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生活的发生
¥29.33
本书是一部考察近代国家生成之历史过程的著作。本书在公共生活的论题下考察了民主制度、法治国家以及管理型社会治理方式的形成和演,揭示了市民社会在公共生活生成中的作用,分析了现代社会治理中市民社会的异化以及公共生活的形式化,并试图在“新市民社会”兴起的现实条件下去构想公共生活健全的方案。 本书在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历史程中认识近代国家的生成,努力把握思想家们对近代社会转型中的每一个基本问题以及每一个重要社会现象的解释,破解他们在现代社会建构中提供的思路,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对后工业社会行规划和作出制度设计的方法和思维路向。
张九龄研究
¥78.40
本书为张效民近年来研究张九龄的成果。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史料,考证辨析,厘清史事,提出新论。全书共五章,章为研究述评,针对2005—2020年张九龄的相关研究论著,明晰目前的张九龄相关研究的展和疑。第二章至第五章为专题研究的系列文章,集中于张九龄父母生平、科举相关史事、凿大庾岭路的时间和政治内涵等方面,作者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辨析,对于张九龄之父张弘愈生卒年、张九龄赴举时间、凿大庾岭路时间、沈佺期考功受赇案等较长时期内莫衷一是的问题,作者行了详细的考证,得出了新的观,为学术界提供新的参考。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2卷.村庄类第31卷.黄河区域第13卷)
¥253.33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二百户村和白寺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重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全景式展现了相应地区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与组织形态,为深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两篇报告末尾均附有调查小记与调查日记,着重记录驻村期间的见闻,内容自选,没有框架束缚,灵活而真实地反映了当下乡村的状况。
从传统小农到新型农民
¥29.33
本书是一部对农村和农民问题展研究的学术著作。全书紧扣现代化与农民这一主题,全面梳理了中国农民在历史上和当前的处境问题,着重分析了在中国现代化程中,数十年来农民所处的境况,介绍了农民转型发展的国际经验与教训,阐述了农民与现代化的内在关联,并且提出了对于农民转型问题的对策建议。本书对于研究中国农村建设发展和农民的生存境况、发展前景、转型路径等等领域都有深的思考,联系我国实际展研究,也从国际视角对国外的农民问题及政策有所考察,内容较为翔实。
中国法制史论要
¥118.40
《中国法制史论要》收录了王立民教授有关中国法制史研究的新近成果,分为古代法制史、近代法制史、当代法制史、租界法制史、上海法制史五个专题。这些研究既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深探讨,也有对中国法制近代化程、中国法制史研究历程、中国民法典编纂历程等的系统考察,更有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当代社会现实行互动的尝试。此外,还有立足地方现实,以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先驱上海为考察对象,从地方法制史的脉络观察中国近代和当代的法律实践。本书值得法学、历史学、社会学等专业人士阅读,也适合广大读者加深对中国古代法制与法律文化的理解,提高自己的法治文化素养,积极参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
¥54.40
长期以来,司法制度的相关研究集中于从技术化的角度考量司法如何实现争端解决功能,研究重心落脚于司法制度的内部。司法制度尽管在功能设定上主要指向为争端解决,作为公共机构乃至国家制度之一部分,其在实践与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社会层面的多面相功用,主要包括促社会转型、驱动经济发展、塑造民族认同、加速国家建构、改造社会风俗等。 《转型社会中的司法制度研究/法学文库》从整体性的社会功用视角出发,深考察分析近现代非核心西方国家如西班牙,不同类型的继受国家如智利、印度、土耳其、日本等国司法与社会转型的复杂关联,在关切领域、研究理论与观察视角上,均有所创见。
中华经典研究(第二辑)
¥54.40
《中华经典研究》旨在“研究经典,传承文明;融会中西,沟通古今”。本刊主要栏目有:文本研究、经典阐释、名家访谈、学术动态、海外传播、青年学者论坛等。我们以“明放,平等平和;百家经典,兼容并包;学术融通,互动互鉴”为办刊方针,倡导学术民主,讨论自由,因经明道,弘道兴学。研究经典之文本,总结经学之成就,发掘经典之价值,揭示圣贤之密旨,为认识历史、服务现实贡献智慧。带领社会亲近经典、研读经典、品味经典,从经典中汲取古今中外圣贤的智慧。
