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说新语译注
¥16.50
刘义庆所*的《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所记人物故事,上起于秦末,下至南朝宋,但*大部分篇幅记的是东汉末至刘宋初近三丰百年间的人和事。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和《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世说新语》作了典范的论述。张?之译注的《世说新语译注(上下)(精)/中国古代名*全本译注丛书》以鲁迅的论述为指导思想,对《世说新语》作了全面详尽的阐释和译注,以方便读者阅读。


论衡(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套装全三册】
¥116.20
王充的《论衡》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上,也是世界思想史上的一部巨著。它以“疾虚妄”“求实诚”为著述宗旨,针对东汉流行的谶纬迷信、灾异符瑞等“虚妄”之论,逐一行辨析与批判。它采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解释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形成了包含认识论、自然论、人性论、命运论等的理论架构,其丰富性、矛盾性,其先性与局限性,都值得当代读者不断研读思考。


唐语林(全2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两册)【第二分册】
¥39.00
《唐语林》是北宋文人王谠编撰的一部记录唐人轶事杂说及唐代典章制度、民情风俗等的文言笔记小说。共八卷。该书模仿《世说新语》和《续世说》的体例,按内容分门记事,规模更大,将《世说新语》的原有门类扩大为五十二门。书中材料采录自唐人笔记小说,资料集中,内容丰富,广泛记载唐代的政治史实、宫廷琐事、士大夫言行、文学家轶事、风俗民情、名物制度和典故考辨等,对研究唐代历史、政治和文学,均有参考价值。《唐语林》虽仿《世说新语》,“而所纪典章故实,嘉言懿行,多与正史相发明,与刘义庆之专尚清谈者不同。且所采诸书,存者亦少,其裒集之功,尤不可没”。 《唐语林》涉及有唐一代不同历史时期各类人物的言行轶事、宫廷杂事,其中记录最多的是帝王和大臣的言行轶事,而以大唐王朝众多帝王串联起来的各类事件和各色人物,反映的就是整个王朝兴起、兴盛、衰落以至覆亡的全过程。《唐语林》对唐代典章制度、民情风俗以及名物故实等的记述和辨析,对研究唐代社会的政治、文化、民俗、文学艺术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三曹诗选
¥2.99
建安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自觉而辉煌的时期。曹操、曹丕、曹植合称“三曹”,是建安时期十分优秀的三位诗人,他们雅爱词章,提倡文学,并且身体力行, 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余冠英先生的《三曹诗选》遴选三曹诗作83首,其中曹操八首,曹丕二十一首,曹植五十四首,进行讲解、出注,皆以深厚相关的研究为依据,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了解三曹的创作情况与作品魅力的经典读本。


曾国藩家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8.05
《曾国藩家书》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该书信集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生动反映。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到,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中蕴育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尽管曾氏留传下来的著作太少,但仅就一部家书中可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曾国藩作为清代著名的理学家、文学家,对书信格式极为讲究,显示了他恭肃、严谨的作风。


春秋穀梁传
¥23.99
徐正英、邹皓译注的《春秋穀梁传(精)》为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与《左传》、《公羊传》同为解说《春秋》的三传之一。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十四年。体裁与《公羊传》相似。其作者相传是子夏的弟子战国时鲁人榖梁赤,起初也为口头传授,至西汉时才成书。晋人范宁撰《春秋榖梁传集解》,唐朝杨士勋作《春秋榖梁传疏》,为清人阮元《十三经注疏》所收录。《春秋穀梁传(精)》在西汉宣帝时曾经盛*一时,是研究先秦到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的重要资料。 ? ? ? ? ? ? ? ? ? ? ? ? ? ? ? ??

四库全书精编(3册)
¥2.99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从那时开始,作为国家正统、民族根基的象征,已成为中国乃至东方读书人安身立命梦寐以求的圭臬和后代王朝维系统治弘扬大业的“传国之宝”。《四库全书》共收书3460多种、79000多卷、36002多册,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本书为《四库全书》精选版,以供读者参阅与珍藏。


