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伊索寓言中的伦理(“经典与解释”第46期)
伊索寓言中的伦理(“经典与解释”第46期)
娄林
¥48.00
本书为“经典与解释”第46期,论题为“伊索寓言中的伦理”。“寓言”长期以来被视为一种较低的文学体裁,然而它与前哲学智慧传统的关系以及它如何参与到较高的哲学传统还有待深研究。本期论题所辑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研究参考。
每满100减50 斯威夫特与启蒙(“经典与解释”第47期)带领读者观看古今之争的硝烟
斯威夫特与启蒙(“经典与解释”第47期)带领读者观看古今之争的硝烟
彭磊
¥20.00
斯威夫特所处的时代背景是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的基督教欧洲。“古今之争”不仅堪称是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三足鼎立的文化思想史事件,甚至堪称西方近代史上更具标志性的文化事件。或者可以说,古今之争即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内在本质。而斯威夫特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的所有写作可以说都脱不古今之争这一本质。《格列佛游记》可以与柏拉图的《王制》对举,亦呼应莫尔的《乌托邦》,隐含着对*政制的思索。《木桶的故事》以寓言的方式呈现了英国当时的宗教革新问题。《书籍之战》则是他替坦普尔参与“古今之争”的论战而写。本书是“经典与解释辑刊”2017年总47期,以“斯威夫特与启蒙”为论题,所选择的几篇主题文章分别关注斯威夫特的几部作品,揭示其作品中所蕴含的对启蒙、理性、宗教、政治等的反思。其他常设栏目所收文章也各有亮。
每满100减50 哲学有什么用?(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哲学有什么用?(读客三个圈经典文库)
[英] 伯特兰·罗素
¥29.90
我们看到的桌子是真实存在的吗? 为什么我们相信太阳明天会升起? 怎样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思想、有感觉的存在? 我们是否做过一个不受任何影响而完全属于自己的决定? 这些问题都是由哲学提出的,哲学家们也给出了不同的解答,然而大部分问题仍没有确定的答案。那么,哲学到底有什么用? 哲学的价值正在于这些问题本身。罗素从桌子的颜色、材质等日常事例出发,带领我们从哲学角度思考世界,理解身边事物的关系与本质。通过哲学所沉思的宇宙的伟大,心灵也会变得伟大。
每满100减50 社会契约论(专家伴读版)(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谁更重要?卢梭带你理清!法语直译,读懂现代政治的起源 读客三颗钻人类思想文库)
社会契约论(专家伴读版)(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谁更重要?卢梭带你理清!法语直译,读懂现代政治的起源 读客三颗钻人类思想文库)
[法] 让-雅克·卢梭
¥49.90
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谁更重要? 维护个人利益是人类的本性! 卢梭认为,最初的人类,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每个人都是自已的主人,自给自足,只对自己的利益负责。 维护公共利益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独立的个人难以在自然中生存,因此人们需要签订社会契约,把自身权利让渡给集体,同时获得属于集体的权利,成为公民。集体代表的是公共利益,集体考虑的是公共福祉。 作为独立个体的人类,追求自己的个人利益;作为公民的人类,则要追求公共利益。两者之间,谁更重要?答案尽在本书…… 翻本书,带你读懂《社会契约论》,读懂现代政治的起源!
