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你的成就来自不变
你的成就来自不变
孙国生
¥5.80
我们用所见、所感、所思来编制自己的认知世界 知人识心,不识真心,空有千金 人不对,事不成,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唯有变才能适应,唯有不变才能成就 想象是每个人*大的自由,也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但是人不能活在自己的想象中,世界上所有的糊涂人都是活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我们所追求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就是走出自己想象的围城,看清世界。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扫地出门:美国城市的贫穷与暴利
马修・德斯蒙德
¥51.00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房价跌至低谷。一部分房东借机在贫民区置产向穷人出租,把价格低廉的房子变成了一座金矿。 租房的穷人中,有带着好几个孩子的单亲妈妈、毒瘾缠身但心地善良的男护理师、给房东干活抵租金的残障人士。他们与蛇虫鼠蚁比邻,水管常年堵塞,水电燃气说停就停;即便如此,一旦欠租,他们就会被扫地出门。随后房东再转手把房租给别人,如此周而复始…… 房东、房客、政府部门、私人住房市场,究竟谁在获利?谁又该为贫穷负责?社会学家马修·德斯蒙德深两个贫民区,采访三十多名房东,出驱逐法庭上千次,翻阅无数档案资料,以八个贫困家庭的生活为线索,讲述了他们围绕居住与生存经历的争吵、挣扎与哀求,呈现出一幅美国底层社会的鲜活图景,从中探问穷者愈穷、富者愈富的根源。
单身女性的时代
单身女性的时代
丽贝卡·特雷斯特
¥41.30
本书是一部关于21世纪美国单身女性的生存录。作者特雷斯特密切关注这一群体,从近百个原始访谈中选取了约30位女性的故事,其中有叱咤职场的女强人,有兼两份零工的单亲妈妈,有敢爱敢恨的女大学生。尽管她们肤色、族裔多样,生活环境与教育背景不尽相同,但这些单身女性积极争取自身权益,影响了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通过追溯女性单身的演变史、记录当代单身女性的生存状况,作者提醒我们:单身是一种力量,意味着思想上的自主和经济上的独立;结不结婚,女性都需要一种保持单身的能力。是时候启一个“单身时代”了。
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
出身:不平等的选拔与精英的自我复制
劳伦·A·里韦拉
¥45.50
当我们谈论不平等时,有两个问题无法回避:一是什么阻碍了穷人摆脱贫困,二是什么助力了富人维持富有。在阶层固化日益让人焦虑的今天,对后一个问题的探讨更为重要。为什么在我们的社会中,获得高薪职位的往往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是什么让他们顺利通过选拔?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劳伦·A.里韦拉深美国起薪的行业——投行、咨询和律所,访谈上百位招聘官和求职者,详细考察了宣讲会、内部推荐、简历投递、面试和评议等招聘环节,通过丰富的案例,揭示出看似能力取向的选拔标准如何帮助精英阶层完成了优势地位的代际传递。除对选拔机制的分析外,书中披露的大量招聘内部知识,亦可作为普通人突破阶层天花板的行动指南。
49元5本 苏门答腊的郁达夫
苏门答腊的郁达夫
铃木正夫,刘高力
¥59.90
太平洋战争爆发,新加坡沦陷,郁达夫被迫出逃至印尼,辗转定居于苏门答腊。他掩藏身份,在当地办酒厂并娶妻生子,被日本宪兵征用为翻译,因而掌握了日本宪兵的大量罪证。日本投降后,郁达夫失踪。 日本郁达夫研究家铃木正夫用半生心血追查郁达夫烈士的殉难真相,近距离触曾于太平洋战争期间驻守印尼的多名宪兵,查明并访谈了下令杀害郁达夫的宪兵队长,解了郁达夫失踪之迷。 本书被认为是研究郁达夫在印尼期间活动的重要著作,于1996年获得首届郁华、郁达夫烈士文艺奖。本次重新修订翻译,并甄选珍贵影响资料70余张首度公。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刘守英等
¥82.80
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于实地调研和理论研究,在城乡中国格局下研究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逻辑、路径、体制和政策,明确提出城乡中国是理解、分析和解决中国乡村现代化问题的基本结构形态,农民的代际革命及其与土地和村庄的黏度变化是研究乡村转型的根本维度,实现农业和乡村产业革命是乡村复兴的基础。 本书拓展了理论界对城乡中国格局下乡村问题的讨论,矫正了传统理论与政策中对于城乡关系以及农业、农民、农村问题的一些认识,因应城乡关系的历史性变化和乡村变化的机遇,提出了有效的制度改革方案与实施措施,对于破除城乡分割体制结构,实现城乡融合与乡村现代化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49元5本 对女性的恐惧:女巫、猎巫和妇女
对女性的恐惧:女巫、猎巫和妇女
[意大利]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35.75
16—17世纪的欧洲及其殖民地,无数妇女被当作“女巫”杀害。为什么猎巫运动主要针对女性? 女权运动发展至今,针对女性的暴力浪潮为何再度席卷全球? 她们对谁构成了威胁?她们如何抵抗?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针对女性身体与制度性暴力的新高潮,这种暴力的激增是与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扩张同时发生的。在这本书中,费代里奇研究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并描述了其对女性与社区的影响。全书围绕两个主题展,在第一部分中,作者重回历史,指出圈地运动是产生猎巫的主要因素之一,猎巫是经济私有化的有效工具。第二部分回到当代全球语境,勾勒针对女性的新的暴力地图,解释这一暴力浪潮的根本动因是新的资本积累形式,其中包括土地剥夺、社区关系的破坏以及对女性身体和劳动的加剧剥削。 费代里奇让我们看到,原来“圈地运动”不曾终结,“猎巫”从未消失,对女性的迫害始终是资本主义全球扩张的必要条件。
