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
¥15.00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阿兰的一部教育经典著作,对几代人产生了深远影响。自1932年首次出版以来多次再版,到1963年已是第11版。本书涉及领域极广,从人文科学到自然科学,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领域的科学知识与常识。书中强调的教育要培养儿童创造力,学习中要磨炼儿童意志,教育为其未来生活做准备等观,在今天来看仍有积极意义。
凿井而饮:明清以来黄土高原的民生用水与节水
¥31.00
“耕田而食,凿井而饮”,是传统乡村日常生活的生动刻画。黄土高原是中国民生用水困难的地区之一,日常生活用水历来为乡民所重,与国家正赋相关的灌溉用水相比,毕竟属于日常饮食的民间琐碎之类,农业用水与生活用水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等级”。本书要强调的是,农业灌溉用水与日常生活用水在水源利用方面存在重大区别,具有重要的类型意义。本书主要利用田野考察搜集的生活用水碑刻,结合其它文献,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明清以来黄土高原地区的民生用水是如何解决的?目的有二:其一,勾勒出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日常生活用水的基本状貌。其二,追问日常生活的历史意义,从民生用水的角度,考察基层社会的运行、控制,尝试建立乡村社会史新的解释途径。
德行与才智:幸福生活的社会认知基本维度
¥32.50
社会认知内容可以划分为能动性和社群性两大基本维度,即本书所谓的德行与才智,这两大基本维度是认知他人、自我发展以及社会架构阶层地位的框架性依据,对于解释、描述幸福具有多维度、多层次重要性。本书围绕融合与取这两大生活的根本性目标,对基本维度行了研究和探讨,主要包括:设计完成了标准化的测量工具,探讨并提出主导自我评价的阈限假说,发现了社群性对于维护与获取自我评价、幸福感、主客观社会地位的不可替代作用,社群性对于社会信心建立的重要性以及触改变人们对外群体认知内容的有效性。此外,还探讨了基本维度信息的认知神经基础,提出了本领域若干亟待研究的主题。
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研究
¥24.00
本书深研究了我国民国时期著名史学家和历史教育家何炳松在长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形成的较为丰富的历史教育思想:何炳松从历史的功效出发,认为历史教育的目的有:“帮助明白现状”,将历史教育与现实问题的解决联系起来;“培养人的智慧”,将历史教育与人之素质的全面培养结合起来;“推民族复兴”,将历史教育与爱国救国、振兴中华结合起来。何炳松所编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以化总体史观为指导思想;在选材上遵循三原则,即“综合眼光”标准:反对“欧洲中心论”和“中国中心论”,主张关注世界各地的历史发展。何炳松历史教育思想初步构建了我国现代历史教育的学科体系;其历史教育思想较为直地为当时的国家课程标准所吸收;他所编撰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影响广泛而深远。
个体、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文化融合研究
¥29.00
本书从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谈起,论述了国家认同的基本样态,对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行了原生态分析,对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文化基因行了阐述。在具体的研究中选取广西典型少数民族地区行实地考察,并确定以青海为对比,收集*手资料行定量与质性相结合的田野研究,提出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发生机制及符号表征。*后,着力论述了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场域并且阐明少数民族学生国家认同与文化融合的教育体系构建。
大学开学典礼演讲集——维柯论人文教育
¥29.99
本书收录了维柯在那不勒斯大学所做的新学年学典礼演讲。前三个演讲讨论学术研究的人性目的,第四、第五个演讲讨论了学术研究的政治目的,第六个演讲讨论了学术研究的基督教目的,合起来就是学术研究的目的这个课题。从第六个演讲始,维柯就过渡到了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次序问题。第七篇是经过维柯补充的《论我们时代的研究方法》,在这篇演讲中,维柯始突破笛卡尔的研究方法。第八个演讲原文已经丢失,本书收录了同一时期体现其演说思想的《普遍法》的概要和序言,因此在教育方法之外,这两篇文章还可以一窥《普遍法》的全貌。第九个演讲则体现了维柯的教育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本书收录的演讲贯穿了维柯学术研究的主要时期,可以全面反映维柯思想的发展变化。
家长工作锦囊
¥12.00
《家长工作锦囊》是由一直致力在内地推广脑瘫儿童康复引导式教育工作的项目顾问、香港康复专家郑毓君博士组织编写,参与编写的既有项目机构,也有内地从事引导式教育的其他康复机构的人士,这些内容都来自他们多年的亲身实践和工作总结,力求内容实用、可借鉴。
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基础理论
¥33.00
在本书中,编者们给予残疾人支持性辅导人员一个全新的定义:残疾人支持性就业辅导(或辅助)人员是指通过对残疾人提供持续性的指导、训练、协助,帮助其在融合的环境中实现竞争性就业和职业发展,使其达成身心调整、自我成长、社会化融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在专业服务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操作流程
¥27.00
在本书中,编者们给予残疾人支持性辅导人员一个全新的定义:残疾人支持性就业辅导(或辅助)人员是指通过对残疾人提供持续性的指导、训练、协助,帮助其在融合的环境中实现竞争性就业和职业发展,使其达成身心调整、自我成长、社会化融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在专业服务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残疾人支持性就业服务实践案例
¥27.00
在本书中,编者们给予残疾人支持性辅导人员一个全新的定义:残疾人支持性就业辅导(或辅助)人员是指通过对残疾人提供持续性的指导、训练、协助,帮助其在融合的环境中实现竞争性就业和职业发展,使其达成身心调整、自我成长、社会化融合,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在专业服务机构中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新时期残障人口发展与问题研究
¥16.00
一个时期以来的经济社会转型特别是社会事业渐强之势,带来了思想理论和学术研究的新发展,其中残疾人和残疾人事业的研究颇引人关注,虽远未成“显学”却也成果显硕,较之过去的清寂,生出喜人的生机与活力。这本《新时期残障人口发展与问题研究》即是代表之一。编著者江传曾与我相熟于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期间,这次看到一文中提到“推磨式互查”不禁莞尔,书中多篇文章也运用“二抽”数据展开分析立论,言之有据且成理。回头看,近十多年来有关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呈现成果和声势并显这样一个较大发展的态势,与“二抽”及一系列相关调查、监测、动态数据更新提供大量可靠的“研究材料”有很大关系。当然,数据背后活生生的人及丰富的实践是更丰厚的研究资源。
教育是什么
¥20.00
