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修园
¥22.00
陈修园,名念祖,号慎修,一字良友;生于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卒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福建长乐人,清代著名医家。著有《灵素节要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伤寒论浅注》等十几部著作。陈修园主张《内经》为体,张仲景方为用,强调中医经典为临证的基础,集诸贤之大成,继承发展了“六经气化学说”。陈修园一生致力于医学普及教育,其著作在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内容,包括陈修园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恽铁樵
¥27.47
恽铁樵,名树珏,铁樵为其字,别号冷风、焦木、黄山民;生于清光绪四年(1878年),卒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江苏武进人,近代著名中医。著有《药庵医学丛书》和多部中医函授学校讲义。在学术思想方面,对《内经》、《伤寒论》及温病学多有阐释和发挥;在临床经验方面,内外妇儿各科兼通,尤在儿科病证方面颇有心得;创办函授学校,培养后学。恽铁樵一生自强不息,坚持与民族虚无主义和废止中医派斗争,强调发展中医必须坚持以中医为主,注重中医思维,捍卫中医旗帜,开拓创新,为近代中医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恽铁樵的生平概况、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金谷子讲黄帝内经灵枢
¥49.00
本书是个人读书临床的心得,力求严格用以经证经、以实验经的方法,尽量不夹杂个人无据的阐释和发挥,期望透过临床实践,和带教学习的同学一起直趋《内经》的本源,认识医道的本来面目。也会对临床针灸医生学习、运用经典的理论和技术、切实提高临床疗效起到参考作用。


朱丹溪
¥22.00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号丹溪。生于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卒于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元代义乌(今浙江义乌市)赤岸镇人。元代著名医家,滋阴学派的创始人,后世将其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并称“金元四大家”。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丹溪心法》《金匮钩玄》等。朱丹溪援理入医,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将“气、血、痰、郁”作为临床辨证的纲领。朱丹溪之后受众者甚广,其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不仅对明清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促进了日本江户时代汉医后世派的形成与发展。本书内容,包括朱丹溪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绍、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及后世影响等。


杨士瀛
¥27.47
杨士瀛,字登父,号仁斋,约生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卒于南宋咸淳十年(1274年),三山郡(今福建省福州市)人,南宋著名医家,福建古代四大名医之一,代表著作有《仁斋直指方论》《仁斋小儿方论》《仁斋伤寒类书》《医脉真经》等。杨士瀛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习医,对《内经》《难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及历代医学名著悉心钻研,能融汇各家之长,且多有独到之处,在脉学、内科、儿科、伤寒等方面卓有成就,在后世有一定的学术影响。本书内容包括杨士瀛的生平概述、著作介绍、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王旭高
¥22.00
本书是《中国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中的一册。本书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王旭高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部分,生平概述包括王旭高生存的时代背景和从医经历等;第二部分对其主要著作的学术价值作了简要的概述;第三部分对王旭高学术思想的源流和学术特色作乐详尽的介绍;第四部分为临证经验,从内科、外科阐释了王旭高的临证经验,并分科列举王旭高经典医案;第五部分从历代评价和学派传承介绍王旭高对后世的影响。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及业余爱好者阅读,对中医理论及临床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
¥24.00
薛芳教授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之一。从事中医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5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以善治心血管病为主的内科疑难重危病症而著称。 《老医治难病:燕赵名医薛芳50年临证经验》较完整地收录、整理了薛老临证50多年治疗内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思路、方法及经验体会,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毒性心肌炎、风心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高血压、肺心脑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等疑难病症,内容丰富,经验独到,方法具体,体会深刻,切合临床,真实反映了一位名老中医以人为本、扎实临床、不懈探索的大医精神,颇具实用及参考价值。


中医药膳学
¥20.93
《中医药膳学(第二版)》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中医药膳学专著。《中医药膳学(第二版)》分为概论、药膳基本理论与技能、药膳配料、药膳配方、药膳的临床应用等五个部分。内容科学、系统、实用、先'是中医院校师生、营养师、健康管理师,亚健康调理师等从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供广大热爱中医食疗养生的读者阅读。


