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论语新注  中华书局出品
论语新注 中华书局出品
孙钦善 撰
¥20.30
《论语新注》是袁行霈教授主编的《新编新注十三经》中的一种,整理者是北大孙钦善教授。此次整理,以南宋蜀刻本邢昺《论语注疏》为底本,校以清嘉庆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学所刻阮校邢昺《论语注疏》、定州汉墓竹简残本《论语》、日本正平版双跋本《论语集解》、知不足斋本皇侃《论语义疏》、清覆宋理宗淳祐十二年刻本朱熹《论语集注》,并参考、酌收《经典释文》和阮元《论语注疏校勘记》的校勘成果。作者的工作主要体现在校勘和注释两个方面,其中校勘以校正误为主,酌校异同,校勘范围包括文字和分章;注释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语意、文意的训释,名物、典制等具体事物的考释,抽象思想义理的诠释。作者尤其重视《左传》中与能《论语》中的事件行印证的记载,在两份记载的互见中,论语中涉及到的人物和事件得到了清晰的描绘,这是本书注释方面比较大的特色。
每满80减40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
邓晓芒
¥21.26
“哲学史方法论”是武汉大学哲学系三十年来的传统课程,由武汉大学哲学系的老前辈萧萐父、陈修斋、杨祖陶等人创立。该课程的学术信念是,按照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把哲学史和哲学看作是一致的(即历史和逻辑一致),在哲学史中寻求哲学规律,在哲学中奠定哲学史的根基。本书是在邓晓芒先生主讲本课程的录音基础上整理而成的,原来的课程是十六讲,但由于篇幅、录音设备及其他的原因,此处有两讲内容未能收,故成“十四讲”。在本课程中,邓晓芒先生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说方式行了比较,提出了苏格拉底以追问的方式行学理式的辩论,而孔子以圣人的姿态用情感的方式行辩论,并且这两种方式决定了中西文化的不同的观。作者对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偏向的检讨,中国百年西方哲学研究中十大文化错位的阐述,其中贯穿了中西比较的方法。
每满80减40 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做自己的投资人)
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做自己的投资人)
梁冬
¥19.65
      很多人都认为,《应帝王》讲的是帝王应该如何治理天下,其实,《应帝王》zui终讲的道理是,如果我们要投资,zui重要的一定是投资自己。扪心自问,如果你想在不久后成为牛人,成为不让自己后悔的人,现在要做什么才能配得上未来的自己?       如何投资与管理自己呢?《梁冬说庄子·应帝王》告诉你,庄子给出的方法是不被过去、现在、未来裹挟的那种超然物外的超级管理者的核心心法。其实,只是参透“顺物自然”这四个字,足以活得很爽且不累。       一个可以成为自己主人的人,做人做事应该有一种不主动的状态——不主动地迎,不主动地送走,不起主观的分别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一种在指鹿为马的时代对心灵扭曲的救赎之道。
每满80减40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
(美)杰弗里·戈勒姆(Geoffrey Gorham)
¥31.99
●从未有哪个时代像今天一样,科学让人类社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前演化。这场两千多年的长程奔跑似乎来到了冲刺阶段,不断有人做出世界末日的预言,那么,科学*终带给我们的究竟是生存还是毁灭?科学研究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科学能告诉我们*真理吗? 带着这样的终极关怀,《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首先讲述了科学脱离哲学、独立成长的过程,然后以智慧设计论、弦理论、占星术、有神论、社会建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充满争议的问题为例,辨析了科学的定义、方法和目的,科学和社会的关系。伟大的科学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笛卡儿、休谟、培根、波普尔、库恩等纷纷出场,上演了一场绵亘数千年的*辩论。 面对未来的挑战,无论人类能否破解“公地悲剧”、实现星际殖民、活到长生不老,杰弗里·戈勒姆以科学哲学的视角安慰我们:“当生命终结,人类文化仍然存在,只不过是存在于过去。希望它永远存在就太过分了,无异于希望巴黎时时处处是春天。” ●《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属于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新核心素养”系列图书之一。本系列图书致力于推广通识阅读,扩展读者的阅读面,培养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其中涵盖了哲学、心理学、法律、艺术、物理学、生物科技等诸多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其中《人人都该懂的科学哲学》的内容涵盖了科学哲学的核心思想,让你一本书了解科学哲学的核心智慧。
每满80减40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所谓高贵,就是对自己心存敬畏:尼采的智慧箴言
尼采
¥17.90
本书选取尼采一生所有著作中代表性的两百多句话,囊括了尼采的思想精髓,展现了这位先哲的思想和心智,带给读者无限的启迪。本书一共分为七个篇章:《我·自我》《女人·人性》《生命·人生》《心·思想》《爱·幸福》《行动·沟通》《超越·超脱》,涉及尼采思想言论的方方面面,句句都是尼采思想的精髓。
每满80减40 每天半小时读懂《菜根谭》
每天半小时读懂《菜根谭》
张乾栋
¥9.90
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根源出发,探究人文精神、生存体悟与生活睿智,诠释人生主题,在轻松的意境中,以思辨的方式体悟人生的大智慧。为更好地帮助读者阅读,本书采用了原文与译文对照的编排方式,同时还附有深度解读。书中不仅有至真至纯的说理性文字,更选取了许多富有哲理的小故事,给人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相信读过之后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种全新的见解。愿你能偷得一点闲暇,找到它,翻开它,品读它,让心灵随着阅读步入另一番境界,看清世界的本源,找到幸福的真谛。
