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实践哲学文集
¥156.00
《实践哲学文集》为编译者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莱布尼茨文集》的翻译与研究”的一项阶段性重要成果,列为《莱布尼茨文集》第8卷。在西方哲学史上,虽然如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所说,毕达哥拉斯“个”讲“道德”和“实践哲学”,但由于他把“道德”或“实践哲学”“还原为数”,从而并未真正建立起“道德理论”或“实践哲学”。亚里士多德虽然建立起了以“伦理学”和“政治学”为基本内容的“实践科学”或“实践哲学”,但他却从“人是理性的动物”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理论哲学”高于“实践哲学”的理论公式。在西方实践哲学史上,莱布尼茨的一项重要功绩即在于他首次向亚里士多德的这一理论公式发出挑战,不仅提出了“实践哲学高于和重于理论哲学”、理论哲学只不过是实践哲学的“引论”的原理,而且从“理性”“自发性”和“偶然性”三要素及其关系的角度对其实践哲学的核心概念——“自由”做了相当细致和深的阐述,对其实践哲学的三个主要分支学科——“道德哲学”、“政治哲学”和“法哲学”做了高屋建瓴的说明。莱布尼茨的实践哲学思想是西方实践哲学史上的一块重要高地。
孔子如来
¥76.00
孔子是儒家的开创者,是道德的楷模,对社会对政治有着非人的理想抱负。同时,他又是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这样一个集诸多令人敬佩的品德和才能的人,是值得我们一再阅读和研究的。本书以散文式的写法,从道德修养、社会政治理想、教育思想、孔门人物品藻、生死天命观等方面,对孔子进行再认识,对孔子的作品、言论和思想进行再解读。用优美的文学语言,结合历史的笔触,细细品味这位伟大的中国古人的智慧与卓越。同时挖掘这些伟大的遗存在现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以及给予人们的启示与指引,从而传递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力量与魅力。
经济的新世界:或符合本性的协作的行为方式
¥94.40
人们以江湖骗子很多作为反对理由,来说明他们为什么不信任发现者和迫害发现者。这是学术界的罪过,因为学术界没有设立过任何从事研究的评审委员会。它现在的组织机构只便于搞阴谋诡计。请举出一个受过排斥的江湖骗子的例子来吧!请举出一个没有受过排斥的发现者的例子来吧!科学院为自己辩解,把过错推到那些蒙昧无知的时代身上。我们这个自命为颇有智慧、颇有文化的时代,难道没有拒绝过轮船和煤气照亮的发明者富尔敦和勒本吗?在《经济的新世界:或符合本性的协作的行为方式》的跋中,大家将会读到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法国的学者们以为替自己破坏文化艺术的行为行了解释。他们假装谴责这种行为正是为了用它来反对那些没有靠山并且敢于用理论来触犯别人的自尊心的人。法国学者这样做,就暴露了本相,揭穿了自己。
借石攻玉;《中国文学理论》导引
¥54.40
本书是对20世纪文论经典、著名海外汉学家刘若愚先生的《中国文学理论》(Chinese Theories of Literature)的导读,适用于文学爱好者、文学理论研究者及高校文科师生。书名“借石攻玉”有两层含义:一是刘若愚借鉴艾布拉姆斯“四要素”分析图示,重构“宇宙?作家?作品?读者?宇宙”环形四元框架,用以解释中国文论经典的形上论、决定论、表现论、技巧论、审美论和实用论;二是本书在刘若愚四元框架与六种理论的基础上,导读《诗大序》《典论·论文》《与杨德祖书》《文赋》《文心雕龙》《诗品》《二十四诗品》《文章辨体序题》《读第五才子书法》《四库总目提要集部叙》等经典篇章,借由“在心为志,发言为诗”“立功立言,所庶几也”“放言遣辞,良多变矣”“诗之为技,较尔可知”“定体则无,大体须有”“文情难鉴,谁曰易分”“讨论瑕瑜,别裁真伪”“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等经典命题,重审中国文学理论的本体论、价值论、创作论、作家论、作品论、接受论、批评论和通变论。
礼记注
¥126.40
郑玄《礼记注》是历代《礼记》注释本中权威的注本。东汉末年,郑玄受业于马融,为《周官》六篇、《古经》十七篇(即《仪礼》十七篇)、小戴《礼记》三种礼书作注。郑玄将小戴《礼记》诸本相互参校,并为之注,形成今日所见的郑玄《礼记注》的面貌。本次整理选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淳熙四年抚州公使库刻本《礼记注》为底本,选取西安碑林博物馆藏唐成刻《十二经》刻石《礼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婺州义乌蒋宅崇知斋刻本《礼记注》、南宋余仁仲万卷堂家塾刻本《礼记注》、中华书局影印清阮元校刻本《十三经注疏(清嘉靖刊本)》为参校本。本次整理,对《礼记》各篇分章施加编号,便于读者阅读使用。
经典常谈