49元5本 超越身体边界
超越身体边界
[意大利]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35.75
“知情同意”就可以避免性侵害了吗? 少生或不生孩子就能重新掌控我们的生活吗? 从医美、代孕到基因编辑,身体改造新技术满足我们的欲望, 还是让我们沦为资本牟利的试验品? 本书围绕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身体改造展,作者首先回溯了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我们的身体如何通过不同形式的工作和胁迫,被转变成工作机器。这一过程充满了残暴,人们被迫与自己的土地分离,遭受酷刑,流浪汉被割掉耳朵、妓女受水刑。在资本主义发展中,女性遭受了双重的机械化过程。 如今,随着日新月异的医疗技术创新,新时代的身体改造——从疾病治疗、医美整形到代孕,也逐渐成为热潮。这背后包含了怎样的危险?而人工智能资本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人的能力,克隆、基因编辑和基因转移技术似乎要允许未来的资本主义世界不仅生产无生命的商品,而且生产新形式的人类生命、筛选更有能力的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如何才能收回我们对自己身体的决定能力? 费代里奇让我们看到,资本主义把人的身体变成机器,将我们与彼此、与大地割裂。只有超越个体的边界,相互联结、相互依存,才能重拾我们身体的本领,收回我们集体的力量,才能决定我们想要的生活。
49元5本 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嘉定实践
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嘉定实践
陈高宏,吴建南,张录法
¥59.90
智慧医养:中国进展与创新
智慧医养:中国进展与创新
左美云,杜鹏
¥58.80
人口老龄化和数智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趋势。针对新时代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新形势、新特,发展智慧医养模式已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思路与新选择,同时也催生出智慧医养领域的相关研究,并在庞大的养老需求推动下成为近年来的热话题。然而,养老行业到底如何实现智慧医养,对于很多从业人士来讲还比较迷茫。本书归纳了战略政策、前沿技术、理论探索、实践应用等多重要素驱动下的智慧医养发展情况,帮助广大读者掌握智慧医养发展脉络,以该领域代表性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对当前智慧医养领域的展与今后的发展方向行分析。本书旨在为智慧医养领域奠定基础,并让广大读者了解、感受我国智慧医养产业的蓬勃发展。
49元5本 履单 : 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
履单 : 无所不有与一无所有
亚历克•麦吉利斯
¥41.40
短短二十余年间,亚-马-逊崛起为影响力巨大的互联网公司,其负责仓储和运输的“履单中心”散布全世界,重塑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在长达十年的调查中,美国记者亚历克·麦吉利斯见证了这家曾代表技术步的公司,如何发展成架空国家的资本巨兽。它带来“一键下单”的便利,也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实体经济持续衰退,传统社区纷纷凋敝;在垄断的挤压下,中小型零售商苟延残喘;劳工被困在高压的效率系统中,失去作为劳动者的尊严。 以亚-马-逊为透镜,亚历克·麦吉利斯捕捉了科技寡头阴影下的众生相,展现了一个在地理与阶层上被资本分裂的美国。通过全景的俯瞰视角,本书也展现电商行业的上下游,从产业工人到普通家,无一不陷监控资本主义的奴役陷阱—— 我们活在无所不有的时代,却陷一无所有的生活;我们一键得到三十分钟后的外卖、次日送达的数码产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便利,却失去劳动的尊严、选择的自由、公共参与的权利,以及曾经存在于附近的连结和人情。
源流:历史社会学的思想谱系
源流:历史社会学的思想谱系
孟庆延
¥36.00
近年来,社会科学研究的历史转向,引发了围绕历史社会学的学科属性、问题意识、方法论自觉等层面的诸多讨论。本书从历史社会学的理论传统、问题意识与方法路径层面,对历史社会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与历史学的关系展了详细讨论;同时,本书将当前围绕历史社会学的诸多争论置于经典社会学研究的学术史脉络中,并结合一系列经验研究行论述。本书认为,历史社会学并非分支社会学,而是一种正在复兴的、具有总体问题关切的研究传统。本书对经典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传统的再发掘,揭示了通过重返经典思想资源一步激活中国历史社会学研究的可能性。
宏德学刊(第十四辑)
宏德学刊(第十四辑)
赖永海
¥78.40
《宏德学刊》以研究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常设的栏目包括:儒释道综合研究;中华语言文字研究;珍稀文献整理与研究;传统智慧与现代管理研究;中国文化遗产研究;价值观与道德建设研究;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综述、重要学术对话、书评等。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
傅道彬
¥65.00
