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性中的理性与信仰张力——近代西方国家意识的建构及其困境分析
¥32.66
回答现代国家究竟是什么,既离不史实,更离不原理。可惜,目前汉语学界这两方面工作都做得不够。本书尝试在诸多思想家的历史和生存语境中辨析现代国家的基本原理,并把这些原理回掷到历史和生存语境中,以甄别其突破性意义和基础困境。在此双重争辩中,现代国家的本质意义及其基本限度得以彰显,而由其所揭示出来的内在于现代世界中的理性与信仰的张力便是其命运所在。 此命运既关乎历史,更关乎未来。若要理解当下,以及即将发生的具有世界史意义的深刻变革,就不得不回到此命运的发端处,回到现代国家的历史建构及其思想限度中。
《数字人文》2023年3期(试读本)
免费
《数字人文》2023年第3期,收录文章12篇,总计约30万字。本期设置七个专栏,刊物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
讲好中国故事:上海国际传播资深专家访谈录
¥39.90
本书是对上海12名国际传播资深从业者的访谈。他们岗位多样,包括记者、编辑、制片人、管理者和教师,都有20年以上的国际传播从业经验。他们是中国国际新闻传播“上海模式”的代表。访谈内容主要涉及他们的个人成长、职业发展、对中国包括上海的国际传播的评价以及对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看法等。 本书内容新颖真实,充满一手细节信息,适合国际传播专业教学研究人员、本硕博学生以及国际传播从业者参考阅读。
检索力:打破信息差的科学方法
¥45.90
本书围绕“检索力”这一技能,帮助科研人员、青年学子、职场人士以及广大读者在信息过载的时代把握“逆风而行”的搜索主动权。信息素养的训练过程是塑造一个人情趣盎然、对新事物永远抱有探究精神的过程,这其中包含着认知、情感、行为以及元认知的交叉融合。作者根据自身二十多年的搜索体验,结合人文学科和诺贝尔奖的科学案例,以平实的语言将枯燥而繁琐的技能工具演化为有趣的检索故事,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学会利用、创造和交流信息,提升信息素养,并逐渐拥有走出“信息茧房”的勇气与能力。
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指南
¥76.80
本书是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连续六批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编写的大型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指南,是目前较为*威的、全面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参观指南工具书。 本书具有以下特:书中收录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都是中共中央宣传部在二十多年内先后公布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书中收录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文字介绍,主要参考了各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对外公布的文字介绍,其定性、评价都有依据可循,史料客观公正,图片真实可信;书中收录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遍布全国,书中标注了详细的地址信息。
《清华社会科学》第4卷第1辑
¥78.40
本书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主编,主要刊登 外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涵盖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计算社会科学、人类学、哲学等,并为 学者的重研究课题设专栏,旨在提高中国社会科学学界的研究和教学水平,为中国社会科学的知识积累和传播提供一个重要途径。
多视角看江南经济史(1250—1850)
¥134.40
李伯重先生一直致力于江南社会经济史的研究,他思路阔活跃,擅长以国际视野来研究古代和近代江南的经济发展历程,挖掘其独特性。本书通过大量中外史料和各种翔实的数据,从环境变化、人口控制、妇女角色的变化、农业和手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农业工具及技术手段的革新步、城市的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考察明清江南生产力的状况,从而引出自己对明清之际江南经济是发展还是停滞这一历史命题的再思考。本书对国内外史学界流行的一些观和定论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全书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体现出作者独立思考的功力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
过程导向的国家治理:政府质量的生成、效应与机制
¥46.50
作为国家治理的结构性指标,政府质量是促使治理制度良好运行的关键驱动力,发挥着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重要作用。基于政府质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书阐明了过程导向的国家治理运行机制和政治逻辑,综合运用大数据和小数据分析方法,测量转型中国的地方政府质量,并从生产机制、治理效能、微观基础和制度逻辑四个维度探究了政府质量的治理意涵及其提升路径。
增长:从细菌到帝国
¥90.00