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
¥33.50
叶橘泉先生(1986-1989),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现称院士)、一级教授。“方证药证”学说倡导者、实践者,杰出的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中药学家。 叶橘泉先生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首次提出了“方证学”的概念,此后他不断地向中医界呼吁“应该重视中医方证学的研究”。从他的经方临床研究成果中可以看出,他不但具备经方临床家的一般特性,而且有他自己独到的学术思想和风格。他认为:“中医的主要特色是辨证论治,以及辨症求‘证’,论治施‘方’,方证相对,疗效卓著”。他提出的方证学,是现代经方研究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在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经方论坛”上,诸多与会专家们认为:叶橘泉先生作为“方证药证派”的代表,与“脏腑经络派”的代表刘渡舟先生、“谨守病机派”的代表胡希恕先生,构成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叶橘泉先生一生著作颇丰,至93岁辞世时,先后编著出版44册著作,并发表了500多篇文章。近,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经过全面整理,归纳出叶先生的学术著作主要包括“医话三书”“方证三书”“药证三书”:其中“医话三书”包括《叶橘泉方证药证医话》、《叶橘泉临症直觉诊断学》、《叶橘泉点滴经验回忆录》;《方证三书》包括《叶橘泉近世国药处方集》、《叶橘泉经方临床之运用》、《叶橘泉临证实用方剂》;《药证三书》包括《叶橘泉现代实用中药》、《叶橘泉实用经效民间单方》、《叶橘泉食物中药与便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叶橘泉先生关于“方证学”的理论和实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只要大家能熟练掌握这种“方证学”,中医必将出现新的鼎盛时期,当今全世界悄然兴起的中医热就是证明。叶先生在大半个世纪为中医发展而奔走呼号、身体力行、充满艰辛的一页将永远留存在我国中医学的史册中。 今天我们整理出版《叶橘泉医集》,为的是将其宝贵经验和学术体系完整地保存下来,同时也为了让后继者永远怀念他。他的学术生命将在一代又一代后学者的血液中延续。 作者简介 叶橘泉(1896—1989),曾用名叶觉诠,吴兴(今湖州)双林叶家?人。1915年经塾师推荐,拜本县名中医张克明为师,历四年后,独立开业。1924年参加上海恽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学习,探求医理。1931—1935年兼任双林镇救济院院医。1935年起任苏州国医研究院讲师、国医专科学校方剂和药物学教授。建国后,积极投入中医药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创办过农村医疗进修社,编印农村医药丛书。1954年出席江苏省中医代表大会。同年,参加筹建江苏省中医院工作,任院长,兼江苏省中医学校副校长。1955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1957年任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曾先后兼任江苏省中医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学科学院江苏分院副院长,南京药学院副院长,农工民主党第八、九届中央副主席和中央咨监委员。是第五至七届全国政协常委。197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1989年任中国药科大学教授。1989年7月逝世于南京。编著有《现代实用中药》、《古方临床运用》、《本草推陈》、《中医直觉诊断学》等。


婺州名老中医医案集
¥25.73
本书精选了51位地处金华婺州名、老中医的临床验案,按内科、骨伤、外科、针灸、妇科、男科、儿科、眼科、五官科的顺序编写,以每位医家为单位,遴选其精华医案,并加以按语评析,从中反映婺州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与用药思辨,对深度挖掘婺州医家中医经验、继承与发展中医临床诊疗技术与方法等均有重要意义。 本书适合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师和中医药院校学生及自学中医者参考。

六经八纲读懂金匮要略
¥9.00
《胡希恕医学全集:六经八纲读懂金匮要略》是将经方大师胡希恕先生对《金匮要略》原文的注解行整理,是在原书基础上,参阅了胡老多本笔记,并加新的内容。书中以“胡希恕注”“胡希恕按”标示者为胡老研究成果,是《胡希恕医学全集:六经八纲读懂金匮要略》的主要内容。本次再版,增了作者的认识和体会,书中以“冯世纶解读”标明;还探讨了方证的六经归类,体现了对经方的继承和弘扬精神。 将《胡希恕医学全集:六经八纲读懂金匮要略》紧密结合临床,更容易解读《金匮要略》,展示两代人研究经方的成果。 《胡希恕医学全集:六经八纲读懂金匮要略》适合于中医临床工作者与研究者、中医院校师生、中医文化爱好者及经方爱好者阅读参考。 胡希恕(1898-1984),中国现代杰出的经方家、中医临床家、师承教育家,率先提出了《伤寒论》的六经来自八纲,明确了经方治病是根据症状反应,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经方医学是不同于《内经》的医学理论体系。 胡希恕先生作为临床效果卓著的经方大家,被中医名家刘渡舟高度评价:“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得力于仲景之学也。”胡希恕先生曾经担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教授,其“六经一八纲一方证”的辨证体系疗效卓著。作为“谨守病机派”代表的胡希恕先生,与“脏腑经络派”代表的刘渡舟先生、“方证药证派”代表的叶橘泉先生,被誉为中国现代伤寒学术史上的三座高峰。


中医好文选
¥17.01
在知识爆炸年代,每天发表的中医文章,数以十计,甚至百计。所以,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论文中,发掘被湮没的佳作,发现新推出的精品,及时把它们介绍给读者,是一项有价值的工作《中医好文选》可考虑以临床医生为主要对象,提高其综合素养为宗旨,不定期地连续出版。 《中医好文选(第1辑)》每篇好文加简要按语,画龙睛,提示价值所在。 《中医好文选(第1辑)》内容形式可以综合卷和专题专号卷相结合。每卷字数掌握在10万字左右。总之,选文以高质量,内容贴近读者需要为准则。


