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红书
红书
(瑞士)荣格(C·G·Jung)
¥120.00
心理学自创以来,从来没有哪一本书像《红书》这样,从始写作到出版面世,历经如此漫长的岁月和波折。也很少有著作像《红书》一样,在未曾出版之前,就对20世纪的社会和思想史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红书》可以被视为荣格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在1914~1930年间的“自我实验”,荣格曾为它花费16年时间精心雕琢,将它视为自己后期著作的核心与关键来源。在此之后,他却又令人费解地突然中断了继续写作,将之束之高阁。直到荣格去世后几十年,荣格继承人协会才授权委托资深荣格学者索努•沙姆达萨尼教授行编辑、翻译、出版。索努教授为《红书》耗费了13年的心血,才终于使得它面世出版。这本充满神秘色彩的“时光之书”,为充分理解荣格的作品创了一个新纪元。它了一扇独一无二的窗口,让世人可以看到荣格是如何在他生命中的特殊时期修复了他的灵魂,继续研究心理学,从而成为一代大师。不论是它在荣格一生发展中所占据的地位,还是作为一件艺术品,《红书》的出版都堪称一个里程碑。
49元5本 十分钟冥想
十分钟冥想
(英)安迪·普迪科姆(Andy Puddicombe)
¥38.35
许多人听说过冥想的诸多益处,如减轻压力、抑郁和焦虑,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创造力,改善睡眠,戒掉各种瘾,缓解身体疼痛,增强免疫力等,而且这些益处都得到了科学的证明。 然而,你可能依然对冥想有许多疑虑:  “我不想和宗教扯上关系。”  “我都这么忙了,哪里还有时间练习冥想?”  “我找不到安静的地放来冥想!”  “我试过冥想,但我根本没法清空头脑!” 本书可以帮助你解决心中疑虑,让你从冥想中轻松获益:   “冥想与宗教无关,它只是一种安顿身心、获得真正快乐的工具。”   “每天只要十分钟,不影响你的日程安排。”   “不需要寻找安静的地方,随时随地都能练习冥想。”   “冥想并非清空头脑,而是不加评判地观察内心。” 安迪·普迪科姆擅长运用精妙比喻帮助你理解冥想的精髓,带领你学习一些简单易学且非常有效的冥想方法,将其融你的生活、工作和内心。每天给自己十分钟,就能给生活带来巨大变化。从《十分钟冥想》始,爱上冥想,拥抱清醒、平和与快乐。 超过2000万人将冥想奉为高效缓解压力和精神疲劳的治疗方法。200位行业代表人物中,超过80%的人有每天练习冥想的习惯;苹果、谷歌、英特尔均为员工提供冥想课程,将其视为成功和创新的关键。
49元5本 感受爱: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的艺术
感受爱:在亲密关系中获得幸福的艺术
(美)珍妮·西格尔(Jeanne Segal)
¥25.35
为什么我们的生活充实,却内心空虚,感受不到自己被他人所爱? 为什么我们不敢放下理性的戒备去爱一个人? 为什么我们期待着彼此能相爱一生,但是始终未能如愿以偿? 在压力和焦虑环绕下,我们为何变得“爱无能”? 相爱的夫妻,需要做些什么来感受彼此的爱? 有童年不幸经历的人,如何让子女感受到爱和安全? ...... “情商先驱”珍妮?西格尔博士整合脑研究领域的*发现和40多年的治疗师经验 揭示我们是如何体验爱的,并指出感觉被爱是压力的解药,并赋予我们动力、能量和信心 帮助我们的亲密关系上升到一个更高、更有意义的层面,获得持久的幸福。
49元5本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身体从未忘记:心理创伤疗愈中的大脑、心智和身体
(美)范德考克
¥57.85
