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祖坛经
¥19.99
《六祖坛经》全称《南宗顿教*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所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该经书记载了惠能一生得法传法的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内容丰富,文字通俗,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全书的中心思想是“见性成佛”或“即心即佛”的佛性论,以及“顿悟见性”的修行观,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活在此时此刻
¥5.00
这本回忆录讲述了一行禅师的一生。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真实的生活经历。他向我们展示全神贯注活在此时此刻的意义。 如果你身处繁重的工作,感到焦虑或内心迷惘,无法获得平静与归宿。 这本书将使你思绪清晰,安住当下,获得生命的平静和此刻的丰盛。

孟子说乱世的哲思
¥7.99
书评 蔡志忠是亚洲成功、受欢迎的漫画作家之一。他的部分作品甚至被日本公立学校课程中使用。他16岁开始职业生涯,早是因获奖的多部动画电影和每日连载漫画引起大众关注的。蔡志忠漫画的的部作品是《庄子说》,在台湾出版后引起巨大轰动,此后出版的每一本都获得了同样的成功并多次再版。 此套系列丛书的英文译者是美国学者BRIAN BRUYA先生,拥有夏威夷大学比较哲学博士学位,是中国早期哲学研究领域的专家。由于他的再度创作,使该书的英文译文准确、地道,具有权威性。


中庸(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
¥9.98
《中庸》乃儒家经典之一,是有关人生哲学之书,是修己用世的*道德标准,是指导人们行人生时间的理论教科书。中庸》的核心是中庸之道,即忠恕之道,其行为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从而达到“中庸”的和谐境界。


庄子的世界(2019中国好书) 中华书局出品
¥23.80
《庄子》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庄子文章以其特有的瑰丽想象、变幻莫测的故事,构成了别具一格的世界。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评其文“意出尘外,怪生笔端”,鲁迅先生也说:“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所谓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 来结构文章,给人以新奇有趣之感。但《庄子》中涉及的大量历史典故以及纵横浪漫的文风,有时又让人难以准确明白地理解,所以此书又比较难懂。鉴于以上特,王景琳、徐匋二位学者拈出《庄子》中比较重要而有争议的意象、事物、词语等,行深浅出的分解与辨析,使枯奥晦涩的关节得以准确而平实的疏通与解读,为更加深、准确地读懂《庄子》,扫清了障碍,带读者真正“庄子的世界”。

《存在与时间》读本
¥21.51
“从此时此地起,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始,你可以说自己正处在它的起。”这是《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后所获的一个评价。作者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20世纪蕞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堪称哲人中的哲人。《存在与时间》是研读海德格尔的起,也是其代表作,影响巨大而深广。此书的主要任务在于追问并解答两千年西方哲学史上遗忘了的根本问题——“存在”问题。 然而,这部经典之作却因部头大、文句过于艰涩,而让哲学爱好者望之生畏,难以终读。于是,便有了这个专为中文读者呈献的改写本。 编著者陈嘉映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中文版《存在与时间》的译介者。他在改写过程中,力图尽量减少文字上人为的困难,而尽少伤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只为达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初衷——“为一本很值得读的书,提供一个读者能贯通阅读的本子”。 “大思想家筚路蓝缕,逢山道遇水架桥,不能指望他们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处处建得规整,我们小学者把已经辟的道路稍作修整,于自己,是一种学习,于读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乱搭建自己的体系有益些。”——陈嘉映


康德的智慧
¥2.00
在康德看来,时间和空间是两个先天的特殊的概念。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指出,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存在于没有时间与空间的世界中的物体,因此他强调没有时间与空间,经验就是不可能的,这两者先于一切经验。


海德格尔的智慧
¥2.00
海德格尔认为:探索存在意义的工作不适宜在开端处就来阐发。只有凭借成形的存在概念,阐释通常的存在之领悟的工作才能获得它所必需的指导线索。借助于存在的概念以及这一概念本身所包含的明确领会这一概念的多种方式,这样才能够弄清楚存在的意义。


我已经没有烦恼了:东方哲学与分析哲学
¥40.80
《我已经没有烦恼了:东方哲学与分析哲学》用600幅可爱漫画,讲解了72位东西方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190个与人生息息相关的哲学命题,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哲学门指南。 本书内容分为中国哲学、日本哲学、欧洲大陆哲学和英美分析哲学四个部分,涵盖了东方哲学中的经典思想和西方现代哲学的新发展。 在东方哲学部分,对心斋坐忘、上善若水、自然无为等我们熟悉的名词有详细解读,全面解析诸子百家的思想精髓;在分析哲学部分,弗雷格、罗素、摩尔、维特根斯坦等当代哲学家轮番登场,试图从科学、日常语言中思考哲学。 东方哲学滋养心灵、安排生命; 分析哲学不断追问、磨砺思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难解困境与烦恼,哲学家们也都会有。面对烦恼,哲学家们会给出怎样的回答呢?


