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处理纠纷不吃亏
开车懂这些,处理纠纷不吃亏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24.00
本书是《开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在内容上,在教会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通过资深车主的经验,教会读者合理运用事件处理程序保护自己;懂得在面对警察时,能程度地做到对自己有利的称述。从各个细节上教会读者处理和爱车相关的纠纷。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安全驾驶有保障
开车懂这些,安全驾驶有保障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24.00
本书是《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主要告诉读者车前要如何检查车辆、高速如何超车、夜晚如何汇车等这些细节内容,全面、系统地从阐述了安全行车驾车技巧、紧急情况的处理等“救命”的内容。本书是汽车驾驶员新手和有车族驾车出行不可多得的高级参谋和得力助手。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识读路标不出错
开车懂这些,识读路标不出错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24.00
本书是《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通过图例,网络各种复杂的图标,主要告诉驾驶员读识路标的意义,同时,警告驾驶员该如何正确驾驶,以及按照这个路标行驶可能遭遇的安全威胁,提高路标对驾驶人安全行车指导和警示的作用。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复杂路况变简单
开车懂这些,复杂路况变简单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24.00
本书是《开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主要告诉驾驶员遭遇不同的路况时如何安全驾驶以及驾驶技巧。如遭遇山路时,什么情况下容易事故,拐弯如何正确驾驶,夜间又如何行车等一系列问题。本书罗列了所有路况的行车安全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让驾驶员能安全驾驶各种路况。
电子书满59元5折 汽车驾驶全程图解(自动挡:全彩精华版)
汽车驾驶全程图解(自动挡:全彩精华版)
王淑君 编著
¥20.42
  《汽车驾驶全程图解(自动挡:全彩精华版)》针对自动挡汽车的特,以小型自动挡汽车为例,采取图解的形式,详细讲解了讲解自动挡汽车的驾驶技巧、行驶中的共同规律,同时对训练方法行了归纳总结。   本书把形成准确、正确的观察判断技能,消除恐惧心理,驾驶中涉及的交通法规,融于实际的驾驶操作中行讲解,力求使读者了解并熟练掌握自动挡汽车的多种驾驶技巧,迅速成长为驾驶高手。   全书图文并茂、图片精美清晰、直观丰富,易学易用。 ?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维修养护少花钱
开车懂这些,维修养护少花钱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24.00
本书是《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教会有车一族掌握基本的汽车维修保养常识。让读者了解一些汽车故障的缘由和基本的维修成本;了解汽车保养时易损件更换常识;了解汽车必要的保养部位和周期;辨别4S店给予的保养“增项”和维修建议的合理性,认识4S店给予的保养“增项”和维修建议的实质。
电子书满59元5折 学车考证:一看就懂
学车考证:一看就懂
黄振天
¥4.36
准备去学车,先要选择一个驾校。选择驾校要考虑的因素包括教练的技术水平、人品怎么样;驾校是否正规,场地、设施是否齐全;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是否到位;是实行一车一人制,还是好几个人轮流练习;收费靠谱不靠谱;训练场地离你的家或者工作地点有多远,是否接送,方便不方便。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排除故障不求人
开车懂这些,排除故障不求人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8.00
