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德)沃尔夫冈·希弗尔布施
¥30.00
  工业文明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人们又是如何在这其中适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新秩序?   《铁道之旅》通过论述工业革命的代表之一——铁路——其创制、发展对于人类生活、生产方式的影响,试图重新思考工业文明如何发生于个体,而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生产力、社会结构变化。这本书囊括了人们对风景观感的变化、旅途交谈的没落、铁路车厢分隔问题、铁路旅行病理学、工业疲劳和休克的历史,以及铁路与城市的关系等诸多话题。   铁路出行给人们对于时间、速度、距离、危险、精神伤痛等方面的变化,以及对于城市—历史关系、事故、防御性措施等等方面的重新思考,试图去阐述,工业文明不仅在技术、建筑、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改变,更重要的是,人们在这些变化其中,也发展出更多的设备、条例、思维去适应由工业革命带来的新规则。
每满100减50 治史三书(增订本)
治史三书(增订本)
严耕望
¥30.00
1.钱穆得意门生、“中国史学界的朴实楷模”、台湾“中研院”院士、历史学名家严耕望毕生经验倾囊相授   2.两岸三地历史院系公认治史门,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   3.纪念严耕望诞辰100周年增订版;新增2万字《钱穆传》大陆首发   4.行销35年经典升级·特约导读·专名索引   《治史三书》是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以个人治学心得为基础,融合梁启超、陈寅恪、傅斯年、钱穆等几代史学大家的治史经验著述而成的一部史学方法论著作,被认为是“金针度人”的治学门书,内容涉及历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具体规律、论题选择、论著标准、论文体式、引用材料与注释方式、论文撰写及改订,以及努力途径与生活修养等诸多问题,语言质朴流畅,诚挚亲切,务求实用,可谓金针度人,功在学林。
每满100减50 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
(美)彭慕兰
¥39.00
  史料丰富,眼界阔:“人为”造出来的贫穷腹地   《腹地的构建》运用多个国家的丰富史料(包括中、日、美,民间、官方等级别的史料),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清末民初1853—1937年间,华北内地的社会、经济和生态变迁及其原因行探索。   作者彭慕兰在书中描绘了华北内陆地区,尤其是河南、山东等一带当时的社会情形,包括对当地的金融、农作、交通、税收情况和农民的反抗斗争行了全面描述,同时将当时华北内陆与沿海地区的发展作对比。他认为华北内陆在这段时期社会生态与自然生态发展呈现出衰退的迹象。彭慕兰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波澜壮阔的华北内陆生态群像,更是运用了社会学理论、历史地理学、社会区域理论等多重视角,分析了华北内陆衰败的原因。他指出,在国家退出了对地方社会的经济以及政策扶持沿海地区的大背景下,此时的华北内陆又遇上战乱和自然灾害,衰败是必然的结果。中国内陆腹地并非生来“落后”,这一局面更多地是由国家以及时局造成。   美国历史协会费正清奖获奖作品,全新修订译本   《腹地的构建》为彭慕兰1988年博士论文,1993年出版发行之后受到了诸多关注,次年(1994年)荣获美国历史协会费正清奖。 本次出版为马俊亚2017年全新修订中文译本。
每满100减50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南北战争三百年:中国4—6世纪的军事与政权
李硕
¥59.00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南北战争三百年》对各种史料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全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每满100减50 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从隔离病人到治理环境(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毛利霞
¥37.00