¥16.00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出版于1946年,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国语》附)、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精髓,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典范之作。 朱自清先生认为:“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全书以书为主,讲解中国传统文化,简洁精辟,深浅出,通俗流畅,是驶经典的一只航船。
跨文化为对话.第47辑
¥100.80
跨文化对话第47辑关注西方汉学史研究和古代和近代东方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如有法国、英国、比利时汉学史的专题文章和汉藏学者对《大唐西域记》的研究成果。本辑对美国、俄罗斯及拉美文坛动态也有专门介绍,体现了辑刊立足于比较文学和文化研究的宗旨。
论16世纪的英格兰政体
¥38.40
本书是英国政治思想家胡克对16世纪英国国教政制的系统性论述。胡克深批判了清教运动的激倾向,对当时英国的政治危机做出诊断,认为英国乃至整个欧洲面临的失序状况都与宗教改革运动存在密切关联。胡克而对法律的基础、政治权力的来源等普遍性问题做出了系统阐发,为英国政体提供了形而上学层面的论证,围绕王权的正当性这一核心主题具体讨论了16世纪的英国政治制度。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细致分析,胡克意在证明,国王既是英国合法的统治者,又应当遵守并维护英国的法律和习俗。本书不仅是理解16世纪英国历史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文献,也是英国保守主义思想传统的奠基之作。 丛书简介: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创设的“经典与解释”丛书,是改革放以来我国学界规模、持续时间长的丛书之一,自2002年设以来,迄今已出版逾500种。 “经典与解释”丛书自觉继承商务印书馆创设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精神,为我国学界积累学术资源,尤其积极推动译介西方历代经典的绎读,以期源源不断的学子们能更好地认识西方历代经典。 古典文明研究工作坊精选若干西方经典,联合商务印书馆共同推出“‘经典与解释’丛编”。本丛编着眼于配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发展,为这一百年学术大业添砖加瓦。
龙虎斗与马牛风:论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家(增订本)
¥70.40
本书所论为广义新史学,既包括王国维“山”的“新史学”,又含有郭沫若“辟草径”的马克思主义新史学,有别于其他关于“新史学”的著论。精彩之处,在“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纵论各史学大家。详述王国维、陈垣、陈寅恪、郭沫若等史学家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理路。注重历史细节,郭沫若造访史语所的生动场景,以及郭沫若与陈寅恪之间的恩怨纠葛,深人物内心,对历史悬案给出新的解释。
法兰西的选票
¥65.00
本书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始,以驻法记者的身份在巴黎生活、工作逾20年。基于个人经历、社会观察与重大政治事件研究分析,作者对于当代法国的政治运行与社会结构形成了一套成熟的见解。全书探讨了法国的利益集团与秘密社团、议会与政府关系、司法体系实践、无所不在的资本控制、作为“第四大权力”的媒体、选举政治的真相与非传统手段、“黄马甲运动”等抗议运动、西方国家内部的力量分歧与角逐等等,揭示了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民主国家,其政治体制运转的表象与实质。 在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民选体制”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是选举。在批判三权分立政治原则流于理论的同时,作者指出,以资本为核心的资本—政权—媒体“新三权分立”才是法国等西方国家当下真正的政治运作逻辑。根据跨国金融资本的全面控制、全球产业分工与国际力量对比的发展与变化,以及西方选举政治的内在缺陷,书中一步提出,当代西方社会正面临一场全面的危机。
许纪霖知识分子三部曲
¥185.00