本书是《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让读者认识汽车的真假故障,学会一般故障的应急处理,重针对常见的汽车故障,给出诊断方法和基本的维修技术。包括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基本知识、各系统常见故障的诊断思路与实用维修方法、故障实例精选等内容。本书选取一般故障,让读者都能操作排除。
电子书满59元5折 汽车驾驶全程图解(手动挡:全彩精华版)
汽车驾驶全程图解(手动挡:全彩精华版)
王淑君 编著
¥20.42
  《汽车驾驶全程图解(手动挡:全彩精华版)》针对手动挡汽车的特,以小型手动挡汽车为例,采取图解的形式,详细讲解了讲解手动挡汽车的驾驶技巧、行驶中的共同规律,同时对训练方法行了归纳总结。   本书把形成准确、正确的观察判断技能,消除恐惧心理,驾驶中涉及的交通法规,融于实际的驾驶操作中行讲解,力求使读者了解并熟练掌握手动挡汽车的多种驾驶技巧,迅速成长为驾驶高手。   全书图文并茂、图片精美清晰、直观丰富,易学易用。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应对险情早知道
开车懂这些,应对险情早知道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24.00
本书是《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车会遇到哪些紧急情况?对于很多汽车驾驶员来说都不知道,本书罗列了所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并给出科学稳妥的应对办法,让读者在遭遇任何紧急情况都能合理应对,避免或*限度减小事故给自己带来的伤害。比如落水如何自救,行驶中发生爆胎如何处理,车祸发生后如何合理救活伤者,如何应对汽车自燃等。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女人有车大胆开
开车懂这些,女人有车大胆开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24.00
本书是《家庭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主要内容针对女性汽车驾驶员的特阐述车技巧,提高女性汽车驾驶员的车技能。
电子书满59元5折 车主手册汽车保养150问
车主手册汽车保养150问
刘成武、姚胜华 主编
¥16.49
  本书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采用问答的形式,深浅出地解答了私家车主在使用、保养爱车过程中常见但极为重要的150多个问题。内容涉及新车磨合期保养、日常保养、发动机保养、底盘保养、电器设备保养、车身保养,以及爱车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保养、4S店保养等多个方面,力求帮助车主在车辆不同使用期内,都能够采取正确措施,减少爱车故障、延长使用寿命,为实现安全驾驶提供有力的保障。   本书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简明实用,可作为广大车王的I具书,也同样适合汽车爱好者及汽车养护专业人员阅读。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自驾旅游更安全
开车懂这些,自驾旅游更安全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24.00
本书是《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以典型的路线的典型路况为例,从自驾游准备,行车注意事项,异地如何安全驾驶以及野外宿营等各个方面告诉有车一族如何来一次完美的自驾旅程。
电子书满59元5折 新手开车如何远离罚单
新手开车如何远离罚单
裴保纯 主编 王秋红 副主编
¥19.99
  本书的编写以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规范为依据,结合作者多年来汽车驾驶积累的经验,针对汽车驾驶人在实际车辆使用中有可能发生的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详细讲述了各种情形下预防和避免交通安全违法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有效地预防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避免罚单,远离12分。   本书适合汽车驾驶的新手朋友学习,也可供不同驾龄的汽车驾驶人阅读。
电子书满59元5折 汽车驾驶逃生
汽车驾驶逃生
裴保纯,王秋红
¥15.99
