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孟宪实讲唐史·唐高宗的真相
孟宪实
¥49.99
传世史书多认为唐高宗“软弱无能”,但它们却无法解释为什么高宗时代拥有唐代辽阔的疆域,高宗之后能有“元盛世”的到来。事实上,唐高宗外圆内方、胆大心细,敢想敢为。没有高宗时代的发展、巩固、铺垫,“贞观之治”就只是短暂的高潮,“元盛世”将成为无源之水。无论用“君主无为”的传统政治思想还是实际达成的事功来衡量,高宗都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史书之所以如此描绘唐高宗,无非是由于他培养的武则天用“武周”取代了“李唐”。后来的史家要为防止再出现女皇专政的局面,必须可以为戒的史实。因此,他们宁愿“弱智化”唐高宗,而牺牲历史的真实。本书在梳理、甄别大量史料的基础上,大胆为高宗正名,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一样的唐高宗。
49元5本 霸主崛起
霸主崛起
小马连环
¥29.99
在“春秋”系列作品中,作者小马连环用风趣、通俗而又精道的语言为读者展现出一部春秋历史。作者所写春秋故事能够深史料,探寻人物内心,再用幽默的笔调,勾勒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令人拍案叫绝,曾被赞《明朝那些事儿》后值得一读的长篇历史白话文本,“近30年好看的长篇白话春秋通俗读本”。作者在充分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联系现实解读历史,让读者能更清楚地厘清各国之间复杂的关系,了解历史背后的故事,同时对于当今读者在职场、商场中的纵横捭阖,也给出了重要的启迪,是一部趣味性十足又通俗易懂的历史普及读物。
49元5本 惊人一鸣
惊人一鸣
小马连环
¥29.99
一生致力摆脱父亲的影响,活出自己风格的晋襄公,终于摘得“优秀守城之君”的光荣称号。从踌躇满志的“还乡团二代”到晋国首位权臣,且看赵盾的升职加薪和维霸扛旗之路。楚庄王:蛰伏三年,权力场里隐藏的强王者!不怕关系差,就怕玩笑太大——齐顷公导演超级恶作剧!从罪臣之子到领头羊,解读管理界名副其实的实力派孙叔敖之“绕”的智慧。没爹拼,没妈靠,流亡大夫士会如何强势回归,创造辉煌?
49元5本 强国逐鹿
强国逐鹿
小马连环
¥31.99
凡能在春秋留下姓名的人,都抱有相似的观念——只有不走寻常路,才有自己的路可走。本是天之娇女的骊姬,却被迫嫁与杀父仇人,且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如何参与权利之争。“晋国流浪团”团长重耳,挨过白眼吃过土,不抛弃不放弃,终上演“王者归来”的戏码!杀熟能手晋献公,带着士为创下“并国十七,服国三十八”的个人战绩,为晋国霸业奠定坚实基础。不肯稳定穷着的放牛郎百里奚,吃掉家中的下蛋母鸡后,毅然踏上艰险狗血的漫漫求职路。
49元5本 大国游戏
大国游戏
小马连环
¥29.99
一辈子没当上正职的鲁隐公,努力工作获史官认可,成为《春秋》纪年人。小时候妈妈不疼,长大了领导不爱,却让姬寤生练就了隐忍,成就一番事业。年轻周桓王不愿“躺平”,以卵石,奋起一搏,为衰微周王室赢得下属五百年尊重。交际天才齐僖公,不费一兵一卒,靠两个绝色女儿出“王炸”!不怕事大的齐襄公,花边新闻轰动春秋,也没耽搁为齐国的霸业奠基。筚路蓝缕的楚小弟自主创业成富豪后,始琢磨如何争夺中原市场。
谷园讲通鉴:西汉兴衰史
谷园讲通鉴:西汉兴衰史
谷园
¥70.99
刘邦由一介草民,投身秦末起义的洪流,败西楚霸王,夺取天下,建立大汉帝国。西汉经文帝、景帝励精图治步繁荣,经武帝“内强皇权,外服四夷”繁盛,经昭宣中兴宗室得以维系,*后被王莽偷天换日,前后共存续两百多年。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为依据,重新梳理了西汉王朝的历史脉络,生动叙述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帝国往事:诸吕之乱、七国之乱、巫蛊之祸、征战匈奴、李广难封、苏武牧羊、张骞出使西域、昭君出塞…还原了一个个鲜活而富有个性的历史人物:萧何、周亚夫、汉文帝、董仲舒、汉武帝、司马迁、司马相如、卫青、霍去病……其中的兴衰成败、权力争夺不断演变,将一个辉煌的时代渐渐推向没落的深渊。书中还对西汉的黄老之治、独尊儒术、王霸兼用等政治思想和商业智慧、风俗观念等做了分析梳理。本书语言活泼风趣,读者无需搬动大部头的史书,便可在酣畅痛快的阅读中了解西汉历史的真相,并收获修己利人的智慧、人生成败的经验。