本成果以 19 世纪英国霍乱防治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史学研究基本理论,在借鉴医疗史、社会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既弥补传染病研究的不足,拓展史学研究范式,又对当今的传染病防治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每满100减50 明代外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明代外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叶群英
¥58.26
本书是对明代外戚群体所做的系统性研究,不仅对明代外戚的人员构成、各项待遇及主要活动行了梳理和分析,还将其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行了考察,旨在探究明代始终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现象的原因,以及外戚群体作为明代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及其变化趋势,以期对明代历史有更深的理解。作者认为明代外戚群体享有一定的特权,却又始终从属并受控于皇权。明代无外戚专权的直原因是,在严密的制度保障下,外戚群体受到了来自皇帝、后妃、宦官以及文官群体等四个方面的防范和约束。而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思想文化、政治结构领域内的变化,以及前朝的经验和教训,则是明代“无外戚之祸”的历史根源。同时,明代外戚的地位也并非始终“孱弱”,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明代外戚地位的变迁是与整个明代的政治、社会变迁同步的,实为后者的重要内容。
每满100减50 朱希祖史学研究(精)
朱希祖史学研究(精)
王爱卫
¥22.82
朱希祖是民国时期的著名史学家。其史学研究范围很广,成果也非常丰富,在许多领域居有创之功。然而,由于朱希祖的著述大多未刊,相关研究极为少见,所以,其史学成就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存在着被淡化的趋向,一直未能占据本应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本书以朱希祖史学作为研究对象。在广泛搜罗史料的基础上,考察朱希祖史学研究的社会背景、学术氛围、主要成果及特等问题,揭示朱希祖史学对中国史学独立化、科学化所作的贡献,客观评价其地位和影响。 本书共分为生平交游、史学史研究、史馆修史、历史文献研究、方志与边疆史地研究、历史观、史学思想、治史方法等几个方面介绍朱希祖的生平及学术成就。
每满100减50 《礼记》版本研究(精)
《礼记》版本研究(精)
王锷
¥44.78
《礼记》作为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自成书以来,在中国经学、礼学和文献学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力。自唐成石经以来至清代,经书版本流传极为复杂,本书涉及由宋至清《礼记》重要版本十馀种,基本上涵盖了《礼记》流传过程中的重要版本。系统、具体地反映了《礼记》版本研究的现状。
每满100减50 大禹传说与会稽山文化演变研究
大禹传说与会稽山文化演变研究
张炎兴
¥31.85
因大禹传说而得名的会稽山,是中国五大镇山之一。本书通过对会稽山有关典籍的整理、摩崖碑刻的考释以及周边的田野调查,揭示了大禹传说在会稽山上的两处标志性遗迹——北麓的窆石和南麓的飞来石,是如何逐渐演化成儒教的禹庙和道教的阳明洞天,并认为会稽山文化的儒道互补、以道补儒具有“儒显道隐”的特。*后讨论了会稽山儒道互补神圣意义的创造,是如何对一个地方的精神气质以及绍兴名士文化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的。
每满100减50 西方的衰落
西方的衰落
Niall Ferguson
¥18.99
  本书是基于尼尔·弗格森在英国广播公司电台四台里斯讲座系列(ReithLectures)创作整理而成,该系列播出时题为“法治与其敌人”。   早有人预言到西方社会的衰落。如今,这些衰落的迹象看似无处不在:经济增长放缓、债台高筑、人口老龄化问题、反社会行为等等不一而足。但是西方文明究竟欠缺在何处?尼尔·弗格森认为是制度的衰落难辞其咎,是制度正在导致社会的繁荣或衰败,制度就是在其中发挥作用的错综复杂的框架体系。   代议制政府、自由市场、法治和文明社会,这些原本是西欧和北美社会的四大支柱。正是因为这些制度优势,而非地理或气候上的原因,使得西方社会在公元16世纪前后在世界上独领风骚。然而,现如今这些制度的衰退令人扼腕。   我们的民主制度破了代际契约,将高额的债务转嫁到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的市场被过于繁杂的监管政策所日益扭曲,后者其实就是自己本意想要治愈的顽疾。法治也业已沦为律师之治。公民社会日益变得不再文明,人们只是出于惰性把问题一味推给政府去解决。   《西方的衰落》一书振聋发聩,也会引发争论,它是对这个自鸣得意和对问题视而不见的时代的迎头一。当阿拉伯世界正在为民主而奋斗时,当中国努力从经济自由化迈向法治社会时,欧美社会却在挥霍几百年来制度优势的积淀。弗格森提出这样的警告,若要遏制西方社会一度称雄世界的文明日益衰落的势头,只能寄希望于强大的领导力,并要大刀阔斧地行改革。