每满80减40 马克思与信仰(“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马克思与信仰(“走近马克思”小丛书)
陈先达
¥26.86
本书聚焦于马克思主义信仰领域的重大理论问题,围绕作者在“日常生活”“文化自信”“理论和理论工作者的责任与使命”“信仰”等主题展论述,重在解决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全书重申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自信、自强、自尊,不断加强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增强自尊的资本和自信的底气;同时要关注社会现实,不断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程。本书体现了作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强烈的担当意识、宏阔的思想境界、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不懈的探索精神;行文流畅、深浅出,既具有理论厚度又具有可读性。
原本大学微言
原本大学微言
南怀瑾
¥39.00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大学》的讲记。 书名中说的“原本大学”, 指的是《大学》的古本《小戴礼记?大学》。 作者以渊博的学识,综罗大量的文史典故, 对《大学》中的微言大义做了揭示, 给人以人生的启悟。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南怀瑾
¥16.80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撰写的一部佛教史著作。全书分为五章,对古代印度的社会与宗教,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汉代至清代佛教的兴衰变迁,二十世纪中国佛教的现状与思考,以及亚洲和欧美各国的佛教概况等,做了简明扼要的叙述。书末所附的《禅宗丛林制度与中国社会》,乃是研究佛教丛林制度的由来、内容及其社会影响的重要文献,颇具价值。
易经系传别讲
易经系传别讲
南怀瑾
¥27.00
相传为孔子所作的《系辞传》上下篇(又称《系辞》上下传),是《易经》的通论,内容包括《易经》的义蕴、功用、起源以及筮法等。本书是南怀瑾先生有关《系辞传》的讲记。其方式是:先摘录每一章的原文,然后综罗古今历史知识、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逐段逐句地加以阐述。语句平易而哲理深刻。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道家、密宗与东方神秘学
南怀瑾
¥19.20
宇宙何以生成天地万物?人的心灵究竟具有多大的功能?修炼养生能否延年益寿?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对这些问题行着孜孜不倦的探求。古代中国、印度、埃及出现的神秘学莫不是以此为主题展。本书是一部从文化和医学的角度,论述道家、密宗和东方神秘学的著作。全书分为三部分。*部分,主要论述密宗的历史、理论和修持,尤其是身密、口密、意密“三密”的修法;第二部分,主要讲解易学与中医医理,尤其是气脉问题;第三部分,收录有关的专论和序跋。
每满80减40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提升思考维度,比默默努力更重要!在工作中洞察本质、实现创意跃迁的核心指南。)
高维度思考法:职场问题解决篇(提升思考维度,比默默努力更重要!在工作中洞察本质、实现创意跃迁的核心指南。)
细谷功
¥8.54
为什么一直拼命努力却无法获得理想的业绩?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能轻轻松松地实现目标?严格按照上司或客户的要求工作,就一定能让对方满意吗?如何才能读懂趋势,及时赶上下一个风口? 回答上面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从更高维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本书通过大量职场问题的解决案例,详细解析了运用“元思维”实现高维度思考的两种方法:Why型思维和类推思维。Why型思维通过追问上层目的,帮助我们冲破思维定式和狭隘视野,洞察问题的本质;类推思维通过放眼大千世界,教我们如何从其他领域借鉴灵感,从而实现跳跃式创意。 如果你正被繁重的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或者正因为创意陷僵局而一筹莫展,那么不妨按着本书的提示,启一段简单高效的职场问题解决训练吧。如果能像无人机一样,像谷歌地球一样,从杂务中抽离出来,拉长镜头看一看,你会发现崭新的世界、不同的视角,所有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每满80减40 佛教修学经典(插图本)  中华书局出品
佛教修学经典(插图本) 中华书局出品
印顺法师
¥29.40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愿您驾乘佛经这艘宝筏,决定此生度此身!同时,敬此普皆回向,祈愿所有修行者乃至一切如母众生速能具足福德因缘,当下修学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殊胜微妙法,净心参悟如来真实义,并真修实证,行愿菩提,自觉觉人,自度度人,以积功累德,福慧具足,早日圆满现实人生,成就无上佛果。
每满80减40 佛教修学经典(插图本)  中华书局出品
佛教修学经典(插图本) 中华书局出品
印顺法师
¥29.40
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愿您驾乘佛经这艘宝筏,决定此生度此身!同时,敬此普皆回向,祈愿所有修行者乃至一切如母众生速能具足福德因缘,当下修学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殊胜微妙法,净心参悟如来真实义,并真修实证,行愿菩提,自觉觉人,自度度人,以积功累德,福慧具足,早日圆满现实人生,成就无上佛果。
