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
¥98.00
中国从王朝帝国到民族国家的转变中,群众作为中心概念,成为现代知识分子思考自我和国家,探寻启蒙与革命的想像载体。本书通过对小说、哲学、诗歌和心理学论著的细读,分析现代中国文化与政治想象中群众的核心性和历史性,更把中国群众话语放在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全球知识语境下,挖掘被忽视的跨国互动和差异。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综合文学研究、思想史、批判理论和人类科学史,凸显现代人类科学知识的形式、新兴艺术的表现和不断变化的政治诉求之间的纠葛。 现代中国群众话语激发主体性,鼓舞行动,既促也限制了关于团结的表达,因此同时扩展并约束了大众政治兴起时期政治的地平线。作为第一本关于现代中国文学和思想中群众美学与政治的深度研究,本书审视革命时期现代群集想像的许诺和羁绊,并放眼于后革命时期集体生命的重新思考。
德国的文学与艺术
¥34.00
《德意志论》(1810)是欧洲浪漫主义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德·斯太尔夫人晚年流亡期间游历德国后对自己的文化思想的一个总结。《德意志论》分四部分,本书是其第二部分,细致分析了德国文学艺术的特,评述了德国作家的性格和倾向,考察了德国特有的形而上学气质的根源。维兰、歌德、席勒等古典作家及其代表作,都在书中得到鉴赏和评价;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如施莱格尔兄弟,更受到作者热烈的推崇。
早期中国文学与历史批评
¥50.00
《早期中国文学与历史批评》由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傅道彬主编,收录海内外有关早期文明形成、历史运行、出土文献、文字考释、礼乐制度、早期书籍版本生成以及书写方式、早期文学研究等方面的学术论文与学术评论,共17篇。全书分为“六经与文学”“子学时代与诸子文学”“出土文献与古典学术”“早期文学理论与批评”“域外汉学”6个栏目,旨在描述中国早期文学以礼乐文化为土壤的恢弘气象、城邦精神、器物艺术、文本书写以及经典时代的形成,探索中国古典学的独特意蕴,以寻求中国早期文学研究的方法突破。
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
¥42.00
《丝绸与琥珀的相遇——中波文学关系研究》运用比较文学、受美学和影响研究等方法,以译家译作为横轴,以译介时间为纵轴,全面梳理中国和波兰的文学作品在对象国的译介史,深考察中波文学在对象国的受状况,比较中波文学推广策略异同,为中国读者更好地了解波兰文学、文化和国情提供可资借鉴的翔实文献资料。本书还着眼于找到两国文学及文化交流的特和基本规律,为我国公共外交策略,特别是对波交流合作提供坚实、有效的文化史料,为中波两国如何展文学交往、加强文学交流献计献策。该专著具有浓厚的学术气息和鲜明的文学气息,被评定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优秀”等级。
文学的故事
¥39.99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学者、文学评论家约翰·梅西历时四年完成的文学史巨著,自20世纪20年代出版后曾一度风靡欧美,梅西因此享誉文坛。本书以时间为主轴,以故事的形式,分别从古代文学、中世纪文学、19世纪之前的欧洲文学、19世纪和当代文学这四个部分行讲述,对几千年来影响世界的伟大文学家、重要的文学著作及其时代背景行了细致而深的描述。作者用生动流畅的文笔,将文学史描绘得如诗如画。这是一部非常适合普通读者门的文学史纲。
心理弱者与文学需求
¥40.80
本书从文学的性质和价值两方面手,以不同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作者和读者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我们为什么需要文学或者为什么会有文学,并据此探索文学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回应“文学是否会消亡”这一文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文学通过丰富的呈现形式,提供广阔的虚拟空间,满足不同读者多样化的心理需求,如归属和爱、尊重、认知、审美及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等。文学是人创造出来替代性地满足心理需求的精神产品,在互联网时代,文学的创作、传播和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变,但是其基本性质和核心价值仍然存在,心理弱者及其多样化的心理需求还会不断出现,因此文学不会消亡。
古希腊文学史刍论——一位古史研究者的学路历程
¥50.33
