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尔扎克传
¥10.50
张玉书翻译的《巴尔扎克传》是斯·茨威格的传 记力作,他以小说家的笔法记录了文坛巨匠巴尔扎克 的传奇一生。茨威格的《巴尔扎克传》一方面让我们 看到一个籍籍无名的外省文学青年如何奋斗不止,成 为执法兰西文坛牛耳的一代宗师,如何呕心沥血、殚 精竭虑,以巨人之力一砖一瓦地垒起他金字塔般的皇 皇巨著《人间喜剧》;一方面又集中精力描写巴尔扎 克个人的“人生小说”,写他的歌哭笑骂,他和女人 们的情感纠结,他的种种乖张与荒唐,将一个精力弥 漫、有血有肉的巴尔扎克活现在我们面前。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
¥14.00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以1998年5月北京十月文艺版《思痛录》为底本,参考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0年版《思痛录》加以增补修订,另收作者怀人反思的散文22篇,全面展示作者韦君宜的沉痛之思。 《思痛录:增订、纪念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顾随和他的弟子
¥15.75
现代学术大师顾随先生(1897-1960)是名副其实的通家,又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教育家。他的多位弟子,如周汝昌、叶嘉莹、郭预衡、吴小如等,或承其衣钵,或受其影响,成就卓越,名满天下。他的许多教育教学理念和课堂讲授艺术,至今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我们探寻、学习和借鉴。从1929年初登大学讲堂到50年代初,是顾随先生教学生涯的一个重要时期。本书述及的顾随先生的几位弟子,主要是在40年代从师受教,顾随先生思想之精华,在与这几位高足的教学、交往中有较为充分的体现。本书既展现了前辈学人真挚的师生情谊,又为读者深了解顾随先生的生平事迹、德业文章提供了更多资料。

杜甫传
¥5.99
冯至是继闻一多之后的又一位致力于杜甫研究、致力于向文学界和全社会传扬杜甫精神的著名诗人。《杜甫传》于1952年11月初版后,引起广泛的影响。1980年3月又出版了增订版,附录了三篇文章、一篇小说。本次重印,补一些具有重要文献价值的材料,包括冯至撰写《杜甫传》时所作的笔记、所绘的图表等材料,冯至参加纪念杜甫活动的照片,一些著名学者有关《杜甫传》的信笺,夏承焘《读<爱国诗人杜甫传>》书评一篇等。本次图文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于感受杜甫、理解冯至与《杜甫传》都有很大的帮助。

杨绛传(周年纪念经典版本)
¥4.00
作者以散文随笔的形式将杨绛先生的一生进行了叙述并配以作者自身的一些感悟。全书13万字,以序言、正文11章、后记三部分组成。不以考究派的做法撰写,而是在呈现杨绛一生的同时,辅以细致的环境、心理描写,语言温婉,十分符合当代年轻人的阅读习惯。比如为了支持丈夫钱钟书写《围城》,甘愿放下执笔的手包揽所有家务,当《围城》忠实的读者;比如和钱钟书一起留学,舍不得问父亲要学费而舍弃了自己钟爱的文学系,到后来虽然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却仍然保持朴素无华的生活状态,甘之如饴。今时今日,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但是这样一位低调朴实而人格才华闪闪发光的老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品读,用心珍藏。

世间已无胡适之
¥7.13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 他一生虽只有一妻,却演绎了七段婚外情;他还差儿当了“*大总统”……胡适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本书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


天才的陨落——莱蒙托夫传
¥49.99
莱蒙托夫是继普希金之后19世纪俄罗斯的又一位伟大诗人。两百年来,关于他的家世、爱情、创作、死亡,聚讼纷纭。俄罗斯文学批评家邦达连科创作的这部传记,可以说是两百年来部深度探寻诗人远古家世之谜、揭示诗人神秘之根源的著作。“有别于众多的文学—家庭日常生活传记,邦达连科的书触及了重要的人的存在方式问题,书中还有诸多隐情、症结,也许会让德高望重的莱蒙托夫研究家们和为广众的读者产生兴趣”。