陇南金石题壁萃编(精)--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陇南金石题壁萃编(精)--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蔡副全著
¥124.80
本书收集释录民国以前陇南地区八县一区金文、石刻、题壁(题写在山崖、粉壁上的墨迹)资料。成果图文并茂,合约80万字。 部分:陇南金石概况(代前言),约2.5万字。包括“陇南史况”“陇南金石分布及类别”“陇南金石学术价值”“陇南金石著录与研究状况”等。 第二部分:陇南金石释录(编——第九编),为成果主体。录文544品,内附高清金石拓片、题壁照片529组,首次刊布300余品。一编:秦,录33品;二编:汉代,录24品;三编:魏晋南北朝,录12品;四编:隋唐五代,录16品;五编:北宋,录84品;六编:南宋,录121品;七编:元代,录26品;八编:明代,录160品;九编:清代,选录68品。释录以年代早晚为序,一般于题下以仿宋体录碑文。除少数已佚名品转录于地方志或金石典籍外,其余均为亲眼所见现存的民国以前古物。铭文力求准确,所附拓片力求亲访实物,亲自精拓,完成石上拓片拍照。每件金石、题壁皆注明遗存(出土)地、现状、形制、大小、铭文排列行数、字数、字径、书体等。部分铭文注释重要人物、地名、历史事件或校注文字异同。 第三部分:第十编  陇南金石存目。载录陇南金石、题壁信息1081品。
唐长孺批注骨董琐记全编(精)
唐长孺批注骨董琐记全编(精)
邓之诚著 唐长孺批注
¥168.00
《骨董琐记全编》是著名历史学家邓之诚(1887-1960)撰写的学术笔记、读史札记,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历史掌故、金石书画、衣着器物、里巷杂谈等等,尤详于明清典章制度、遗闻佚事,考订史实,钩稽索隐,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有料有趣,增广见闻,被誉为“天下弟一等闲书”。 古人取鱼肉蔬菜等杂混烹制的羹,叫做骨董羹,后来比喻琐碎过时的事物,或陈旧迂腐的内容,又写作古董,所以邓之诚谦称自己琐碎的读书、读史札记为《骨董琐记》。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生于苏州平望,外家是南浔刘氏,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对明清掌故素所习闻。唐先生对《骨董琐记全编》的批注,有补证,有辩驳,有史源的探寻,亦有自己所见所闻及所收藏之品的补叙,不仅对阅读《骨董琐记全编》裨益甚大,也可见出魏晋隋唐史的专精之外,唐长孺先生的博雅与性情。 唐先生细书密字,批注在三联书店1955年版的天头和行间,此次全书影印,以飨读者。 三联书店1955年版末附“索引”,方便对《骨董琐记全编》的查阅利用。
49元5本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回忆录
唐长孺著 王素整理
¥15.60