法律东方主义在中国
法律东方主义在中国
魏磊杰
¥46.50
本书的基本主旨是,法律东方主义造就的结果经常是作为主体的西方观察者可以不自知地声称拥有对于中国法的终诠释权,对于这样一种垄断性的话语霸权,不可能不对其行反抗,但反思甚至反抗并不等于就是简单否定,而只是意在否定偏狭的原旨主义式的法治观念。从“法律东方主义”迈向“东方法律主义”,本质上是在现有体制构造基础之上如何建构中国法治话语体系与法治国家的问题。当下中国学人既要续后现代法学的批判精神,确立一种明确的自省意识,重新审视自己的法治观,在法治建构的过程中尽可能避免现代性的傲慢与偏见,尤其是对个人理性的盲目乐观和对形式法的过分张扬;又要以放的心态迎他者,寻求共同语言与共同关切,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真诚对话与沟通来克服文明的失语或自闭,找到互补互利的机遇,而探索出一条既符合国情又轨国际的法治中国新路径。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19卷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19卷
孙周兴
¥56.00
《德意志思想评论》与《文艺复兴思想评论》《法国理论》同属“欧洲文化丛书”系列,该丛书代表了国内欧洲文化思想研究的前沿成果。 在德国兴起的“新现象学”和“新美学”如何理解“气氛”概念?实用主义美学怎样阐发经验的可言说性和难以言说的特性?什么是德国“新美学”对于审美现象的模糊性诠释?东方的“幽玄”审美品性是否超出西方的审美界域?照片与舞台剧如何体现“模糊性”这一美学特征?本卷所选文章不仅对抽象美学理论行了阐发,更结合了具体画作、照片甚至茶室的空间布置来向读者解说“氛围”与“模糊”这些美学概念。本卷对于美学或是哲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来说,都将是引人胜的。
墨学与现实文化趣谈
墨学与现实文化趣谈
孙中原
¥46.50
 用现代科学方法,全方位、大视野,系统展示墨学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详论墨子创说、后学创新、微型百科全书《墨经》十八门学科的范畴与原理,分论墨家自然科学五门、人文社会科学十三门,融通墨学与现实文化,促墨学研究的科学化、现代化与世界化。生动有趣,可读性强。
五行志随笔
五行志随笔
俞晓群
¥78.40
《五行志》从属于史书的“志”这一篇目,记录了各种奇怪的现象、灾害以及阴阳学说。从《汉书》初设《五行志》直至《清史稿》,中国古代正史中有十五部正史含《五行志》(或与“五行志”性质类同的志书)。千余年间,正史《五行志》的撰述绵延不绝,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史学现象。本书即针对二十五史中的《五行志》内容,对其行记录、梳理和研究,如整理正史中的鬼、妖、孽,六祸、六痾和六眚六祥,讨论“坏的皇帝”“坏的妃子”,挖掘隐藏在“迷信”背后的历史发展和政治现象。“五行志”从天人感应的角度把人事、气象与灾祸联系起来,看似充满迷信附会,实则保留了一些古代气象资料,以及古人的气象观,有一定参考价值,包含大量历史信息,生动反映了当时社会与政治的变化。
每满100减50 犹太教中的柏拉图门徒(“经典与解释”第20期)
犹太教中的柏拉图门徒(“经典与解释”第20期)
刘小枫,陈少明主编
¥15.00
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每满100减50 克服历史主义
克服历史主义
[德]特洛尔奇;等
¥79.00
本文集收上世纪德国著名神学家特洛尔奇的两篇长文《新教对现代世界形成的意义》《历史主义及其克服》,并围绕相关论题收19世纪史学家兰克的《<历史上的各个时代>(1854)序言》,以及候斯在1932年出版的《历史主义的危机》,和施密特的《德国历史主义与走向议会民主制》。整个文集的核心关注就是历史主义思潮及其后果对人类文明造成的普遍危机。
每满100减50 政治生活的限度与满足(“经典与解释”第23期)
政治生活的限度与满足(“经典与解释”第23期)
刘小枫;陈少明
¥24.00