何以安身?以其精神为火焰,在历史的演变与脉络中照亮出一条道路。为谁立命?以其气节与尊严,重燃日益幽暗之人性、维系民族之文化。《安身立命》从20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的个案研究出发,进而关照到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和中国的社会变迁与思想转型,既是一幅宏观的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群像,亦是一张张纤毫毕现的知识分子个体的心灵图景。 《家国天下》旨在思想史中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和转变。作者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终,作者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有为有守》聚焦于1895—1949年间中国知识分子的人际交往、私人脉络、团体组织以及与城市公共媒体的关系,是一部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史。本书以丰富的史料,生动的笔墨介绍了梁启超、陈独秀等众多著名知识分子的社会交往,亲疏聚分。
墨家学派研究
¥79.20
本书主要研究墨家学派的源流、基本思想特征、基本学术价值、与儒家学派的对立与论争、内部的分歧与分离、学派的衰落及其原因、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地位、对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影响等问题。作者章节安排合理丰富,论述逻辑严谨清晰,语言晓易明白,论理循循善诱,是读过想要继续读下去的一本佳作。
密释纳(全二部)
¥134.40
《密释纳》共分6部,第1部“种子”为公元一世纪至三世纪犹太教贤哲们对农产品的宗教捐税缴纳问题的律法讨论,包括田角捐、举祭、两种什一税、初熟贡等。它还探讨了与农业相关的其他律法问题,包括生产中的禁混种问题、七年休耕问题、果树的三年未净问题等。此外,《祝祷》卷讨论了与日常祷告相关的律法问题,是书中与农业无关的卷帙,也是到《塔木德》时代仍然有现实意义的卷帙,因此也是在《巴比伦塔木德》中有《革玛拉》诠释的卷帙。第2部“节期”记录了《密释纳》犹太教贤哲们对几乎所有犹太教主要节期,包括安息日、逾越节、岁首、赎罪日等的讨论,主要内容是有关节期活动的律法规则。由于犹太教“时间的宗教”的特性,因此该部在拉比犹太教经典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民俗习惯的司法适用
¥117.60
民俗习惯是法律的重要渊源之一,与国家法具有同质的秩序理性诉求。民俗习惯可以弥补成文法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司法判决的公信力。司法判决的形成受到政治、社会、法律、文化与价值观等因素的交互影响,完美的司法判决应当充分考量各种社会要素。司法裁判能否成为促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力量,取决于它能否回应并引导社会的真正需求。 完全恪守程序,并将实体法采用三段论式的方法适用到具体案件,并不一定能得到公正的结果,司法工作不能简单化地理解为单纯的法律技术的运用。 本书主要从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研究综述,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理论基础,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价值,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表现样态及主要障碍,民俗习惯司法适用的程序机制,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司法适用等方面展,期待为民俗习惯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探索出更具中国特色的融合之路。
英国小说城市书写研究
¥82.60
城市书写是在20世纪后期“空间转向”背景下产生的,城市书写关注城市空间在小说叙事和主题阐释中的作用和意义,是作者在小说中对城市的多维社会的文化解读,其中融了作者的城市理念、创作方法以及主题思想。英国小说中的城市书写聚焦空间景观中的文化叙事、权力机制、精神表征以及民族认同等社会文化建构,分析英国社会文化在小说文本中的多维再现。本书稿旨在阐释城市书写如何成为英国小说中重要的人物刻画和主题阐释手段。本书稿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结合国内外最新资料对城市空间研究行了梳理及总结,并系统分析了文学的城市书写理论及其发展述评。第二章主要阐释了英国小说的城市书写方法和策略,重阐释英国小说的城市书写特征及其城市书写的多维文化建构意义。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分别从城市运行机制、文化再现、精神表征和民族性四个方面对英国小说城市书写行了解析。其中第三章从从城市与工业化、权力话语与社会规训等方面对城市书写中的城市运作机制行了解析。第四章从文化景观、文化叙事和文化杂糅三方面揭示了城市书写中的文化表征。第五章从家庭伦理、宗教传统和精神异化几个方面分析了城市书写中的精神表征。第六章则从民族认同的叙事建构、城市书写的不列颠性以及当代全球化视野阐释英国小说城市书写的民族性。 本书稿以空间批评和城市书写为理论基础,融合文化研究的批评方法,注重探究文本中空间的社会、文化及民族认同等多维文化,阐释了英国小说城市书写中所蕴含的社会文化特征,探究城市书写在小说创作中的意义,拓展了英国小说的研究视角。读者对象为外国文学研究学者、高校青年教师、英美文学专业本科生及研究生。