唐长孺先生(1911-1994)是著名历史学家,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领域,是继陈寅恪之后公认的祭酒。唐先生生于江苏苏州吴江平望镇,祖母和母亲都是今浙江湖州南浔人,从舅乃近代著名藏书家、刻书家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主人。回忆录记叙了南浔顾、朱、刘、张、庞、邢(南浔四象)、邱、梅、蒋,以及吴江殷氏、凌氏,嘉兴王氏等望族的兴衰史,涉及刘承干、张石铭、张静江、庞元济、蒋汝藻、殷兆镛、王欣夫等众多政治文化名人,并记叙了南浔与平望的园林、寺庙、学校、方言、风俗、米业、戏曲电影等,尤致意于人物、文化等随家国命运的沉浮。 唐先生1942年从上海赴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1944年从蓝田赴四川乐山武汉大学,回忆录详细记述了湘、蜀的一路经历、见闻,以及与诸多学者的交往,如吕思勉、钱基博、马宗霍、吴其昌、钟泰、李剑农、彭铎、蒋礼鸿、朱东润、王仲荦、黄焯,等等。另如治魏晋南朝隋唐经济,乃受李剑农的启迪,在重庆初次与王仲荦相识,钱钟书《围城》中的“三闾大学”等,均在回忆录中述及。 唐先生晚年右眼失明,左眼视力经矫正亦仅0.2度,在学生的协助下完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后,始奋笔独力撰写回忆录,虽仅至蜀而止,但内容生动丰富,文笔简净,以史家的眼光,呈现了近代江南大族随家国命运沉浮和江南人文民俗变迁的一幅长卷,同时也是抗战时期学人辗转播迁、孜孜不懈为文化存亡继绝的社会缩影。 唐先生由于视力所限,手稿极其难识,王素先生做了细致的整理和简注,使这份珍贵文献得以粲然可读。此次出版,并将唐先生全文手稿影印,以与天下读者共参酌。
49元5本 掌故(第八集)
掌故(第八集)
徐俊主编 严晓星执行主编
¥33.60
本集篇,是张充和得意的弟子之一白谦慎所撰《充和老师的家》,滴滴,深情自见。作为掌故爱好者共享的空间,《掌故》也自我期待能够如同张家客厅一般往来皆鸿儒,谈笑风生,触目琳琅。在第七集中,陈晓维曾钩稽出“高级古董商”白坚的一次东洋之行;在本集里,赵纯元又写出他所触到的已易名为白隆平的晚年白坚,正可见同一人物的多维度。在日记里吐槽过白坚的收藏家周肇祥,史睿则以“西服辫子集一身”描绘一生形象,将其定位为“20世纪初新旧转变之际的典型人物之一”。同属“新旧转变之际”典型人物的,本集还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的辜鸿铭、改朝换代始终不倒的章士钊,以及左右历史走向的袁世凯。艾俊川揭出辜鸿铭鲜为人知的启蒙教育实践,胡文辉将章士钊“老虎总长”绰号的内涵与运用挖掘殆尽,孟繁之关注周馥在袁世凯从朝鲜崛起政坛过程中的作用,无不展示出“新旧转变”的特,也为历史磨洗出更丰富的层次。 近现代学人掌故,向为本刊所重。谭苦盦考察孟森、郑孝胥交往的起起伏伏,细密精到;王培军以文言撰笔记二十则,意在“为心之悦”、“为眼之食”;华人德回忆季羡林、宗白华、魏建功、裘锡圭,李文澜回忆唐长孺、谷川道雄,沈建华回忆钱锺书、饶宗颐,均是亲历,笔下风采宛然。其馀如荣正一遗札中谈与姚雪垠的触,严佐之以家族记忆结合文献重建近代琴人、曾祖霁和尚的生平,宋希於追索瞿秋白《多馀的话》的传抄发表者及其政治背景,谢其章凭借《逸经》杂志抚今追昔等等,也都可圈可。
金史详校--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全二册)(试读本)
金史详校--二十四史研究资料丛刊(全二册)(试读本)
[清]施国祁撰 陈晓伟点校
免费
《金史详校》十卷,清人施国祁(1752-1823)撰,是前人研治元修《金史》之书中,颇富代表性的校勘学专著。在校勘时,施国祁以南监本《金史》为底本,校以北监本、殿本和元至正四年江浙祖刻本(实际是洪武覆刻本),纠正大量错讹,对研读《金史》颇有裨益。 施国祁,浙江湖州人,专研金源史事,撰有《元遗山诗集笺注》《金史详校》等。施氏以二十余年之力,读《金史》十余遍,“辨体裁、考事实、订字句”,共得“讹谬、衍脱、颠倒”四千余条,撰成此书,代表了清人校勘《金史》的*高成就。本书按《金史》卷次排列,向有详备之誉。书前序例对《金史》修撰和传刻中总裁失检、纂修纰漏、写刊错误三个方面的问题做了总结,书后附有《史论五答》,辩证若干疑难史实。 本书整理时,以光绪六年(1880)会稽章氏刊本为底本,覆核原书所用《金史》底本,更正刻本中的明显讹误,并对施国祁考辩中的疏误加以辨析,整理颇具深度,可以供学术界和读者同仁参考。
49元5本 《尚书》新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尚书》新研--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张怀通著