本书收录作者在本科、研究生、博士后三个阶段的研究论著,包括本科论文《伯里克利与雅典民主政治》、硕士论文《希腊化文化宏观考察》、博士论文《古希腊罗马犬儒现象研究》、重大课题《希腊化文明与丝绸之路》,以及若干代表性论文等。上述论文写作时间涵盖作者治学生涯全程,均为相应时期起步阶段研究成果,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古希腊文明的起源、发展和价值,反映了作者在古希腊史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与成熟阶段的专著、课题有明显的区分,折射了作者的学路历程。
文学大师的私人讲座(套装共3册)
¥111.00
暂无
全球人文视野下的中外文论研究
¥110.40
本书是作者的一部专题研究文集,分为七章。章从理论的视角提出作者建构的全球人文之理念,并就中国人文学术的国际化和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贡献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第二章讨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世界文学研究,为建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文学叙事提出中国的方案。第三章从世界主义的理论视角对世界文学与中国的关系做出思考,不仅提出作者关于世界文学的遴选标准,此外还将中国现代文学放在世界文学的广阔语境下考察。第四章基于比较的和全球的视角提出作者的原创理论世界诗学的建构,奠定了作者在当代国际文论界的地位。第五章从中国的视角对后现代主义衰落之后的西方理论思潮做出独到的剖析。第六章和第七章首次从比较的和全球的视野将当代中西文论大家德里达、艾布拉姆斯、布鲁姆、佛克马、朱光潜、季羨林、杨周翰和王佐良放在同一层面上行讨论,发前人所未发之见。本书体现了作者的一贯著述风格:前沿性、跨学科性和理论性,令人耳目一新。
如海鸥与波涛相遇:三十九位中国作家
¥29.00
这本书是文学报40周年庆典用书,内容集结莫言、铁凝、迟子建等国内一线作家的写作观,可以说是中国文坛力量的集中展现。这是一条宽阔河流,源远流长。这也是一片辽远星空,每一颗星星自有其光华,璀璨交辉,汇属于中华文化的星辰大海。《文学报》创刊至今的40年,这些来自前辈名家为我们所撰写的文章中,有坦率的写作经验,更有赤诚的文学感受,从中你不难听出某种共性:时光荏苒,但写作者向着文学应有的质地、品格和精神高度的持续努力,从未更改。在文学的灿烂星河中,这些声音相互激荡、回响,不断阐释和生发新的意蕴,为有志于写作的后来者提供着源源不断的动力。
石头的故事
¥49.99
《红楼梦》《西游记》与《水浒传》,这三部为中国人所熟悉的经典小说,都与石头有着深刻的联系。本书汇集了中国神话、古代传说、民间传统、艺术和文学,是收集中国文化中石神话和石传说来源的书。王瑾这部创性的研究著作对中国古代石头传说行了重建,并用“石头的神话字典”中石头的种种意义对三部经典作品行了系统的比较,阐明了石头传说的诸种叙事及其互文关系,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大话题提供了新视角。作者将中国古典研究与当代西方理论关注相结合,通过分析中国传统中的互文性来审视这些文本中石头的象征意义。她对《西游记》中猴子的矛盾性格、 《红楼梦》叙事逻辑的循环性、《水浒传》中石碑的结构必要性等长期存在的批判性问题贡献了有启发的解读。
以想象创造世界
¥36.00
晚年的厄休拉?勒古恩与大卫?奈门合作为读者奉上了这部精彩绝伦的访谈录。在三次关于小说、诗歌、散文和文学批评的专题对话中,本书清晰地展现了勒古恩的创作理念和文学观点。访谈中的厄休拉?勒古恩真诚而坦率,她对伍尔夫、托尔斯泰、萨拉马戈、托尔金等作家的作品不吝赞美,也毫不避讳地谈到了与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和部分严肃文学作家之间的歧见。她向年轻作家提出了写作建议,也批评了抑制想象、忽视女性作家作品等文学和社会问题。与采访者的合拍使这部访谈录折射出勒古恩思想的光芒,照亮了后人通往理想的写作之路。
《数字人文》2023年第1期(试读本)
免费
《数字人文》是由清华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旨在为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发表平台的学术期刊。每期收入约10篇文章,20余万字。该刊物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旨在努力建设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好地为数字人文学术的健康发展服务。
《数字人文》2023年第2期(试读本)
免费
《数字人文》辑刊2023年第2期,共计收录文章9篇,总计约30万字。本期设置五个专栏,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学术质量不断提高,编辑风格更加成熟。
小说使用说明
¥35.90