李梴
¥22.00
李梴,字健斋,生活于明代嘉靖至万历年间;江西南丰人,为江西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著有《医学入门》,学术影响深远。李梴将养生之道归于平易,强调保养之道存乎心,饮食起居须有节。其重视脏腑理论,对脏腑属性、“五脏穿凿”之说等深有体会,提出五脏互涵、邪自互入,总结脏腑证治规律;临床重视脉诊,崇尚上古诊法,专立妇人脉法;提倡针道之说,总结子午八法和神针大要;基于临床实践,总结杂病诊治提纲;在本草学方面,突出药性,强调配伍,类分本草等,均颇具特色。本书内容包括李梴的生平概述、著作简介、学术思想、临证经验、后世影响等。


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
¥23.98
外感热病诊治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但同时众多学说之间也呈现出许多矛盾,久争未果。形成一个被大家认同的理论体系,不仅是理论研究的需要,而且是关系到临床诊治疾病是否规范,如何进行交流,如何让世人看得明白,如何与西医协作的重大现实问题。SARS的出现,充分印证了“外感热病诊治规律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分为寒温统一辨证缘起、辛温解表难用温病学派崛起、热病理论指导下取得的成就、近现代对寒温统一的探索、寒温统一的现代研究、建立寒温统一的分级诊治体系等六章。论述了历代医家对伤寒与温病的认识、中医在免疫技术形成及SARS治疗中的重要作用、近现代对寒温统一的探索与研究,*后提出建立寒温统一的分级诊治体系,囊括了外感热病的古今认识,并为未来预留空间,使其可以在各个不同的级别上发挥、创新。 《寒温统一辨治外感病》对于寒温统一辨证提出了很多个人的看法,供学者参考,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切磋交流,以利于进一步改进提高,不断丰富完善。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
¥30.50
花宝金编写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肿瘤疾病分册)》涵盖肺癌、乳腺癌、食管癌、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肾癌、癌性疼痛等10个病种.各病种均由中医肿瘤界*名专家学者负责编写,对各病种的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和治疗等方面行了释义,反映了中医治疗肿瘤的先理念和*新成果,对《指南》的应用要、注意事项做出了较为详尽的阐述。在本分册编写过程中,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一方面,从理论角度阐述《指南》推荐建议的适应证、处方用药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及特殊用药等;另一方面,从实践出发,撰写了在应用《指南》推荐治疗相关疾病证候时的体会。对于证候分类、推荐处方、中成药等的释义,综合当前*新研究成果,对其是否符合临床实际、是否有循证医学证据等方面,行了说明。证候分类的合理性、推荐方药的正确性、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是本分册释义的重内容。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皮肤病分册
¥39.99
宋坪、杨志波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皮肤病分册》,是在2012年发布的《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新展,对皮肤科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行深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皮肤科临床疗效、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本书可作为中医皮肤科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骨伤疾病分册
¥36.00
孙树椿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骨伤疾病分册》,是在2012年发布的《中医骨伤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新展,对其整体内容行的释义。本书编写目的在于对骨伤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行深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骨伤科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本书可作为中医骨伤科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定的重要参考依据。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肛肠疾病分册
¥39.99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肛肠疾病分册》(以下简称《肛肠疾病分册》)是针对《指南》2012年发布后其适用性、应用性评价方面所存在的不足而进行的二次修订。《肛肠疾病分册》在《指南》原文基础上突出介绍了20种肛肠疾病的诊疗应用要点、方剂成方注意事项及预防,并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惑答疑与补充,目的是为了指导《指南》的应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 肛肠疾病分册》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化办公室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分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肛肠专家编写的系列丛书之一。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肾与膀胱病分册
¥23.54
何立群编*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肾与膀胱病分册)》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标准化协会中医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标准研究中心组织国内多名知名中医专家,在《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与《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西疾病部分》的基础上编写审定完成。本书收录了关格、癃闭、慢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等16个病种,分别阐释了各病种的定义、鉴别诊断、治疗及中成药等。编写目的在于对肾病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行深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肾病科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风湿病分册
¥24.42
在《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与《中医内科常见病临床诊疗指南西医疾病部分》的基础上编写审定完成。本“释义”收录了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白塞病、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8个病种,分别阐释了各病种的定义、鉴别诊断、治疗及中成药等。


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
¥39.00
从郑钦安、卢铸之到卢永定、彭重善,历经医学四代传承。 彭重善老先生亲口讲述“郑钦安卢铸之医学”传承实录。 郑钦安先生,清代*名中医大家,*有三部*作《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郑钦安医学思想,在各家学说中卓然而立。 卢铸之先生,在跟随郑钦安和颜龙臣学医之后,继承了郑钦安学术思想,但立法用药行了创新,对伤寒论思想和郑钦安思想又有所拓,形成了卢铸之医学(或者叫卢氏医学)。 郑钦安医学、卢铸之医学,简称为“郑卢医学” 。卢铸之的儿子卢永定,完完全全很忠实地、很实实在在地把郑钦安、卢铸之医学传下来了。 本书作者彭重善老先生曾跟随卢永定老师学医15 年,每天早上的6到8跟师,学完了再去上班。在彭重善主编的《郑钦安卢铸之医学讲授/中医师承学堂》中,作者彭重善老先生原原本本地按照上辈(前三代郑钦安、卢铸之到卢永定)的学术思想来讲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