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关于什么是*生活方式及其政治体现,理性与信仰发生过激烈的争吵。亚里士多德的*政制学则揭示了这场几乎为人遗忘但又无法调和的纠葛。亚里士多德否认神法声称的优越性,赞同由独立的理性引导人类生活。但亚里士多德知道,只有与神法相对抗,科学才能避免衰落为教条主义。而现代政治学可能并不晓得这一。对亚里士多德和神法来说,对正义的关注都事关根本。 亚里士多德坚持认为,人类组织的首要形式,即家庭,是两种不同自然联系的结合。一是情欲的,男一女或生殖关系;一是主一奴关系或在现代意义上称为狭义的经济上的劳动分工。……亚里士多德认为,“野蛮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这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关系,这时女人就被当做奴隶。
每满100减50 维柯与古今之争(“经典与解释”第25期)
维柯与古今之争(“经典与解释”第25期)
刘小枫;陈少明
¥28.00
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每满100减50 修昔底德的春秋笔法(“经典与解释”第17期)
修昔底德的春秋笔法(“经典与解释”第17期)
刘小枫
¥26.00
在西方产生的为数不多的伟大史家中,修昔底德被认为是*政治性的史家、所有时代伟大的政治史家,他充分地理解并表达了政治生活的本质。……同时,修昔底德是一个温文尔雅的雅典人……如果政治史学背后有某种智慧,如果有某种智慧合理地说明了政治史学,那么在修昔底德的篇章字句中有可能发现这种智慧。其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缜密的史学方法,他把当时希腊哲学家那种追求真理的精神和逻辑方法应用到历史研究中,为后世的历史编纂学树立了典范。本书收的论著对修昔底德著作的历史学意义、其著作中的诸神以及他的文风行了深的阐释与论述。 修昔底德的著作主要致力描写一系列特殊事件(伯罗奔尼撒战争)。同时,它还要揭露政治生活永恒的或不变的品性。鉴于修昔底德称自己的著作是“千秋万世的瑰宝”:通过理解修昔底德对于其时代的政治生活的报道,所有未来的世代都可以理解他们自己时代的政治生活的真谛。
每满100减50 赫尔墨斯的计谋(“经典与解释”第7期)
赫尔墨斯的计谋(“经典与解释”第7期)
刘小枫;陈少明
¥33.00
本书从哲学角度出发,阐述了古今中外哲学史上的名家对当代哲学和古典哲学的分析研究,有对古典作品的研究,对思想史的研究,还有旧文新刊上的重要论题。真实作为历史的基础我们应该了解;篇幸布局与行文明晰作为手法应该通俗易懂。一个是肌体,另一个是肌体的健康。当我专注于哲学与城邦之间的张力,也就是专注于政治哲学的至高主题时,就进一步确定了这种想法。至高形式的、或海德格尔式的当代哲学与古典哲学的区别,是由当代哲学的历史特性塑造出来的,以所谓的历史意识为先决条件,因此必须了解这种意识多少有些隐私、的根源。
每满100减50 色诺芬的品味(“经典与解释”第13期)
色诺芬的品味(“经典与解释”第13期)
刘小枫;陈少明
¥28.00
本书以讨论古希腊伟大的著作家苏格拉底的两位*善于通过写作从事文教的学生之一的色诺芬的著作及其人为主题。早在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时期,色诺芬就获得了无可争议的古希腊经典作家、思想权威的名位。本书集结的文章展示了像施特劳斯这样的大师是如何解读色诺芬,奉其为一位地地道道的苏格拉底式人物,为读者铺设了一条尽可能便捷的、理解色诺芬的路。
每满100减50 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经典与解释”第5期)
古典传统与自由教育(“经典与解释”第5期)
刘小枫;陈少明
¥33.00