每满100减50 蒋介石家史
蒋介石家史
沈寂著
¥21.71
本书为沈寂先生遗作。沈寂系浙江奉化人,从小耳濡目染,听父辈和乡亲们闲谈蒋介石生平的种种轶事和秘闻。他又熟悉文史掌故,查阅了不少相关资料,掌握大量蒋介石从少儿始,到他婚恋情事的生动细节,以及蒋氏家族种种内幕。他把这些散落在人们口中和报章中的滴滴素材贯通起来,结构成书,客观而真实地描绘和反映了蒋介石前半生的生活,让人们看到了蒋介石如何在家庭、婚恋、师友和社会的影响下,从少年到青年所形成的独特思想和性格,从而使读者对蒋介石的人生轨迹和嬗变脉络,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每满100减50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海关密档:民国海关事件掠影
杨智友
¥16.00
民国以降,外籍税务司海关制度依然尾大不掉。中国的国门不是中国人看守,而是外国人把持! 从晚清政府削弱海关权力,到孙中山南方革命政权与洋人叫板;从地方军阀动摇海关根基,到北洋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海关权益逐步回收,外籍税务司制度日趋式微,直至在天安门广场国大典的礼炮声中随风而逝。但是,那曾经激荡在历史天空中的一幕幕海关风云,却永远不会湮没…… 本书以六位民国风云人物参与的重大海关事件为切口,在全景展现收回海关主权艰难历程的同时,折射出海关视野里斑斓多彩的民国历史镜像。
每满100减50 蓝色战略(全三册)
蓝色战略(全三册)
王伟
¥47.99
学者王伟用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的角度结合海洋热点,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将复杂多变的我国周边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
每满100减50 蓝色战略:南海篇
蓝色战略:南海篇
王伟
¥17.99
本书以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逐层剥离隐藏在南海纷争背后的阴谋。作者王伟用通俗形象的语言从南海现状及其形成的历史原因说起,逐一讲述越南战争及其结果如何决定了现在的南海态势,以及我们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邻居的岛礁纷争的历史成因、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将越南、菲律宾总拿南海诟病中国这一行为背后隐藏的政治危机一一道来,向我们厘清了纷繁复杂的南海问题。
每满100减50 蓝色战略:是龙,就要东归大海
蓝色战略:是龙,就要东归大海
王伟
¥17.99
本书将我国周边复杂多变的海洋问题全景呈现出来,带我们了解其形成的由来以及未来走向。作者结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讲述了海洋问题中的常规热点问题,以及中国建设航母战斗群为什么是重中之重,并以策论的方式讲解中国实现海权大国的战略。在附录部分,作者对时事热点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详实、生动的点评,让我们了解了时政新闻背后的真实内幕。
每满100减50 蓝色战略:东海篇
蓝色战略:东海篇
王伟
¥17.99
本书以大历史观的视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逐层剥离隐藏在东海岛礁纷争背后的美国阴谋。作者王伟用通俗形象的语言逐一讲述朝鲜战争如何决定了现在的东海态势,如何解决现存问题,以及美国成为钓鱼岛问题幕后推手的历史背景及对现在东海局势的影响……同时将我们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的博弈关系清晰地呈现。
每满100减50 旧制度与大革命--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旧制度与大革命--国民阅读经典平装
(法)托克维尔
¥15.60
《旧制度与大革命》探讨的是法国大革命在原有的封建制度崩溃之时,因并未带来革命预期的结果,而致使执政者与民众间的矛盾公化,社会动荡愈演愈烈。作者托克维尔从社会结构、宗教权力、政治制度、革命形势、世界势力格局、政治家倾向等方面深刻探讨了在大革命背后蕴藏的诸多矛盾及问题,全面展示了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上产生的巨大效应。
