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赋能 丝路无疆:版权保护与丝绸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2.66
暂无


乡村产业振兴的引领样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报告(2020年)
¥96.00
本书是农经司从全国200个产业园区征集案例,经专家遴选后,选择优秀案例形成的汇编。 经验材料重点聚焦于先进做法、典型经验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突出创新,突出亮点。全书分综合报告、省级经验分享和典型示范园优秀案例三大部分。综合报告部分介绍了全国200个示范园的基本情况,展示了示范园在加速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吸纳就业、龙头带动、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突出成效,在跨界融合、科技驱动、品牌塑造、资源聚集等方面的发展强劲势头。省级经验分享部分选取了内蒙古、江苏、浙江等10个省区市的典型案例。典型示范园优秀案例部分遴选了29个示范园,分别从优势资源和特色产业、科技赋能、城乡融合、要素聚集、利益联结、创新融合模式等6个方面展示了不同的示范园的典型经验做法,每个方面都有相关专家进行点评。


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65.00


城市存量用地更新和空间治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实践研究
¥53.00
本书共分为九章。是引言,阐述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案例选择。第二章是概念和理论,重在介绍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以及城市更新治理的相关理论。第三章是城市存量用地更新治理的相关研究展,分别从城市生产型存量空间和混合型存量空间方面对相关研究展行综述。第五章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研究北京市典型生产型存量用地更新中多元主体的行为,以及土地政策影响下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中的行为,并一步分析协调多元治理主体的重。第六、七章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和治理理论,研究北京市典型混合型存量用地更新中的空间再生产,并分析在混合型存量空间更新治理中的困境及其原因。第八章是城市存量空间更新治理的政策建议,分别论述了生产型存量空间和混合型存量空间更新治理的政策建议。


社会信用法概论
¥88.00
《社会信用法概论》一书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是本团队全力研究社会信用法的初步成果,既可以作为本领域的研究资料,又可以作为社会信用法相关专业的教材。目前关于社会信用法的著作比较少见,本书的出版充实了该领域的研究,将社会信用法学向前推了一步。


【国宏智库丛书2021】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迈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
¥65.00
本书综合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基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历史背景,探讨中国特色现代市场体系的理论内涵和分析框架,梳理我国市场体系研究路径和发展阶段,分析建设和健全统一放、竞争有序现代市场体系的重大意义,厘清现代市场体系与现代化经济体系其他六个方面的内在联系,剖析我国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短板与体制根源,展望新时代统一放、竞争有序的高标准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路、时间表和路线图,以及重大任务和配套改革举措。


抗战时期的金陵大学
¥36.00
本书以抗战时局影响下金陵大学的迁变与调适为研究主题,通过对其早期的调适与发展、抗战西迁与南京留守、战时组织与管理、科教发展与社会服务、战时学生生活等方面的考察,深探究了金陵大学的战时办学特、发展情况、“本土化”转变历程及其在抗战期间国家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象牙塔的凡尘———高校创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机制研究
¥10.93
暂无


指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课程
¥22.66
暂无


宝石与燧石:赵振江译文自选集
¥29.00
《宝石与燧石:赵振江译文自选集》收录了七位西班牙语文坛重要作家的代表性作品,包括何塞·埃尔南德斯创作的阿根廷民族史诗《马丁·菲耶罗》节选、墨西哥传奇女诗人胡安娜·伊内斯·德拉·克鲁斯的多首诗作、拉丁美洲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布列拉的多篇诗文,以及秘鲁著名文学家阿格达斯的小说《宝石与燧石》等。本书收录的作品体裁多样,内容丰富,包含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形式,使读者能从各个角度,体会西班牙语文学的魅力。


河之歌:罗选民译文自选集
¥39.90
“这一套丛书收录的译者,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翻译队伍的中坚力量,除了对细节精益求精,更有对翻译的理论自觉。” ——著名学者、厦门大学教授 陆建德 “有幸听过罗教授的讲座,特来拜读罗教授的著作。教授的论证环环相扣,包罗了翻译对中国影响的方方面面,启发甚多。” ——豆瓣读者