迁徙、分手、离婚、亲人重病或去世;成长过程中养育者的长期虐待或忽视;重大车祸、暴力伤害、性侵犯、医疗事故;汶川地震、天津爆炸、马航失联…… 每个人都可能遭受大大小小的心灵创伤,这可能会将我们变成另外一个人:经常感到焦虑、麻木和狂怒,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下降,难以建立相互信任的人际关系…… 这是因为,虽然你很想遗忘,但大脑和身体从未忘记事件发生时的恐惧,即使时隔已久,还是会因为微小的危险信号,诱发过于剧烈的负面反应,扰乱我们的正常生活。 除了传统的药物和谈话治疗之外,本书提出了多个被证实有效的创新疗法(包括神经反馈、正念、游戏、瑜伽、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等),这些方法可以激活大脑自然的神经可塑性,重新连被创伤扭曲、失去功能的大脑回路(尤其是那些与快乐、投和信任有关的脑区),一步步重建“感知当下”的能力。这些治疗方式也能提供新的身体体验,消除创伤留下的无力、愤怒和崩溃的感觉,让人们重获自我控制。 作者巴塞尔·范德考克在心理创伤这个领域已有超过30年的前沿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治疗过几千个受过创伤的儿童和成年人。他亲自使用过书里介绍的所有治疗方式,这使本书更加具有可信性和实操性。 作者用众多动人的真实故事串起全书:心理治疗师、科学家、病人,他们如何共同努力,帮助有创伤的人复原。这让本书读起来引人胜、真实感人。  本书是一部指南,集心理创伤领域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和治疗实践之大成,提供了现代心理创伤治疗的基础和前沿知识,是心理健康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圣经”式著作。  本书也是一个邀请,邀请所有受过创伤的人,了解自己为何如此,以及如何治疗能够真正痊愈。
49元5本 轮回:前世今生来生缘
轮回:前世今生来生缘
(美)布莱恩·魏斯(Brian L· Weiss)
¥44.85
为什么我总是深受某种病痛困扰?   为什么我特别讨厌某个种族的人?   为什么我明明不笨,却总是考不出好成绩?   为什么我总是跟父母处不好?   为什么我那么害怕心爱的人离开我?   如果你的心中还有其他千千万万个问题,快打开本书,答案很可能就在其中。举世闻名的心理学家魏斯博士,曾以轰动一时的畅销著作《前世今生》,为广大读者开启了回溯前世之门,如今又将通过本书,带领我们走进未知的来生之旅,进一步揭开生命的多种可能性,帮助每个人思考并解决生命中的重大课题。   她发现自己从前是一名施暴的纳粹军官,未来是一位受苦的阿拉伯少女,终于释放了心中的恐惧与偏见,找回生活的单纯快乐。   她看到自己从前是压力巨大的希腊建筑师,未来是一位伟大自信的治疗师之后,克服了学业上的心理障碍,圆了读医学院的梦。
49元5本 直觉练习:如何让直觉辅助理性工作
直觉练习:如何让直觉辅助理性工作
[法]亚历克西斯·尚皮翁 [比]玛丽-埃丝特勒·库瓦尔 著
¥40.80
回想一下,是否人生中有些重大的抉择你都是跟着感觉走的?跟随直觉做出的决定竟非常正确,甚至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直觉是人脑右半球的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它能快速地识别、敏锐地感知、直地理解、整体地判断。当理性和经验不能帮助我们时,直觉可以辅助我们优化选择以及提出更具创造性的意见。众多实验表明,经过大量的数据收集、分析推理后做出的决策,并不一定就比直觉做出的决定更好。 本书作者提出直觉是一种超速的智商,它和理性分析一样是一种技能,并且可以被锻炼,它有助于我们回应个人或工作生活中各种问题。培养直觉成为我们内在的向导,我们可以更好地感知周围的世界,一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一个充满新奇而又令人兴奋的生活愿景。
49元5本 爱的练习:女性自我成长手册
爱的练习:女性自我成长手册
[美] 梅根·洛根(Megan Logan) 著
¥53.90
爱自己是一种需要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在通往幸福的旅程中所向披靡,游刃有余。 这是一本既可以自己书写练习,又可以与人分享交流的书,富有创意的设计、五彩缤纷的着色、生动有趣的测试和练习,让你不经意间融,意想不到地顿悟,每一页满满的都是馈赠。 在部分里明白了为什么爱自己那么重要之后,第二部分你将在作者专业的带领下,经历通往幸福旅程中的6座生命加油站:认识自己、感受自我关怀、释放自我怀疑、构建自我价值、修复关系、悦纳自己。在一个个练习中重新认识隐藏的真实自我,激发生命的能量和动力;敞心扉拥抱脆弱,迎生命中未预约的奇迹。 每一天,为自己充满爱的能量!