中产上海: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阶层的崛起
促销价:¥24.99|¥98.00
中国中产的崛起是对共同富裕理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诠释。今日中国中产既有强烈取的经济发展动力、强有力的爱国与世界眼光,同时对全球化、西方霸权衰落、动荡中的中美关系有着独立且敏锐的观察、研判,具备坦率与直的批评谏言能力。中国中产的迅速兴起和爆发性增长,将驱动中国国内的发展,并直影响中国的对外姿态。 作者从社会、经济、学术、艺术等各个层面介绍分析了以上海中产为代表的中国中产的生活状态,并且以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调查为切,理性看待中国崛起与发展,聚焦“中产”这一中国社会力量,并置于当今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以及全球化新局势中来理解这一讨论。
新华社“钟华论”评论集 : 读懂新时代中国
¥49.00
该书收录新华社“钟华论”栏目围绕新中国成立70 周年、建党100 周年、党的二十大等党和国家重要历史节和重大事件播发的28 篇重磅评论。为丰富广大读者阅读体验,该书还配有新华社播发的精彩图片数十幅,并约请创作团队撰写了手记,可以作为广大干部读懂新时代中国的重要参考、学生了解和掌握当代中国国情重要读物、公务员考试高分写作和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业务技能的参考用书。
青春之路 : 写给年轻人的 100 个党史故事
¥64.00
本书分上下册,从党史中选取了100个有代表性的重大历史事件展叙述,根据历史发展脉络,运用翔实的史料,以面结合的方式,图文并茂、全面生动地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全方位回顾了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突出展示了百余年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本书图片来自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作为反映党史成就的精品图文书,本书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和收藏价值。
写给少年的上两千年中国历史
¥49.99
《史记》是中国历史的源头,探索了天人之际,讲述了秦汉以前到西汉中期的通史。 本书是几乎《史记》内容的白话阐释,通俗易懂。 以人物故事为主体形式,对历史上的帝王、君王、卿相、将军策士、文化精英等人物,进行了讲述和新的阐释,抽留总结其智慧。 本书严格依照《史记》内容,并丰富进其它相关史料,再结合现实进行实用化分析。
巫蛊乱长安:汉武帝晚年的夺嫡暗战
¥40.80
巫蛊之祸是西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涉及汉武帝一朝的政治斗争,诸子夺嫡等明争暗斗。这场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真相由于史料的缺乏,成为一个未解之谜。本书作者利用史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历史的空白进行了大胆而富有创建的论证猜想,重审巫蛊之祸的来龙去脉,揭示其中的真相,提出了无法证伪的新视角。
安·兰德的非虚构写作课
¥33.60
作为一个崇尚理性的作家,安·兰德在本书中做出的贡献在于,她将写作彻底地去神秘化。她坚信,非虚构写作是一种可以习得的技能,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用理性的原则行引导,任何人都可以学会。 本书由安·兰德为朋友们设的16堂“非虚构写作课”讲义汇编而成。首先,安·兰德探讨了写作的心理要素、意识和潜意识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指出我们应该怎样客观地抓住问题的本质,而非主观地自我怀疑、停步不前。之后,安·兰德以清晰的脉络深分析了非虚构写作的流程和方法,从选择题材到创作大纲,从观论述到文字风格,无论你准备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工作文书、新闻报道还是评论、自述,这本书都能给你带来有效的指导和绝妙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