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链接
链接
(美) 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Albert-László Barabási)
¥19.20
《链接:商业、科学与生活的新思维(10周年纪念版)》带给了我们一种整体的、关联的、系统论的审视世界的方式,使我们不仅仅将视野局限于孤立的单元。广泛存在的链接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样、从平凡到璀璨的桥梁。重温《链接》一书,领略科学家们在网络科学伊始对链接泛在性、数据复杂性、规律普适性的认识和思考,对我们在大数据时代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将大有裨益。《链接:商业、科学与生活的新思维(10周年纪念版)》可以被视为复杂网络的基石,大数据时代的开端。
厚黑学全集
厚黑学全集
李宗吾
¥2.92
本书以1935年成都《华西日报》社出版的《厚黑丛话》、《社会问题之研究》、1936年成都晨钟书局出版的《中国学术之趋势》为底本,广泛收集李宗吾各个时期的作品精心编撰而成。
59元6本 洋盘
洋盘
(美)沈恺伟
¥41.40
洋盘,四川方言中,有洋气、拉风的意思。 上海方言中,则指外来人不太了解本地习俗。作者用作书名带有一自嘲。 本书是美国作家沈恺伟(Christopher St. Cavish)讲述他在中国经历的一本非虚构文学作品。 2005年,24岁的沈恺伟离家乡——美国东南部城市迈阿密,以年轻厨师的身份游历至香港,又机缘巧合得到一份在浦东香格里拉jiu店翡翠36餐厅的工作,由此始了他在上海近20年的生活。 从蕞初跌跌撞撞闯一座陌生城市,不知道自己能在这里待多久,到骑着挎斗摩托穿越5000公里寻路中国,从躲在外籍人士舒适的“泡泡圈”,到花10年寻访一位手工锅匠,以《上海小笼包指南》出圈……他穿越在两种文化间,一年又一年,学会了当一个成年人,学会了爱,学会了痛苦,也见证了改革大潮下中国的变迁。 冥冥中似乎有一个声音在召唤他,而直到来到中国,他才发现自己与这个国家的深刻渊源。
59元6本 大叔型社会的女孩们
大叔型社会的女孩们
(日) 笛美 ;陈菁 译
¥42.00
本书描述了日本职场女性严峻的生存现状,以戳穿日本职场“无法看见”的女性受歧视细节而引起诸多读者的共鸣。日本社会被戏称为“大叔型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大叔文化”,滋生了职场和生活中被认为理所当然的女性歧视,职场女性的处境十分尴尬,20多岁公司,30岁结婚去当家庭主妇似乎才是本分的生存之道。大叔型社会的真相是什么?大叔型社会的破绽在哪里?如何在这样的社会做一个闪闪发光的女性?本书在日本出版后,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舆论支持。
59元6本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惊呆了!原来这就是社会学
(日)田中正人;(日)香月孝史
¥35.40
风趣可爱的漫画×专业严谨的知识干货×清晰简洁的思维脉络 一本轻松明快、人人都能读的社会学门指南! 从现代到当代,面向未来,社会学关键人物及其核心理念一目了然 个人生活与社会历史之间有着怎样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本书画给你看! 上至学科奠基人奥古斯特·孔德、埃米尔·涂尔干、格奥尔格·齐美尔、马克斯·韦伯,下至当代中流砥柱安东尼·吉登斯、乔治·瑞泽尔、齐格蒙特·鲍曼,76位重要的社会思想家超萌登场 从炫耀性消费到文化资本,从社会失范到风险社会,从公共人的衰落到诸众的崛起,超过300个重要社会学概念,轻松get!