增长一直是人类社会的一个不言而喻的、明确的目标。增长现象支配着世间万物。小到微生物个体和群落,大到帝国、文明乃至星系,都处在动态的增长变化过程之中。在本书中,斯米尔带领读者回溯了从微生物的感染到动植物的新陈代谢、从早期农业的出现到帝国与文明的兴衰等种种增长现象。 在自然环境中,人类驯化了动植物,改变了它们的生长,使其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部分。家禽、家畜和农作物的生长与它们处在自然环境中的祖先的生长截然不同,而这正是维持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关键基础之一。相比之下,在由人造物和人类行为组成的环境中,增长现象更为可观:技术革命和一系列新原动机的出现,将人类从依赖人力和畜力、增长缓慢乃至停滞不前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彻底改变了人口、经济和文明的形态。 然而,对任何增长来说,物质基础都是不可或缺的。现代社会的高速增长建立在大量使用经过亿万年才积累起来的化石能源的基础之上,现代人类对地球上的其他资源的发利用也达到了空前的程度。在长远的未来,我们能否一次次地通过技术手段,让自己走上新的增长之路?技术乐观主义者们或许对此深信不疑。但本书作者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保持谨慎态度。在一颗有限的星球上,无限增长显然是荒谬的。现代社会必须马上采取重大措施,才能确保生物圈的长期宜居性。
浪潮:老龄社会的中国探索
¥40.8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步,在长寿、少子和人口迁移等多因素推动下,人口老龄化的浪潮正席卷全球。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成为当前与今后很长一段时期我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和热,如何有效加以应对是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书应时而作,告诉我们应如何构建多元包容、全民共享、智能创新的老龄社会,从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财务保障、生育政策、技术鸿沟、生命关怀、老龄产业等各方面行深全面的阐述,并与数字化、智能化结合,探索中国老龄社会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马克斯·韦伯经典作品集(套装共9册)
¥409.00
马克斯·韦伯诞辰160周年 重磅纪念套装(共8种9册)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韦伯语言平易、激情奔放的代表作,揭示现代资本主义得以兴起的重要条件。 《经济与社会(*卷)》《经济与社会(第二卷,上下册)》 20世纪ZUI伟大的社会学专著,理解现代世界的由来和可能的发展方向。 《罗雪尔与克尼斯:历史经济学的逻辑问题》 原创性方法论要著,在学科危机中反思社会科学,分析社会科学的地位与基础。 《批判施塔姆勒》 诊断社会科学的“疾病”,确立社会文化生活的主题。 《学术与政治》 反思毕生两大事业,以冷峻、审慎与深邃,直面我们时代*深刻的命运。 《社会科学方法论文集》 通往韦伯方法论之堂奥的完整阶梯,引领社会科学与文化研究领域的核心议题。 《韦伯政治著作选》 贯穿韦伯学术的政治关切,超越民族与时代的思想张力,点明政治经济学之使命。 “除非你不懈追求世间的不可能之事,否则连可能之事也会不复可能。”
理性的注视:督学文存
¥39.80
作为深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首任督学,作者以资深教育者专业的眼光和“第三方”的身份观察与关注当下教育,以“看”为主线,通过回眸之顾、蓦然一瞥、睹近思远、理性之瞳四个部分,从教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出发,多角度对教育教学、减负提质、五项管理、集团办学、特殊教育、班主任作为、幼儿园教育等问题行审视,既有实践感悟,又有批判杂谈。站在督学的角度看教育,是独特视角下的理性思考。本书适合教育一线教师、校长和教育管理人员阅读。
健康中国与学校健康教育治理
¥46.80
本书基于“全面推健康中国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以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发展现实为基础,应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问卷法等研究方法,围绕儿童青少年身体、心理、道德与社会性的“全面的健康”内涵,构建健康中国建设程中学校健康教育治理的“关系理论-国际经验-中国实际-政策路径”的研究内容框架,围绕学校健康教育在健康中国建设发展中的治理主线问题展系统分析。 本书适合教育健康决策机构、全国院校教育教学与研究机构、中小学校与健康教育与促相关人员等阅读。
感受思政课的青教课堂——“思想道德与法治”教学十二讲
¥28.80
本书立足于面向本科大一学生设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选取十二个与中小学学段“道德与法治”“思想政治”课程衔的教学主题。每一讲由“教学设计”“节段实录”“教学反思”三部分构成,通过剖析其中的教学重难,梳理教学的逻辑与理路,并整理辑录提供给学生的预习任务、课程作业、参考文献等具体内容清单,较完整地呈现基于课堂空间的思政教学过程样本,供广大思政课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参考。
以讹传讹:错误信息如何传播
¥54.60
14世纪中叶,英格兰骑士曼德维尔的游记在欧洲流传开来。这本游记记录了一种果实,里面有活生生的羊羔,游记的主人公声称他亲口品尝了这种果实,而且觉得它非常好吃。这并不是唯 一一部记载并评论这种怪异植物的作品。一位意大利修士也说,他从“值得信赖的人”那里听说了这种果实。甚至有些人宣称已经研究过这种果实,还抚摸过果实里羊羔的羊毛。关于这种离奇植物的报道和研究一直持续到17世纪。 相信动植物能够杂交终究是一段无害的历史插曲,然而,如果换成人类的生命健康、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又将如何呢? 人类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具有共享信息并影响彼此观念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科学、艺术,以及其他形式的文化得以诞生并传播。不过它同时导致了一系列难题:我们如何判断信息的真伪呢?为什么错误信息和观念对人们造成不利影响之后,依然会继续传播?我们该做些什么来改变这些情况? 作者在书中指出,社会因素,而不是个人心理因素,是理解错误信息和观念传播的关键所在。只有了解社会因素是如何运作的,人类才能有效被错误信息误导,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唐人街:共生与同化
