁;并试着寻找解决女性如此疲惫与困扰的线索?在我们的价值体系里、职业生涯设计里和公共育儿制度里……
中国人的精神
¥15.92
只要尚有一日存在真正的中国人,中国必将长存! 在风雨飘摇之际,西方国家鼓吹中国灭亡说,将四万万同胞视为无知匹夫,中国形象被严重扭曲。 在辜鸿铭的《中国人的精神》中,他认定“衡量一个文明的价值, 我们最终要问的是 : 它能塑造怎样的人, 怎样的男人和女人。所谓中国人的精神,就是灵魂与理智的完美结合 ”。 本书是辜鸿铭的所有著作中,最有影响,较能反映他思想风貌的作品,其主旨是揭示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论。此书是一战前后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东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从文化思想史的角度看,本书对于中国精神生活的“揭示”,关于中国文化道德精神价值的阐述,都很有意义。 愚以为中国二千五百余年文化所钟出一辜鸿铭先生,已足以扬眉吐气于二十世纪之世界。——李大钊
跨越高考:大学中学衔接培养创新人才
¥46.80
钱学森之问,是问大学,还是问中学?是问教育,还是问社会?在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过程中,中学和大学之间到底应该如何衔?本书荟萃了五届著名大学中学校长峰会诸多知名专家学者的经典观,从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手,寻找创新人才培养的对。在当前中央大力推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本书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探究中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和教育机制改革的必要性,帮助普通读者了解近二十年中国大学中学有效衔的改革展和创新举措。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概要2022
¥58.80
本书为入选202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的所有学术成果的概要介绍,主要包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成果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观点,成果的学术创新和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等。
数字时代的跨境教育——知识的全球共建与共享
¥34.80
本教材深研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深研究教育国际化跨境教育理论,全面讲述了数字时代跨境教育服务方面的内容。具体包括:1.数字时代跨境教育服务更加便捷,跨境教育服务快速增长;2.数字时代跨境教育服务,尤其是职业教育形式更加丰富,增加了对不同教育消费群体的吸引力;3.数字时代跨境教育服务技术与内容要求更高,在线教育走向平台化;4数字时代跨境教育服务的经济与政治属性都在加强,各国政府提升战略认识、加强系统设计;5.数字时代教育跨境服务带来教育领域的“数字主权”问题,各国积极完善国内法规;6.随着WTO框架约束力势弱,各国加强区域和双边性教育跨境服务协商。
怎么做调研,如何写报告
¥35.90
2023年,党中央指出,要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希望广大干部走群众中,了解基层困难,解决实际问题。那么,调查研究工作到底应该如何有效地展呢?调研报告应该如何撰写呢?这些问题对于要从事这个工作的读者显得尤为重要,而本书就提供了解决方法。 本书首先简要阐述了调查研究的发展史、分类、基本程序与方法,以及高质量调研报告的特,然后深讲解了调查研究工作的多种操作方法。具体而言,本书讲述了确立调研课题以破解重难的方法,如实证法、排除法等;定性与定量资料的收集、加工、整理方法,如访谈法、座谈法、问卷调查等;调研报告的基本结构及撰写方法,如立好意、定好题、理思路、搭架子、用资料。最后,本书从类型、结构、撰写三个方面,深度且细致地讲解了政府类调研报告、企业类调研报告及学术类调研报告的写作方法和要求。总之,本书为需要做调研工作、写调研报告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系统且翔实的方法指导,读者可以按照书中所讲行实际操作。 本书适合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及高校需要做调研和写报告的人员阅读。
功与过:社会生活中的赏罚
¥30.00
世界著名社会科学家查尔斯·蒂利在他那本令人大眼界的书《为什么?》中,揭露了一些关于人们寻找借口和给出理由的惊人真相。如今,他带着对人类关系之复杂性的更为深的探索回来了,这一次他所检视的是,当我们评功论过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人人都评功论过,但其背后隐藏的动机却鲜为人知。蒂利带着他惯有的机锋和令人惊叹的洞察力,对人们互相之间,以及面向自我的责怪和夸扬的方式投去了兴味盎然和发人深省的一瞥。他在本书中收集的故事,有些很是日常,有些不太常见;有些是个人的经历,有些是别有深意的幽默故事——有奥斯卡得主热情过火的演讲,有在国会小组前的证词,有情侣间的恶言相向,还有职位晋升和诺贝尔奖颁奖中的各种争议。借取自文学、历史、流行文化中的例子,蒂利主张人们不仅寻求对功与过,还寻求对正义的理解。罚当其罪,论功行赏,罪有应得。《功与过》构思精巧,行文精湛,是一本革新我们对我们所施予的功过的理解的好书。
为人文教育作证:博雅教育如何成就大学之后的人生
¥28.79
“文科无用”“文科就业岗位少”“文科的投和回报不成正比”…… 人文教育的式微似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界才有的问题,事实上,享誉全世界的美式博雅教育也遭到了专家的质疑,被要求为职业导向的专业教育让渡资源。 人文教育到底该作何定义? 人文教育的具体方面如何对人生经历产生特定的影响? 人文教育中真正关键的,是所学内容还是学习环境? 为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价值,各个主体要做到什么? 面对适应社会的压力、探索职业的迷茫和不断成长的阵痛时,人文教育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面对这些声音,本书作者、美国五大湖学院协会主席德特韦勒立足几十年研究人文教育的经验,确信人文教育对毕业生个人和其所处的社会有深远价值,坚定地为人文教育辩护。 本书从教育结果、所学科目和教育环境三方面考察博雅教育,通过对博雅教育的宗旨和方法行全新解读,为博雅教育对个人生活及其所在社会的价值提供证据,并总结出研究结果对各方主体的启示。不同于大多数文章对人文教育及高等教育这一话题的纯粹理论分析,本书在实践层面对博雅教育行考察,通过采访1000名不同种类院校的25~65岁的毕业生,得出人文教育的六个基本方面与人生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智力价值有关,从而为人文教育的价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广泛的群体可从本书获益。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及教师、学院领导者、政府教育‘’部门管理人员等,都能从本书中重新认识人文教育的价值,从而做出明智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