59元6本 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美]施坚雅;译者 史建云;徐秀丽
¥34.00
1949年,康奈尔大学年轻的博士候选人施坚雅怀着对中国研究的热情来到战争中的四川,安顿在成都西南的高店子,展了对中国乡村的田野调查。他努力学习四川话,住农户家中近距离体验乡村生活,也常常坐到茶馆里与人聊天,观察中国社会的运行方式。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从市场角度研究中国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逐渐从市场运作中发现了理解中国社会的密码。 基于在高店子的田野调查以及大量文献资料,施坚雅在本书中引“中心地”“六边形模型”等概念,剖析传统中国乡村社会及其现代变迁,提出了著名的市场体系理论和基层市场社区理论,跳出行政划分的范围,为中国研究拓了新局面。本书是施坚雅模式的理论起和基础,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领域产生了广泛反响,至今仍是中国研究绕不的经典之作。
59元6本 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心悦读丛书)
倍速社会:快电影、剧透与新消费文化(心悦读丛书)
稻田丰史
¥34.80
是什么让我们等不及看完一部电影?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倍速观看视频。2小时的电影,如果觉得无聊,可以用1.5倍速;想提前知道情节发展,可以看剧透。 倍速播放的用户多为年轻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作品用台词表达一切? “作品欣赏模式”与“信息收集模式”有何区别? 倍速视听的实质是“享乐主义”? …… 本书的调查发现的事实是——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不得不这样做的迫切性。 倍速播放的习惯不过是碰巧露出地表的现象之一,其实它早已深深“扎根”于地下。到底是什么样的土壤任由这种根系肆意蔓延的呢?这就是我想在本书中弄清的问题。——稻田丰史(本书作者)
点燃理性的火焰
点燃理性的火焰
【瑞典】克里斯特·斯图马克;侯世达(英译)、梅剑华(中译)
¥62.99
陈嘉映推荐!“集异璧”作者侯世达七十岁之际英译力作! 史蒂芬·平克赞其为“真正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一本书” 拥有一个普遍宽容和尊重科学的真正放的社会 茨威格关注的欧洲,曾从科学步速度惊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富于启蒙精神的辉煌时期迅速转变为非理性和狂热的梦魇时期。我们今天又重蹈覆辙,不过,是在全球的尺度下。科学步从未如今天般令人印象深刻,信息和知识从未如今天般唾手可得,独裁政权和专制政府力图愚弄人民从未如此困难,一个人的思想从未如此便捷地被全球的听众听到。 本书源于作者在21世纪的头20年对理性和启蒙的关切。在这20年里,宗教激主义、伪科学、文化相对主义、后真理相对论、阴谋论和其他反科学的态度像野火一样在全世界蔓延。 本书对理想主义的表达非常清楚、具体、令人愉悦。克里斯特喜欢用例子(包括故事)来表达他的观,他在本书的每一章中都很好地运用了这些例子。希望克里斯特的梦想——一个普遍宽容和尊重科学的真正放的社会——能成为现实,至少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他自己的贡献,尤其是这本令人惊叹、颇具个性的著作,把梦想变成现实。
中产上海: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阶层的崛起
中产上海:中国式现代化与新阶层的崛起
李成
¥68.60
中国中产的崛起是对共同富裕理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效诠释。今日中国中产既有强烈取的经济发展动力、强有力的爱国与世界眼光,同时对全球化、西方霸权衰落、动荡中的中美关系有着独立且敏锐的观察、研判,具备坦率与直的批评谏言能力。中国中产的迅速兴起和爆发性增长,将驱动中国国内的发展,并直影响中国的对外姿态。 作者从社会、经济、学术、艺术等各个层面介绍分析了以上海中产为代表的中国中产的生活状态,并且以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调查为切,理性看待中国崛起与发展,聚焦“中产”这一中国社会力量,并置于当今中美关系的大背景以及全球化新局势中来理解这一讨论。
59元6本 社会性征服地球
社会性征服地球
[美]爱德华·威尔逊
¥39.60
探索真社会性的起源,揭示人类成为地球主要力量的化逻辑。 对于人类处境的探索和追问一直是很多学术大家关注的主题,每次探讨都会引发社会各个层面的热议。本书英文版在出版后引发了学术界的巨大震荡,它颠覆了在学界广受认同的亲缘选择理论,重新讲述了人类的化故事,证明群体选择才是人类化的首要推动力。威尔逊用他广博的博物学视角,融合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带领我们深人类社会的核心区域,给出了jue无仅有的解释。可以说,除了爱德华·威尔逊,没有人能够给出如此宏大、深刻的阐释。 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问题给出有史以来蕞为清晰的解释! 作者借用“高更三问”做骨架,勾勒出人类演化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以及我们是谁三个问题的大画面,将群体选择、真社会性、基因-文化协同演化等关键概念悉数囊括在内,让人沉浸其间。威尔逊用“逾层凌域”的“变焦思维”向我们展示了道德、宗教及创造性艺术的生物性起源,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提供了有史以来蕞为清晰的解释。
