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6折 错把妻子当帽子
错把妻子当帽子
【英】奥利弗·萨克斯;赵朝永译
¥47.99
我们必须在桎梏中寻找自由,在残缺中寻找圆满。 在疾病与死亡的框定下,生之意义与顽强得以彰显。 最会说故事的神经科医师奥利弗·萨克斯,以其专业的知识背景,以纪实文学的形式、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将脑神经病人的临床案例,写成24个深刻感人的故事。 24个故事中的病人都因脑神经疾病,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但与这种残缺相伴相生,他们身上也都有着某种天赋。他们以自身尚存的能力与天赋,顽强地突破疾病带来的限制,拥有了精彩甚至可称辉煌的人生。他们的人格熠熠闪光。这对我们普通人的意义是——生命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但也总能自行寻找出路。
一周特价12.9-12.22 死亡不值得骄傲
死亡不值得骄傲
[美] 约翰·冈瑟
促销价:¥1.99|¥11.99
  这是一本真正“催泪”的书,勇气、理解、对未来的渴盼以及亲情,都融入一体。   本书是美国记者约翰·冈瑟所写的回忆录。书中描述了冈瑟的儿子约翰尼因脑瘤而衰弱和死亡。全书由两部分组成。*部分讲述了约翰尼从生病到离世的整个过程;第二部分包含约翰尼写的信件、日记摘录以及他母亲弗朗西丝·冈瑟的一篇短文。   本书出版后,号称“美国新闻界*夫人”的多萝西·汤普森如此评论道:(它)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生命所能达到的*高勇气、宁静、真实和美丽;向我们展示我们活着就会死去,生与死为是一体。
满3件6折 不情愿的照护
不情愿的照护
[英]不情愿的照护者
¥41.86
我们该怎样在守护好父母的同时,安放好自己的焦虑? 《不情愿的照护》始于《卫报》的一篇文章,在2019年1月走红,讲的是一个匿名的中年男子搬回他年迈患病的父母家住,讲述了他在个人和职业生活分崩离析的同时,回到童年的家照顾日益虚弱的父母的经历。本书以日记的形式展,共有四个部分,记录了2017年11月到2019年7月近两年间照护父母的日常。 故事从一个电话始,87岁的父亲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医院,留下89岁的母亲独自在家。所以作者收拾了一个小袋子,回家帮忙。但是,他的生活就像父母的健康一样迅速崩溃了……作者被困在你长大的房子里,重新和与养育他的人一起生活,所有事情都在考验着他的理智和耐心。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作者通过写日记自我舒缓,他的日记充满了对自我坦诚到残忍地剖析、对生活真实的记录、令人又哭又笑的英式幽默。了解之后,会释然。
满3件6折 历史的侧影
历史的侧影
叶永烈
¥23.40
《历史的侧影》是著名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先生据采访实录整理成文的系列文章的合集。本稿文章均已在国内刊物《同舟共济》上发表过。本书是对中国大陆政坛先辈的寻访文章,如《在吕正操将军家》、《儒将熊光楷》;本书是对台湾的访问纪实,包括从日记角度来观察台湾政坛的《从日记解读两岸政坛》、追寻曹聚仁先生作为国共密使事情踪迹的《国共密使曹聚仁》、从不同角度审视李登辉政坛角色的《反复无常的李登辉》及台湾访问期间杂文琐记的《台湾访见录》等;本书是对海内外知名学者、文化及社会名人,包括对钱学森、傅雷、韩素音、梁实秋、庄则栋及陈逸飞、谢晋、李宁、黄健翔等的寻访笔记。本书稿所有文章为叶永烈先生的采访实录整理而成,本稿中的采访对象不涉及敏感人物,采访内容也不涉及任何敏感话题,符合出版的要求。
感悟医途
感悟医途
武文彩
¥6.00