俄罗斯的良心——索尔仁尼琴传
¥40.00
本书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俄罗斯持不同政见者索尔仁尼琴的重量级传记,由欧美重要的斯拉夫学者乔治·尼瓦花费三十年时间写成,生动而深刻地展现他孤身战斗的一生和思想的剧烈变化。 该书将索尔仁尼琴四十余年的创作融入到其充满斗争精神的人生历程中,不但向读者展示了作家坎坷而又不凡的一生,而且以俄罗斯文学传统为参照,详细地梳理了作家的艺术美学价值、独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闲话林语堂
¥19.00
《闲话林语堂》从多角度介绍了林语堂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理想,写出了他的个性癖好,在徐徐而谈之中给我们展示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林语堂。其中也讲述了他与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赛珍珠、郭沫若等人当年的文坛恩怨,拂去历史的浮尘,还其历史的本来面目。寓学理于闲适之中,读来生动有趣。

为时代放声歌唱——贺敬之传
¥6.98
贺敬之是我国著名诗人,生于1924年,山东峄县(今山东枣庄)人。曾任文化部副部长、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等职。丁七玲编著的这本《贺敬之传(为 时代放声歌唱)》依照时间顺序,系统梳理了贺敬之90年来的经历与成就。全书分为苦难童年、少年漂泊求学路、延安岁月、建国前后、为伟大时代歌唱、艰难时 期、诗人当部长、新古体诗开新诗境、暮年的坚持等9章。

丰富语言文字
¥6.8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马伯乐——萧红作品精选
¥2.98
暂无相关内容

郁贤皓先生八十华诞纪念文集
¥108.00
南京师范大学已经历了百年沧桑,其前身可追溯至1902年由清末两江总督张之洞所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而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49年南京解放后,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师范学院与金陵大学的有关系科合并,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校址上组建了南京师范学院。1984年南京师范学院又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不仅是学校的优势学科,在海内外也享有盛誉,被称为江南文枢,东南重镇,以人才荟萃著称,形成了以实证研究为特色的优良学风。已故的著名学者孙望先生、唐圭璋先生、段熙仲先生、钱仲联先生、杨白桦先生、徐铭延先生等,都曾在本专业任教过。1981年本专业成为全国首批博士点之一,词学大师唐圭璋教授成为批博士生导师。薪火相传,几年后又涌现出一批学术精湛、各有专攻、成果丰硕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专家,郁贤皓先生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1990年他被国务院学位评审委员会评定为中国古代文学博士生导师。其年11月,唐圭璋教授不幸仙逝,于是郁贤皓先生当时就成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博士生导师。当时他不仅自己在学术研究上获得巨大的成功,而且在学科建设上也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在他的带领下,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于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政府首批重点学科,1996年又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学科梯队。现在已成为江苏省优势学科、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国家文科基地、“211工程”重点建设项目的骨干学科。