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48.00
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如何解释欧洲近代初期数十万“女巫”被处死?为什么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全书分为五个部分:15世纪前农民和工人的日常斗争;土地私有化和扩张的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机械身体观的兴起;欧洲大陆的大规模猎巫;猎巫策略在美洲的重演与当地妇女的反。 通过回顾这段300年的历史,费代里奇表明:猎巫运动是资本主义对于社会再生产合理化的过程体现,它为现代社会组织的两个核心原则即劳动能力和自我所有权提供了必要支撑。换言之,对女性生育和身体的控制(以攻女巫为代表)是资本主义实现原始积累的关键步骤。 费代里奇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的原始积累学说和福柯的身体理论,对于传统历史叙事和理论范式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
59元6本 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实践论》《矛盾论》及其当代价值
共产党人的看家本领:《实践论》《矛盾论》及其当代价值
陈麟辉
¥16.99
写作于延安时期的《实践论》和《矛盾论》(以下简称“两论”),是**著名的哲学代表作,是*哲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和精华所在。本书努力梳理《实践论》《矛盾论》在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形成背景、历史地位、科学内涵,并就这两篇经典著作产生的全面影响和当代价值展了探讨。
红药丸与厌女症
红药丸与厌女症
[美]多娜·扎克伯格
¥79.00
电影《黑客帝国》中,墨菲斯给尼奥两个选择:“吞下蓝药丸——故事结束,你从床上醒来,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一切。吞下红药丸——你留在这个乐园,我来告诉你兔子洞有多深。记住:我提供的只有真相。” 在美国第五大网站Reddit上,最有影响力的男性论坛的名称就是“红药丸”(The Red Pill)。它的成立标志了网络厌女的全新阶段——他们不仅嘲弄和贬低女性,也同样相信,在这个社会中,男性——尤其是异性恋的白人男性正在遭受女性的压迫。 他们运用古典形象、古典学著作来推动白人种族主义的宣传,认为自己是智识权威的捍卫者,是西方文化和文明的继承者。 社交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民主化,但它也为那些持有反女权观念的男性创造了机会。社交媒体已经把厌女症抬到了暴力和恶意的新高度。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甜与权力——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美)西敏司著,王超,朱健刚译
¥10.67
在本书中,作者以人类学的视角来探讨糖的历史,研究了几个世纪中糖在不同阶级和不同时段中意义的变迁,细致描绘了糖在加勒比地区的生产如何大大提高了糖的产量以及糖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糖在欧洲又如何从上层阶级的奢侈品一步步成为无产阶级的日用消费品。
59元6本 正义的语境——超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政治哲学
正义的语境——超越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的政治哲学
莱纳·福斯特
¥59.99
本书是根据福斯特在哈贝马斯指导下写就的博士论文修改而成。在本书中,福斯特提出了几个问题:当神性的或者自然的法则失效的时候,正义的规范的权威建立在哪里呢?如果“正义女神”身处一个完全不同的政治社会中——她如何唤起共同而普遍的道德观念呢? 由此出发,福斯特认为不考虑单个的人格而去追寻一种普遍的正义,以及去追求一种同具体的人的经验相分离的理性,隐含着某种危险。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福斯特对关于“正义”概念所提出的不同语境行了探讨,他认为对“正义的诸语境”的区分,有助于阐明这些规范性条件,只有在确定的条件下,一个公正的社会才能够被建构起来。 由此出发,福斯特通过对自由主义理论的原子论的个人概念的批判、对自由主义的正义及权利原则的中立要求和个人权利对共同体的善所具有的优先性的批判、对自由主义关于政治共同体的理解在整合和道德力量上的匮乏的批判以及对普遍主义道德理论的批判来区分出正义的四个语境,他认为一种正义的理论是与语境联系在一起但又超越语境的,一个能够将这些语境统合起来的社会才是公正的社会。
59元6本 谁动了我的奶酪?(第5版)
谁动了我的奶酪?(第5版)
[美] 斯宾塞·约翰逊
¥13.99
人生犹如迷宫,每个人都在其中寻找自己的“奶酪”——稳定的工作,丰厚的收、健康的身体、和谐的人际关系、甜蜜的爱情、幸福的婚姻…… 那么,你是否正在享受你的“奶酪”呢? 如果是,恭喜你!同时,本书中的小故事可以时刻提醒你,让你每天都看看你的奶酪是否始变质。 如果你没有享受你的“奶酪”,别着急!本书中的小故事可以对你有所启发,帮助你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变化,积极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奶酪。 本书自出版以来,已有千百万读者从中获益。他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思维模式,也改了工作、婚姻等生活状态,创新的未来。 是的,人世间不变的就是变化。因此,我们都要未雨绸缪,认真思考究竟是谁动了我们的奶酪,而我们又该如何寻找新的奶酪。