¥52.80
本书是一部以体例、文例为切入点研究《尚书》及部分《逸周书》、清华简书篇的文本结构、形成方式、形成时代、相关史实与思想的学术著作,填补了自上世纪四十年代陈梦家先生《尚书通论》以后至今没有《尚书》体例文例研究专著的空白。 全书由七个章节组成:绪论,《康诰》诸篇体例研究,《洪范》诸篇文例研究,《洪范》史实与思想专题研究,《牧誓》诸篇史实与思想研究,《克殷》诸篇史实与礼乐研究,结论。
49元5本 有为言之:先秦“书”类文献的源与流(精)
有为言之:先秦“书”类文献的源与流(精)
程浩著
¥26.60
本书所探讨的“书”是君臣在行政过程中发表的言论所形成的一类文献,它的体裁以记言为主,内容也大多是“政事之纪”。 “书”在先秦时期的流传处于以“类”相存的形态,篇目与文本并不固定。我们现在看到的《尚书》与《逸周书》是由先秦时期的某一种“书”类文献的选编本流传到汉代后整理编定的,因而它们并不能囊括先秦所有的“书”,其中的一些篇目也很难归“书”的范畴。传世《尚书》、《逸周书》大约是由儒家选编本流传而来,至于清华简中的“书”则很可能受到了墨家传“书”的影响。“书”的选编本不仅在篇目上有所差异,其文本也在不断演变。这其中既有文献流传过程中简册散乱造成的自然演变,也有后人出于避讳、押韵以及趋近思想而作的主观改易。随着东周时期的官学下移,单篇流行的“书”类文献逐渐被民间学者搜集、选编为传道或教学用的选编本。而由于地域、家派以及偶然因素的影响,各种选编本对篇目的拣选也不尽相同。结合清华简中的“书”类文献提供的信息以及古书中的相关记载,可以大致还原“书”由史官对记言档案的不断整理、加工并经过流传过程中的不断增广历时成篇的过程。
49元5本 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精)
魏晋南北朝货币研究(精)
朱安祥著
¥46.80
本书选取货币铸造与发行、货币政策、货币流通与货币思想等四个中观层面作为研究视角,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问题展多角度、全方位的综合考察。在深剖析某一时期,甚至某一种货币的历史渊源、形态特、流通规律等具体问题的同时,又尝试将其与背后的历史环境相结合,而深揭示魏晋南北朝长达近四个世纪的货币发展历程及其演变规律,终呈现出一个较为完整的、立体的货币发展史。
49元5本 《太平广记》与汉唐小说研究(精)
《太平广记》与汉唐小说研究(精)
熊明著
¥58.80
本书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的宏观视阈下,以对《太平广记》及其相关文献的细致爬梳与深解读为基础,细致辨析《太平广记》的汉唐小说认知,探究《太平广记》对汉唐小说的确认与搜集,揭示《太平广记》总结汉唐小说发展的客观事实;以对《太平广记》在宋元明清以来抄刻情况的细致考察为基础,梳理《太平广记》保存与传播汉唐小说的途径、方式和效果,探寻《太平广记》在保存、传播、整理与研究汉唐小说中的作用、地位与影响,客观评价《太平广记》的小说史贡献。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全二册)精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全二册)精
罗建新著
¥112.80
《历代楚辞图像文献研究》首次对中国古代《楚辞》图像文献产生、发展、嬗变情况及其价值与影响等问题行了系统研究。梳理出《历代楚辞图像总目》,收录《楚辞》图像311目,其数量为现存类似研究之冠,集中展现海内外所藏《楚辞》图像的整体面貌;辑存历代关涉《楚辞》图像诗文490余条,其中60余条系首次直抄录于图像;对中国古代《楚辞》图像萌生、兴盛、转型之发展脉络行了梳理,探究其图式类型、特征、成因、文学艺术价值等,为后继者提供了较为重要的研究基础。
49元5本 浩荡游丝:何焯与清代的批校文化(精)
浩荡游丝:何焯与清代的批校文化(精)
韦胤宗著
¥31.20