49元5本 恰如其分的完美
恰如其分的完美
[德]斯特凡·德德里希斯 著
¥35.90
你是否有这样的体验? ?拼命努力试图把一切做到*好,即便如此,还是觉得自己不够好。 ?从不满足于自己的表现,总是将自己与他人进行比较,甚至因此陷入焦虑、抑郁。 ?纠结于细节、患得患失,因此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错过了好机会。 ?拼尽全力追求某个目标,把自己搞得筋疲力竭,却事倍功半。 如果你有上述体验,意味着你可能有过分追求完美的倾向。每个人都想变得更好,但不恰当的努力常常成为成功和幸福的阻碍。 如何实现恰如其分的完美?如何把追求完美变成我们获得成就、完善自我的动力而非限制?作者从亲密关系、身体健康、财富、事业、获得幸福等维度阐述了我们如何能够适度地追求完美,既努力向上成长,又不过分自我消耗。 阅读本书,你将收获一个即自律又懂得放松、即努力又能看淡得失的自己。
49元5本 应对情绪失控
应对情绪失控
马修·麦凯,杰弗里·C·伍德
¥35.40
    作为一个敏感的内向型人,社交的过程对你来说可能无比痛苦。作者为社恐者提供了一套简单、易于操作的策略型社交方法,让你精准地传达出想要表达的信息。掌握适合内向些人的人际交往技巧,真正建立起互助互惠的人脉圈。书中科学地指出内向者更擅长社交的原因,提供大量实践者案例,带你一步步掌握正确的交流方式,找到自己明确的定位和真正想做的事情,利用线上社交平台,掌握社交“超能力”。
49元5本 应对焦虑
应对焦虑
埃德蒙·伯恩
¥35.40
    本书全面介绍了应对焦虑的十种策略和治疗方法,指导读者走出焦虑、轻松应对焦虑,是焦虑症、恐惧症患者全面可靠、简单易行的自我疗愈手册。本书为20年焦虑症治疗结晶。本书为升级口袋本,可以帮助读者及时缓解焦虑。为其提供经验证过的方法,帮助读者逐步应对因焦虑而产生的身体症状、心理症状和情绪症状。书中的这些练习可以在你感到焦虑的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行,可以帮你超越恐惧,始生活并享受生活。不要让焦虑扰乱生活。本书将向你展示如何应对当下的忧虑和恐慌、彻底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
49元5本 应对压力
应对压力
克莱尔·迈克尔斯·惠勒
¥35.40
    本书全面介绍了应对压力的十种策略和治疗方法,即了解自己的压力源、灵活地运用应对策略、善用你的优势、融心流、以食代药、坚持规律运动、积极表达、联结他人、坚持身心训练、自我超越。方法简单并且立竿见影。通过本书你可以认清:(1)压力来源于何处、何事?(2)如何有效应对压力源?(3)怎样才能高效化解压力?压力是一种整体反应,一个人的每个部分——身体、心智、精神和人际关系——都受到日常生活挑战的影响。压力的大小是由一个人认为自己能够应对的程度决定的。而每个人都能提高这一应对能力。只需掌握科学方法。书中提供了科学问题、测量压力表格等工具,帮助你了解自己所承受的压力。每章结尾都有“深度思考”模块,帮助你梳理思路,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技巧。
49元5本 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
唐娜·玛利亚·波特利
¥27.99
  你是否对去看心理医生感到犹豫,不确定心理治疗是否有效,并且害怕做心理治疗的陌生体验?如果是这样,本书一定能帮到你。   在近二十年的CBT治疗从业生涯中,本书作者发现来访者普遍惧怕心理治疗、害怕直面自己的情绪,也见证了心理治疗带给来访者的巨大改变。因此,她殷切地想帮助需要心理干预却又迟迟不敢迈出步的人们。   《我需要去看心理医生吗?》包含两部分。在部分中,作者综合运用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分析了情绪是什么、为何产生、如何应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聚焦于情绪的内感受性知觉"这一掌控情绪的方法,论证了心理治疗的作用。在第二部分中,作者全面介绍了心理治疗何时始、怎么寻找治疗师、各类疗法的特、寻求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带领大家近距离了解心理治疗,揭心理治疗的"神秘面纱"。
49元5本 当感受涌现时
当感受涌现时
[葡]安东尼奥·达马西奥
¥39.60