59元6本 群体性孤独
群体性孤独
(美) 雪莉·特克尔(Sherry Turkle)著
¥42.10
你是否也熟悉这样的场景:家人在一起,不是交心,而是各自看电脑和手机;朋友聚会,不是叙旧,而是拼命刷新微博、微信;课堂上,老师在讲,学生在网上聊天;会议中,别人在报告,听众在收发信息。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归结为“群体性孤独”——我们似乎在一起,但实际上活在自己的“气泡”中。我们期待他人少,期待技术多。不间断的联系,是否让人类陷了更深的孤独?   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特克尔为了研究人与机器人之间的互动,15年来深两家养老院,对200多人行了实地研究;为了研究人们的网上互动,与7家中学合作,收集了450名中学生的手研究资料。她通过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在给人们带来沟通便利的同时,也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弱化,有些人甚至因此而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能力。特克尔认为,人们发短信、发邮件,上社交网站,玩电子游戏,从形式上看人们之间的联系似乎更轻松、更密切,但实际上却更焦虑、更孤单。   《群体性孤独》将电子文化的两大趋势在过去15年中的新变化、新发展行了新的阐释,将焦集中在年轻的“电子土著”身上,这一代人的成长伴随着手机和智能电子玩具。如今的我们既缺乏安全感、却又渴望亲密关系,因此才求助于科技,以寻找一种既可以让我们处于某种人际关系中、又可以自我保护的方法。作者认为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既要享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又要摆脱信息技术导致的孤独,就必须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一方面,我们要学会独处,体会独处带给人们的好处;另一方面,朋友、亲人要更多地坐在一起,面对面谈话、讨论。
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
消费主义如何操控我们
[英]齐格蒙特·鲍曼
¥69.90
消费主义是一种过剩、浪费和充满欺骗的经济学。它寄希望于消费者的非理性,以求唤起消费主义情绪。 ◎ 消费主义操控我们的欲望 鲍曼:在消费社会,每一次消费之后产生的不是满足,而是更多的消费欲望。为了达到这种效果,消费品要在满足欲望前遭到诋毁和贬值。 ◎ 消费主义操控我们的时间观念 鲍曼:消费主义鼓动我们快速消费当下的目标,让我们觉得每一刻都是崭新的始,一旦错过就不会再来,迟疑和犹豫只会让人痛苦。 ◎ 消费主义操控我们的生活意义 鲍曼:消费主义将快乐定为评判一切的唯一标准,将不快乐视为一种应受惩罚的罪行。它向人们承诺:消费能给人即时的、永续的快乐。 翻本书,立即获得抵制消费主义的免疫力!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王明珂
¥45.00
《羌在汉藏之间》为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代表作之一。作者王明珂在十余年内反复出四川省西部岷江和湔江流域高山峡谷中的羌族聚居区,具体包括汶川、茂县、理县、北川、松潘等地,行了多、移动的田野考察。基于考察所得的田野文本,以及丰富的历史档案资料,王明珂以“羌”为案例,深讨论了“民族”由来问题,以及华夏边缘族群的融合变迁,提炼出“一截骂一截”“毒药猫”“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等具有创造性的历史人类学理论概括。全书分为“社会篇”“历史篇”“文化篇”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羌族社会结构中的认同与区分、羌族历的典范叙事与历史心性的形成、族群认同下的文化再造与展演。 王明珂认为,羌既是一个在他者眼中存续三千年的古老民族,又是一个族名和历史叙事在近几十年才为族人所自知的新兴民族。与所有其他“民族”一样,羌既是历史的创作物,也是历史的创作者。从汉代的河湟西羌、唐代的西山诸羌,到20世纪前半叶的羌民,以及当今的羌族,都是历史事实与历史记忆的创作物,而他们也以各种表征与行动回应主流叙事,促成种种历史事实,如中古与唐朝、吐蕃对抗,并借此完成族群的内部塑造。正是在这样的历史与“历史”中,“羌”成为了汉藏之间模糊的、漂移的边缘。
59元6本 货币哲学
货币哲学
[德]西美尔(GeorgSimmel)
¥21.00
《货币哲学》出版于1900年,是西美尔为数不多的大部头著作之一,主要阐释自近代以来的货币经济现象以及与它相关的社会文化现象。《货币哲学》并非一部纯粹的经济学著作,分析货币的社会经济机制不是西美尔货币理论的重,货币及其制度化的现代发展对文化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内在生活、精神品格的影响,才是西美尔货币文化-现代性理论的要旨所在。
祖荫下:传统中国的亲属关系、人格和社会流动
祖荫下:传统中国的亲属关系、人格和社会流动
许烺光
¥42.00
家庭是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理解中国社会,解决中国问题,离不对“家”的研究。20世纪40年代,许烺光基于云南西镇的深田野调查,在《祖荫下》一书中勾画出一个社区中的中国传统家制与伦理。本书以家族兴衰之现象透视中国历史之规律,挖掘中国社会体系中文化与人格的复杂关系,阐发父子一体与大家族理想的相互构成。其中,整体的社会文化和个体的社会行动均以“祖荫”为核心。祖荫下的观念与生活形塑了诸多人格类型,奠定了社会基本结构,贯彻于整个中国的过去与现在。
1 2 3 4 5 6 7