从晚明时期始,学者、文人、藏书家、书法家等即喜在古籍之中书写批校;由于批校文本之积累,清代学者除在书中撰写自己的意见之外,也会过录前代读者之批校,还会编辑刊刻名家批校。撰写、过录、刊刻批校在清代学者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学术文化,并对清代及之后的文本、学术、思想乃至于社会文化等皆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即以这种“批校文化”为中心,以清代“批校文化”的先导者何焯为切,考察“批校文化”兴起与盛行的过程,追溯各类参与者之身份与贡献,分析其对于中国古代经典文本之塑造以及对于清代思想、学术与文化之影响。
49元5本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
南戏域外传播研究(精)
[加]石峻山等著
¥40.80
南戏是中国早成熟的戏曲形式,在中国戏曲史上与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吸引了域外学者的关注,南戏也因此得以在域外传播。本书即以南戏域外传播为对象,集中探究海外学者对南戏的研究、译介、改编等成果,为国内的相关研究提供了独特价值的方法和视角。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明清通州范氏家族文学与文化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陈晓峰著
¥82.80
后期资助项目是国家社科基金设立的一类重要项目,旨在鼓励广大社科研究者潜心治学,支持基础研究多出优秀成果。它是经过严格评审,从近完成的科研成果中遴选立项的。为扩大后期资助项目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学术发展,促成果转化,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按照“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统一版式、形成系列”的总体要求,组织出版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
律诗文体建构与礼乐文化传统(精)全三册
律诗文体建构与礼乐文化传统(精)全三册
张国安著
¥118.80
本书内容主要由三个相互关联且互为支撑的基本命题、观及其考述论证构成:其一,中国传统文学“文体”是“礼体”的转喻与象征,而律诗体则是其完型态,深度涉及“文人”话语言说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及其理想人格的建构。其二,中国传统文学文体的语言学基础乃“文言”;具有主体统一性的汉语实即“文言”,而“文言”形成于中国史前社会由“乐礼文化”形态向“礼乐文明”的制度形态转的过程之中,乃非自然语言的规范性语言,与政治意识形态具有天然联系。其三,“言—文”一体且异质的“文言”结构性矛盾构成了“文言”发展的内在动力,其历史展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学文体走向骈体化、诗歌走向律体化及其因应时势而变革的内在逻辑。
49元5本 元好问传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元好问传论--中国诗学研究专刊 (精)
胡传志著
¥40.80
《元好问传论》是安徽师范大学诗学研究中心“中国诗学研究专刊”丛书之一种,围绕宋金时期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的生平和作品,对其行多角度的述评、考论,展现出被特殊的历史时代裹挟的这位大文豪的人生际遇与历史贡献。上篇以元好问身世、生平、家庭为中心,结合其作品的解读,系统梳理其生平的疑难问题,并兼及其民族、政治、军事、文学等方面思想,述中带论。下篇以十个专题的形式,以问题为中心,考论结合,深探讨诗、词、文中的薄弱环节,以及他在史学、医学、书法等方面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