每满100减50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十七辑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第十七辑
张伯伟编
¥52.22
本集刊以学术研究为主,内容主要为域外汉籍中有关语言、文学、历史、宗教、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及书评。本辑有日本汉籍研究、韩国汉籍研究、汉籍交流研究、综述四个专题。文章有《平安时代句題诗所引中国五言诗及其价值》、《韓国现存中国西北地区方志考略》等。
每满100减50 知行合一王阳明4:轻轻松松读懂《传习录》
知行合一王阳明4:轻轻松松读懂《传习录》
度阴山
¥49.90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语录和书信集,是了解心学不可不读的传世经典,但因其文字博大精深,理解起来十分困难,很多心学爱好者望而却步。   本书作者度阴山,研究《传习录》数十年,始终致力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释深奥难懂的心学理念。在本书中,度阴山通过108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将《传习录》中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心学概念解释得十分透彻。   心即理:天理在我们心中,不用向外求。   明朝刚建立时,天灾连连。朱元璋心忧百姓,于是让刘伯温占卜问上天,灾年什么时候能结束。刘伯温对朱元璋道:“陛下何必问上天呢?只要您存着勤政爱民的心,施行仁政,天下安定这个‘理’自然会呈现。”朱元璋从此以爱民之心施行仁政,没过几年,大明帝国果然始蒸蒸日上。   知行合一:遵从良知的指示去做,就是知行合一。   孔子是礼仪方面的专家。有一次他为一户人家主持丧礼,在死者坟前痛哭,哭过后,他这一天都恹恹不乐。有人看到孔子脸上露出的悲伤神色,问道:“丧礼已经结束了,您为何还这么悲伤呢?”孔子正色道:“礼是由良知而发的行为,我之所以在丧礼上哭泣,是因为内心真诚地为死者感到哀伤,这种真挚的悲伤怎么可能在一天内消除呢?”正因为有了为死者哀伤的“知”,才有了规范礼仪的“行”,*终成就了孔子圣人的地位。   致良知:克除内心的私欲,而不是总想着掩盖它,如此才是真正的致良知。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找褚遂良,试图看起居注,修改其中某些自己做得不好的地方。褚遂良坚决不给看,李世民生气道:“你把我的过失都记下来,后世人怎么看我啊!”刘洎在一旁突然道:“就算褚遂良不记,天下老百姓也会记在心里的!”李世民听完后,为自己试图掩盖错误的想法大为羞愧,从此改正错误,终成一代明君。   翻本书,通过108个历史故事,轻轻松松读懂《传习录》中的心学智慧。
每满100减50 两个世界的战争:2500年来东方与西方的竞逐(“文明冲突论”历史细节版,深刻揭露当今世界政治、宗教冲突的历史根源。汗青堂系列)
两个世界的战争:2500年来东方与西方的竞逐(“文明冲突论”历史细节版,深刻揭露当今世界政治、宗教冲突的历史根源。汗青堂系列)
安东尼·帕戈登
¥44.00
自“9·11”事件以来,西方国家出版了大量从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角度切剖析恐怖主义的根源的著作,本书综合了所有这些视角,并且提出了自己的观,认为这一切都要从2500年前西方与东方的现实与思想分野始梳理。本书以其令人惊叹的时间跨度、细腻的历史与思想分析,以及切中时弊的现实关怀,于2008年荣获美国近东政策研究所图书奖。 全书从波斯大王薛西斯企图征服希腊讲起,揭了一场至今也未曾停息的冲突的序幕。先是亚历山大大帝,然后是罗马人,试图将欧洲与亚洲并一种单一的文明。随着西方皈依基督教、东方部分地区受了伊斯兰教,两种宗教之间爆发了充满仇恨的战争,每一方都宣称对世界拥有统治权。到了17世纪,基督教教会衰落后,双方的斗争从宗教转向了哲学:秉持西方的科学理性的人与那些寻求神的*终教导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18、19世纪,几大伊斯兰帝国——奥斯曼帝国、莫卧儿帝国、萨法维王朝——逐步瓦解,西方也逐步控制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结果促成了将伊斯兰生活与西方现代生活的尝试,这在伊斯兰世界中的改革者与传统主义者之间引发了冲突,一直延续到今天。 在人类历史上,西方与东方之间的历次战争不仅是历时*久、代价*的战争,它们过去曾经,而且将来也会继续塑造着现代世界。
每满100减50 美国的故事5:美国之父
美国的故事5:美国之父
毕蓝
¥21.99
从1789年到1797年,从弗农山庄到总统府,1789年4月16日上午10点, 57岁的华盛顿带着他的两个法宝赴任美国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