每满80减40 论语全书
论语全书
(春秋)孔子,思履
¥17.82
  孔子编著的《论语全书(超值全彩白金版)(精)》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论语全书 (超值全彩白金版)(精)》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 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这一说法,大体可信。原始记录杂出于众手,后编定当在战国初期,以曾参门人为主。
每满80减40 求人不如求已 跟易经学变通
求人不如求已 跟易经学变通
陈博
¥3.48
《易经》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儒家尊位“六经之首”,被道家奉为“三玄之冠”。不夸张地说,《易经》可谓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每满80减40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
《书立方》编委会
¥5.00
《四书五经》使我们既可以通过它们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现状,以及将来,也可以将古老的国学文化品出新意。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汲取传统文化营养的过程中,以此为借鉴来勉励和提高自己的身心修养。
每满80减40 越不怕死,活得越好
越不怕死,活得越好
星云大师
¥1.99
  中国人向来是很避讳说“死”的,总怕一语成谶。人们往往被逼到一定程度,才去考虑生死问题。恰恰相反,从死亡的角度重新打量生命,才会懂得如何更好地活着。   在星云大师看来,主动提醒自己终都会死去,培养自己“不怕死”的无畏智慧,生活得更积极、乐观,珍惜每一天。如果心怀这样的智慧,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境遇,每个人都会欢喜而勇猛地活着。   向死而生,是积极的人生观。现在的人,学习知识比较容易,学习当一个勇者比较困难。有的人平时逞强好胜,但在危难之前,容易为人收买,忘失身负的重任,忘失做人的骨气。所以,真正的勇者,没有多年的修心养性,是不容易成功的。美国的航天员在升上太空以前,都要修习禅定,因为禅定能养成一个人的勇气。当一个人在生死之前,都能无所畏惧,还有什么不能勇敢的呢?
每满80减40 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
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
(美)迈克尔J.桑德尔
¥39.10
【作者简介】(美国)迈克尔·桑德尔(Michael Sandel) 译者:邓正来 迈克尔·桑德尔,哈佛大学文理学院政府管理学Anne T.及Robert M.Bass讲席教授,自1980年起教授政治哲学。他备受赞誉的“公正”课程,是网络和电视上首个免费的哈佛公开课。桑德尔的作品已被译成18种语言,在英国、美国、日本、韩国、瑞典、巴西和中东国家被制作成电视系列片。他在哈佛举办Tanner讲座,同时兼任巴黎大学客座教授。2010年,中国的《新闻周刊》评选他为“影响力外国学者年度人物”。2009年获选为英国广播公司Reith讲座主讲人。已出版的《公正》为全球畅销书。 【内容简介】市场的角色和范围是现代政治所缺失的一场重大辩论。我们想要一个市场经济,还是市场社会?市场在公共生活和个人伦理扮演什么角色?我们怎样决定什么东西可以买卖,什么东西由非市场的价值掌握?哪里是金钱的法则行不通的地方? 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中,迈克尔·桑德尔论述了当下为突出的道德问题之一:在我们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可以出售,这个世界难道没有问题?如果是这样,我们又该如何防止市场价值观侵蚀本不该由它们主导的领域?市场的道德界限又何在? 近几十年来,在我们生活的几乎每一个层面,医疗、教育、政府、法律、艺术、体育,甚至家庭生活和人际关系等,非市场的准则都已被市场价值排挤出局。桑德尔认为,我们已经从一个拥有市场经济的社会变成了市场化的社会。 在全球畅销书《公正》中,桑德尔用简洁而敏锐的阐述,就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道德困境娓娓道来,展现了大师级的拿捏能力。在《金钱不能买什么:金钱与公正的正面交锋》一书中,他发起了一场我们这个“市场驱动时代”所缺失的争论:在民主社会中,市场应扮演什么角色;道德和公共的善为市场所不敬,金钱所不及,我们怎样才能够保护它们?
每满80减40 知行合一·洗心禅5
知行合一·洗心禅5
贤宗法师
¥2.99
一个诗人,如果没有灵感,或者说没有灵性,那写出来的就只是文字的堆积;一个雕刻家,如果他没有赋予所雕刻对象于灵魂,那只不过是一块木头或者一堆石头而已。而如果你能在别人心目中烙下深刻的印象,那肯定是你灵魂的特质打动了别人,从而使之产生一种共鸣。
每满80减40 论语心读(修订版)  中华书局出品
论语心读(修订版) 中华书局出品
柳恩铭
¥22.80
  当前形势下,读者亲近优秀传统文化、回归经典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中国传统文化的凝聚力表现为文化认同,中国传统文化在传递、传播过程中形成了政治、思想、伦理、情感上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民族凝聚力、聚合力的基础,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一种文化资源。作者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把读书、读《论语》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美好,让更多的教师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他结合自身的生活、学习、工作中的体悟,写成了这本《论语心读》。   这是一本可以引领读者通读《论语》的书。一本与读者探讨以下问题的书:什么样的书才可以称之为经典?如何能够让经典活起来?如何能让经典和我们自身的生活联系起来?怎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怎样在教育体质内实施经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