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主流文化与青少年成长教育研究
¥13.99
本书系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重点立项课题成果。该课题的目的在于研究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本书将网络主流文化从网络文化的母体中分离出来进行研究,特别是将其作为在青少年成长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将网络主流文化与青少年健康成长、人格塑造、德育教育、网络青少年主体失范异化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青少年作为网络文化为敏感、思想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群体,更容易成为接受、理解乃至创造新文化、新事物等主流文化的先锋,网络主流文化与青少年成长教育的研究对教育工作者具有指导意义。
学习学——全脑开发与学习
¥9.99
本书运用世界前沿大脑科学、学习与教育等科研成果和教学实践,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全脑开发、记忆、思维、自学、速读、上课、复习、作业、写作、考试以及英语学习等方面,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操作价值。 本书适合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教师等使用,也可供广大读者朋友阅读参考。
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
¥27.78
《公民教育与现代学校》一书所倡导的“公民教育”,是基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一种教育思想。学校实施“公民教育”的目的,既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美丽中国培养合格公民,也为儿童生命成长的提供必要的外部环境。为达到这样一个教育目的,需要我们应当不遗余力地建设“公民学校”,锻造“公民校长”,培训“公民教师”,打造“公民课堂”,引导“公民家长”,培养“公民学生”。该书将围绕以上问题,较为系统而深入地进行了阐述和例证。
对话陈廷敬
¥6.94
陈廷敬(1639~1712),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府阳城(山西晋城市阳城县)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后改为庶吉士。历任经筵讲官(康熙帝的老师)、工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他被康熙称为“宽大老成,几近完人”。能够在一代圣君心目中有如此之高的评价,陈廷敬一定有其过人之处。本书将向读者展现陈廷敬的一生,以及他屹立官场、人生成功的秘诀所在。
君子之学――养成圣贤的教育传统
¥17.50
本书介绍了中国传统教育文化的基本内容,包含有中国传统的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科举制度等,重点阐述以修齐治平为教育目标的君子之学。
大学的改革·学院篇
¥30.99
【作者简介】钱颖一是“文革”后届大学生,毕业于清华大学。2006年,在美国留学和任教25年后,他回到清华大学,担任经济管理学院院长至今10年。无论从事何种工作,钱颖一总是与中国改革同行,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当改革大幕初启,他远渡重洋,探寻现代化之道,成为世界一流的经济学者;当改革如火如荼,他频繁回国讲学,为改革建言献策;当中国呼唤更多杰出人才时,他放弃国外一流大学终身教授职位,回国投身教育事业。 《大学的改革》是钱颖一过去10年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担任院长,过去15年在中国教育领域不懈耕耘的实录。它包括《卷·学校篇》和《第二卷·学院篇》两卷,前者涵盖各种类型的学校,后者聚焦清华经管学院。本书体现出大学改革的一个主题——“大学为学生”,以及大学改革的两项内容——“实践现代教育理念”和“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本书在阐述教育改革思想的同时,真实记述了教育改革行动,重点体现“思行合一”。所以,它不仅是一本理念上“为何改革”的书,更是一本实践中“如何改革”的书。 可以说,这是目前中国教育领域中独特的一本书。
弄潮儿向涛头立 寻访2015年大学生创业英雄活动百强事迹选编
¥13.99
2015年,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联秘书处、中国青年报社、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共同开展了“寻访2015年大学生创业英雄活动”,并根据他们的创业企业成果、创新创业故事、社会影响力等遴选出“大学生创业英雄100强”,该书就是活动成果之一。举办该活动及出版该书,目的是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生力军,在当代大学生中选树一批可敬、可信、可学的创新创业典型,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高校和全社会形成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崇尚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他们的创新创业成果,他们的创新创业故事,他们作为榜样的社会影响力,相信会对当今大学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对研究者来说,也会成为很好的教学案例。
基于测评的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研究
¥15.99
大规模能力诊断与评价是当今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对职业教育教师进行科学的评价和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其前提是科学的能力建模和严谨的测试方案开发。本书较为系统地阐述职业教育教师职业能力测评与发展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新的理念、新的范式和实证性结论,并提供基于KOMET范式的完整研究范例。本书适合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管理者和教师阅读,也适合职业教育领域的实证研究者、尤其是研究生参考。
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
¥15.99