四书五经典藏版(上)
¥5.96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学习和参考,我们把“四书”和“五经”合编出版,并根据广大读者学习吸收的特点,在忠于原著基础上,除了配备原文外,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新解,同时还配有相应启迪故事等,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读者学习“四书”“五经”的读物,相信大家从中会获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蕴,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修正人生航标,在拥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开创高素质的现代人生。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15.60
《溪山琴况 琴声十六法》由明清时期古琴美学著作中*为著名的两部——《溪山琴况》和《琴声十六法》组合而成。《溪山琴况》将古琴的审美特性划分为二十四况,即:和、静、清、远、古、澹、恬、逸、雅、丽、亮、彩、洁、润、圆、坚、宏、细、溜、健、轻、重、迟、速,但并未停留在对古琴音乐审美理论的阐述上,同时也提出了对古琴弹奏技术的要求,可谓“道技并重”。 《琴声十六法》提出了古琴的十六个审美范畴,即:轻、松、脆、滑、高、洁、清、虚、幽、奇、古、澹、中、和、疾、徐,在每一范畴下详细解说它的内涵与外延。从琴学史角度而言,《琴声十六法》中的一些内容可以作为《溪山琴况》的必要补充,是探究《溪山琴况》早期面貌的重要文献资料,对当代学琴者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附录收《万峰阁指法閟笺》与《左右手二十图说》,从内容上与《溪山琴况》相印证,很多指法的解释是对《溪山琴况》的一步阐明,这些文献一起构成了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琴学系统。


千字文探源--万献初解字讲经 (全二册)
¥58.80
《千字文》原名《次韵王羲之书千字》,是由一千个不重复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周兴嗣奉梁武帝之命编撰。它既是启蒙识字教材,又是习书法的范本,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作为影响广远的蒙学经典,还被翻译为日文、英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其基本目的是识字。要读懂蒙学经典,学会并使用通用汉字,必须了解文字的构形理据。《千字文探源》共分四个板块:带拼音的原文、现代汉语译文、对原文的串讲、解字,而重是解析《千字文》1000字的构字理据及其意义系统,涉及约500个构字部件的形体分析。可适应中小学语文课程和社会上相关爱好者的识字解字需要。因此,《千字文探源》实际上是学习通用汉字的基础教材。


伤寒论(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30.00
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现存早的中医临床经典著作,它所确立的六经辨证论治体系,拓了中医临证医学的新纪元,成为后世中医诊治疾病的准绳。全书以理、法、方、药相结合的方式阐述了多种外感病和许多杂病的辨证论治,涉及中医方剂学、药剂学、护理学等多方面的内容,对中医的发展和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的方剂被后世称为“经方“,张仲景也被称为““医圣”。


墨子
¥21.99
墨子(前468-前376)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 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后世多散佚。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乾隆时,卢文昭、孙星衍互校此书,略有端绪。毕沅在卢、孙二人基础上,"遍览唐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正其讹谬,又以知闻疏通其惑"。 此版《墨子》选用浙江书局《二十二子》本为底本,行标,除明显的注文错误径改外,皆依原本。毕沅校注抽出,作为注释至于每段之后,更加便于作者阅读。

黄庭外景经:道家内修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寿世长生之妙典”(国学网原版点注,傅刚审定)
¥1.65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


人物志: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7.99
《人物志》全书共三卷十八篇,三国魏刘劭所作,南北朝时西凉刘炳曾为之作注。是一部系统地阐述人才理论的典籍,也是一部研究魏晋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书。汤用彤认为,从《人物志》中可以看出曹魏初期学术杂取儒名法道诸家的特点,“故甚具历史上之价值”。


诗经译注
¥53.20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创了我国文学创作的现实主义传统,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本书前撰《引言》,对《诗经》作简要介绍。每卷前有解题,说明本卷体裁(风/雅/颂)的大体来源和写作特。正文全文今译,重字词出注,诗后附评析,概括本篇主旨。全书结构完整,体例清晰,简明易读,是适合一般读者的普及读物。


諸病源候論
¥40.50
《诸病源候论》又称《诸病源候总论》、《巢氏病源》。古代汉族医学名著。共五十卷。隋代巢元方等撰于大业六年(610)。中国最早的论述以内科为主各科病病因和证候的专著。该书总结了隋以前的医学成就,对临床各科病证行了搜求、征集、编纂,并予系统地分类。全书分67门,载列证候论1739条。叙述了各种疾病的病因、病理、证候等。诸证之末多附导引法,但不记载治疗方药。