全书分为两部分,部分讲了我在这些年医学生涯中的一些感悟和见解,医患之间如何创建平等的关系,以及如何做一个好医生、好护士、好患者。第二部分主要写医院的经营管理,怎样使经营管理能够为医患和谐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和和谐的外部环境。
满3件6折 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的悲喜
抱歉,我动了你的脑子:一位神经外科医生的悲喜
(美)弗兰克·维托斯克著;吴程远译
¥49.80
神经外科守则第三条:只要病人还活着,你永远有办法把他弄得更惨! 一位钢铁工人,半路转行学了医,误误撞了有“医学桂冠”之称的神经外科,由此启了一段甘苦相依的修炼之旅,也见证了那些事关生死的黑色幽默:患有21三体综合征且只有一条椎动脉的安迪、抱着小兔子玩偶与死神抗争的瑞贝卡、抢在脑瘤杀死她之前生下孩子的莎拉……他每天要面对的是“疼痛”“创伤”和“瘫痪”,要造物主最不愿让人动的“脑子”,要每时每刻行走在刀锋边缘,也要有受失败和死亡的勇气。 这是一本改编自真实经历的纪实故事集。在描画那些撼动人心的生死时刻之余,也以自嘲幽默的笔触记录了神经外科医生的心路历程,思索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将我们拉回交织着药水、针筒和手术刀的现场,目睹一幕幕真实人生。
满3件6折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徐志耕
¥49.00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沦陷。30万以上中国人被俘军民被惨杀。日军在疯狂杀戮的同时,还大肆奸淫妇女,进行大规模的抢劫、焚烧和破坏。其手段之残忍,行为之野蛮,令人发指。这段血腥的历史是现代文明*黑暗的一页,是每个中国人都不该遗忘的耻辱。 这场浩劫是中国人永远的疼,也是全人类的耻辱。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的性质比二战时德国纳粹杀害犹太人更严重,毕竟纳粹屠犹是一个党屠杀一个民族,而南京大屠杀是一个民族屠杀另一个民族。这值得整个人类深思。然而,日本至今尚有人根本上否认发生过南京大屠杀,尚有人著书撰文为侵略者开脱罪责。 作者亲自登门一一拜访当时在世的近百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获得了大量*手鲜活资料。他以饱蘸国人血泪的文字,穿透历史的风烟,以详尽的事实,将这一事件的始未呈现给读者。
满3件6折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
[德]娜塔莎·沃丁
¥36.99
“如果你看见过我曾见到的。”母亲总是一再重复这句话。 “亲爱的上帝,请让我感觉她感觉到的,只要一瞬间就好。”多年之后,女儿这么说道。 娜塔莎·沃丁十岁的某天,母亲出门,再也没有回来,后来才得知母亲自沉雷格尼茨河,没能留下只言片语;父亲则酗酒,终日埋首俄语书籍。——在那之后,作者才意识到自己对她一无所知,*知道的是她来自马里乌波尔,1943年作为强制劳工被驱离乌克兰,前往德国。凭借少得可怜的线索,娜塔莎·沃丁一一地把碎裂的瓷片拼在一起,她发现,这个家族的过往是一个巨大的谜,是一则关于东欧苦难的历史寓言……作者用迷人的方式完整还原了一部母亲的个人史、家族史、二十世纪动荡史。虽然这是一部非虚构作品,却比虚构作品更魔幻,更戏剧化,也更惊心动魄。
满3件6折 飓风掠过蔗田:一个中国记者的古巴见闻录
飓风掠过蔗田:一个中国记者的古巴见闻录
刘骁骞
¥29.00
在过去的六年中,记者刘骁骞曾九次深度探访古巴。在亲历卡斯特罗逝世、奥巴马访古、美古复交等诸多历史事件的同时,他试图记录下古巴的社会气氛和人的状态:从电影学院学生到文学巨匠海明威,从国营冰激凌店到城市里的雪茄厂,从吟游歌谣到音乐剧演出,从菜市场的自由定价到民众出境许可“白卡”的废止……在这个被时光冻结的国度,探索平静表面之下的隐秘、热忱、困境与生机。
开颅:“牵动神经”的医疗故事集