本书是傅道彬教授的学术随笔集,全书分“思想是路”“人迹板桥霜”和“文化是以诗篇的”三编。 “思想是路”编是作者近年来对一些重要理论与文化问题的哲学思考和文学理解。“人迹板桥霜”是一组人物随笔,这里既有对古代的尧舜、周公、楚灵王、庄子、王阳明等历史人物的精神分析,也有对20世纪以来重要学者的思想解读,通过对陈寅恪、钱锺书、张舜徽等学人的描写展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印记。“文化是以诗篇的”则是以文学史为主线的学术短文,力图以放松的心态和诗意的笔触描写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心灵感悟。
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
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
维尔纳•桑巴特
¥48.00
《犹太人与现代资本主义》是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所著。作者从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中得到启发,思考了犹太文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意义,论证了犹太文化中信奉律法、理性主义和商业天才等方面的内容,以及在处理犹太人与非犹太人关系问题时的不同道德和社会行为准则对资本主义精神产生的影响。
中国研究 (第28期)
中国研究 (第28期)
周晓虹,翟学伟
¥78.40
半个世纪以来,发端于海外的中国研究已从社会科学的边缘走向这一知识体系的中心,由西方学人独步的学术论域成为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全球学人共享的研究旨趣,同时也成了世界学术界了解中国社会发展与步的窗口。《中国研究》(China Studies)意在推动中国研究领域的经验积累和知识增,更在于使日益成为显学的中国研究领域能够听到中国的声音。为一步深化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当代中国研究院与商务印书馆的合作关系,南大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将《中国研究》集刊以及“新中国人物群像口述史”丛书放到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为田野的全球:清华大学地区研究拾年巡礼
作为田野的全球:清华大学地区研究拾年巡礼
高良敏
¥78.40
缅甸的筒裙,仰光的茶铺;格鲁吉亚山景,巴加莫约的渔市;曼吉斯套的清真寺,新德里的停车场…… 异国异域异文化——是故事也是人生,是现象也是谜题;是方法也是答案,是他者也是自身。历史、政治、社会,是万卷书,也是万里路;未知、踏查、反思,是个体成长,更是文化担当。 26位清华大学青年学人,饱含问题意识与人文关怀,运用跨学科的视角与方法,以26个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之田野,通过个性化的民族志书写完成全球景观的拼图,辑成这本《作为田野的全球》,也是清华大学地区研究的十年积淀的一次巡礼。
浙江省社会组织发展蓝皮书(2016—2020)
浙江省社会组织发展蓝皮书(2016—2020)
郁建兴,江宇
¥102.40
《浙江省社会组织发展蓝皮书(2016—2020)》系统描绘“十三五”时期浙江省社会组织蓬勃发展、百花齐放的灿烂图景,呈现社会组织发展领域的浙江模板。通过细致勾勒浙江省培育发展、监管规范和平台建设的政策框架,分门别类归纳现有政策支持体系的足与不足,为政策制定提供支持。同时梳理了行业协会商会、应急救援和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等在社会治理中已取得的实践经验,为浙江省社会组织如何更好地参与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提供鲜活的案例。
大众塔木德
大众塔木德
亚伯拉罕·柯恩
¥96.00
本书自出版以来,在英语世界一直被公认为了解《塔木德》的导读。《塔木德》是继《希伯来圣经》之后重要的一部犹太教典籍,但因其内容庞杂、卷帙浩繁,非专业读者不容易通读或难以把握要领。有鉴于此,本书对整部《塔木德》行全面检阅、精心去取,以清晰条理的纲目和通俗平实的语言将其要旨展示出来,学术性地总结了《塔木德》中包含的关于宗教、道德、民俗、司法等诸多方面的犹太教义,为普通读者提供了探索《塔木德》的指南。
地理学要义
地理学要义
宋长青
¥46.50
本书针对地理学面临的诸多基础性学科问题展讨论: ★力求明晰地理学科的本质特征,提出地理学科复杂性特征; ★力求解析地理数据总体特征、认识地理数据质量与解决地理问题的功能; ★力求探寻地理综合的思路,从要素、空间、尺度、界面等方面归纳地理耦合的方式,为地理综合集成奠定思维基础; ★力求总结地理学的研究范式,阐释不同地理范式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研究准则。
拟真化生存: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
拟真化生存: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
刘文嘉
¥38.40
“元宇宙”之类的概念预示了一种极致化的媒介生活,正在引发规模空前的讨论。想想看:脸书用户近地球一半的人口,规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帝国;微信“月活”超过十亿,将庞大的物理疆域浓缩一个线上社群。超地理、超历史、超组织的媒介宇宙,确乎已在到来的路上。 当人类普遍线上化生存,而这种生存方式还未经充分反思,我们确实应该选择一个哲学框架,对当下的生存态势行整体性把握。在这本书里,我们选取的是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的媒介批判理论及其背后的社会批判理论视野,看看他提炼出的主体性问题、本体论问题,能否助我们在符号流动的媒介中,锚定“何为真”“我是谁”的答案。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