自由教育是从庸俗中解放出来。古希腊人关于“庸俗”有一个绝妙的词:他们称之为apeirokalia,形容缺乏对美好事物的经历。自由教育将赠予我们之于美好的事物的经历。根据事物本身的状况,我们可以期望从正确理解的人性人不得不在二者之间选择,要么选择令人愉悦的谬见带来的心灵平静,要么选择令人烦恼的真理带来的心灵平静。哲学总在盼着世界的围墙倒塌,它突破了世界的围墙,放弃了对世界的眷恋(attachmenttheworld),这种放弃*令人痛苦。另一方面,诗歌如同宗教,深深扎根于对世界的眷恋....中比从科学中获得更为直接的帮助,从敏感和精致中比从几何学的精神中获得更为直接的帮助。如果我没弄错,这就是为何现在的身由教育几乎等同于阅读古希腊经典。就像别人被一匹良马、一条好狗或一只灵鸟取悦那样,我自己则因好朋友们而获得更高的快乐……古代的贤人们通过将它们写进书中而遗留下来的财富,我与我的朋友们一起开启它并穿行其中,而且如果我们发现了什么好东西,我们就把它挑出来,并当作一次丰盛的收获,倘若我们因此而能相互促益的话。
每满100减50 美德可教吗(“经典与解释”第9期)
美德可教吗(“经典与解释”第9期)
刘小枫;陈少明
¥30.00
如果美德证明是知识,按照苏格拉底的著名论述,它应当可以教授;如果不是知识,则不可教授。假如我们断定,美德不是知识,却依然可教,或者,美德是知识,但根本不可教,那么,无论哪一种情况,我们便面临一个难解之谜,而非某一自明的事实,并且无论哪种情况,都需要做大量解释。柏拉图《普罗塔戈拉》的结论告诫我们,这是我们无法逃脱的人类困境,既是道德的亦是政治的。作者将通过一个重要的例子,并根据他对一般政治哲学史的解读,得出结论:倘若美德可教本质上是悖论,那是因为人的血气本身向政治哲人证明,它既是美德可教的障碍,又是其手段,因此,对任何好的政治,我们都可以根据人的境况合理地有所期待。
每满100减50 海德格尔的政治时刻(“经典与解释”第32辑)
海德格尔的政治时刻(“经典与解释”第32辑)
刘小枫;陈少明
¥32.00
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每满100减50 笛卡尔的精灵(“经典与解释”第30辑)
笛卡尔的精灵(“经典与解释”第30辑)
刘小枫;陈少明
¥30.00
  量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每满100减50 施莱尔马赫的柏拉图(“经典与解释”第28期)
施莱尔马赫的柏拉图(“经典与解释”第28期)
刘小枫
¥30.00
重拾中西方古典学问坠绪,不仅因为现代性问题迫使学问回味古典智慧,更因为古典学问关乎亘古不移的人世问题。古学经典需要解释,解释是涵养精神的活动,也是思想取向的抉择:宁可跟随柏拉图犯错,也不与那伙人一起正确(西塞罗语)。举凡疏证诠解中国古学经典、移译西学整理旧故的晚近成果,不外乎愿与中西方古典大智慧一起思想,以期寻回精神的涵养,不负教书育人的人类亘古基业。
每满100减50 莎士比亚笔下的王者(“经典与解释”第21期)
莎士比亚笔下的王者(“经典与解释”第21期)
刘小枫;陈少明
¥28.00
  莎士比亚的写作在英国历史中所选择的时期表明了他的兴趣所在。从 1199年理查二世流放争吵不休的赫里福伯爵和毛博瑞伯爵到1485年瑞奇蒙德伯爵在堡斯沃斯战场败理查三世,并作为亨利七世建立都铎王朝,其间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王朝的更迭。这些王朝更迭被莎士比亚写了他的所谓的两组四部曲申,个四部曲包括《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第二个四部曲包括《亨利六世》(上、中、下篇)和《理查三世》。这八个剧目展现了英格兰血腥的一个世纪:内战岁月。   莎士比亚跟马基雅维里一样,建议用对立统一的原理来解决政治的根本难题。他把自己比喻成狮子与綿羊的结合而非狮子与狐狸的结合。这反映出,他更关注的是君主的正义而非君主的辉煌,或者说,他关注的是使君主的正义成为他辉煌的根基。   莎士比亚非常认同马基雅维里的观,君主应该知道如何避免为表象所欺的重要性。灵魂的财富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制约,制约那种容易被表象所欺的倾向。在地位高贵的人物身上,这一倾向非常明显,他们尤其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莎士比亚经营的就是这种灵魂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