一念放下 万般自在:李叔同说佛
¥19.99
弘一法师晚年潜心修佛,埋头著书。他对佛法有着精深的掌握和认识,在多部著作中,向人们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人们排除业障,明心见性,快乐生活。 本书除了收录李叔同不同时期的演讲、文字作品,还辑录了他的处世格言和诗文,这些文字“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希望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领悟大师为人处世的智慧,在大师的引导下修身养性,缓解焦虑,感受“一念放下、万般自在”的豁达、率性和慈悲。


世界上*幸运的人
¥23.88
世界上zui快乐的人 2002年明就仁波切参加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理查德?戴维森主持的实验研究,被测出大脑中的快乐指数在禅定状态中跃升了百分之七百,一度让科学家以为仪器坏了,被《时代周刊》杂志誉为“世界上*快乐的人”。 享誉世界心灵导师、禅修大师明就仁波切,在《世界上*快乐的人》一书中,阐述了他是如何通过佛法禅修克服童年时代的恐慌症,获得内在真正的快乐的。他首先描述了自己亲身经历的禅修困境与状态,然后通过个人体验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揭快乐的秘密,*后给出具体的方法,以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自己的身体感官知觉去做各种禅修练习,达到非比寻常的快乐。 世界上zui幸运的人 21世纪被称为“焦虑年代”,焦虑已成为人类的长期症状。由于种种生活难题的纠缠,人们看待自身与世界的视角受到很大局限,以为生命就是如此,世界本来就充满不安与烦恼,无法发觉内在自由所能带来的阔,本书正好就是一本解除焦虑的实用手册。 继《世界上*快乐的人》之后,明就仁波切推出第二部心灵畅销力作《世界上*幸运的人》。作者通过很多精彩的故事,引导读者重新认识自己,一步步走禅修的世界。他在书中教大家将洞见与实修运用到解决日常生活的难题中,借由书中所提示的“见”“修”“行”,读者可以深刻认识自身的本质,发内在的力量和潜能。

爱生活,不爱也行
¥25.99
受够了那些让你爱生活、爱自己、受自己的脆弱和失败的箴言?这本哲学提案正是为你量身造的。 感觉“错失良机”:“太迟了”的问题其实在于,它让我们误以为真的有这么一个机会,只是我们生生错过了。但也许实际上根本就不曾有过这样一个机会呢? 强颜“微笑”:“微笑哲学”号称,在我们沮丧难过的时候,微笑可以让我们好起来。但这种试图通过模仿来行自我暗示的理念并不能成为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口,反而会成为一堵墙,非但不会让人感受到快乐,反而会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不适。 走出舒适圈:这个概念其实揭示了“好”与“更好”之间的激烈角逐。待在舒适圈里也需要很大的勇气,需要我们用极大的努力去维护,要有充足的时间、资源和条件才能享受它,尤其还要抵御来自“更好”的诱惑。 堵住的水槽: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微末之事都包含着诸如此类的矛盾趣味,比如,堵塞物终于缴械投降那一瞬间的快乐,即释放后的空虚带来的畅快。因为“满”往往源自“空”。 为我的慢跑裤辩护:它们的特色之处就在于它们毫无特色可言。服饰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向世界呈现自己的方式,套上慢跑裤,就是不去选定自己的样子以及自己可能成为的样子。这不是什么懒惰,这实际上是一种不定性。 每一天,生活的各个角落都充满了哲学的灵光一现。这些日常琐碎虽没有什么宏大主题,但却有意想不到的惊人深度。如果你受够了各种箴言,不妨细品周遭之物,回归哲学本质,亮日常时刻。


李叔同的禅语与修身
¥1.99
弘一法师李叔同晚年潜心修佛, 埋头著书。他对佛法有着精深的掌握和认识,在多部著作中,向人们解释了日常生活中的痛苦和烦恼产生的原因,并启发人们排除业障,明心见性,快乐生活。本书收录了李叔同一些浅显而耐人寻味的书信、演讲、格言,包含为人处世的真如智慧和佛徒对佛教的一些疑问,这是李叔同说禅的精粹,能够指导普通人修身做人,调节心灵。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
¥9.60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与美国管理学学者彼得圣吉的对话录。两人谈论的话题非常宽泛,涉及东西方文化的异同、生命的起源等问题,南师还相机讲解了佛教禅宗修持的基本方法。下编是南师为圣吉等国外友人讲解生命科学、认知科学方面的知识。圣吉的提问简洁明了,南师的回答幽默、睿智,深浅出,易于理解和把握;而这组跨文化的对谈,也凸显了东西文化汇流的趋势。此外,南师关于银行、企业的观与见解对金融家、企业家也颇有指导意义。

逻辑学(下卷)
¥27.78
《逻辑学(下卷)》通称“大逻辑”,以别于《哲学全书》中的部分“逻辑学”,即通称的“小逻辑”。《逻辑学》共分“有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三编,前两编合称客观逻辑,分别出版于1812年和1813年,第三编称主观逻辑,出版于1816年。全书三编出版后,黑格尔又着手修订,仅完成了编“有论”部分。 黑格尔著作共有三种全集本,即米希勒本,格罗克纳本和拉松本。中译本依拉松本的编例,以“有论”为上卷,“本质论”和“概念论”为下卷。译文亦以拉松本为主要依据,并参考了格罗克纳本。