开颅:“牵动神经”的医疗故事集
杰伊·韦伦斯
¥34.00
神经外科的世界,是颅骨、沟回、灰白质、额颞叶脊髓;是中风、脑疝、积水、枪伤、胶质瘤、动静脉畸形;是显微刀剪、双极、剥离子、吸引器、手锯、电钻、骨水泥;是“硬脑膜的那一刻,浓液喷涌而出”……是各种脑手术的困难和风险:脑区和病灶间没有明显边界,要想各种办法保证切除正好;是显微尺度下连续数小时稳健无颤抖的雕琢;心可以换,脑子却不可以;为追求更好的预后,还要给胎儿做剖宫的脊髓手术;是争分夺秒地避免患者瘫痪甚至死亡,有时还要用黑鹰直升机运送转院;饶是如此,成功率也并不总是很高。 哪个孩子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弦:活泼的小姑娘,可能上一分钟正和全家一起看电影吃爆米花,下一分钟就突发脑内病变晕厥,令父母魂飞魄散;为儿子的摩托赛观战的父亲,绝想不到自己会碰到什么……儿科手术尤其困难:孩子器官微小、发育未完;但儿童的恢复力也更强,还往往会从早年的生死关头学到了泽被人生的东西。 本书即是一位小儿神经外科医生的自传式写作。他继承了战斗飞行员父亲的取和沉着,执业20余年,从菜鸟成长为骨干;也被各种生死悲欢动,在收到15年前患者的婚礼喜帖时,他觉得一切都很值得;却不免自己也生了腿部神经瘤,甚至传奇的父亲也因渐冻症早早撒手人寰。透过本书,作者分享了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手术案例,吐露了医生的感悟和心绪,用细腻的笔触和洞察,在展现外科医生的坚毅果敢之余,更有这个群体身上难得一见的柔情。 ?
满3件6折 出没风波里
出没风波里
叶永烈
¥19.99
    纪实名家叶永烈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的创作,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他着重于中国现当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的追寻探访,作品几乎本本都是敏感题材,其出版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风波曲折。     《出没风波里》集结了叶永烈采访生涯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些回顾中的精彩故事,既浓缩了中国现当代史,又聚集了历史见证人。它提供了一种别生面的讲述角度,对一些曾影响中国现当代历史程的重要人物行了抢救式采访,对一些中国现当代历史中的拐事件行了关键的碎片式捞,通过当事人和知情者的口述还原了许多重要的历史时刻,娓娓道来的平静讲述里涌动着大浪滔天的风波。这是对历史的私人视角的补充式钩沉,对于读者了解现当代历史很有价值。
满3件6折 是家人,也是凶手: 绝望照护者的自白
是家人,也是凶手: 绝望照护者的自白
NHK特别节目录制组
¥40.60
“照护杀人”,一个自相矛盾的词语,一种非同寻常的谋杀。犯罪者并非全受恨意驱使,相反,他们一直肩负着照护的重担。在杀死至爱家人的那一刻,他或她,到底有过怎样的挣扎?如果有一天,我们要承担起照护家人的责任,应该如何面对?当身边人陷入无法言说的照护困境,我们能做些什么? NHK 特别节目录制组围绕“照护杀人”案件在日本全国范围内进行了深入调查,通过案件卷宗案发现场周边走访、与当事人对话以及相关人员的采访,揭示了 11 桩照护杀人案件背后令人心酸的真相。这些案件聚焦于高龄者互相照护的“老老照护”、为照护而辞去工作的“离职照护”、*容易被忽略却*痛苦的“初期照护”等照护难题,试图找寻犯下照护杀人罪行的真正原因,探讨预防悲剧再度发生的方法,为我们设身处地理解照护提供了一个*的视角。
满3件6折 娜斯佳的眼泪
娜斯佳的眼泪
[德]娜塔莎·沃丁
¥39.99