今夜中午:傅浩译文自选集
¥34.00
《今夜中午:傅浩译文自选集》共分三个部分,包括“英译汉”“汉、日译英”以及“其他语种译汉”,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和剧本。其中,不仅收录了莎士比亚的《可否把你比作夏季的一天》、庞德的《在一地铁站里》、济慈的《希腊古瓮颂》等知名作品,也有国内鲜少读者熟知的作品,如艾略特的剧本《磐石》节选、叶芝的短篇小说、徐志摩的散文,以及多首俳句等。 “我和我的翻译”丛书遴选当代影响力广泛的12位翻译家,收录其代表译著选段、译作篇目,涵盖英、日、法、德、西、俄等多个语种。全书由翻译家自编、自选、自注,附译者自序、篇目导读、译者作品目录等内容,集中反映中国当代翻译家群体在译介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丛书内容以文学经典及首译作品为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论等,均长期受到读者的热爱与追捧,读者手捧本套作品,可一窥经典外国文艺作品风貌。这套丛书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翻译研究的宝贵历史语料,可作为外语学习者研习翻译的资料使用,更值得文学爱好者品读。


名士风流:许钧译文自选集
¥29.00
《名士风流:许钧译文自选集》共分两部分:法国经典作家作品和法国当代作家作品。其中,法国经典作家部分收录了巴尔扎克、雨果、普鲁斯特等作家的长篇小说节选;在法国当代作家部分,收录了法国20世纪著名作家波伏瓦、勒克莱齐奥、埃尔莎·特丽奥莱等人的作品,均为其代表作。同时本书还配有译者专门写作的导读,有助于读者增对法国文学的了解。 “我和我的翻译”丛书遴选当代影响力广泛的12位翻译家,收录其代表译著选段、译作篇目,涵盖英、日、法、德、西、俄等多个语种。全书由翻译家自编、自选、自注,附译者自序、篇目导读、译者作品目录等内容,集中反映中国当代翻译家群体在译介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丛书内容以文学经典及首译作品为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论等,均长期受到读者的热爱与追捧,读者手捧本套作品,可一窥经典外国文艺作品风貌。这套丛书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翻译研究的宝贵历史语料,可作为外语学习者研习翻译的资料使用,更值得文学爱好者品读。


译艺心语:文学翻译论说与实践
¥42.90
本书从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文学文本的结构特、文学体裁的构成要素以及文学与艺术相互借鉴和交融等方面,阐述并演绎了如何研究文学翻译、如何教授与学习文学翻译以及如何实践与提高文学翻译质量的方法与策略。 本书分别从绘画、音乐、相声、摄影、舞蹈等视角对文学翻译行了研究、阐释与实践,强化了文学翻译研究与实践的直观体验性、表现生动性与艺术综合性。 本书深化了“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的维度和内涵,有效实践了“艺术与艺术之间是相通的”普适性论断。


悲伤与理智:刘文飞译文自选集
¥39.90
《悲伤与理智:刘文飞译文自选集》由翻译家刘文飞自选其富代表性的11部译作选篇,其原著也都为经典之作。全书作品体裁多样,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其中有高尔基的《马尔娃》、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记》节选、布罗茨基的《战利品》和托尔斯泰的《复活》节选。每部作品均配有译者导读,带领读者领略俄语文学的思想力量。 “我和我的翻译”丛书遴选当代影响力广泛的12位翻译家,收录其代表译著选段、译作篇目,涵盖英、日、法、德、西、俄等多个语种。全书由翻译家自编、自选、自注,附译者自序、篇目导读、译者作品目录等内容,集中反映中国当代翻译家群体在译介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丛书内容以文学经典及首译作品为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论等,均长期受到读者的热爱与追捧,读者手捧本套作品,可一窥经典外国文艺作品风貌。这套丛书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翻译研究的宝贵历史语料,可作为外语学习者研习翻译的资料使用,更值得文学爱好者品读。