  道路交通险象环生,汽车驾驶人应当懂得如何规避道路交通中的风险,从而确保自身和其他交通参与者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此,本书从汽车性能与逃生、汽车状况与逃生、面对险情的逃生、意外事件的逃生、不良气候的逃生、困难路段的逃生、高速公路逃生、城市道路逃生、自驾出游及夜间驾驶逃生等方面,对汽车驾驶逃生问题行了全面地探讨。本书紧密结合道路交通实际,通俗易懂,图文并茂,内容简洁。 本书适合广大的汽车驾驶人阅读。
电子书满59元5折 新手上路600问
新手上路600问
王国荣 主编 王骏一、岳云雷 副主编
¥21.99
本书以问答形式分10篇详细介绍了新手上路的注意事项、法规的了解、交通标识的识别、安全驾驶技巧、特殊情况处理、经济驾驶车辆及保养、车辆常规手续的办理、如何应对汽车4S店、自驾游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图文并茂,是一本新手司机上路驾驶的参考用书。
电子书满59元5折 汽车驾驶百事通
汽车驾驶百事通
刘建民 主编
¥27.49
  本书以怎样安全驾驶汽车为主线,全方位多角度阐述新手上路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和心态,详细讲解了快捷有效地掌握操控汽车的各种技能并正确处理汽车驾驶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本书告诉驾驶人如何在雨雪冰雾、酷暑赤日、繁华城镇、翻浆泥泞、山区高速等各种路况下灵活运用驾驶技能完成驾驶任务。   本书取材源于一些优秀汽车驾驶人先经验的总结,经过整理筛选,文字通俗易懂,调理清晰,图文并茂,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强,特别适合新老汽车驾驶人和即将涉足汽车驾驶行列的读者阅读。
电子书满59元5折 开车懂这些,扣分罚款不会有
开车懂这些,扣分罚款不会有
《家庭开车用车全知道》编写组
¥14.00
本书是《开车用车全知道》系列图书的分册之一,从实际案例去解读交规,包括交规难点解读、复杂路况行驶指导,图文结合解说。本书以简洁的语言,详细解读交通法规的扣分细则,以及防止被扣分的各种安全文明驾驶技巧,力求内容新颖,通俗易懂,细致入微,实用性超强,使本书成为汽车驾驶人提高安全文明驾驶技巧和防止被扣分和罚款的良师益友。在各个罚分因素下,对于容易造成扣分的特殊路段和过程,尽量给出所有情况的提示和图示说明。同时,在相关段落后面,设置特殊板块教读者如何规避扣分和罚款的技巧,提高本书的实用性。
电子书满59元5折 车主宝典
车主宝典
徐椿
¥9.96
  本书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为准绳,以汽车驾驶员“应知应会”为主线,运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配以实景拍摄的场景照片及卡通图片,把驾驶员驾车生涯中可能看到、听到、触到的各种情况分模块编写成章。本书集知识性、指导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于一体,为广大汽车驾驶员朋友提供了全面而翔实的汽车常识和驾驶技巧,是您不可多得的参谋和助手。
电子书满59元5折 枫行万里
枫行万里
刘云枫
¥13.50
香港大学堂一个人,不论青春多么暗淡,其大学生活一定是光辉灿烂的;不论大学生活多么灿烂辉煌,其大学宿舍一定是龌龊不堪的。这个铁律,至少,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颠覆的。 那时,一个房间八个人,空间狭小,倒在其次,*主要的是混乱和肮脏。“天子骄子”,都是“仰望天空”数星星、“胸怀祖国看世界”的,脚底下踩得是什么,是废纸、方便面袋子,还是中国青年报和情人的书信,是没人在意的。正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之后,所呈现的场面,一样。 问题是,天安门广场,事后是有人扫的。所以,脏和乱,只在一时。大学生宿舍,则,可能四年如一日。为此,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围城”——城外的,想冲来,多少人梦想大学生活;城里的,想逃出去。糟糕的居住环境,是逃离大学*主要的理由。 不过,我说的,是中国大学,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学。在香港大学,住在香港大学堂的学生,其居住环境,则是另一种模样。 我侄子刘仁鹤君,在香港大学上学。依我之见,香港这么一个寸土寸金之地,学生宿舍一定像“燕窝”一样狭窄,像鸡窝一样肮脏。但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他们住在一座都铎王朝和哥特式风格融为一体的古建里。 房子的平面构图,是大小不等两个矩形组合,一前一后,参差不齐;既不对称,也不方正。屹立在山顶的古建,白墙红顶,绿树环绕;正门外,有一棵高大笔直的棕榈树,海风吹拂,摇曳多姿。