小时候我常跟爸爸去采蘑菇。我总是看不到蘑菇,可他会说“那里有朵黄色的松菇”或“那边有几朵黑色的尖顶菇”。 文学教授做的事与此相似:在遍地都是蘑菇而你看不到的时候,提醒你一下。 全美广受欢迎的文学公开课教授托马斯?福斯特,继《如何阅读一本小说》之后,针对小说、电影、戏剧、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进行了一次新的梳理,告诉我们迈向文学探索之路,找到“蘑菇”,是多么容易且富有乐趣。 旅行的目的绝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单纯,吃一顿饭也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雨雪天也不是天气预报的问题。这些文学中隐而不说的含义,借助作者阅读文学的3件法宝、20多个小诀窍、300部作品的赏析,丰富你的阅读体验。 遇到这本书之前,你并不知道你会爱上文学。
中国富布赖特学友会(筹)论文集 2013
¥28.80
2013年10月17日至19日, 2013年度中国富布赖特学友会(筹)全体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承办。会议得到*国际合作与交流司以及美国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会议以“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中美的角色和责任”为主题,共有来自国内51所高校的76位中美富布赖特学者参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章新胜、*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副司长杨军、美国驻华大使馆副文化官William Couch先生等出席会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童世骏、中国人民大学前常务副校长袁卫、东北师范大学前副校长张绍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前院长金莉、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前院长赵纯均等富布赖特学友作为学友会(筹)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大会由主论坛和四个分论坛组成。本书所收录的近30篇学术论文,主要来自会议期间与会代表有关国际政治、社会法制、经济贸易、人文艺术、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研讨成果。学友们分享各自论文中的*观点,介绍*的学术研究成果,并就学友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学友们纷纷表示,希望利用学友会的平台,加强沟通,增进友谊,汇聚学友的力量,推动国内学友之间以及中美学友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增进中美人民之间的理解与互信,为中美人文交流机制的不断深化做出贡献。
大学制度论
¥27.09
全书共分3编12章。第1编主要讨论大学制度的基本问题,包括什么是大学的本质与合法性基础,大学的组织特性对制度有什么影响,大学组织内的不同利益群体又根据什么样的逻辑和立场在进行权力博弈,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又会如何深刻影响地影响大学制度。第2编主要讨论主要西方世界的大学制度模式和实践,包括西方大学的核心价值理念,有代表性的几种大学制度模式,美国大学治理中的第三方组织和行业自律,以及欧美大学治理的三A原则和新趋势。第3编主要讨论中国大学制度建设中的一些问题,包括近十多年来实现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大学制度的影响,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学术权力和谁来治校,以及通过透视赋予大学现代身份的大学章程来分析当前中国大学的治理。
中国大学生成长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2.50
本年度报告综合使用了“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2009年至2013年的五轮数据,着重分析了首都高校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内容涵盖北京本地学生与外地学生的背景来源及发展情况的比较,不同专业的性别隔离情况,自主招生学生与非自主招生学生表现的比较,以及户籍制度、党员身份、家庭背景、个人能力等多种因素对大学生毕业后的出路方向、工作地、工作质量的影响,等等。报告呈现了中国社会不平等与社会流动的一个面向,展示了大学影响青年人发展的具体过程与机制,为我们反思中国大学教育及社会制度提供了扎实的经验基础。
青少年道德学习
¥23.40
本书围绕五个方面展开:部分,结合当今青少年道德学习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分析了当代学校道德教育中道德学习的“应为”、“难为” 和“有为”,确立了道德学习研究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明确了青少年道德学习问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第二部分,以多学科理论为理据,较为全面地解读了青少年道德学习的阶段特性及其目标演进,明晰了青少年道德学习问题研究的价值取向;第三部分,基于道德学习的特性、目标演进及价值取向研究,将道德学习的认知发展观、文化社会观、价值发展观和建构主义观概括为青少年道德学习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强调道德主体、道德教育、道德实践和生活环境等构成了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实践之源;第四部分,系统分析了青少年道德学习的心理过程与内化机制,揭示了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道德学习与品德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态表征,并结合青少年道德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青少年道德学习应遵循主体性、民主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整体性等原则,增强自主性、重视情感体验和引导道德选择,构建全方位、多样化和过程化的青少年道德学习实践模式是青少年道德学习实践路径;第五部分,探讨了青少年道德学习能力的发展实质与机制,强调道德智慧能力是青少年道德学习能力的表现,培养青少年健全道德人格是青少年幸福生活的鹄的。青少年道德学习能力发展与道德人格完善是道德学习问题研究追寻的价值和终极目标。
大学教师流动与学术劳动力市场
¥15.20