围炉夜话全是老人言(多听老人言,处世更老练!翻开本书,每多记住一句,人生就更顺一点儿。)(读客中国史入门文库)
¥49.90
《围炉夜话》是晚清知识分子王永彬和家人在寒夜里围炉烤火,心有所得,闲说而成,被奉为中国古代“处世三大奇书”之一。王永彬立足于家庭伦理教育,向子弟们语重心长地讲述如何在一个人心不古、兵荒马乱的世道上生存。 【看好自己的起心动念】 《围炉夜话》:误用聪明,何若一生守拙;滥交朋友,不如终日读书。 度阴山解读:大多数人活的都是个心,活的是个起心动念。心不正,越是聪明越糟糕;心正,纵然不聪明,也能活得很好。有很多人因为交友不慎,被带万丈深渊。所以,如果你没有把握交到好朋友,那不如潜心读书。只有看好你的起心动念,才能看顾好你的人生。 【做事要“享受过程”】 《围炉夜话》:大丈夫处事,论是非,不论祸福。 度阴山解读: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结果导向”思维总是让我们跳过事情的始和过程,直达到结果,不管正义与否。而只有勇于负责、心胸博大,做事不问结果是福还是祸,只问初心和过程,这样才能“享受过程”。 【用良心管自己】 《围炉夜话》: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 度阴山解读:世上最廉价的东西是良心,因为谁都可以背叛它;世上最昂贵的东西也是良心,因为它是做人的尺度。我们常常讲“得饶人处且饶人”“穷寇莫追”“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这就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凡事到为止,见好就收。 翻本书,每多记住一句,人生就更顺一儿。

日常的深处
¥40.60
在物质生活高度繁荣的今天,人们时常被外物所累,“想”回到相对贫乏的过去,重回人与物的和谐关系。 为什么柴火灶比煤气灶烧菜更香? 为什么自行车比汽车似乎更能承载? 为什么炉子比暖气更暖人心? 这种对过去生活的罗曼蒂克的想法值得玩味。作者王小伟琢磨了一种恰当的、刻画生活的手段,从怀旧的影像中梳理内心,透过自身的经验和长辈的回忆,回顾*十年代以来我们熟悉的技术人工物(俗称“东西”)是如何生灭的,试图解释为什么在之前的岁月物件是如此金贵,仿佛家庭成员,而现在的物件变成了纯粹的商品,不再需要人花心力照顾,只剩下干瘪的使用价值。这或许反映了人们生活底层的逻辑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本书中所谈论的诸多技术物是“70后”“80后”和“90后”共同的回忆,有些是比较单纯的设备,比如电视、手机,有些是直接和生活相关的技术产品,比如住房和穿衣,还有饮食。王小伟以技术哲学为基,打破学术和文学的壁垒,写下这本以日常用品为主角的小书,刻画一段我们共同走过的集体历史。


在绝望之巅
¥39.00
《在绝望之巅》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初试啼声之作,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本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 《在绝望之巅》既是齐奥朗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他非常受欢迎的作品,精致的散文语言、断章体的创作形式和悲观的哲学思想有机结合,表现出荒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态度,对西方知识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人生除此无大事
¥36.00
关于衰老和死亡,我们应该提前做什么,怎么做? 正值壮年时,我们如何提前计划未来,眞正实现生而有爱,别亦无憾? 暮年将至时,我们如何照顾好自己的后半辈子,拿什么养老? 身患重疾时,我们如何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治疗,不给亲人带来巨大的身心负担? 生命将逝时,我们如何修复亲密关系,计划身后事,与这个世界优雅告别? 《人生除此无大事》是一份真诚、实用、可操作的告别指南。讲述的内容面面俱到,帮助我们和家人在医疗护理、日常生活、家庭关系,以及身体、心理和经济上都做好万全的准备,来一场有准备的离别。不给亲人留下烂摊子,不给自己留遗憾。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
¥24.99
本书是由哲学家邓晓芒先生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本科生设的“德国古典哲学课”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作者的重是讲康德和黑格尔,对于费希特、谢林、费尔巴哈一众哲学大牛也略有涉及。《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的宗旨不是艰深的学术研究,而是旨在还原德国哲学的概貌,而为大众沉重的哲学大门。由于是讲课实录,因此很多表述皆系现场发挥,深浅出,通俗易懂。如果你一直想读德国哲学却不由在晦涩的专著前望而却步的话,本书无疑是条门的绝好途径。


出世还是入世:孔子庄子们的人生选择(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体悟中国先哲的人生至高境界!)
¥59.90
本书作者何善蒙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以孔孟老庄等十四位中国古代哲人的思想,展现中国先哲的人生境界,为现代人的生活提供启示。 孔子的思想告诉我们,生活越是艰难,越要保持纯粹的乐观主义,坚守内心的道德准则;老子的思想告诉我们,人在世时要正视自己的欲望,学会与之和解;庄子的思想告诉我们,人活于世,始终无法脱离俗世,此时更要放下执念,不与俗世斤斤计较。现代人关于出世与世的困惑,都能从先哲的思想中找到透彻解答。 翻本书,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像孔子庄子们一样活得自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