执中致德——中庸价值观念的历史考察
¥78.40
《执中致德——中庸价值观念的历史考察》是“中华传统中文化研究丛书”所列书目。全书以中庸价值观念的起源与形成为线索,在厘清秦汉宋明清等时期发展的基础上,考察中庸思想的价值本体论、价值选择的方法论、价值理想的实现论和境界论等四个方面;探讨各个历史时期“中庸”观念的演变过程及差异,以及儒家哲人对中庸价值观念的不同理解,从而对儒家中庸观念行梳理,着重阐释“得天为性”“执两用中”“达德至诚”“天人合一”等概念,帮助读者更深地理解“中庸”的价值意蕴。
中和立本——司马光哲学思想研究
¥86.40
本书超越道学与变法两种研究范式,直面千年以来颇有争议的司马光哲学文本,以“中和”范畴为统领对司马光哲学思想行了整体重构与新的诠释。通过对北宋儒学发展多元路径的考察,发掘出司马光崇尚荀扬的独特为学路。作者基于儒家内圣与外王之道的理论贯通和中和哲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发掘出司马光以《潜虚》为纲,以“气”为基,以“中和”贯穿整个思想体系的理论建构特,复现了司马光的思想图景,揭示其“气体中和”“天人衡中”“以中为念”“王霸并行”等理论追求。
朱熹晚年礼学思想研究——以《仪礼经传通解》为中心
¥68.00
《仪礼经传通解》是朱子晚年倾注巨大心血编撰的一部礼学巨著,既体现了朱子体大思精的礼学架构,又表现了与他中年不尽一致的学风。庆元以后,朱子学风渐向“汉儒之学”转变,这种在整理礼学文献时所发展出的近于清儒朴学的学术方法,表明考据学本为朱子学所具足,这正是晚明至清考据学风兴起的一个内生来源。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别身份、能动主体和文学书写
¥34.00
方秀洁教授曾以十年之功,于中美各大图书馆的中国古籍部中爬罗剔抉,发掘出大量晚明和清代女性作者的存世之作,让这些沉睡的文本重见天日,并加以翻译和细读阐释。面对这些浮出地表的女性作者群体和丰富文学作品,本书回答了如何切女性写作研究的路径问题,探索了几种不同的研究方法。 将这些士人精英阶层的女性的文本生产视为一种文化实践形式,方秀洁考察了女作者们的自传诗、行旅诗和论诗诗,对于一个男性主导的文学传统中女性作者的参与史表达了诸多洞见。采用能动主体的概念作为理论聚焦,她考察了在于文本实践和社会铭刻之交集的女性主体形式和女性主体地位的确立规则。她对于这些女性作者的生命与作品的讲述揭示出即便在儒家正统的严苛性别限制中,女性群体仍有可能通过写作建构能动主体。 书分四章,第一章选取身为士绅正室的女子甘立媃的诗集为考察对象,对自传性冲动作为女性写作的内驱力做出了分析;第二章以女诗人沈彩的诗集为考察对象,分析了身为文人妾侍的女性如何利用和化解边缘位置为文学创作的自由空间;第三章以王凤娴、李因等人的行旅诗文写作为例,分析探究其中性别化能动性的组成结构;第四章则通过对明清女诗人的诗选集和论诗诗的分析,得出结论:在中华帝国晚期,女性通过写作和阅读缔结了文学和社会的共同体,超越了社会阶层和时空的限制,自我表征为自身生命史的作者。
江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报告2021
¥21.66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21年度调研报告,介绍了2021年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的重点工作、重大活动、改革发展大事等。报告由改革发展综述、主体、附录构成,多角度、深层次、宽领域地展现了江苏供销合作社系统改革发展的进程、成绩、态势。主体分为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农村绿色生态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社有企业与产业基金、政策和资金支持、消费帮促与抗疫保供、系统自身建设、挑战与展望等九章内容。附录包括江苏省供销合作社系统2021年基本情况统计公报、主要财务指标情况简析、大事记以及江苏省供销合作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共同体的进化
¥32.66
本书在共同体的视角中对人的共生关系作出新的观察,并提出了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建构方案。作者以权利、正义、自我、他人、承认、认同、共识等概念为经纬线,编织起了人类共同体演的丝帛画卷,并努力揭示人类走向未来的方向。 面对20世纪后期以来的“全球风险社会”,本书所提出的合作共同体建构之设想,努力规划社会治理变革以及全球秩序重建的道路。该书认为,对于人类社会的解读,可以从共同体的视角出发。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出现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共同体的形式和性质是不一样的。从这一视角出发,该书建构了“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合作共同体”的共同体化理论,力求揭示人类社会演规律。
后工业场景中的拟真诱惑与权力再生产:鲍德里亚后期的资本批判理论研究
¥19.33