意识使我们知晓到悲伤或快乐、苦难或幸福,感受到尴尬或骄傲,哀悼失去的爱或生命。意识的起源与本质,自古以来深深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揭其神秘面纱,一方面对厘清我们人性的根本所在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又对人类全体的认知限度构成了巨大挑战。在千百年来探寻意识的漫长征程中,有无数理论和作品诞生,但仅有少数是创性的、突破性的,成为里程碑式的存在,值得作为新研究的基础,《当感受涌现时》便是其中之一。 在本书中,国际知名的神经科学家安东尼奥·达马西奥基于其多年的实证研究,对意识产生的生理机制和意识之于生存的意义提出了颠覆以往主流观的、发人深思的新解释,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回答了以下问题:“我们如何知晓到我们已经知晓?”“我们的意识和个人心智是如何产生‘我’这一感觉的?”,并指出“情绪”“对情绪的感受”“对感受的感受”三者的不同与重要功能。 在这本书中,你不仅可以通过达马西奥的原创理论,认识到感受如何创造了个体的意识,以及它们如何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还可以通过因种种脑损伤而影响到意识的特殊案例,直感受到意识其实并非一个不可分的整体,及其在个体生命中每一分每一秒,甚至是那些无意识的时刻中,所发挥的微妙又神奇的作用。
49元5本 悲伤缓解手册
悲伤缓解手册
简·华纳
¥34.80
悲伤是复杂的,它在任何一天都可能会有所不同。这本悲伤疗愈手册提供了解决伴随悲伤过程中的日常情感和经历的反思与练习,我们可以怀抱着平和甚至感激的态度,创造一种与悲伤共存的生活。在每周的主题里,我们通过引言、沉思、冥想等更多内容一起探索悲伤的各个阶段,深思考每一个概念。在诸如孤独,悲伤侵袭,精疲力尽,希望,爱和创造意义等主题中,我们将有机会行书写、绘画、冥想以及呼吸练习等,而学会在悲伤中充实地生活。
49元5本 你在逃避什么:你害怕面对的真相,必将使你成长
你在逃避什么:你害怕面对的真相,必将使你成长
[美]乔恩·弗雷德里克森(Joh Frederickson) 著
¥35.90
我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是因为我们习惯欺骗自己,来避免暂时的痛苦。 也许我们吞下了“都是我的错”“我是一个坏人”的谎言,来拒绝承认“伤害我的那个人很坏”,只是因为你很爱那个人;我们也可能告诉自己一个谎言“事情一定会变好”,而不是面对已经破碎的婚姻。 通过对自己说谎,我们可以活在原有的幻想里,拼命压抑自己的感受、欲望、冲动,被困在原地,在痛苦的事上坚持下去,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能变得更好,一切都会变好。用这种自欺欺人的方式可以暂时回避痛苦,但对幻想的执着实际上会成为更大痛苦的根源。 其实直面真相没有你以为的那么可怕,智慧的开悟只会令我们感到平和与喜悦。 作者富有洞察地展示了如何认清我们对自己说的谎言并面对我们一直回避的真相——当我们真的不想说“是”的时候,就不要说“是”。只有致力于面对我们生活中*深刻的真相,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治愈和成长。
49元5本 不被定义的女性
不被定义的女性
马晓韵 著
¥35.80
这是一个女性社会角色发生巨大改革的时代。现代女性,拥有比以往任何时代都多的发展自我的机会,但我们既不能复制男性,又无法沿袭母亲祖母的经验。该成为怎样的女性,我们缺少范本。 很多女性依旧被限定在各种规则里——总在默默努力,焦虑自己不够聪明、漂亮、贤惠、独立;在很多场合用听代替说,有意无意隐藏自己的想法;即便拥有足够的能力,却也很少去挑战什么。 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集体潜意识对女性的影响,从女性心理困惑、自我、爱与关系、工作事业、疗愈五个维度出发,陪伴我们慢慢告别那些限制人生可能性的规则,走出既定的人生脚本,战胜前过程中内心的恐惧和冲突,拥有向生命深处发展的自由和活出自我的勇气。 相信每一位女性都可以在这本书中看见自己,找到共鸣。愿读罢本书的你,可以学会倾听内在真实的声音,并对自身的意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你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有选择权、可以自己定义自己的人生。 你可以付出、牺牲、追求事业,也可以面对得失、承认脆弱、投家庭,无论你选择的是什么,都应该是你自己的选择。
套装特惠下单9.99元 直面自己的内心(套装共5册)
直面自己的内心(套装共5册)
马里厄斯·格罗汉斯,马克·列克劳等
¥128.00
本套装包括《与自我和解:克服内心恐惧,重建真实的自我》《自尊的觉醒:恰如其分的自尊,找回内心安定的力量》《与内在小孩和解:打破童年创伤的阴霾,重获自信勇敢的人生》《与内心的冲突和解:激发人生动力的内在成长课!》《与真实的自己和解(不是对现实妥协,而是全然接纳和善待自己)》