¥60.00
唐人街,有人称之为西方世界中的“小东方”。没有一个地方像唐人街那样,近切而生动地展现了两种文化的会合与碰撞。在这一独特的地方社区,华人紧密交往,自成一体,仿佛这里便是海外的故乡。在某种意义上,唐人街成了华人设法在外国土地上维持集体和个人生存的标志。而另一方面,唐人街又是华人作为一个群体,与外界发生联系的枢纽之处,不同文明在共生中逐渐融合。 著名社会学家吴景超先生,借助社会学芝加哥学派的核心概念“共生”与“同化”,从大量珍贵的美国早期报刊与档案材料中,梳理并阐释了华人华侨初涉美洲大陆,在风俗、制度和价值观等诸多方面,与美国社会既碰撞又互通的多面关系。这段中美人民相逢之初充满波折与激荡的历史,仿佛一阙主调,其音绵绵,回旋至今。
坚持“三会一课”常态化制度化:方法规程与案例启示(图解版)
¥26.99
“三会一课”制度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制度,是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重要内容,是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基础。本书稿对新形势下“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性,对怎样坚持支部大会制度、坚持党支部委员会制度、坚持党小组会制度、坚持党课制度以及“三会一课”制度,推“三会一课”常态化制度化,按照专题、分条目,以问答的形式,行了深浅出、简明易懂的阐述。本书稿操作性强,以流程图和经典案例等形式,帮助党员干部掌握什么是“三会一课”制度、怎样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是广大党员干部和基层党组织更好地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权威的工作实务用书。
抗战时期常宁军事档案汇编(全二册)精--抗日战争档案汇编(试读本)
免费
《抗战时期常宁哨所管理档案汇编》是根据常宁市档案馆现存民国档案3000余卷中关于常宁抗战哨所管理类档案汇编而成。 本书选稿起自一九三九年,迄至一九四六年。本书按照“主题--时间”体例编排,全书共分为组设哨所、哨所事务、联络情报、防范受损四辑,共145条488页。
上野千鹤子的私房谈话:像女性主义者那样解决问题
¥29.90
日本女性主义标杆式人物50个私房场景对话,女性主义对人生的解决之道 冲破羞耻,大声说出——婚姻 情欲 职场 育儿 原生家庭 大众人生中迫切的50个烦恼,恋爱难题、夫妻爱欲、亲子教育、职场纠纷等,上野千鹤子从女性主义者的角度给出各种切身的建议,让男女两性都可以更好地应对工作和生活。 讨厌的老公,讨厌的职场/可以讨厌自己的母亲吗?/上司这样算性骚扰吗?/很爱妻子,却与已婚女性发展出了危险关系/无性婚姻让我枯萎 / 快50了,想和年轻男孩约会/和异性交往真麻烦/妻子说,老了好适当禁欲/生活贫穷,没有朋友/25岁了,没有人爱/你要解决的是性欲还是性交欲?…… 怎么办? 一本女性成长指南书,直指要害,明快犀利 切中女性痛,读来豁然朗、勇气大增!
男性气质(外研社出品!从跨学科的角度探究男性气质的思想内涵和当代意义,区分真正男性气质与社会流俗)
¥31.85
男性气质是一个多元复杂的文化命题和学术概念。它不能简单理解为男性在生理方面的性别特征,也并非仅指男性内在的精神胆魄,而是一个综合的性别概念。男性气质研究有利于人们建立对男性气质的准确认知,辩证地看待男性气质在人类历史和现实中的功过得失,并将真正男性气质与社会流俗区分来。 本书包含五章,*章简述了与男性气质相关的三个概念和男性气质的当代意义;第二章主要从社会文化、心理与生理,以及政治与经济层面审视了男性气质的思想内涵和社会特性;第三章以《销售边缘男性气质——彼得•凯里小说性别与民族身份研究》为例,探究了该作在男性气质认知和批评实践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启示;第四章以《推销员之死》这一经典剧作作为研究对象,反思了现代男性气质在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方面的严重问题及其危害性;第五章讨论了当今学界男性气质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研究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男性气质研究的选题提出了几建议。
空间(外研社出品!空间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随着人文社科领域的空间转向,空间从早期西方哲学里永恒不变、无形无状的容器,转变为一个不断被赋予新意义的复杂场所 )
¥32.95
本书各个章节的内容安排如下:*章"概说"简述空间这一话题的源起与概念界定;第二章"渊源与流变"重介绍了在空间领域有重要突破的几位学者的理论成果;在具体的案例分析环节,案例分析(一)以都市体验为切,以城市漫游者为一个贯通性的文学形象,联结波德莱尔的巴黎和乔伊斯的都柏林,集中探讨现代都市体验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空间意义和变体。而案例分析(二)则从女性主义与空间批评的交叉手,强调空间问题的性别分层和异化,以英国白人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和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为研究对象。zui后探讨空间转向对于具体文学学科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对未来发展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