柳青传
¥5.99
辛亥革命已经过去五个年头,陕北黄土高原仍然和清朝末年一样荒凉和贫瘠,只是战乱更加频繁,灾难越发深重。 近来,在黄河西岸吴堡县的群山里,常有几股土匪出没,他们突然窜进村庄,疯狂烧杀抢掠。善良的农民无力反抗,只顾四散逃命,眼看着土匪拉走自家的牲口,驮走自家的粮食和财产,消失在大队人马卷起的尘土中。 为了自卫,吴堡县寺沟村的农民们联合起来,在易守难攻的山峁上筑寨,把财产、粮食和牲口放在三四人高的寨墙里,一听风声不对,就扶老携幼,逃进寨子躲避。 就在端午节后几天,报警的炮声又响了,村民们纷纷逃离。土匪进村扑了空,便全力围攻简陋的山寨,声言不交出足够的银元和粮食,定要杀个鸡犬不留。为了保卫生命财产,农民们拿起原始的刀、矛、火铳和农具,在寨墙上拼死抵抗。他们哪里是手持快枪、野蛮疯狂的土匪的对手呢?不到半天工夫,寨墙被攻破。红了眼的土匪,向人群疯狂射击。三十几户村民死伤四十多人,粮食、财产、牲畜被洗劫一空。土匪走后,寨子里外一片哭声。 寺沟村的刘仲喜是遭遇惨的人家之一。他刚满三岁的小儿子,被土匪一枪打死在妻子怀里。十二岁的大儿子跳墙逃命时,被子弹打穿了手掌。二儿来不及跳墙,慌乱拿起羊毛毯遮挡身体,被打断了手指。家里的“顶梁柱”刘仲喜从寨墙往下跳,摔伤了腰和腿,躺在地上起不来。这个破败家庭的重担落到了临产的妻子和年迈的母亲肩上,乡亲们帮着埋了死的,抬着伤的,都替刘仲喜发愁:这家人往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没过多久,也就是1916年农历六月初三午夜,刘仲喜的妻子又生下一个儿子。当他来到这兵荒马乱的世界,发出声啼哭时,母亲用力把这个肉囊囊的小东西推到灭火后冰凉的土炕拐角,顺手揭开炕角盖火,让倒灌进窑里的冷风正对着她的婴儿。被未成年的四儿两女拖累成一把干柴的母亲,早就拿定主意:“这世道,他怎能养活?不如早死,省得遭罪。” 要不是祖母清晨来看儿媳,这个小生命也许被抱到村外,埋在哪块黄土下,永远不为人知。 祖母拧着两只小脚,进得窑门,一眼看见撂在炕角旮旯光着身子的孙子。这个善良婆婆,三十多岁守寡,历尽艰辛把独子刘仲喜养大,吃够了人单力薄的苦头,盼着子多福多。她抱起婴儿,诅咒狠心的晚辈:“倒你们龟子孙的运,这孩儿还在出气,就连裹也不裹?唉!这还是个命大的。”她对着儿媳、儿子叫嚷,“快给裹上嘛!”站着的、坐着的像没听见。她只好自己爬上炕,找来一块烂布把孩子裹好,又下地,寻来铁勺,抓一把小米面,点着几根高粱秆。当祖母正把烫嘴的面糊糊在自己嘴里嚼凉,用手指往婴儿口里抿时,报警的炮声又一阵阵响起,受轻伤的大儿二儿,立刻抬起受重伤的父亲,年老的婆婆扶着刚生产的儿媳,领着年幼的孙儿们急急忙忙往山寨逃命。只剩下这个生不逢时的婴儿独自陪伴着空寂的山村。 直到日头落西,天黑严以后,人们才陆陆续续回村。祖母先到窑里摸摸可怜的孙子,惊喜地说:“嘿!热着呢,还在出气,有气就喂上一口吧!”她一边抹掉落下的泪珠,一边去换孩子沾满屎尿的破布。 就这样,早出夜归,一连过了十六天,这个小生命竟然活着。听说土匪已离此往南。别人家都松一口气,仍然过起男耕女织的日子。刘仲喜一家却一片惨象:死的、伤的、老的、残的,全靠未出月子的产妇支撑。她做在前头,吃在后头,粗食淡饭也难吃饱,哪里还有奶水?婴儿顿顿靠祖母铁勺里那点小米糊糊充饥,怎能养活呢? 夫妻俩商量,妻子说: “这孩儿没死,就给他寻上个好活的人家,听说邻村呼姓地主没有子嗣。” 倔强的刘仲喜躺在炕上,无可奈何地点点头。 托人说合,很快说妥。中人把这个“多余”孩子抱出窑门,刚刚跨上院门台阶,正蹲在院里抽烟的四爷爷,猛地起身,拦住了还差一步迈出大门的中人,大声嚷道:“你们喂养了这么一大群孩儿,哪个也没送人,就多余他一个?孩儿长大了不怪怨你们?你们知道他将来成龙呀变虎呀?仲喜!把他捎带着喂上不行吗?”一阵沉默,躺在炕上的刘仲喜挣扎着,却坐不起来,只好对哭泣的妻子说:“快……快把孩儿抱回来。”