人是什么,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本书*篇的内容是关于人的。 环境是什么,是教育的第二个问题。本书第二篇的内容是关于课堂软环境的。 人是教育的内因,环境是教育的外因,作为内因的人与作为外因的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了教育。本书第三篇的内容是关于教育的。 作者立足中国学校课堂创建的,由三个三维九方理论模块构建的三维九方理论体系,让关心教育的人多了一个观察教育的新视角,多了一个解释现有教育现象、创未来教育新局面的新的理论工具。
在经历中学习——疫情防控公开课
¥15.00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 2020 年的春天显得格外特殊。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发生的一次传播速度*快、感染范围*广、防控难度*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考。为将疫情防控的生动实践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坚定广大师生战胜疫情的决心信心,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联合“学习强国”、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共同制作了《在经历中学习——疫情防控公课》视频,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教授、*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炳林教授、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等名师大家,从经济、法治、历史、文化等不同专业视角解读当前疫情防控工作。该视频公课在“学习强国”等平台推出后,得到了全国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量1100多万次,赞量25万多次,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举措。本书的出版,对于广大同学学思践悟,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具有积极意义。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
¥29.00
本书宗旨主要呈现人民教育家陈鹤琴热爱儿童、奉献儿童的一生。重点放在探究陈鹤琴是什么样的人(人格魅力及人文性的故事),陈鹤琴有着什么样的教育思想(面向大众应用性的理念),他的教育思想与实践对中国幼儿教育影响以及面向未来的影响,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来讲述这位大众化的幼儿教育家不平凡的一生以及其适合中国儿童教育的思想理念,让学前儿童的家长、教师能够学以致用。
中外教育简史
¥24.00
本书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和教育活动为主要内容,针对教师教育专业《中外教育简史》课程教学要求和教学安排,以时间为序、总分结合,整体设计为十七章:章为总起,介绍人类社会初期的教育;第二章至第九章为中国教育史;第十章至第十六章为外国教育史;第十七章为结语,以比较的方式总体审视中外教育发展历史,为中国当下教育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思考与借鉴。
教育,它是个难题
¥15.00
本书是王东近年来刊发在《浙江教育报》和《浙江日报》等报刊专栏上的教育评论文章合集。针对校园内外那些被媒体聚焦的人与事,发出自己独到的声音。在教师界和家长圈都有较深的影响,很多文章在微信、微博等快速传播媒体转发率较高。
真实的乌托邦:既善且美的教育建构(当代中国教育学人文库)
¥39.00
本书是檀传宝教授21世纪以来在德育、美育、教育基本理论等方面诸多研究的集成。在前期对德育美学观、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关系研究的基础之上,本书突出呈现有关教育主体性与德性生成、德育概念与德育形态、教育伦理性及德育价值、教师德育专业化、教育的现代转型与公民教育等维度的深思考,是对道德教育、价值教育、审美教育、公民教育、教师教育及教育伦理的时代之思。
中国学习者英语位置格构式习得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34.80
本书在构式语法理论框架内,遵循Boas的词汇-构式法研究路径,设计了基于使用的英语位置格构式习得模型,并在教学实践中检验其有效性。该习得模型包括五个环节,即语料呈现,位置格构式意义习得,位置格动词意义习得,构式意义与动词意义整合,语式产出。 本研究进行了三次位置格构式认知水平测试。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本书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中国受试的英语位置格构式认知水平并不高,特别是位置格动词习得情况很不理想。2)接受了习得模型培训的实验组受试位置格构式认知水平显著高于未接受培训的控制组受试,并逐步接近英语本族语者的认知水平。3)在延时一个月的位置格构式认知水平测试中,实验组的成绩还是显著优于对照组,习得模型的长时有效性得到了证明。
学术权力主导:大学制度创新的根基
¥12.80
本研究立足于高等教育学和公共管理学的研究视角和框架,在明确界定权力、学术权力、大学学术权力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和场域与文化资本理论解释大学组织中学术权力的生成与实践逻辑。系统阐述了大学的制度的“知识—权力”特征以及学术权力的结构与功能,立足于我国大学组织学术权力的历史变革和现实状况,提出我国大学组织学术权力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构建学术权力主导的大学组织制度。
中国地方本科大学文化育人研究
¥16.80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作为高等教育的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其核心职能。大学文化在大学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探讨我国地方本科大学文化育人的现状、问题与改进策略,以一所地方本科大学(JN大学)为案例,采用访谈法、内容分析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从媒体报道的角度分析了JN大学整体文化育人的现状,通过访谈反映出学校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在育人目的、手段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策略。
思行致新——高校思政育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16.80
本书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系统梳理和案例分析。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高校实践育人思想的理论基石、理念传承发展、政策演进和科学内涵进行研究。对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观、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实践育人思想、高校实践育人的实践探索和政策演进等进行的梳理,是本书的创新和特色。实践探索和典型案例篇结合北京大学的育人实践,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推进实践育人的具体实践进行深入分析。基于问题导向,通过对高校实践育人现状的分析和反思,总结高校实践育人取得的成绩,分析高校实践育人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在此基础上,构建以协同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为主要内容的高校实践育人合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