49元5本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如何与强势的人相处(图文典藏版)
我为什么要听你的:如何与强势的人相处(图文典藏版)
[法]伊莎贝尔•娜扎雷-阿加 著
¥41.90
为什么与某些人相处会累、焦虑、压抑、委屈、悲伤,甚至有种难以言说的不舒服?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能够巧妙地利用一些技巧,着为了你好的旗号,潜移默化地影响你,使你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而这种过程常常发生得很隐匿。 与这类人相处时,我们可能会在本该拒绝的时候说了Yes,在争取自己应得利益时却感到内疚,在表达合理不满时却充满恐惧,甚至频繁地自我怀疑、患得患失。 这类人通常表现得很强势,但更多情况下,他们会带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让你难以识别却总会感到与他们相处时被影响和支配。 那么,该如何识别并学会与这类人相处?该如何夺回人生的自主权? 本书有你想要的答案。
隔屏相遇:如何做好网络心理咨询
隔屏相遇:如何做好网络心理咨询
冰千里
¥35.40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背景下,网络心理咨询很好地解决了“日益增长的心理咨询需求”与“不聚集”之间的矛盾。得益于技术上的便利性,网络咨询为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替代的优势。这对于广大心理咨询师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何保证网络咨询的效果、保证来访者的留存率是每一位咨询师在转型期都要面临的现实问题。读完本书,你将了解: ◎网络心理咨询的特征,以及哪些咨询师和来访者不适合行网络咨询; ◎咨询前咨询师都需要做哪些现实准备与心理准备,比如如何选择咨询地、咨询环境有哪些意义; ◎网络咨询设置的具体内容,如保密、多重关系、付费退费、咨询协议的签署、设置的突破等; ◎在前五次访谈(初始访谈)中,咨询师可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应持的态度和应对方式。 总之,心理咨询师通过对上述技能的把握,能够不断提升字的网络咨询胜任力,针对远程服务的特性,形成新的远程服务咨询能力。
49元5本 面对的勇气:做无惧无畏的自己
面对的勇气:做无惧无畏的自己
[法]克里斯托夫·安德烈 著
¥39.90
恐惧是人类本能的情感,也是人类古老而强烈的情绪,是我们各类担忧的总和。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不是安全感,而是内心的恐惧感太多了。 恐惧是一种对危险和失控的反应,它具有弥散性,会让我们对事情产生更加消极的预测,甚至可能会引发一个人其他的负面情绪,迫使人做出逃避、攻或不知所措的反应;而对抗恐惧时的情感受挫,往往比恐惧本身更加令人难过,成为我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当然,恐惧也有其积极意义,即提醒我们注意和应对危险,激发我们的潜能与专注力。 作者全面解读了人类能够遭遇到的所有恐惧——对自然因素的各种恐惧(动物、高空、水等),对被他人关注和评价所带来的强烈恐惧(担心自己表现不好),对未知与失控的恐惧(因负面预期引发的逃避心理),等等。 每种恐惧情绪背后都有一个故事,你要相信在故事的结尾,生活、时间和你的勇气终会帮你治愈恐惧,也为你留下好的经验。而科学地了解恐惧的意义在于:当你面对令你恐惧的事情时,你不再感到那么无力了。
49元5本 情绪钝感力——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
情绪钝感力——不要什么都往心里去
[日]加藤谛三 著
¥59.80
你为什么总是在意别人的脸色,在乎别人的想法?你为什么总是想东想西、患得患失?过于敏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伴随着快节奏的生活,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而天生敏感的人会放大这种压力,他们每天都可能生活在别人的阴影中、作茧自缚。其实,我们完全可以不要太在意生活中的“小敏感”和“小挫折”,因为它们有的是别人的无心之过,有的则只是我们自己的主观臆测而已。 情绪过敏会让你变得脆弱,而钝感是一种力量,能让你更加有韧性。作者剖析敏感人群的心理特征及形成原因,提出摆脱情绪敏感的四种方法,及时给敏感的你一粒“情绪脱敏胶囊”,教你控制情绪、疗愈心情、重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