  1993年的一天,娜塔莎在家里放了一张俄语唱片,身旁的清洁女工娜斯佳突然泪流满面,她这才意识到,娜斯佳是母亲去世后首个和自己产生交集的乌克兰人,她不仅在基辅受过高等教育,还是土木工程师……   她是怎么从乌克兰的高级工程师摇身一变成了柏林清洁女工的?为什么没有护照也要去德国?又如何和大学恋人分别,再嫁给了德国的楼房管理员?《娜斯佳的眼泪》延续了“马里乌波尔三部曲”前两部的脉络,聚焦于一位来德的乌克兰女性,串联起无数东欧人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的遭遇,讲述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缝隙与时代转折下,一个人的破碎与一代人的四散流离。
满3件6折 凝视深渊 : 悬案、侧写和我对破译犯罪心理的探索
凝视深渊 : 悬案、侧写和我对破译犯罪心理的探索
[ 美 ] 安 · 沃尔伯特 · 伯吉斯 [ 美 ] 史蒂文 · 马修 · 康斯坦丁
¥48.30
1978年9月中旬的一天,安·沃尔伯特·伯吉斯到了一个陌生人的电话。此时的她已经是美国性暴力受害者心理创伤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她的一系列研究不仅充分论述了性暴力受害者遭受的巨大心理创伤,也颠覆了学界对性暴力行为的系统性认知。当时的伯吉斯或许不会想到,这个来自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电话邀请将彻底改变自己的学术生涯和人生轨迹,引发犯罪心理学界的巨大变革,甚至在流行文化中掀起不小的波澜。 20世纪70年代后期,一股暴力的暗流正在席卷美国。不仅性犯罪和谋杀案件的数量在不断攀升,手段残忍血腥、警方束手无策的重案、悬案也层出不穷,对公众的心理产生了极为负面的影响。联邦调查局的邀请正式拉了伯吉斯数十年犯罪心理学研究和执法的帷幕。在那里,她先是通过向探员解读罪犯和受害者的心理来帮助探员理解性犯罪,之后又基于与受害者以及大量已落网罪犯的深度对谈,将科学、定量的手段引联邦调查局新成立的行为科学调查组,创了现代犯罪侧写方法,用一种系统化的方式提取犯罪嫌疑人的犯罪和行为模式以及个人特征,并对其下一步的动向做出预测。在犯罪侧写方法的指引下,一个又一个在公众中引发巨大恐慌的凶案嫌疑人落网:虐杀3名未成年人的美国空军雷达技术员;智商128,作案81起,行踪覆盖美国12个州的“滑雪面罩强奸犯”;残忍杀害、肢解10人(包括3名家人)的“女大学生杀手”;犯下10起命案,强烈渴求关注,主动与警方通信的“BTK杀手”…… 犯罪侧写方法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不仅让联邦调查局内部一度持怀疑态度的同事口服心服,还为犯罪侧写师们赢得了“心灵猎人”的称号。伯吉斯和同事破获的重案、悬案以及落网的罪犯也不可避免地渗了流行文化,无论是小说和电影《沉默的羔羊》,还是连续剧《心灵猎人》《犯罪心理》《法律与秩序》,都有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基于他们侦办的这些案件。 《凝视深渊》是伯吉斯对自己职业生涯的全面回顾和自我审视,既有在犯罪嫌疑人再次犯案前将其缉拿归案的欣喜,也有对受害者的强烈共情与关怀,还有对侧写可能导致无辜者蒙冤的遗憾与反思。关于侧写师和他们破获的重案、悬案,已经有太多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但几乎从来没有人提及他们中的真正主脑和唯一女性。现在,该倾听她的故事和声音了。
满3件6折 独自上路:一个九岁男孩的边境历险
独自上路:一个九岁男孩的边境历险
(萨)哈维尔·萨莫拉著 舍其译