大学教师流动是学术职业乃至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议题,本书是刘进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修改而成的。本书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探讨了大学教师尤其是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与学术职业发展和学术劳动力市场的紧密关系,深入研究了影响中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流动的各种因素,包括收入水平、声望、绩效、资历和性别等,指出:大学教师流动促进学术职业的起源,在学术职业形成、学术规范建立、学术自由获得、学术职业吸引力提升等方面起到核心作用。
UIC在中国实践博雅教育的经验
¥27.09
本书以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英文简称UIC)的创办和建设为例,介绍了香港与内地在高等教育方面合作的经验,同时对如何在中国建立一所有特色、高品质的博雅大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有益的建议。本书分正篇和闲章。在正篇中作者从博雅教育与全人教育入题,详细地介绍了UIC的博雅教育理念与体系、质量保证机制、课程结构体系与突出特点、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苑舍文化、导师辅导制度等方面。在闲章中作者展开与学生的对话,对学生如何利用大学四年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等给出了忠告。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
¥6.27
《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发展》旨在帮助大学生了解生涯规划、求职择业的常识并掌握相关的实用技巧。主要内容包括:如何促进自我的认识(包括兴趣、能力、价值观等),如何做出明智的职业决策,如何寻找工作机会,如何准备应聘面试,如何顺利地度过大学生活以及初入职场后如何适应环境等。作者综合运用了职业心理学、决策心理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和案例,贴近学生的视角去分析常见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对学生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方式的创新研究
¥8.49
罗良忠所著的这本《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方式 的创新研究》从当前新媒体的普及应用出发,结合目 前上海市家校沟通方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实证分析 了新媒体环境对家校沟通方式、沟通内容及沟通实效 产生的影响,《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方式的创新研 究》探索了新媒体环境下家校沟通方式之创新、提高 沟通效果的方法和途径,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博雅教育
¥9.26
在现代社会中《博雅教育》被认为是一种基于社会中的人的通才素质教育。它不同于专业教育、专才教育。在东方,这种教育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的六艺教育和汉朝以后通常的儒家教育;六艺教育注重综合知识和技能,而儒家教育偏重人格和人文质素。博雅教育所涉足的范畴随着社会而变迁,到了近代,人文和科学都成为了博雅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致博雅教育又被称为文理教育。由于并非专才训练,法律、工程、建筑学、设计、海事与航海、工商管理、经济学、统计学、教育学、农学、食品科学、兽医学、牙医、医学及药学等这些专科及领域不属博雅教育的范畴。
大学语文教育学
¥22.98
大学语文教育系统是一个包含社会、人生、学科等许多要素在内的运动过程。本书把大学语文教育系统作为研究对象,重点是语文课程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即语文教育怎样在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和从业言语能力等方面发挥积极的建设作用。研究的方法是哲理思辨和教学叙事的紧密结合,即从哲学思想、教育理念和操作技能三个层面依次展开。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要重思考、重实践,真正把语文活动和精神生活结合起来并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变迁研究
¥22.57
该专著在大量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获得的阶层差异、城乡差异、性别差异和地区差异进行了较为全方位的实证分析,有助于人们了解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不同群体间的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以及导致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缩小入学机会差异的有效措施。
中国教育电视发展报告
¥25.73
中国教育电视发展报告摘要中国教育电视事业源起于早期的电化教育,一般以1960年2月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成立为标志。1977年10月,来华访问的英国前首相爱德华·希思向邓小平介绍了英国利用电视等现代化手段办开放大学的经验。邓小平表示,我们要利用电视手段来加快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不久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和28所省级广播电视大学相继成立。1980年8月,作为国家批准建立的家省级教育电视台,新疆教育电视台在西部边陲正式开播。1986年7月1日,“中国教育电视”通过卫星电视试播,10月1日正式播出。*同志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这标志着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发展和使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方面又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是我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