法国小说在20世纪经历了非常特殊的变化过程。在此之前,小说往往按照时间顺序行叙事,按照因果律安排情节,并努力营造文学摹仿现实的错觉,这些原则构成了19世纪最重要的欧洲小说基础。然而,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始,一些小说家——例如伍尔夫和乔伊斯——始对这种小说创作传统提出挑战。在法国,这一挑战与20世纪几乎每个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家的创造都紧密相关。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就会发现,通过探索摹仿小说的对立面,这些小说家也构建了一种真正的发展潮流。这一潮流具备自身的发展逻辑、发展过程和发展度,其中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是它的两个发展加速期。处于这一潮流中的作品尽管特各异,但也表现出某个重要的共性,即它们都与以人物塑造和故事叙述为核心的传统摹仿小说拉了距离,甚至发生了激烈对抗。亨利·戈达尔的《小说使用说明》即关注了这样一种革新性的批判潮流。本书共十四章,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通过种种形式创新来“反摹仿”的法国小说家及其代表作,清晰地呈现出二十世纪前七十五年中,法国小说所走过的一条反传统路径,并分析了这条路径各个发展阶段的特。通过这一分析,亨利·戈达尔揭示了小说创作的多种可能。
北欧神话
¥18.00
九十多年前,北欧神话这一文化瑰宝,经茅盾先生之手初次引国内,世界神话的奇耸山脉自此扎根。历经时间洗礼,焕然如新,影响着后世的多位学者。 茅盾先生以生动的笔法介绍了北欧诸神的性格特与神的职能,叙说发生于他们身上诸多妙趣横生的故事,一幅冰与火世界的磅礴画卷就此展。同时,茅盾先生根据时代背景、历史因素、地理环境对神话行解析与溯源,提供了学术上有创见的观。其作为我国第YI部介绍、研究北欧神话的经典,至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我国的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领域同样具有拓意义。
托尔斯泰论文艺
¥40.00
本书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艺论文二十篇,其中包括他关于《童年》《战争与和平》等作品的创作感想,对莫泊桑、果戈理、契诃夫、莎士比亚等作家创作的评论,乃至对文学与艺术整体的深思考,反映了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和文学观。
欧文·白璧德文集(第5卷):民主与领袖
¥126.50
《民主与领袖》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终完成之作。本书对现代状况下“民主何以可能”以及“人性何以可能”的问题行了深的探究,通过分析政治思想的类型,对比卢梭与柏克、欧洲与亚洲的不同之处等,表明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案是实现人文化成。白璧德之新人文主义旨在探求内在生活的真理,其要义在于“适度”,即均衡与温文,而要实现此种适度,需培养谦卑、自立的品格及批判精神。
上古汉语与格句式研究
¥62.40
本书立足于认知语法和构式语法的理论假说,结合语义地图模型,对上古汉语的不同与格句式做出分析。从句式多义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上古汉语与格句式所具有的不同意义,并讨论了不同的与格句式如何在概念隐喻的作用下,由给予类事件的编码扩大至其他非给予类事件的编码。在此基础上,还一步讨论了上古汉语是否具有与格交替现象以及如何解决概念空间上的断问题。
中华经典研究(*辑)
¥54.40
《中华经典研究》以中国传统儒释道医经典研究为中心,以突出中华经典文化为特色,着力造国内外一个以中华经典研究为主体内容的学术型期刊;该刊旨在深挖掘研究和集中宣传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拟收录研究儒释道医经典研究的学术文章、学术名家及学者访谈录等。主要栏目包括:经典研究、学术论衡、名家访谈、学术信息、他山之石等。 本辑由发刊词与三个专题组成,发刊词与舒大刚的《经典:民族文化的特有资源》重阐述本刊的创刊宗旨及发文范围,其他专题研究包括黄国的《春秋时期的<诗>学与<诗经>的经典化》、景海峰的《“四书”系统在儒家经典中的意义》、詹石窗的《列子及其著述真伪问题与思想艺术审美特质新探》、陈兵的《<占察经>的心性论及大乘道次第》等。
欧文·白璧德文集(第1卷)
¥78.40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为捍卫人文学科而作》是白璧德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山发轫之作。本书对人文主义概念行了系统的探究与梳理,指出“人文主义”一词实际上意味着信条与训练,从而与提倡博爱的“人道主义”概念有所区别。白璧德在本书中提出,人道主义思潮导致大学人文学科教育盲目热衷科学与步,为了纠正这种弊端与偏差,需要更广泛地应用比较和历史的方法研究古典作品,捍卫人文传统;此外,大学事实上所应代表的是对学问的消化吸收,以及文化的永恒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