这棵树,被誉为港岛风向标。远望,即可知风云流向。站在宽敞高大的外廊上,海风徐来,水波不兴;潮起潮落,船来船往;一条曲折的甬道,如一只美人的臂膀,直通二楼门厅;门厅处,挂着一幅字:活着的古迹。 侄子在前,我和同事田伟先一起到古建里。看门人,也没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等哲学问题,可见,其管理十分松懈,漏洞多多。国内,绝不会如此马虎。大学校门,都要盘查,或者收费。想学生宿舍和留宿,没门儿。 这栋楼,住的是内地学生。三人一间、上铺睡人、下铺有一个写字台;每人一个大衣柜,别看房间里乱七八糟,衣柜却是井井有条,衣服干净整洁一丝不皱——因为,港大有很多正经活动,正经活动,衣着也必须一本正经。拖鞋T恤,和北京的膀爷一样,是不行的。比如,聚餐在一间哥特式教堂内,庄严肃静,先感谢主的恩赐,然后,悄无声息地用餐。一则,体会美味,二则,用心聆听主之福音。吵吵闹闹,和中国的菜市场一样,必然是不行的。当然,随着内地学生的涌和中国文化越来越强势,这种仪式性晚餐,也越来越少了。 在中国,无论哪一所大学,要是你不混出个人模狗样,比如超级有钱、有权,或者有名的话,就别想再回到母校了。因为,除了在档案里,存着一行字,表明你曾经在此掠过之外,你的所有痕迹,已经被岁月全都带走了。这座房子的楼梯边上,依时间顺序,完整地保留着在这里“学习生活战斗”过的每一届学生的影像,“一个也不少”,一个也不能少。估计也有成大事的,不过,并没有给他们特写。 这是和内地不同的。内地首要的,是把著名校友挂起来示众,其余人等,都是“无名英雄”了。要是你老了,再回来,看看这些照片,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不过,这种事儿,不属于我们。 踩着咯吱咯吱的木地板,我们在这座宫殿一样的房子里,转来转去。去了洗衣房,免费的。一个来自立陶宛的细高个子,熟练地用汉语和我们招呼。只是,他篮球水平一般。健身房——有台球和各种器械,免费的。厨房,设施一应俱全,免费。浴室,每一层一个,免费。研讨室,和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室一样,一个长条桌,两排桌椅,一个黑板。 研讨室边上,是一个小型图书室,里边横七竖八摆了一堆书。我翻了翻,发现一本禁书:金瓶梅,香港版的,不会有删节吧。内地,是看不到金瓶梅的;看到的,也是消了毒的。因为,政府担心人民都学坏了,所以,除去高级干部和研究人员,其他人只能耳闻。可是,那么吸引人、那么容易让人变坏的头号禁书,在这里大摇大摆着,却无人问津,岂不是怪事!是港人不好色?还是内地人太好色? 据我初步观察,这里“无组织无纪律”,是一个典型的“五不管”地带——党不管,团也不管;学校不管,老师不管,楼宇管理员,更不管。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所有场所,对所有人放。除了楼门,其他地方都没有锁。洗衣房、图书室、食堂、厨房、健身房,以及每一间学生宿舍,从不上锁。任何时间、任何人,都可以推一个房间去,或者喝一杯,或者弄吃的,或者看看闲书,或者在跑步机上,把自己搞得满头大汗。 一切,都是放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自由,才是大学精神。放,才是学术真谛。如此说来,我没上过大学;如此说来,内地何尝有大学? 以我之见,这样一座外观庄严、内部构造独特、设施完备的古建筑,当学生宿舍,是极大的浪费。国内,是断不会这么做的。要不,就保护起来;要是用,一定用作党政或军国的办公楼,以壮党威军威和国威。倘如此,作用不是更大吗? 但,香港人不,香港人把一座有150多年历史的、宫殿一样的古建筑,当学生宿舍。 内地和香港,大不同;这种不同,五十年不会变,至少。 香港大学堂一个人,不论青春多么暗淡,其大学生活一定是光辉灿烂的;不论大学生活多么灿烂辉煌,其大学宿舍一定是龌龊不堪的。这个铁律,至少,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来说,是难以颠覆的。 那时,一个房间八个人,空间狭小,倒在其次,*主要的是混乱和肮脏。“天子骄子”,都是“仰望天空”数星星、“胸怀祖国看世界”的,脚底下踩得是什么,是废纸、方便面袋子,还是中国青年报和情人的书信,是没人在意的。正如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之后,所呈现的场面,一样。 问题是,天安门广场,事后是有人扫的。所以,脏和乱,只在一时。大学生宿舍,则,可能四年如一日。为此,大学成了名副其实的“围城”——城外的,想冲来,多少人梦想大学生活;城里的,想逃出去。糟糕的居住环境,是逃离大学*主要的理由。 不过,我说的,是中国大学,是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大学。在香港大学,住在香港大学堂的学生,其居住环境,则是另一种模样。 我侄子刘仁鹤君,在香港大学上学。