该书稿在行文本深度解读的前提之下,围绕鲍德里亚后期思想中的拟真语境,联系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思想背景,充分借鉴国内外学界在相关问题上已经做出的理论探索,对拟真等关键概念行探讨。本书稿旨在厘清鲍德里亚后期主要文本之间批判逻辑的理论结构和逻辑关系,依据不同时期逻辑重心的转换,以理论张力的不同呈现方式为主线,系统性地描述鲍德里亚在拟真语境中行资本主义批判的全景图式,对他后期理论中颇具原创式色彩的抽象式超越形态展理论溯源和批判性评述,力求为深解读当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在政治、文化、种族主义、国际关系等领域的重要现象和主要问题提供前沿性的批判理论视角。
数字交往论
¥22.66
《数字交往论》作为“传播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是杜骏飞继《弥漫的传播》之后所推出的重要续篇。 本书阐述了作者对Web2.0以来人类交流的全新思考,讨论了与未来数字生存有关的基本问题。本书植根于数字实践论,探索了一种结构性的交往理论以期迭代传播学认知,并试图以“数字交往”为方法,以新人类的“数字团结”为旨归,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形成广泛对话。 本书的思想线索包括但不限于:交流-行动,与交往的实践性;交往具身,与分身认知;互利共生主义,与数字公正;普遍联结,与数字团结;未托邦,与可知论的怀疑主义;数字人类世,新人类观,与多项式生命本体。
拥抱你的焦虑情绪:放下与焦虑和恐惧的斗争,重获生活的自由(原书第2版)
¥51.00
多年来,你可能一直试图用这样或那样的方法来管理或减少焦虑,但焦虑从来不会完全消失,它很可能一直存在于你我身边,所以你可以一边体验焦虑和恐惧,一边与它们和谐共处。本书将告诉你怎么做。 在某种程度上,与焦虑做斗争或努力控制它才是真正的问题。本书的两位作者均为焦虑治疗专家,他们指出: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试图控制与焦虑有关的想法、感受上,没有像电灯关那样能立刻“关闭”焦虑想法和感受的按钮。本书会为你提供一条摆脱焦虑和恐惧的困扰,全身心投生活的新思路。 1.学会纳你的负面情绪。纳可以帮助你在焦虑、恐惧、忧虑、恐慌时做出不同的反应。当你学会顺其自然时,你就不需要消除或改变这些念头和感受了,焦虑之苦也将随之而逝。 2.选择你生活的方向,把更多的精力投真正值得你关心的事情。 3.为实现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而采取行动,改变你能改变的。通过专注于你的价值,设定目标,向自己选择的方向前。
纪律与规矩学习解读(套装4册)
¥145.99
套装包括:《纪律和规矩的红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再提醒》《纪律和规矩的底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手册(修订版)》《汉字里的纪律与规矩》《守住纪律底线》
《反杜林论》导读
¥12.66
《反杜林论》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作出重要贡献。本书全面解读与阐发《反杜林论》的写作背景、主要观、理论贡献、思想史定位,挖掘其所蕴含的科学的理论观与思维方式,对于在新时代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
¥11.33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公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对于我们深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过程、它的理论来源和思想基础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列宁将其列为“每个觉悟工人bi读的书籍”,习近平在中央党校2011年春季学期第二批修班学典礼上的讲话将其列领导干部应该重学习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新时代,重新阅读和理解《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依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哥达纲领批判》导读
¥16.00
19世纪70年代,欧洲革命形势出现重大变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再一次面临严峻考验。为纠正当时的错误思潮,把运动引回正确的道路上来,马克思专门撰写了《哥达纲领批判》这部纲领性文本。他通过批判性阐释,全面驳斥了拉萨尔主义对系列关键问题的误解和歪曲,重申了无产阶级斗争原则,具有深远的革命实践意义和理论创新意义,是理解科学社会主义本质内涵、把握马克思主义要义的重要文本依据。在国际形势风云激荡的今天,《哥达纲领批判》依旧具有强烈的时代价值,值得我们不断发掘和体会。
纪律规矩的红线与底线(套装2册)
¥62.99
套装包括:《纪律和规矩的红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再提醒》《纪律和规矩的底线:党员干部负面言行提醒手册(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