¥56.00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哈维尔·萨莫拉的童年真实经历。 哈维尔出生后不久,父亲因内战离萨尔瓦多、逃亡美国,母亲因为找不到工作,在他五岁时也偷渡美国。哈维尔九岁时展了他的冒险旅程,他要从萨尔瓦多小镇出发,经过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穿越美墨边境沙漠,全程近5000公里。他将离深爱的姨妈和外婆、外公,去和许久不见的父母团聚。哈维尔没有亲人陪伴,独自上路,身边是做偷渡生意的蛇头,还有一群也要越境的陌生人。他预计,这次旅行只要两周。 九岁的哈维尔,小脑袋瓜里能想象的就是冲父母的怀抱,依偎在他们的床上,再次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无法想象前路上等待他的种种危险:在海浪浪头狂乱颠簸、在沙漠烈阳下无情跋涉、在士兵黑洞洞的枪口下瑟瑟发抖,还有美国移民局的无情逮捕,同伴的欺骗……他也想象不到,两周竟变成漫长的两个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而他身边的年轻偷渡者们,组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假冒”家庭,温暖地包围他。 本书是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提供了一次直、细腻、身临其境的体验。本书展示的不仅是一次充满危险和近乎不可能的旅程,也展示了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人类能传递出的奇迹般的善良和爱。 《独自上路》是哈维尔·萨莫拉的故事,但它也是其他数百万人的故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离家园,去往他乡。
满3件6折 回家
回家
孙悦
¥41.86
2021年这个春节,对于孙海洋一家来说,才算是真正的新年。2007年至2021年,14年又57天的寻找,30多个城市的奔波,5172个日夜的守望,孙海洋终于找到了儿子并带他回家,一家人整整齐齐,圆圆满满,这是真正的小团圆。 孙海洋的半辈子都在奔跑:15岁始,他陆续在武汉、三峡、永顺和深圳为了生计东奔西跑;33岁,儿子失踪后,他背着一个装满资料的旧书包继续奔跑;47岁,他终于在警方的帮助下找到了孩子,但是他依然在奔跑…… 在“结局”之外,希望此书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仍旧在路上前行的寻找者,关注到国家和社会层面在司法变革之上所不断做出的努力。无穷的远方和无数的人都与我们相关,这个世界也值得我们鼓起勇气坚持对希望的追寻。
满3件6折 东京贫困女子
东京贫困女子
[日]中村淳彦
¥15.99
在这本书的采访中,有在学典礼前被迫风俗行业的花季少女,有付不起医疗费用的东京大学硕士,有名校毕业却因为贫困不得不让孩子退学的单身母亲……她们中很多人高学历、家境良好,似乎和贫困毫不沾边,她们的人生看似风调雨顺,背后却是一步也不能后退的贫困深渊。其实,她们不在远方,她们也可能是我们。
满3件6折 当呼吸化为空气(修订版)
当呼吸化为空气(修订版)
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
¥49.80
“全世界只有百分之0.0012的人在36岁就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Paul Kalanithi)是其中之一。当你读到这本书时,他已经不在人世。 过去的他,毕业于斯坦福、剑桥和耶鲁医学院,是经过多年艰苦训练、医术高超、前途光明的神经外科医生;现在的他,是肺部布满肿瘤、日渐虚弱,需要定期化疗的患者。 当生命的尽头突然来临,当他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的灵魂,他始以医生与患者的双重身份,回顾与记录自己的一生,探讨医学与伦理,亲情与爱情,以及人到底为何值得一活。 当躯体逐渐衰竭,灵魂却日益坚韧。在走向生命终的路上,保罗创造了一个新的未来,也给出了对生命的终极回答—— “我无法前行。我仍将前行。”
满3件6折 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
不朽的落魄:十三个科举落榜者和他们的时代
徐海蛟
¥20.40