依我之见,香港这么一个寸土寸金之地,学生宿舍一定像“燕窝”一样狭窄,像鸡窝一样肮脏。但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他们住在一座都铎王朝和哥特式风格融为一体的古建里。 房子的平面构图,是大小不等两个矩形组合,一前一后,参差不齐;既不对称,也不方正。屹立在山顶的古建,白墙红顶,绿树环绕;正门外,有一棵高大笔直的棕榈树,海风吹拂,摇曳多姿。这棵树,被誉为港岛风向标。远望,即可知风云流向。站在宽敞高大的外廊上,海风徐来,水波不兴;潮起潮落,船来船往;一条曲折的甬道,如一只美人的臂膀,直通二楼门厅;门厅处,挂着一幅字:活着的古迹。 侄子在前,我和同事田伟先一起到古建里。看门人,也没问“你们是哪一部分的?从哪儿来?到哪儿去?”等哲学问题,可见,其管理十分松懈,漏洞多多。国内,绝不会如此马虎。大学校门,都要盘查,或者收费。想学生宿舍和留宿,没门儿。 这栋楼,住的是内地学生。三人一间、上铺睡人、下铺有一个写字台;每人一个大衣柜,别看房间里乱七八糟,衣柜却是井井有条,衣服干净整洁一丝不皱——因为,港大有很多正经活动,正经活动,衣着也必须一本正经。拖鞋T恤,和北京的膀爷一样,是不行的。比如,聚餐在一间哥特式教堂内,庄严肃静,先感谢主的恩赐,然后,悄无声息地用餐。一则,体会美味,二则,用心聆听主之福音。吵吵闹闹,和中国的菜市场一样,必然是不行的。当然,随着内地学生的涌和中国文化越来越强势,这种仪式性晚餐,也越来越少了。 在中国,无论哪一所大学,要是你不混出个人模狗样,比如超级有钱、有权,或者有名的话,就别想再回到母校了。因为,除了在档案里,存着一行字,表明你曾经在此掠过之外,你的所有痕迹,已经被岁月全都带走了。这座房子的楼梯边上,依时间顺序,完整地保留着在这里“学习生活战斗”过的每一届学生的影像,“一个也不少”,一个也不能少。估计也有成大事的,不过,并没有给他们特写。 这是和内地不同的。内地首要的,是把著名校友挂起来示众,其余人等,都是“无名英雄”了。要是你老了,再回来,看看这些照片,是不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呢?不过,这种事儿,不属于我们。 踩着咯吱咯吱的木地板,我们在这座宫殿一样的房子里,转来转去。去了洗衣房,免费的。一个来自立陶宛的细高个子,熟练地用汉语和我们招呼。只是,他篮球水平一般。健身房——有台球和各种器械,免费的。厨房,设施一应俱全,免费。浴室,每一层一个,免费。研讨室,和国民党军队的作战室一样,一个长条桌,两排桌椅,一个黑板。 研讨室边上,是一个小型图书室,里边横七竖八摆了一堆书。我翻了翻,发现一本禁书:金瓶梅,香港版的,不会有删节吧。内地,是看不到金瓶梅的;看到的,也是消了毒的。因为,政府担心人民都学坏了,所以,除去高级干部和研究人员,其他人只能耳闻。可是,那么吸引人、那么容易让人变坏的头号禁书,在这里大摇大摆着,却无人问津,岂不是怪事!是港人不好色?还是内地人太好色? 据我初步观察,这里“无组织无纪律”,是一个典型的“五不管”地带——党不管,团也不管;学校不管,老师不管,楼宇管理员,更不管。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所有场所,对所有人放。除了楼门,其他地方都没有锁。洗衣房、图书室、食堂、厨房、健身房,以及每一间学生宿舍,从不上锁。任何时间、任何人,都可以推一个房间去,或者喝一杯,或者弄吃的,或者看看闲书,或者在跑步机上,把自己搞得满头大汗。 一切,都是放的;一切,都是自由的;自由,才是大学精神。放,才是学术真谛。如此说来,我没上过大学;如此说来,内地何尝有大学? 以我之见,这样一座外观庄严、内部构造独特、设施完备的古建筑,当学生宿舍,是极大的浪费。国内,是断不会这么做的。要不,就保护起来;要是用,一定用作党政或军国的办公楼,以壮党威军威和国威。倘如此,作用不是更大吗? 但,香港人不,香港人把一座有150多年历史的、宫殿一样的古建筑,当学生宿舍。 内地和香港,大不同;这种不同,五十年不会变,至少。 
电子书满59元5折 清华人·汽车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30周年暨车辆工程人才培养78周年纪念文集
清华人·汽车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成立30周年暨车辆工程人才培养78周年纪念文集
清华大学汽车系系庆文集编写组
¥12.00
为纪念清华大学汽车工稃系成立30周年和车辆T.程人才培养78周年编写此纪念文集。在文集中介绍了 78年来各个历史阶段的人才培养情况和汽车工程系教,研、学各方面丁.作的现状;汇集了近40位校友的回忆文章,从不同的角度回忆了淸华汽车人在校时的学习生活和离校后在车辆、内燃机等相关行业的工作经历与感悟,呈现了清华汽车人“爱闰、成才、奉献”的人生价值取向。文集中还列出了历届校友名单和教工名单。此文集面向在校生、校友和关心淸华车辆工稃人才培养工作的工业界、教育界同行。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