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 (汉译传记丛书)
¥6.99
《昨日世界》这部回忆录从一位欧洲知识分子的视角再现了从19、20世纪之交到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段欧洲史,展现了茨威格个人的精神历程,回顾了他与罗曼罗兰、维尔哈伦、麦绥莱勒、高尔基、里尔克、理查施特劳斯、赫尔策尔等文化界人士的交往,对带给欧洲和人类巨大创痛的两次战争的缘由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还卿一钵无情泪:苏曼殊诗传
¥5.79
苏曼殊,一位近代美术开放转型的先驱画家,一位哀婉的诗人,一位末世逸才和勇往直前的勇士,一位袈裟裹体的大和尚,一位以情僧、诗僧、画僧、革命僧闻名于世的传奇人物。他的人生镜像多面而分裂,他的文学、绘画及佛学成就斐然,备受世人关注。本书围绕苏曼殊短暂而传奇的一生,旁征博引,行文详实,全面而真实地介绍了苏曼殊的多才多艺、红尘游历、丰富情事,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位亦僧亦俗的文化奇人的悲欢一生。

莎士比亚
¥23.52
很多作家站在万神殿外准备进殿。 这时候来了一个人,不和任何人打招呼,昂首走入了万神殿。 这个人就是莎士比亚。 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诗人、剧作家、演员,西方经典的中心。歌德说:我读到他的页,就使我这一生都属于他。博尔赫斯说:上帝梦见了世界,就像莎士比亚梦见了他的戏剧。他创造了近千年来文学史上*重要的作品,被认为是“俗世的圣经”,关于他的生平我们却所知甚微:作品之外,莎士比亚本人的形象始终模糊。 莎士比亚匪夷所思的创造力源自何处?他是“专门注意人家不留心的零碎东西的小偷”,还是化平庸为灿烂的魔法师?一个乡村青年如何汲取大千世界的养料,短短数年上升为大众剧坛的明星?他驾驭本国语言的盖世才华,对于人类心灵的深刻了解,如何一步步大放异彩? 在无数为莎士比亚画像的尝试中,英国著名作家安东尼伯吉斯的莎氏传独具匠心。伯吉斯怀着思乡之情,追慕一个喧嚣变革的文艺复兴时代,追踪莎士比亚成就文学之路的迂回小径。在他笔下,这位天才的肖像*终与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形象重合:世界是一座剧场,莎士比亚是我们其中一位救赎者的名字。


美国文学之父的故事 ――华盛顿·欧文传
¥13.08
《美国文学之父的故事——华盛顿?欧文传》则让读者从另一个方面了解到欧文的人生经历,其中包含了某些鲜为人知或者不是十分了解的东西。不过本书比较侧重于介绍欧文的生活情况,对于他的重要作品的分析似乎薄弱一些,为此笔者在“附录”里补充了介绍作家作品的相关文章,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书中的不足。本书虽然不是欧文的作品,但它是专门介绍欧文生活与创作的作品,所以此次也纳入了本系列。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5.79
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 本书为其传记,收录了其生平事迹。

坚守良知的翻译家——草婴传
¥5.98
不久前,年已83岁的著名翻译家草婴因对俄罗斯文学推介的巨大贡献,被俄罗斯作家协会授予“高尔基奖章”。而1987年6月在莫斯科举行的世界文学翻译会上,草婴被授予了高尔基文学奖。草婴是获此奖的中国作家。 除了草婴,世界上还没有哪个翻译家译完了博大精深的《托尔斯泰小说全集》。可以说,草婴就是中国读者了解俄罗斯文学的一扇窗户。为了翻译俄罗斯文学,他前半生历经磨难,两次徘徊在生死边缘,经受了生死考验,但他如野草般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终站了起来…… 本书为其传记,讲述了其生平事迹。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
¥5.79
他只有小学文化,却拥有“京味儿派”小说代表人物的美誉。他屡遭磨难、半世坎坷,却不屈于多舛命运,以笔做刀,雕刻出千年古都清明上河图般的历史风情画卷,在中国文坛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部修炼生命智慧、成就辉煌人生的传奇。 《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中,含有许多宝贵的邓先生的创作心得,因而《眺望地平线:邓友梅传》不仅是一部励志书籍,也是有志于文学创作的人可以汲取营养的文学宝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