这是一部探究“失败者”面对人生苦难时如何抉择的人生之书。 杜甫、李贺、温庭筠、姜夔、王冕、唐寅、吴承恩、徐渭、张岱、金圣叹、顾炎武、蒲松龄、吴敬梓,这十三位科举落榜者,当时俱是落魄失意人。但他们不朽的人格和作品,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迹。他们多舛的人生经历、不凡的精神气度与人生格局,很值得言说。 作者以深邃通达的笔致体察和还原“失败者”的世界,以深厚的人文积淀剖析中国书生的生命基因,展现他们生活的时代和中国科举的取士逻辑,呈现出一条走向清晰的中国文人命运脉络。对生活在“内卷”时代的我们,提供了一种极具高度和个性的参照。
可是,我开的是书店
可是,我开的是书店
孙晓迪
¥35.90
2017年,孙晓迪怀着对独立书店的美好想象,在沈阳创办了离河书店。了没两个月,她就发现一切都跟她想的不一样。她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问题是挣不到钱。 在这本书里,孙晓迪毫不遮掩地讲述了书店这件事带给她的痛苦与愤怒。她痛骂跟书店抢资源的电商平台,嘲讽走书店的各种奇葩顾客,也劝说过很多想书店的人,让他们离书店远一。不书店的人不会知道:书店并不是美好无垢的桃花源,只是一桩尘世中的凡俗生意。 疫情三年,离河书店生死飘摇,几乎每个月都在倒闭的边缘挣扎。是陪伴离河书店一路走来的忠实顾客们给予的支持与温暖,让孙晓迪几番犹豫,还是顽强地把书店了下去。 “不书店的理由有一万个,但只有一个,也能让我坚持下去。喜欢书店的人还有很多,他们需要我,需要我的离河书店,那我就陪着他们把书店永远下去。”
满3件6折 下沉年代(白宫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拜登上任后美国何去何从?通俗版《美国陷阱》,面对面访谈民主党前幕僚,深刻解读美国为什么会衰落。)
下沉年代(白宫之乱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拜登上任后美国何去何从?通俗版《美国陷阱》,面对面访谈民主党前幕僚,深刻解读美国为什么会衰落。)
(美)乔治•帕克
¥29.99
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作品 《光荣与梦想》之后的美国新史,一部定义我们时代的史诗 许倬云、刘擎、周濂、欧逸文一致推荐,一本书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 仿佛在一夜之间,世界轰然倒塌。所有老派的行事规矩和道德准则被抛在一旁,华盛顿的说客比政客还多,纽约交易部门不再有禁忌,佛罗里达州的楼价跌到谷底,铁锈地带的钢铁工厂相继关门,南方的农场不再耕种烟草。富者更富,穷人更穷。 《纽约客》专职作家乔治·帕克跟踪四位不同阶层的60后美国人——追逐美国梦的南方白人农民,失去工厂岗位的非裔女性工人,在华尔街和华盛顿之间穿梭的精英,借互联网经济发迹的硅谷大佬——展现四段沉浮人生,揭四种阶层剧痛,写出一代人的愤怒与悲哀。 这是维一一代生活不断下沉的美国人:他们生在战后经济增长的黄金年代,摸爬滚半生后,却迎来传统社会结构的轰然倒塌。 在主角的故事之外,此书如电影镜头般扫视美国近三十余年的社会变迁,绘成一幅文化、经济、政治交织的全景流动长卷。作者为政客纽特·金里奇、作家雷蒙德·卡佛、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说唱歌手Jay-Z等人立传,以十位时代偶像映射出十种或回响、或沉沦的时代精神;也记下成千上万迷失在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者,成千上万占领华尔街的抗议者,成千上万挣扎在生存线上的沉默者,写尽美国梦碎三十年。 阅读《下沉时代》,如同坐在前排观看美国梦的午夜葬礼。这是献给每一个美国人的安魂曲,也是一本关于时代转折及世界剧变的当下启示录。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