中国古典文化大系:晏子春秋译注
¥11.65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晏婴言行的著作。分内篇、外篇两部分,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谏上、谏下主要记叙晏婴劝谏齐君的言行,问上、问下主要记叙君臣之间、卿士之间以及外交活动中的问答,杂上、杂下主要记叙晏婴其他各种各样的事件。外篇两篇内容较为驳杂,与内篇六篇相通而又相别。各篇之间的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互有联系,个别的还有互相矛盾之处。《晏子春秋》的成书和其他先秦古籍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一时,而是有一个编缀、整理和形成定本的过程。


浮生六记
¥11.99
本书所收五部佳作,均为明清以来文人悼念亡侣之作。述及人物身世、家常琐记,句句情真意切令人唏嘘。这些回忆性的绝美文字,今以“忆语体”称之。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字三白)的自传体散文。全书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叙述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以及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本书文字清新真率,无雕琢藻饰痕迹,情节则伉俪情深,至死不复;始于欢乐,终于忧患,漂零他乡,悲切动人。 《影梅庵忆语》是明末清初学者、诗人冒襄(字辟疆)所撰的一部散文小品,词句清丽,感情真切,与沈复的《浮生六记》齐名。“影梅庵”是冒辟疆的书斋名,《忆语》所记,则是追忆他和其妾秦淮名姝董小宛的爱情故事。名士名媛,才情俱至,字里行间,哀感惋艳,虽琐碎记来,却情真语挚。 《寄心琐语》是余十眉先生为纪念其妻胡淑娟而撰写的,民国七年(1918)刊成。胡淑娟知书达理,颇善文墨。无奈天嫉红颜,英年早逝,余十眉悲痛至极,写下了这篇《寄心琐语》。 《秋灯琐忆》是清代文人蒋坦所作散文集,记述了他与爱妻秋芙的日常生活琐事。这是一对情深意笃、才情清绝、心性淡远的夫妻。他们意趣高雅,性情相契,尽管生活贫寒,却整日涵泳于琴棋书画中,陶然忘忧。全书文辞优美极美,叙事传情栩然哀切,催人泪下。 《香畹楼忆语》是清嘉庆年间陈裴之为悼念其亡妾王子兰而作。陈裴之是清代诗人,字孟楷,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的爱妾王子兰,所居为香畹楼,又字畹君,故《香畹楼忆语》得名于此。本书问世伊始,即获高度赞誉。


陶庵梦忆(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19.20
汉学家史景迁说:“明朝灭亡时,张岱四十八岁,尔后他得去面对一个残酷的事实:让他活得多姿多彩的辉煌明朝,被各种竞逐的残暴、野心、绝望、贪婪力量所撕裂,土崩瓦解,蒙羞以终。他反复追思回想,事情愈是清晰,如迷雾笼罩的路径,于眼前重现,诸多遗忘的嘈嘈低语,也咆哮起来……” 嘈嘈低语,是张岱娓娓展的叙事方式;咆哮,是文字背后痛定思痛后的心情。 “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作者在《陶庵梦忆》的自序里,一句苍凉的低吟奠定了全书的基调。但是八卷本的《陶庵梦忆》作者写到的则都是自己往昔快乐的经历,品茗、赏花、观剧、访古、宴饮、雅集……奢华而不失优雅的场景,将种种世相展现在人们面前,往事并不如烟,张岱在娓娓的叙述中,寄托了自己的家园之悲,故国之痛。


《花庵词选》
¥40.80
《花庵词选》包括《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十卷和《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十卷两种。前者选录唐与北宋词人134 家,凡515首;后者选南宋词人88 家,收词760首,后附黄昇自己的词作38首。此次整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以《四部丛刊》为底本,《中兴以来绝妙词选》以陶氏涉园影宋本为底本。《花庵词选》是一部收罗宏富且编排有序的词选,全面展示了唐宋文人词发展的历程和风貌,具有“选词存史”的特色。*,收罗宏富,别择精当,可显现一代词林风范。第二,反映当时重豪放、尚清雅的潮流。第三,编排体例,以人立目,有一条明确的时代发展线索贯穿其中。第四,黄昇选词以博观约取见称,不少词人赖此以存,又有小传,多录词人姓名、字号、籍贯、仕履等,或引时人以及自己的评语。编者新集后人评语,更具文献价值。


管子: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6.90
《管子》,作者托名管仲,是战国诸子中的重要著作,主要追寻、总结春秋早期政治家管仲辅佐齐桓公成就霸业的历史经验。其中*特色的是他的“富国”主张和消费刺激就业的经济论,不仅是中国思想史中的奇异一笔,而且至今仍有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