漫游者的夜歌:杨武能译文自选集
¥29.00
《漫游者的夜歌:杨武能译文自选集》是“我和我的翻译”丛书中很能体现德语文学魅力的一本,收录了翻译家杨武能译作中的经典篇目,包括诗歌、散文、中短篇小说等。其中,收录有歌德的著名诗剧《浮士德》片段、托马斯·曼的伟大小说《魔山》片段,以及歌德、海涅、里尔克等作家的抒情诗选。 “我和我的翻译”丛书遴选当代影响力广泛的12位翻译家,收录其代表译著选段、译作篇目,涵盖英、日、法、德、西、俄等多个语种。全书由翻译家自编、自选、自注,附译者自序、篇目导读、译者作品目录等内容,集中反映中国当代翻译家群体在译介上取得的重要成果。丛书内容以文学经典及首译作品为主,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文论等,均长期受到读者的热爱与追捧,读者手捧本套作品,可一窥经典外国文艺作品风貌。这套丛书不仅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同样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和研究价值,是翻译研究的宝贵历史语料,可作为外语学习者研习翻译的资料使用,更值得文学爱好者品读。


北方与南方
¥35.88
小说女主人公玛格丽特·赫尔在她父亲赫尔先生离英国教会牧师职务之后,举家从英国南部的汉普郡搬到了以曼彻斯特为原型的虚构工业城镇米尔顿。玛格丽特在此与经营纺织厂的约翰·桑顿先生相遇。 南部富裕乡镇与北部工业城镇迥然不同的生活方式,让玛格丽特深深同情工人的悲惨生活,并与身为资本家的桑顿先生多次因误会而发生冲突,玛格丽特对外表冷峻的桑顿先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偏见,而桑顿先生对玛格丽特的高冷傲慢姿态也深为不满,玛格丽特和桑顿先生却在彼此“厌恶”中渐渐互生情愫……

古释名辑证(试读本)
免费
先秦两汉的释名资料是儒家“正名”的产物,多以声训的方式呈现。先秦经典中保留了大量的声训材料,其中的语言学声训符合语言规律,揭示了大量的语言事实;而其中的义理声训和民俗声训虽然大都不符合语源学原理,但它们以声音为手段,阐述义理和民俗,内容涉及典章制度、社会生活、伦理道德等等,客观上反映了yi个社会时段的文化。本书对先秦两汉除《释名》之外的释名资料加以系统整理与疏证,并以新的观念重新组织,从而为词源学、思想史、民俗学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资料。

数字人文(2021年第3期)(试读本)
免费
《数字人文》辑刊2021年第三期,共计收录文章12篇,总计20余万字。刊物旨在努力建设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更好地为数字人文学术的健康发展服务,以文史哲等传统人文学科为中心,涵盖社科、艺术、教育等多学科,择取运用数字资源、方法和思维解决人文问题的优秀学术成果及相关资讯汇集成刊。本期秉承创刊以来的收录规则,栏目设置更趋稳定,编辑风格更加成熟。同时力求创新,学术质量不断提高。


音乐与心性:艺以修心的音乐教育哲学
¥28.80
音乐艺术是人类具有普遍性的文化样式,是一个可以贯通古今、连结中西的文化领域,又是与每个人生命体验直相关的心灵家园。在古典观念中,艺术是德性修养的门径;近代以来,音乐与道德割裂来,反而迷失了方向。 本书中心问题为“音乐艺术如何改善人的心灵”。分为上下两篇,一反一正,先驳后论。上篇以祛除疑误为主,援用中西方哲学资源和音乐实践体验,扫清认知积霾,重新树立“为人生而艺术”的认识。下篇则正面论证音乐转化心性的理谛,阐明音乐如何作用于心灵,音乐培育道德和完善人格的根据何在。后纵论音乐对于修身育人的优势和局限。 全书尝试为音乐育人奠定一个贯通而深的思想基础,以期重焕艺术的人文精神内涵。


清代刻工与版刻字体--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52.80
刻工研究一直是传统文献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本书则是迄今为止部对清代刻工作行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五章,分别对清代刻工的题名方式、数量与分布、组织运作形式、代表性刻工的刻书活动及他们与出版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写样者、刻工对清代版刻字体风尚的影响等问题展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全书一方面立足于版本学、目录学等传统文献学科,在大量目验原书的基础上广泛搜集清代刻工题名,从而具有比较深厚的文献基础;另一方面,又尝试将研究视野拓展到出版史、文化史、艺术史、经济史等领域,将刻工这一群体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中加以考察,始终贯彻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既有对清代刻工整体情况的全局性把握与观照,又有对具体个案的细微分析与考述,从而使整个研究显得系统深。总的来说,相比此前多局限于刻工名录整理等范式的简单研究,本书实际上是尝试从刻工这一群体手,对整个清代出版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作出较深的思考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